重庆巫溪县万乐村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实践

2022-03-08 03:23贾燕南邬晓梅谭治康周大国
中国水利 2022年3期
关键词:巫溪县蓄水池水厂

贾燕南,邬晓梅,谭治康,杨 政,周大国

(1.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100048,北京;2.重庆市巫溪县水利局,405800,重庆)

为巩固拓展重庆市巫溪县农村供水脱贫攻坚工作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古路镇万乐村为典型,整村推进,实施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与管理项目,将万乐村打造成为山区小型集中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和管理的样板工程,为西南山区类似工程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探索经验、构建模式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一、万乐村供水工程建设背景

1.基本概况

万乐村位于重庆市巫溪县古路镇西南部,全村有4个社(自然村),共354户,户籍人口1 160人。村民居住分散,多沿村内环山的道路居住,20户以内聚居最为多见。目前外出务工和本地种养收入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村内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较多,常住人口约500~600人。

2.主要供水问题

万乐村山高坡陡,地形复杂,平均海拔1 100 m。虽降雨量大,但山高水低,降雨分布不均。村内原有水源点10处,主要水源是溪沟水和泉水,每处水源点附近建有1个蓄水池。其中4个蓄水池形成4个片区独立供水,另有3个蓄水池覆盖少量用户(7~22户),其余3个蓄水池为备用的补充水源。村内管网采用聚乙烯管,部分管道裸露。

在工程改造以前,万乐村供水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①水源缺乏统筹。10处水源点数量多,分为吴海洲、红沙湾、寨湾槽、谭家堰等4个片区独立供水,管理难度大,旱季缺水问题时有发生。

②水质保障程度不高。从水源来看,水源为溪沟水,雨季泥沙含量大、浑浊度较高,且无水源保护措施,易受牲畜粪便及人为活动污染。从净化消毒设施设备建设配套来看,4个片区供水工程中,仅1处设置了过滤、漂白粉消毒等简易净水措施,其余仅经蓄水池自然沉淀后供出,供水水质不稳定。从村委会和用水户反映来看,雨季水浑情况时有发生,现场调研看到村民家中自来水里有肉眼可见物。总体来看,供水水质亟须提升。

③供水工程建设不够规范。蓄水池建设标准低、配套不完善,且部分存在老化失修等问题;约有干管3 km、支管14 km裸露于地表,冬季易发生冻损,影响正常供水。

④工程管理较为薄弱。4片区供水工程由本社村民管理,管护水平不高,水价水费收缴制度执行不到位,运行维护经费无保障,总体来看,管理较为薄弱。

3.乡村振兴需求

“十四五”期间,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万乐村致力于产业兴村,农村供水不仅要满足新时期农村居民更高的生活饮用水需求,还需要统筹考虑改厕、洗浴、环境卫生、乡村旅游和二三产业发展用水需求。

二、建设原则

1.问题导向,统筹规划

坚持问题导向,既解决当前供水问题,满足现状需求,又要为未来发展留足空间;既充分利用现有供水设施,又对问题多发易发点进行系统提升;既立足当地山区地形特点,又考虑工程长效运行的需要。科学编制实施方案,统筹规划水源和供水工程布局,开展更新改造。

2.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以吴海洲老屋的蓄水池作为主水源,充分利用山地高程差,实现自流供水为主的供水方式,降低供水成本;结合原水水质,配备先进实用水处理设备,提升供水水质;建设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无人值守;安装智能预付费水表,提升水费收缴率。

3.群众参与,以工代赈

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院坝会、座谈会等方式,深入了解民情民意;积极发动有劳力、有意愿的村民,特别是优先选择脱贫户,采用以工代赈方式,参与管网敷设等供水工程建设,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同时,使村民获得劳动报酬,增加收入。

4.先建机制,长效运行

明晰工程产权,完善运行管理体制,落实工程管护主体及管护经费,提高工程运行效率及安全保障机制。充分考虑村内常住人口较少、日常用水量偏少情况,在合理计算供水成本、充分征求用水户代表意见的基础上,实行适宜当地的“两部制水价”计费方式,为工程长效运行提供经费保障。

三、标准化建设,打造农村供水样板

1.优化供水布局

经供水需求与水源分析,以吴海洲老屋、青树坪和煤场水源作为全村集中供水工程水源,全年总可供水量5.2万m3,丰水期以吴海州老屋为主水源,枯水季节以青树坪、煤场为补充水源,实现3个水源联合调度,可充分保障全村用水需求,解决旱季缺水问题。在水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上,选择在海拔较高的吴海洲老屋建设净水厂,水厂出水通过管网连通,实现了全村同网同质供水,改变了过去以4个片区分片独立供水的格局。

2.水源连通与保护

在青树坪水源点处建蓄水池和泵站,通过输水管道将水引至吴海洲老屋蓄水池;煤场水源水也可通过输水管道自流引至吴海洲老屋蓄水池,实现3个水源连通,提升水源保证率。

对吴海洲老屋水源点、青树坪水源点、煤场水源点周边环境进行整治,设立水源保护标识牌,建设水源保护防护栏和标识牌,同时整治集水口及集水沟,对吴海洲老屋现有500 m3蓄水池进行加固和翻新。

3.标准化水厂建设

水厂主水源为山泉水,补充水源为山溪水,经技术经济比选,采用超滤膜过滤和次氯酸钠消毒工艺,具体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水源水经蓄水池自流进入净水设备间进行水质净化处理,净水设备为浸没式超滤膜水处理设备,对不稳定的水质条件具有更强的抗冲击能力,处理能力为10 m3/h。结合超滤设备化学清洗需求,消毒采用直接投加稀释后次氯酸钠溶液方式。新建50 m3清水池,净化处理后的水自流进入清水池。

图1 万乐水厂净水工艺流程

水厂依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 310—2019)等相关标准进行建设,并充分考虑周边的自然、乡土环境,与当地乡村建设充分融合,建筑物使用青砖黑瓦,与环境和谐统一。

4.管网建设和水表安装

一是输水管网建设,连通青树坪水源、煤厂水源与吴海洲老屋蓄水池水源工程。二是铺设供水管网,实现村内管网全部连通。管道铺设遵循应埋尽埋的原则,考虑当地冻土层深度,管网埋深在50 cm以上;不能深埋的管网全部采用保温棉包裹。三是每个用水户均安装预付费智能水表,可实现提前充值、记录每户用水量、电子显示余额、自动完成水费扣缴,并可根据需要对入户阀门进行启闭控制,同时具备存储用水户数据功能。

5.自动化监控系统

建设万乐村供水工程(又称万乐水厂)自动化监控系统和视频安防系统,能实时、准确监测和控制水泵机组、超滤设备等运行状态,监测出厂水和末梢水的水量、水压、水质(浑浊度、余氯)等主要参数,具备设备的远程查看运行状态、控制启停、用水统计分析等功能,可实现水厂无人值守。

四、规范化管理,保障工程可持续运行

1.强化组织管理

经过深入讨论,成立万乐村供水管理站,负责万乐水厂运行管理和村民用水保障工作。水管站由村委会管理,同时接受巫溪县水利局、古路镇人民政府等单位监管和全体村民监督。水管站设站长1名,会计、出纳各1名(分别由村会计、出纳兼任),专职管水员1名,并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设分片协管员4名(按社设置,每社1名)。站长和管水员由村民代表大会推选产生,目前已全部到位。

2.建章立制

依据《巫溪县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结合万乐村供水工程实际,编制《古路镇万乐村供水工程管理制度》,对工程组织管理、职责职能、供用水管理、水价和水费及罚则等做了明确规定,于2021年10月在万乐村村民代表大会上通过。全面建立管理制度,进一步细化编制了《古路镇万乐村供水工程应急预案》《万乐村供水管理站岗位职责》《万乐村供水管理站管理制度》《万乐村供水管理站水费收支管理制度》《万乐村供水管理站监管考核制度》《万乐村供水工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实现了工程有制度管。

3.合理定价,计量收费

经供水成本核算和村民代表大会讨论,确定了“保底+动态”的水价制度,单人户(全村22户)每月5元保底2.5 t水,多人户(两人及两人以上,全村332户)每月10元保底5 t水,超出部分按2元/t收费。安装物联网智能水表,开发水费收缴平台,群众可通过支付宝、微信等方式缴纳水费;水管站每季度对水费收支情况进行公示。

4.用水户全程参与

在万乐水厂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全程贯彻用水户参与的理念。在供水工程建设和开始改造前,通过村民大会、小组座谈、用水户访谈等形式,对村民进行宣传,让村民充分了解建设工程的目的、规划和设计方案以及建成后的影响,并提出反馈意见。工程建设中,让村民代表参观水厂建设过程。工程建设完成后,让村民了解工程运行情况,了解制度的制定过程,充分发挥村民作用,对工程建后运行管理工作以及相关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督,使工程在透明、公开和有效的环境下进行建设、运行管理和持续利用。通过用水户广泛参与,增加了村民对工程的获得感、参与感和责任感。

5.强化培训,加强宣传

水管站站长、管水员和协管员全程参与工程建设,进行多次现场操作和理论知识培训,提升工程管理人员专业维护技能。以宣传栏、知识卡、宣传画、小视频等形式在村民中宣传饮水安全知识,倡导“节约用水、有偿用水”理念,动员村民全过程参与工程保护和监督。

6.监管考核

巫溪县水利局等单位对万乐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起到行业监管作用,万乐村全体村民对工程运行管理开展群众监督。水管站每年对管水员当年工作情况进行绩效评估考核,万乐村村委会对水管站当年工程运行和供水安全情况进行考核,奖优惩劣。

五、几点启示

山区供水工程因水量水质保障程度不高、管理不到位,一直是农村供水的“老大难”问题。万乐村供水工程的建成和全面通水运行,高质量解决了全村旱季水源不稳定、雨季水质浑浊等问题,有力提升了供水保障水平,不仅满足了全村1 100多名群众对吃好水的向往,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支撑保障,成为西南山区单村供水典范。通过总结提炼,有以下几点启示。

1.压实主体责任是根本

充分发挥巫溪县、古路镇和万乐村三级组织的主体作用。巫溪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落实项目建设资金,水利部的2名挂职干部积极发挥组织协调和技术指导作用,协调电信、气象、电力等部门共同发力;古路镇党委和政府协调解决用地,指导建立规章制度;万乐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全力支持水厂建设,成立水管站,落实管水员和协管员,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协商定价。

2.尊重群众意愿是基础

反复宣讲党的惠民政策,组织召开20余次村民会议,多次入户调研,了解村民的真实想法和意图。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院坝会、“水厂开放日”等活动,让群众了解制水工艺和供水成本,有的党员干部主动做群众工作,村民安全用水、节约用水和用水缴费意识全面增强。

3.强化技术指导是关键

水利部农水水电司通过组织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的专家深入论证,会同重庆市水利局、巫溪县人民政府、巫溪县水利局、古路镇人民政府和万乐村村委会反复研讨,并广泛征集民意,制定了切合实际、各方广泛认可的技术解决方案。农水水电司的相关干部蹲点驻村40余天,协调解决净化消毒、管网打压、水厂通信等技术难题。同时,组织编制了通俗易懂的操作规程和图文并茂的培训教材,通过现场培训,使水管员掌握技能,能管、会管也愿意管,确保工程能正常且长效运行。

4.先建管护机制是前提

组织制定了“三有”管理机制:一是成立了万乐村供水工程水管站,由万乐村党支部副书记兼任站长,明确专职供水员和4个社的党员协管员,保障了工程有人管。二是建立了专门的管理规章制度《万乐村供水管理站管理制度》,保障了工程有制度管。三是建立了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计价方式,保障了工程有钱管。

猜你喜欢
巫溪县蓄水池水厂
某水厂源水铁锰超标处理试验研究
巫溪县开展技术培训推动独活种植基地标准化发展
浅谈蓄水池土方填筑施工
水厂液晶幕墙系统建立和应用
Pico便携式浇花器
Aqueducts
自来水为什么不能直接饮用?
缺水稻田背后的“蓄水池”
基于PLC的模块化水厂自控系统设计研究
重庆市巫溪县马铃薯产业发展模式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