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孔子早就教过你了呀

2022-03-09 15:18闫燕秋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和为贵万事兴家庭和睦

闫燕秋

现代家庭文明建设离不开来自国学经典的精神支撑,2022年,让我们一起温故而知新,从《论语》中感悟家风。

中国是一个尚和的国度,这一价值诉求也体现在家风当中。我们自古就重视家庭和睦的重要性,提倡“家和万事兴”、夫妻“琴瑟和鸣”。

这一点在《论语》中也有所体现。虽然在《论语》中未见“和”与“睦”直接连用的字面现象,但只要稍加深入地探讨,便不难发现在孔子的整个理论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和睦”之义。

《论语》中的“和睦”之义

《论语·学而篇》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译文:有子说:“礼的功用,以遇事做得恰当和顺为可贵。以前的圣明君主治理国家,最可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他们做事,无论事大事小,都按这个原则去做。”

或许有人会有疑问:我们只是老百姓,又不想当圣明君主,用得着在家里守礼,约束自己吗?

当然需要啦!还记得婚礼上父母的祝词吗?几乎都含有“相敬如宾”四个字。“相敬如宾”,其实就是夫妻之礼,功用是让新人牢记“和为贵”,夫妻相处要时时把“和”放在首位。

其他家人关系也一样适用,家庭内可以不讲“理”,但一定要讲“礼”,以“和”为贵。

《论语·述而篇》7.32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译文: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对方唱得好,一定请他再唱一遍,然后自己和他。

很多朋友看到这句话会捧腹大笑:原来孔子也爱唱歌啊,别人比他唱得好,他还要向人学唱歌!

但这与家庭和睦有什么关系呢?

“歌”的古义有称颂、唱和、相应的意味。所以,“与人歌而善”就是与人唱和要有礼敬和善意。“反”是对方有个反应和回馈,“而后和之”的“和”是在对方反馈的基础上,顺应对方的状态给予更加善意、递进的应和。所以,这句话其实说的不是唱歌娱乐,而是一种沟通上的良性互动,一个对言行正向、善意的引导。

总之,站在家庭和睦的维度总结《论语》中的这两句话,可以理解为:家人相处要互相礼敬,把“和”放在首位,大事小事上皆如此;家人交流要讲究正向引导、良性互动,每一句话说出去都要在意对方的感受和反应,然后因势利导。

再浓缩一下:前一句是和睦相处,后一句是好好说话。

你看,多么深邃、凝练而又具体的家和理念和价值观!

家人和睦真的好难,一言不合吵翻天

可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家庭成员的和睦真的很难。单单夫妻之间,一言不合都能吵翻天。

前不久,我家对门的新婚小夫妻,还因为一盘炒菠菜,差点儿离了婚。

那天晚上,男人做了一桌硬菜。女人嫌油腻,男人又乖乖地炒了一盘菠菜。菠菜端上来只有半盘,女人随口说:“有点儿少,菠菜这玩意儿就是不出数。”不出数是方言,意思是炒出来其实没多少。

男人说:“不是不出数,是水分大。”

女人不高兴地反驳说:“这不是一个意思吗?你说话就是这个毛病,总和我唱反调,对抗型人格。”

男人的脸色一下就变了,对女人说:“你别动不动就给我贴标签!别说了,再说我发火了!”

但是,女人继续吧啦吧啦,男人气得摔筷子,还弄倒餐椅。女人喊了一声“没法过了”,也把碗摔了!

一眨眼的工夫,稀里哗啦,一地鸡毛。

随后,邻家女主人敲开我家的门,倾诉求安慰,说这一切简直就是噩梦,怎么发生的自己都疑惑不解:“姐,我太郁闷了,其实我老公做了一大桌菜,我挺幸福的。好好的日子,怎么就被半盘菠菜搞砸了呢?”

我启发她:“你自己捋一捋,往回倒倒带。”

她蜷缩在沙发上沉默了5分钟,然后说:“现在想想,我不该较真儿,更不应该给他贴标签。表达方式不同而已,争那个一点儿意义都没有,哪有两口子和和睦睦重要呢?”她后悔不已。

新婚不久,就能意识到家庭和睦比争输赢重要,我觉得她的觉悟蛮高的,人生真是未来可期。像我和闺蜜们,都是经历了十几年的磕磕绊绊,又认真重学《论语》后,方才晓得家和万事兴的重要性。

她有点儿诧异,问:“《论语》中也有家和万事兴吗?”

我说当然有啦,然后就把上述内容说给她听。

她狠狠点头,表示高度认同,继而又撇了撇嘴,惆怅地说:“可是居家过日子柴米油盐酱醋茶,天天少不了鸡零狗碎、擦枪走火。我有好几个姐妹都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离婚了,夫妻说不到一块儿去,总吵。”

是的,家人之间的不和集中表现为言语上的不合,说不到一块儿去。一个人说A,另一个人却理解成B,不在一个频道上对话。

“那《论语》能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吗?”

当然能啦,《论语》里不仅有“和为贵”的家风价值导向,还有特别多好用的方法呢。只是有点儿隐蔽,需要我们仔细发掘:

他/她不懂我—“人不知而不愠”

对于这种现象,必须首先澄清一个认知,就是你说的话对方不懂是很正常、自然的现象。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个体,揣度别人心思都是“隔皮猜瓜”。

我们的心意不被对方感知时,会烦恼、怨恨、责怪:为什么你不懂我的心?尤其是伴侣之间,因为期待值太高,落差巨大。

“人不知而不愠”(出自《论语·学而篇》)可以处理这种情绪。这句话的意思是: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其实还有另一层含义,就是有些事情别人不懂得,我也不对这种现象生气。其实,我们经常会因为家人不懂得一些事情而生气,嫌老人迂腐,嫌伴侣笨,嫌孩子不聪明,等等。如果能做到家人不知你也不愠,就容易心平气和了。

“可是,我們都想被理解啊,那怎么办呢?”邻家女主人追问。

《论语》中依然有办法,那就是“求为可知也”(出自《论语·里仁篇》),也就是寻求、寻找可以被对方所知的方法。

他/她总是不听我的话,不按我说的做—“君子和而不同”

家人不和的另外一个普遍原因,是容不得对方和自己不一样,渴望对方和自己高度同步,最好言谈举止都是自己的复制品。稍有出入便指责、强求,强求不来便会怄气。

假如你的婚姻家庭中也有这样的痛点,可以多琢磨一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出自《论语·子路篇》)这句话。“同”指但一无二、毫无差别,“和”指包容差异、多样统一。对此,朱熹注曰“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也就是说,求“和”的人不会挑剔、指责,因而可以与他人和谐共处。一味求“同”者,强求完全一致,反而容易产生纷争矛盾。所以,夫妻关系要想和谐,必须适当地允许伴侣和自己不一样。

有人可能会说,这里说的是君子和小人,不是家人啊。无论是从家庭伦理角度还是从政治角度去研读《论语》,都必须承认其中的思想精华实际上是在讲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两个维度来展开,然后圈层不断扩大化,最终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大满贯。故此,像这种“和而不同”的关系调节大法,具有普适性。

其实,《论语》中有很多这样倡导家庭和睦的金句,只是它们通常不以“和”字出现,而是隐藏在“仁”“善”“礼”背后,等待我们用一颗柔软的心去触摸、感知、启用。

聊到这里时,已经夜半了。看着邻家女主人心开意解的样子,我愈发感觉《论语》的好。多年来,我们总向西方寻求婚姻家庭中非暴力沟通的技巧,咱们自己的《论语》明明那么好,而且就在身边,为何总是舍近求远呢?

3101501908245

猜你喜欢
和为贵万事兴家庭和睦
金虎生威万事兴
金虎生威万事兴
旅游会让家庭更和睦吗?
棋杀
咏筷子
素材积累·名言
好好先生
创新幼儿教育理念促进幼儿教育发展
礼之用,和为贵
家庭和睦益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