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与思考

2022-03-09 18:37林丽
档案与建设 2022年1期
关键词:水利档案管理资源

林丽

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建湖位于江苏省东北部,地处淮河下游、里下河地区腹部,境内沟河纵横、港汊密布,是里下河地区三大洼地之一。全县总面积1157.07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占21.73%。全县现有防洪圩区61个,防洪圩堤1073千米,圩口闸1137座,排涝站766座。建湖依水而居,既有“水乡明珠”美誉,又有“洪水走廊”之称,洪涝灾害一直是建湖人民的心腹之患。建湖水利档案其实就是一部水乡人民抗御洪涝灾害、与水共生的历史。水利档案是科学治水的宝贵财富,有效开发利用水利档案资源,对于推进“十四五”时期建湖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水利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探索

建湖县水利部门坚持将档案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建立了包括水利工程、水资源管理、水行政执法、防汛防旱、文书、财务等方面门类齐全、载体多样、内容丰富的水利档案资源体系,记录了建湖水利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历程。近年来,建湖水利部门主动融入城市建设、乡村振兴、民生改善,深度开发利用水利档案资源,在资政襄政、惠民利民、推进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1. 在开发上念好“四字诀”,发挥“四功能”。水利档案资源的开发,就是深度挖掘水利档案对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方面价值并形成有价值的信息,为当前及今后水利事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支撑。建湖水利档案工作始终坚持管用结合,管好、用好、用活水利档案资源,积极探索水利档案资源开发的手段和方法,总结形成了编、展、宣、警“四字诀”,发挥决策参考、展示展览、宣传引导、警示警醒等功能。一是在“编”字上下功夫,发挥决策参考功能。编撰资政资料是基层水利档案工作人员资政襄政的基础性工作,提供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近年来,档案工作人员积极开展对水利档案资料的深度加工,先后编写了《建湖水利综述》《建湖水利大事记》《建湖县水利志》《建湖水利组织机构沿革》《建湖水利档案利用效果汇编》《建湖水利档案资政参考》等材料,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2021年上半年,为县“十四五”水利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二是在“展”字上做文章,发挥展示展览功能。水利档案管理部门联合县水资源管理办公室,从2019年初开始,启动“建湖县水利文化展示馆”建设。水利档案工作人员全程参与、帮助查阅整理大量水利档案史料,历时一年多时间,完成了展示馆的规划建设工作。投入400多万元,在县城盂兰河闸站建成了利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的展馆,布展面积550平方米,内有展品320多件,记述建湖水利史,追溯建湖水文化,展示建湖人民与水共生的波澜壮阔史诗,有效发挥了水利档案的展示展览作用。三是在“宣”字上花力气,发挥宣传引导功能。把水利档案史料搬上屏幕,利用电影、电视、短视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开展宣传,是近年来建湖水利档案人加强水利档案深度开发的又一创新探索。主动与宣传、融媒体部门联手合作,通过对水利档案进行再加工,先后拍摄了《水乡明珠,水美建湖》《天蓝水绿建湖美》《水旱无情,大爱无界》《水利匠心》等短视频,人代会和党代会期间在市大剧院、爱建湖网以及市、县广电台播放,观看及浏览人数达20多万人次。开展“四进”活动,组织精品剧目进学校、进社区、进工厂、进农村,发挥了很好的教育引导作用,基层群众的水文化意识明显增强。四是在“警”字上动脑筋,发挥警示警醒功能。利用近年来收集归档的水事案件卷宗,梳理出查处的典型案例,制作专题片,以案释法,在新闻媒体、月度例会、党员活动日组织播放,常态化开展典型案例警示警醒,发挥了很好的震慑教育作用。利用 “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重点时段和重要节日,发放水利法制宣传资料万余份,营造了依法治水的浓烈氛围。

2. 在利用上注重“两结合”,实现“两提升”。提供利用是基层水利档案工作人员的职责所在,也是档案工作的目的所在。水利档案工作人员高度重视水利档案资料的利用,在实施重大水利项目和重点水利工程时,主动融入,积极配合,做到“两结合”,实现“两提升”。一是坚持看门守摊与送档上门相结合,提升“人性化”服务水平。为了让工程技术人员少跑腿,提高项目建设效率,水利档案工作人员主动靠前服务,直接参与县重大项目,送档上门,提供面对面的人性化服务。每年冬春水利建设期间,档案管理人员都积极参与河道疏浚、闸站建设,档案服务保障到位。每逢汛期,档案管理人员都及时提供历年来的水情、雨情档案,供领导决策参考。二是坚持查阅档案与勘察调研相结合,提升“合理化”建议水平。水利档案工作人员在参与县重大项目建设时,不只是提供查档服务,还主动介入,深入实地勘察调研,对重大事项提出合理化建议。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时,考虑到过度开采利用地下水容易引发次生地质灾害,水利档案管理人员配合农村改水一线工程技术人员,深入全县161个基层小水厂,收集零星分散的基础性档案资料,形成了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议方案,经县政府同意后組织实施,让全县20多万农户近60万农村人口全部吃上了与县城同源、同质、同网、同价的安全水、放心水。

二、 水利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 管档意识不牢,主责主业不清。少数基层水利档案工作人员“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意识不牢,平时不注重加强自身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培养,不注重档案法律法规的学习研究,不注重档案开发利用的创新实践,水利档案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有的基层人员厘不清主责主业,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档案资料收集不全,覆盖面不广,开发利用率不高,深度挖掘不够,未能真正发挥水利档案信息资源资政襄政、惠民利民、服务发展的作用。

2. 人才投入不足,档案业务不精。基层水利档案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水利档案工作人员编制不足、经费投入不足,新招录人员中档案管理相关专业的较少,尤其是管理型、科研型人才严重缺乏,致使水利档案开发利用、编研宣传、科研转化等方面缺少特色精品;很多基层单位为解决人员不足问题,使用编外用工或临时用工是常态,这些人员工资待遇不高,存在临时观念,档案管理业务不精,影响到工作的长期稳定推进。

3. 融入大局不深,主动服务不多。不少基层水利档案管理没有专门机构,兼职人员较多,平时只管“扫好自家门前雪”,止步于收集资料、整理档案,工作按部就班,不愿走出档案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使很多珍贵的水利工程档案资源被束之高阁,未能得到很好的利用。

4. 创新能力不强,信息化建设步伐不快。仍有许多基层水利档案工作采取传统的手工操作方法,坐等上门,收集、整理和查阅效率非常低下;多数地方尚不能实现远程查档,让查阅对象来回奔波,服务对象满意度不高;基层水利档案机构虽然已启动水利档案数字化、信息化建设,但进展缓慢,投入不足,离“十四五”水利档案信息化建设要求仍有很大差距,信息化、智能化、便利化亟待提高。

三、 加强水利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

迈进“十四五”,水利档案工作既有新机遇,更有新挑战。水利档案部门应当按照“十四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水利事业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全面助力 “重要窗口”建設、档案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智慧档案建设,建立水利档案数据库,主动融入大局,深度开发利用水利档案资源,为“十四五”时期县域水利乃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资政惠民服务。

1. 转变服务理念,把“轻开发”变成“重利用”。一是转变思想观念。切实增强服务理念,深入开展业务学习,不断改进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增强主动性,努力提升水利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和水平,推动档案工作创新突破。二是转变服务重心。把工作重心由以往的“重管理轻服务”向“既重管理更重服务”转变,紧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扣县重大活动、重大工程、重要事件,提供更加精细化、精准化的档案服务。三是转变考核导向。档案不仅是用来存史,更要用来服务现实。在平时工作及年终绩效考核评比中,要引导树立重视开发利用的鲜明舆论导向,提升水利档案开发利用成果在考核中的权重,对水利档案开发利用实绩突出的工作人员予以奖励,作为评先选优、晋升职级的重要依据。

2. 强化编研投入,把“死档案”变成“活资源”。一是大力引进培养水利档案管理人才。水利档案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档案专业知识,还需要具有水利专业知识和现代技术应用能力。要适当增加水利档案人才的编制,引进基层水利档案管理人才,营造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用人环境。加强水利档案从业人员法律法规和业务培训,广泛开展档案专业继续教育,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实的高素质水利档案人才队伍。二是推出更多水利档案编研精品。要主动作为,重视定期编好建湖水利资政参考,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深入挖掘水利档案资源,用档案讲好建湖人与水共生的故事。挖掘里下河灾后重建、治淮工程、引江工程、运河工程、城乡供水工程等重点工程以及治水名人、水利史话、水利掌故等水利题材,把“死档案”变成“活资源”,把“档案库”变成“思想库”,充分发挥水利档案资政育人的作用。三是持续推进档案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水利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基层水利科技人员的作用,借鉴前沿的水利科研成果,持续开展水利档案深度挖掘,重点围绕建湖“十四五”水利事业发展规划提出的防洪减灾、水资源保护、农村水利工程、水生态保护、城乡供水、水利管理与服务、水利发展支撑、水利信息化建设、水利质量与安全监督等内容,排出具体课题,催生一批实用性强的科技成果,服务于建湖“十四五”时期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

3. 主动融入大局,把“小作坊”变成“大工程”。一是加强合作交流,成立水利档案建设联盟。水利工程建设特别是防洪保安、水环境改善涉及发改、住建、交通、生态环境、农业农村、国土规划、公安等众多部门,域外水利工程还涉及周边市县。建立水利档案建设联盟,整合相关部门资源,加强交流合作,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有利于更好地推进水利档案资源共建共享。二是创新宣传方式,实施水利档案“赋形”行动。依托建湖淮剧、建湖杂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建湖水利档案赋形,通过编排水利题材的现代淮剧和现代杂技,讴歌建湖水乡人民协同治水的感人事迹;启动建湖水利文化名人堂工程,大力宣传范仲淹、林则徐、欧阳东风等历史名人,以及陈克天、刘雅鸣等现代名人的典型事迹,充分发挥治水名人的示范效应。三是坚持规划引领,完善水利档案治理体系。紧贴县“十四五”水利事业发展规划要求,加快推进建湖水利档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重点完善建湖水利档案管理、档案移交和处置、档案开放利用、档案服务等业务流程,进一步巩固提升水利档案基础服务保障能力。

4. 推动改革创新,把“老手工”变成“新智能”。一是加快推进水利档案存储数字化。为促进水利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提升水利档案资源利用率,“十四五”期间,建立一个完善的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水利档案数据库。实施建湖水利档案数字化转型项目,加快建立标准规范的数字水利档案馆,重点对馆藏的水利工程档案、水资源管理档案、防汛防旱工作档案进行电子档案归档管理。二是加快推进水利档案管理智能化。借助区块链技术和人工智能手段,加大水利档案管理软件开发,建立统一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和智能化服务平台,实现自动分类、自动归档、自动检索,向档案管理要效率。三是加快推进水利档案利用便利化。适应“十四五”提升防汛防旱决策指挥信息化水平的新要求,探索县级水利部门与基层水利站档案互联互通、异地查询、共享共用,让“数据多跑路、基层少跑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依托第三方力量开发水利档案异地查询系统,切实增强水利档案查阅利用的便利化和防汛指挥决策的科学化程度。

注释与参考文献

[1]江苏省“十四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EB/OL].[2021-9-10].http://www.dajs.gov.cn/art/2021/9/10/ art_16_57693.html.

[2]范尉丽.浅谈水利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河北水利,2016(12).

[3]缪中霞.新时期水利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及利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10).

[4]赵睿.探究水利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J].档案天地,2021(10).

3108501908283

猜你喜欢
水利档案管理资源
关于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向水而生
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探析
我给资源分分类
以科技创新提升水利建设水平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新农村建设形势下卫生院档案管理工作探讨
档案管理现代化中档案管理原理的运用分析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