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章视域下党员入党条件的演进与启示

2022-03-09 10:54朱庆佳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演进党章启示

[摘要]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以党章为视角,梳理党员入党条件的演进历程,可以发现,党员入党条件的演变,体现着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始终以时代特点、人民需要、党自身建设实际为演进依据,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制定标准,以政治信仰为首要条件,以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根本目的。

[关键词]党章;党员;入党条件;演进;启示

[作者简介]朱庆佳,中共玉溪市委党校讲师,云南玉溪 653102。

[中图分类号] D2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22)02-0004-03

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党的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党章的修改历程,是党的历史的浓缩,一定程度上,展現了党的各项制度规定的演进历程。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党员质量是影响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提高党员质量,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其中,规范党员入党条件,是确保党员质量的首要环节。纵观党的历史,党员入党条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党情、国情、世情的变迁,不断演进的。以历部党章的修改为视角,归纳总结党员入党条件的演进历程,总结其中蕴含的经验启示,有助于加深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的把握,对于新时代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永葆党的肌体健康,意义重大。

一、党章视域下党员入党条件的演进历程

自建党起,党就将党章的制定修改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1921年,党的一大制定了党的历史上第一部党章性质的文件《中国共产党纲领》。1922年,党的二大制定了党史上真正意义的第一部党章。此后,党章的制定修改,成为历次党代会重要的、固定的议题(五大除外)。迄今为止,党共制定修改19部党章(含一大党纲),这19部党章,都对党员入党条件进行了规定。这些规定,随着党的外部环境的新变化、党的自身建设的新需要、党对党员质量的新要求等,经历了不断完善、不断细化的演进历程。

本文所研究的党员入党条件,特指党员的基本条件,即申请入党的门槛条件。现行党章第一章第一条,从年龄、国籍、阶层和职业、政治信仰、组织性、纪律性等六个方面,对党员入党条件进行了规定。这六个方面的规定,从党章制定修改的历史维度看,大致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

(一)摸索探求:一大党纲至四大党章

尽管一大党纲的内容并不多,全文只有十五条,但仍然专门设置一条,即第四条,对党员入党条件进行规定,这一规定主要强调申请入党者的政治信仰。二大党章,共分六章三十条,其中第一章第一条即规定了党员入党条件,至此之后的历部党章,基本延续了将党员入党条件置于党章开篇的惯例。二大党章也同一大党纲一样,仅从申请入党者的政治信仰方面,对党员入党条件进行了规定,只是在文字表述方面,进行了一定提炼。此后,三大党章、四大党章,在二大党章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了两次修订,关于党员入党条件的规定,都延续了二大党章,只是在候补期的时限上,对劳动者与非劳动者进行了区分。

这一时期,党处于幼年时期,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都处于探索阶段,党章中对党员入党条件的规定,也处于初步摸索阶段,导致其中的规定比较笼统、稍显宽泛。但这一时期党章中有关党员入党条件的规定,仍凸显了党对发展党员质量的重视。

(二)初步确立:五大党章至八大党章

随着党组织的不断壮大,党员数量的不断激增,如何提高党员质量,愈加成为党需要考虑的现实问题。因此,与前几部党章相比,五大党章对党员入党条件的规定,进行了细化,在继续强调申请入党者政治信仰的同时,增加了组织性、纪律性和缴纳党费的要求。六大党章,将第一章设置为名称,将党员调整至第二章,第二章第一条即规定了党员入党条件。六大党章规定的党员入党条件,基本延续了五大党章的规定。但由于六大召开的特殊历史背景,六大党章的规定,又在五大党章规定的基础上,额外强调了对共产国际的忠诚度。

七大党章,在设置上,同样将党员入党条件置于第一章第一条,在内容上,在延续五大党章规定的同时,在第一章第四条,增加对申请入党者年龄的规定,并按照申请入党者社会地位的不同,将其分为四类,这四类在入党手续和入党流程等方面,设置了不同的规定。党的八大,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此时党已在全国取得了领导地位,党组织和党员的实际情况都发生了一定变化,所以,八大党章更加严格了党员的入党条件。八大党章在延续七大党章规定的基础上,首次规定了申请入党者的国籍条件,即申请入党者必须是中国人。

这一时期,党经历了从幼年走向成熟、从过于依赖苏共和共产国际走向独立自主的变化历程,这些特点,也清晰地反映在有关党员入党条件的规定中,实现了党员入党条件的初步确立。

(三)曲折发展:九大党章至十一大党章

党的九大到党的十一大,大体上处于党和国家的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即文革时期。由于受错误思想的影响,这一时期党和国家的事业,走了一段曲折的道路。这一时期的党章,同样也经历了曲折。九大党章、十大党章,将总纲设置为第一章,将党员设置为第二章,第二章第一条对党员入党条件进行了规定,这些规定基本延续了八大党章,只是在申请入党者的阶层方面,进行了严格规定,即只有工人、贫农、下中农、革命军人、其他革命分子,五类阶层可以入党。十一大党章恢复了七大党章的结构布局,将总纲作为开篇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条文中,第一章设置为党员,第一章第一条对党员入党条件进行规定,规定的内容基本与九大党章、十大党章相一致。

与党和国家的事业一样,这一时期,党章的发展也经历了一段曲折。与这一历史时期的时代特点相对应,这一时期党章中有关党员入党条件的规定,凸显了“左”的色彩,过于强调阶层,对申请入党者的阶层和身份,采取一刀切的规定。

(四)确立完善:十二大党章至今

党的十二大重新将党和国家的事业引入正轨。十二大党章是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制定的,是现行党章的蓝本,其对党员入党条件的规定更为严格。十二大党章同样将党员入党条件设置为第一章第一条,从申请入党者的年龄、国籍、阶层和职业、政治信仰、组织性、纪律性等六个方面,进行规定。同时,文字表述上更为精确,将以往党章中“可以成为”或“可以加入”中国共产党,改为“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首次明确了这些条件是申请入党者申请入党的门槛条件,即满足这些条件的人可以申请入党,但是能否最终入党不完全取决于这些条件,还要看是否能满足其他条件(如党章第一章第二条规定的三个条件)。十三大党章、十四大党章、十五大党章,都完全延续了十二大党章的规定。

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为进一步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党的十六大党章,将党员入党条件中“职业和阶层”部分的“其他革命分子”改为“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其他规定未作改动。至此,党章中关于党员入党条件的相关规定,再未做任何改动,一直延续至现行党章。

这一时期,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随着党在理论上、实践上的逐渐成熟,党在总结建党以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自身建设的认识更加清晰,对于“中国共产党党员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什么人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两个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关于党员入党条件的规定更加严格,表述更加精炼,并展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

二、党章视域下党员入党条件演进的现实启示

纵观历部党章中关于党员入党条件的演进历程,可以发现,党员入党条件的演变,体现着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始终以时代特点、人民需要、党自身建设实际为演进依据,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制定标准,以政治信仰为首要条件,以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根本目的。

(一)演进依据:时代、人民、自身

党章中任何条文的演进,都有其特定的依据,党员入党条件的演进也不例外。总体来看,历部党章中有关党员入党条件的演进,主要依据是时代背景、人民需要和党自身建设的实际。纵观党的建设历程,每当党和国家事业遇到瓶颈、攻坚期或是面临转折时,党都会加强自身建设,严格党员入党条件,即通过有意识地自我调整,以此主动回应外部的需求。

时代背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党员入党条件的演变,受党成立之时的国际格局和国内现实双重因素的影响。党的诞生本身就是20世纪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变化与中国社会发展的结果。一方面,在国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弊端逐渐显现,马克思主义在全世界广泛传播以及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另一方面,在国内,帝国主义步步紧逼,北洋军阀政府腐败无能、卖国求荣,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的先进分子、有识之士,积极探寻救国救民的有效道路。在这种背景下,建立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因此,党早期在党章中规定的党员入党条件,深受苏共的影响,反映中国实际的内容较少。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的主战场,党在战争中逐渐发展壮大,这不仅是规模上的壮大,更是思想上的成熟,党逐渐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党员条件的规定上亦是如此,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壮大党的力量。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国际方面,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世界的主题,各国间的较量越来越凸显科技含量,意识形态渗透持续存在;国内方面,国家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愈加明显,党员面临的各种诱惑不断增多。在这种背景下,党对于党员的政治素养、先锋作用等的要求更为突出。

党员入党条件的演进,也是基于人民的需要和党自身建设的需要。党的初心和使命,要求要把人民群众满不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员入党条件的确定也不例外。党员入党条件的演进,始终要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出发点,随着人民群众对中共党员期待的变化而适时调整。确定党员入党条件,并适时进行完善,是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党员入党条件的演变,一定要立足于党的自身建设的需要,主要是要统一于党的性质、服务于党的路线、切合于党建总体布局。

(二)制定标准:纯洁性、先进性

纯洁性和先进性是党的本质属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党员是先锋队的队员,是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怎样永葆先锋队本色、永葆先锋战士本能,是党必须解决好的重大问题。先锋本色的铸就和保持,要求党必须始终不移地加强纯洁性和先进性建设。因此,党员入党条件的演进,必须坚持把申请入党者是否具备纯洁性和先进性作为制定标准。

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纯洁性是前提和基础,纯洁性的丧失,会导致党的先锋队性质的丧失,进而导致先进性缺乏合法基础。先进性是体现和保证,党的纯洁性的重要表现、根本判断尺度,就是党的先进性,党的纯洁性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保证党的先进性。

党的先进性的本质是不变的,但是其具体内容,或者说其侧重点,不是固定僵化的,而是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特点、党的具体任务,适时调整,党员入党条件中的先进性要求也随之调整。比如,大革命时期,更加注重申请入党者是否能够推动工农运动;抗日战争时期,更加注重申请入党者是否能够团结群众、在战争中发挥先进性;新中国成立后,则更加注重申请入党者是否能够在国家的改革、建设中发挥先锋作用。当然,无论任何历史时段,党的先进性要求都贯穿于对申请入党者的先锋作用发挥中,即要求申请入党者必须具备比普通群众、其他党派分子,突出的精神情怀、办事能力和认知水平,发挥榜样的力量。

(三)首要条件:政治信仰

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政治性是党生存发展的基本保证,讲政治是共产党人的最基本要求。自建立起,党就一再强调,党不是普通的群众组织,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这种先锋队属性如何保持,从党员入党条件来看,就是强调申请入党者的政治信仰,这一点与以纯洁性和先进性为制定标准,是一致的。

梳理党章中有关党员入党条件的演变历程,可以清晰发现,将政治信仰作为中共党员入党的首要条件,是建党百年来一直未变的规定。党员入党条件的政治信仰,是党的性质、宗旨、目标、理想等的直观反映。政治信仰就如党员的根和魂,容不得半点模棱两可,是一名党员最最基本、亦是最最重要的条件。如果入党申请者政治信仰上有偏差,就证明其对于党的性质、宗旨、目标、理想等存在认同问题,既然其对党的基本政治问题都存在模糊,毫无疑问,就不具备加入党的条件。

(四)根本目的:政治优势

从政党—党员—社会(群众)的逻辑关系维度看,政党要引领社会(群众),要将政党思想贯穿于全社会(群众),获得全社会(群众)的政治认同,党员在中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们经常将党员比喻为窗口或旗帜,其中的寓意,就是社会(群众)通过党员来了解政党。所以,党员具有宣传政党的天然属性。中共党员天然的具有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的本质属性。

党不同于世界上其他形形色色政党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在一定意义上,党建立和存在的根本目的,就是服务人民,为民而立,为民而兴。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这个政治优势怎样发挥,最根本上还是要靠千千万万党员。一方面,党员来自群众,根植于群众,与群众共同生活、学习和工作;另一方面,党员是党组织的一员,其一言一行,都代表党组织的形象。因此,党员的形象直接影响群众对党的认知,关系群众对党的政治认同。保持党员形象的第一道关口,就在党员的入口,即党员入党条件。所以,历部党章中关于党员入党条件演进的根本目的,都是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即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的需求和密切联系群众的实际出发,不断调整完善党员入党条件,以使不同历史时期的党员,一直符合不同时期群众的期望与要求。

综上所述,以党章为视角,梳理建党以来党员入党条件的演变历程,可以清晰发现,其中蕴含着诸多的变与不变,这些变与不变中,蕴含着丰富的党建规律与历史智慧,对于党在新时代加强自身建设,健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启示。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历次党章汇编(1921—2017)[M].中国方正出版社,2019年4月第2版.

[2]熊秋良.新中國成立70年来党员标准的演变考察——基于党的政治建设视角[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9(12).

[3]王树荫,李红梅.为更高的共产党员的条件而斗争——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员标准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2).

3774500559524

猜你喜欢
演进党章启示
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
学好党章,立好“四个标尺”
党章关于发展党员的有关规定
论我国死刑制度的演进及其发展趋势
基于企业营销理念演进的道德营销探讨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当前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演进及发展探析
星系的形成与演进和宇宙的膨胀现象及暗物质与暗能量
中共党章视域下党内选举制度的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