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康复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2022-03-09 02:18潘静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22年3期
关键词:生存质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

潘静

【摘要】  目的  探讨呼吸康复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 2021年1月医院收治的老年 COPD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呼吸康复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前,两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中物质、心理、社会、躯体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6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6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分(CA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COPD患者临床护理期间,呼吸康复护理的实施不仅能够增强患者肺功能,改善睡眠质量和COPD临床症状,同时可促进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呼吸康复;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2)05--0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中老年人群多发疾病之一,该病属于慢性疾病,除具有病死率高、发病率高等特点,还会导致社会经济负担加重,是当前我国需要解决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因为老年COPD患者年龄偏大,自身抵抗能力、免疫能力差,加之合并基础疾病较多,疾病发生后,除严重影响其呼吸功能外,也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因此,需要加强对疾病的重视。当前,临床上关于老年COPD的治疗,主要采用抗感染、解痉和平喘等方法,通过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减轻[1]。但是,有效的护理方法,特别是呼吸康复护理,也是加快患者康复速度,促进其生存质量的提高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老年COPD患者采取呼吸康复护理方法有助于患者生存质量提高,同时能够增强其肺功能。基于此,本研究针对老年COPD患者采取呼吸康复护理,观察其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1月- 2021年1月医院收治的老年 COPD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纳入标准:①诊断标准参照2011年GOLD修订版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②意识清晰,且具备正常沟通、表达、理解能力;③年龄≥60岁。排除标准:①精神异常或者具有传染疾病史;②合并恶性肿瘤;③存在肝、肾、心等器质性病变;④存在血液系统疾病或者免疫系统疾病;⑤长时间卧床者;⑥存在严重心血管疾病;⑦伴有运动障碍、认知障碍或者语言障碍;⑧中途选择退出。对照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60~83岁,平均73.15±3.14岁;病程2~25年,平均10.65±2.47年;观察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62~81岁,平均73.21±3.25岁;病程2~23年,平均10.71±2.39年。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自愿签署研究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具体如下。

(1)心理疏导:由于COPD复发率高,使得患者往往伴有恐慌、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负面情绪的出现阻碍了疾病的治疗,使得整体治疗效果受到影响。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全面评估,利用亲切、柔和的语言引导患者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顾虑等。叮嘱患者家属陪伴在其身边,为患者其家属讲解负面情绪对疾病的影响等,并让家属多关心、鼓励患者,促进其治疗自信心的提高,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工作。

(2)环境设置:良好的住院环境对疾病的康复有利。定期清洁病房,更换床单、被罩等;合理调节病房温度、湿度等,合理调节光线,提高患者舒适度。护理尽量集中在日间进行;夜间护理时,尽量保证动作轻柔,避免影响患者睡眠。

(3)用药干预: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药物知识,包括药理作用、注意事项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等,叮嘱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服用药物,禁止私自调整药物用量等。

1.2.2  观察组  采用呼吸康复护理方法,具体如下。

(1)健康知识宣传:由专业护理人员普及关于COPD的知识,包括疾病诱因、治疗方法、护理方法、防治对策、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戒烟、戒酒等,合理调节自身饮食,讲解呼吸康复训练等内容。

(2)运动指导:初始阶段,告知患者进行登梯、步行等训练,针对年龄较大的患者,步行期间,步行速度应维持在60~90步/min,不建议长时间运动,每日15~30min,每日2次。登梯过程中,告知患者先经鼻吸气,然后缩小口唇,慢慢呼气;登梯后,指导患者全身放松,间隔休息。

(3)膈肌呼吸康复护理:帮助患者选择半坐位,于剑突下腹部自然叠放双手,经鼻吸气指导腹部隆起,然后经口緩慢呼气,指导腹部无法凹陷,每日15次,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各项体操活动,包括弯腰、腹式呼吸、下蹲、扩胸、四肢活动等,每日15次。

(4)呼吸肌功能护理: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而言,很容易产生疲劳感,因此,呼吸肌功能训练期间,需要指导患者进行缩唇呼气和腹式呼吸方法,缩唇呼气训练如下:告知患者经鼻深呼吸,缩唇呈现为鱼嘴状,也就是呼气时,口唇表现为吹口哨状,然后慢慢吐气,对呼气及吸气时间合理控制,吸气每次2~3s,呼气每次4~6s,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叮嘱患者反复练习,直至熟练掌握。腹式呼吸训练如下:由护理人员进行指导,体位选择卧位、立位等,选上述体位进行锻炼时,双手放置在患者腹部和胸部,告知其深呼吸,经鼻吸气。呼吸训练期间,腹部肌肉完全处于放松状态,横膈下降,在此期间,手部可以显著感受到腹部隆起,然后呼气,经口慢慢吐气,在此期间腹部慢慢凹陷,横膈处于放松状态,其对于膈肌和腹腔内压力的提升有利,帮助肺部结构出现压迫感,该方法对于气体的有效呼出有利。吹气球锻炼:锻炼前,将气球准备好,对患者深呼吸动作进行指导,告知其吹气,尽可能的一口气吹大气球,完成一轮动作后,让患者休息一会,重复训练,训练时适当进行,禁止过度疲劳。

(5)全身肌肉运动:帮助患者选择平卧体位,伸直双腿,利用床栏借助上肢力量坐起,指导患者进行起坐动作,10组/次,3次/d。此外,以患者病情康复状况为依据,进行空中踩车、桥式运动等。空中踩车:帮助患者选择平卧体位,下肢提高,同时屈曲膝部,在此状态下,指导患者下肢进行踩车运动。桥式运动:选择仰卧体位,膝关节合理调整,主要是屈曲,叮嘱患者臀部发力,与床面分离,重复运动,以患者耐受状况为依据对训练次数进行控制等。

1.3  观察指标

(1)肺功能指标:主要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

(2)生存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由躯体、物质、社会和心理4部分组成,每个维度最高分为100分,分值与生存质量呈正相关。

(3)6min步行距离:比较患者6min内直线步行距离。

(4)护理满意度:由满意、较为满意与不满意3项指标组成,每项指标的评分区间依次是80~100分、60~79分与<60分。满意度=(较为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分(CAT):采CAT评分评估COPD发展程度,分值越低,表示病情越轻。

(6)评估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分值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反之表示睡眠质量越好[2]。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两组患者CAT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CA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CAT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2.6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3  讨论

COPD是临床发生率较高的肺部疾病之一,疾病发生后,患者往往伴有肺部气流受限或者气流阻塞等现象。临床上,采取针对性的治疗目的是为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临床症状,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患者工作能力及生活质量等[3]。COPD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患者疾病频繁发作,导致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长期发病使患者往往伴有恐慌、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4]。COPD患者具有长期咳嗽、气喘、胸闷等症状,患者肺部功能受损,甚至出现睡眠障碍或者营养不良等,显著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5]。该病除对患者身体健康、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外,也导致家庭经济负担增加,成为现阶段社会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在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方法的同时,也要加强护理工作。

呼吸康复护理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方法,在护理模式日渐完善的背景下,呼吸康复护理逐渐被应用于慢性疾病护理中。老年COPD治疗期间,呼吸康复护理的展开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实际护理期间,呼吸康复护理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和健康教育的关注度较高,采用该方法能够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疾病,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工作[6]。同时,可以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等,尽可能的减少COPD的危险诱因。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FVC、FEV1和PEF均比对照组高(P<0.05),表明呼吸康复护理方法有助于患者肺功能改善,这是因为呼吸康复护理方法可尽量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提高呼吸肌功能,强化气体交换,使支气管组织与肺组织血液代谢改善[7]。其次,指导患者展开呼吸运动和阻力呼吸训练方法,能够加强呼吸肌收缩,使患者呼吸功能改善。腹式呼吸及缩唇呼吸锻炼方法,可以对患者肺功能进行锻炼,联合四肢运动方法,可增强患者自身运动耐力,其对于呼吸症状的改善有利。最后,呼吸康复护理实施过程中,以患者具体状况为依据制定呼吸训练方法,不仅可以增强患者自身抵抗能力、免疫能力,而且可使其肺功能改善[8]。在本研究中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6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呼吸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呼吸康复护理期间,由专业护理人员对患者呼吸训练和运动训练进行指导,可加快其康复速度,在患者身体状况有所改善后,可显著提高其生存質量。同时适当的运动训练方式,可增强患者运动耐力,增加步行距离,同时该方法可及早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使其主动参与疾病的治疗,促进其配合度的提高。

呼吸康复护理方法能够及早减轻咳嗽、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吸气肌、呼气肌、耐力肌群和四肢肌群的改善需要长时间坚持训练,其有助于患者胸廓活动度改善。横膈肌活动增加,能够及早恢复辅助呼吸,使患者呼吸功能改善。同时,及早将气道中的内分泌物清除,保证呼吸道畅通,可尽量减少感染的发生,缓解临床症状[9]。呼吸康复护理方法有助于患者睡眠质量改善。呼吸康复护理包括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呼吸肌功能锻炼、横膈肌训练等,腹式呼吸方法能够帮助患者肺泡长时间处于张开状态,其对于肺部功能的改善有利;缩唇呼吸可使患者肺活量增加,全身运动等有助于患者肺耐力及心肺功能提高,在加快患者肺部功能改善中具有显著效果[10]。此外,适当的运动能够减轻患者疲劳感,更好的入睡,从而促进睡眠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呼吸康复护理在老年COPD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效果明显,除改善患者肺功能、睡眠质量、COPD临床症状外,有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与患者建立和谐、友好的护患关系,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提高。

4  參考文献

[1] 林雪梅.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康复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21,34(19):183-184.

[2] 由晓露.综合康复护理在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中的作用探索[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27): 156-157.

[2] 吴宇航,罗强强,宋默涵,等.八段锦联合多元呼吸康复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38(3):97-99.

[4] 彭永华,王灵香,李利娟.“3+1整体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效能及肺功能的影响[J].内科,2021,16(4):555-557.

[5] 吕娜娜.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呼吸康复护理对生存质量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24):3484-3485.

[6] 周晓彬,余峥,丁桂蕊.呼吸康复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23):270-273.

[7] 张水连.实施社区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干预价值评定[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14):123-124.

[8] 韩芳朵,李碧珍,吴恋恋,等.呼吸康复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运动耐力及呼吸困难指数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3):2402-2403.

[9] 邱玉玉,周敏,施娟,等.综合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1,28(7):76-78.

[10] 赵燕飞.呼吸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21,16(4):355-356.

[2022-01-14收稿]

猜你喜欢
生存质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无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价值探讨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