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沙坦小学“生活劳动”德育特色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2022-03-09 13:29潘国洪杨海军
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特色课程实践探索

潘国洪 杨海军

[摘要]渔沙坦小学遵循育人和生态的规律,构建了“生长德育”模式,开发出“生活劳动”德育特色课程。课程体现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实施途径和要求,融合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通过劳动教育主题活动、校内劳动、校外劳动、劳动周、“家校社”三结合的“五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形成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

[关键词]生长德育;特色课程;生活劳动;实践探索

渔沙坦小学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生态的规律性,逐步引导学生提高思想水平、道德品质,构建“生长德育”和“生活劳动”德育特色课程,在德育课程和德育活动中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培养德才兼备的“精彩渔小少年”。

一、渔沙坦小学“生长德育”模式概述

教育是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的事业,良好品德的形成是持续发展的内在推动力。渔沙坦小学“生长德育”是学校特色文化“生态教育”下的德育,以“知、信、行”和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原则,通过学习知识、形成观念、付诸行动的方式,德育主题、德育课程、德育活动、德育评价等明确各年级学生生活与学习习惯培养重点,以金字塔式习惯塑造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每个年级设定相应的主题教育,使学生在六年中能够体验完整的传统文化、生命、道德教育,提升每个学生的道德素养。

渔沙坦小学的“生长德育”体现了活动系列化,德育落实更系统;内容生活化,德育载体更鲜活 ;途径网络化,德育格局更立体。以下是我校“生长德育”模式:

二、“生活劳动”德育特色课程的内涵

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教基[2017]8号)中明确了中小学的德育目标,其中,小学中高年级的德育目标有:“……养成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具备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另外,《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了中小学的德育内容,其中第四点“生态文明教育”中指出:“……开展节粮节水电教育活动,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自觉劳动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此外,《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了中小学德育的实施途径和要求,其中,第四点“实践育人”中提出:“加强劳动实践。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学段都要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教育引导学生参与洗衣服、倒垃圾、做饭、洗碗、拖地、整理房间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可见,生活劳动在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渔沙坦小学在办学过程中,通过对“生长德育”的探索,开发了“生活劳动”德育特色课程。

(一)“生活劳动”德育特色课程目标

1.初步学会一些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技能;

2.学生能从生活劳动中获得丰富的劳动实践经验,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真挚的劳动情感,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勤劳奋斗、乐于奉献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3.学生通过生活劳动初步认识劳动最光荣、热爱劳动,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初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4.学生通过生活劳动养成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具备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5.通过参与班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社会服务,激发学生热爱班集体、热爱学校、热爱家乡之情,树立学生对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感恩之心,同时,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二)“生活劳动”德育特色课程内容

渔沙坦小学“生活劳动”德育特色课程的内容如下图所示:

渔沙坦小学“生活劳动”德育特色课程融合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形成了劳动教育主题活动、校内劳动、校外劳动、劳动周、“家校社”三结合的“五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三)“生活劳动”德育特色课程评价

“生活劳动”德育特色课程评价采取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两种方式。

1.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包括“一周劳动大盘点”和每周“生活劳动评价表”。“一周劳动大盘点”是学生罗列出一周内参与的家务劳动、校内劳动和校外劳动的情况;每周“生活劳动评价表”是评价学生一周内参与生活劳动的积极性、多样性、熟练性、坚持性、可接受性和创造性的情况。

2.结果评价

结果评价是学期末对学生生活劳动的总评价,包括全员评价和优秀评价。全員评价就是每学期对学生《学生成长手册》中有关生活劳动的评价;优秀评价就是评选出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如“优秀种植基地”“劳动小能手”“环保之星”“环保小卫士”“劳动之星”等。

三、“生活劳动”特色课程的实践探索

(一)生活劳动主题活动的实践探索

渔沙坦小学坚持实践育人,“生活劳动”与综合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学校从2019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材的实验,一至六年级开展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劳动教育,每学期实施1-2个劳动实践教育相应的主题活动,循序渐进,以金字塔式培养学生劳动实践和生活习惯,体现了劳动实践活动系列化,德育落实更系统;内容生活化,德育载体更鲜活。

如在三年级实施的劳动教育主题有:1.跟着节气去探究;2.垃圾分类我调查;3.我是小区楼梯长;4.衣物清洁变达人;5.我是种植小能手;6.广彩公益要传承;7.我是出行小参谋;8.花样编制真有趣;9.传统节日齐参与;10.我是小小报数员。每一个主题包含:主题包、方案图、劳动坊、成果展。通过运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与方法,围绕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四大综合实践活动方式,设计与实施学生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使学生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自觉劳动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二)渔小“生态菜园”的实践探索

渔沙坦小学“生态菜园”是学校的特色劳动项目,如下图所示。渔小“生态菜园”课程融无土栽培和有土栽培种植,包含主题活动课程、种植行动课程、生活课程、生长课程、安全课程、德育课程、阅读课程和艺术课程。学生通过在校实施“生态菜园”课程,既习到菜园涉及的知识和技能,又能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品质和劳动习惯。

(三)校外劳动的实践探索

渔沙坦小学的校外劳动主要以社会服务、公益劳动、垃圾分类和校外劳动结对共建活动为主。

渔沙坦小学开展校外劳动主要依托少先队组织和各班综合实践活动的社会服务。少先队大队部每学期定期组织学生到社区清扫道路,慰问孤寡老人,清洁老人家里的卫生,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站桶等;此外,各班开展综合实践的社会服务主题活动,如到社区进行垃圾分类,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派发学生制作的垃圾分类宣传简章和海报等。

渔沙坦小学开展校外劳动结对共建活动,如与广州市番禺区化龙中心小学结对共建活动。活动在广州市天河区渔沙坦小学和广州艺术博物院两地开展,活动时间为两天。渔沙坦小学的三位老师呈现三节劳动教育课例。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开展无土栽培实践和楼顶小菜园种菜。学生到广州艺术博物院活动,参观 “百年风华时代画卷——广州美术经典中的党史展”,动手制作立体的风景——立体书等。

通过校外劳动,促进我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和垃圾分类工作,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的意识,也使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劳动周活动的实践探索

渔沙坦小学以劳动节为契机,开展以“我劳动,我光荣”为主题的劳动周教育活动。

1.开展“劳动者最光荣”主题摄影大赛

学生以“劳动者最光荣”为主题的摄影作品展。拍摄一组在节假日期间自己在社会上劳动的照片:(1)环境保护:沿途捡垃圾、参加垃圾分类等环境保护劳动;(2)知识传播:社区公益劳动宣传、向他人宣传劳动相关知识等传播劳动;(3)帮助他人:扶老人、盲人过马路,帮助老爷爷、奶奶提重物,整理物品及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等;(4)社会援助:到老人院关爱孤寡老人、到有困难的家庭里做力所能及的劳动等;(5)社会治安:斑马线指挥员、维持治安秩序保卫人员等;(6)其他:与社会劳动相关的劳动形式。

2.以“快乐实践,我最行”为主题进行劳动技能竞赛

学校开展劳动技能竞赛,比赛内容为:一年级——清洗红领巾;二年级——整理书包;三年级——水果拼盘;四年级——做一份营养早餐;五年级——清洁衣物变达人;六年级——我会钉纽扣。各班根据活动先进行初赛,选出2名优胜者参加年级劳动技能競赛。

通过劳动周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操作,体验劳动所带来的快乐,懂得热爱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小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父母和老师劳动的辛苦,做到尊敬老师和长辈,也增强家庭责任感。

(五)“家校社”三结合实践探索

渔沙坦小学发挥家校社“三结合”作用,与凤凰街退役军人服务站、凤凰街社工服务站共建,拓展我校社会实践和劳动基地;渔沙坦盛达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资助学校建设楼顶菜园;凤凰街社工服务站到校传授客家手工竹编技术,非遗文化工艺大师到校教授非遗文化工艺;学校家委会广泛参与学校的劳动教育,如参与学校劳动课程规划的调研、为小菜园提供菜苗、肥料、亲子种植、小菜园种植评比、劳动周劳动技能指导和评审等。渔沙坦小学协同育人,建立多方联动机制,搭建社会育人平台,实现劳动社会资源共享共建,助力小学生健康成长。

渔沙坦小学通过“生活劳动”特色课程的实践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学生掌握了一些家务劳动、校内劳动、种植、竹编、乱针绣、面塑等技能,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和劳动素养得到大大的提高;二是家校社劳动教育“三结合”,促进了学校劳动氛围和实施效果的提高;三是学校获得了一些荣誉和上级的肯定,学校先后成为“广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试点学校”“广东省基础教育劳动学科教研基地实验学校”等。

综上所述,渔沙坦小学“生活劳动”德育特色课程凸显了“生长德育”的内涵和特点,既让学生丰富知识,扩大视野,提高技能,也丰富了德育的内容和实施途径,更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Z].教基〔2017〕8 号,2017-08-17.

猜你喜欢
特色课程实践探索
小学数学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探讨
校本特色课程的教学实施与评价
简谈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微课程”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实践探索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民族整合音乐课程的研究
浅论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探索乡土资源特色课程,促进师幼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