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教学模式,共建“本原三学”课堂活动

2022-03-09 13:29饶燕
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教学情境

饶燕

[摘要]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且富有个性的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着力发展学生以技术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在进行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时,笔者将学校提出的“本原三学”课堂教学模式贯穿其中,以学生为本,利用积极研学、互学的方式,达到共同成长,实现培养学生思维习惯和创新意识的目的。

[关键词]教学情境;小组互学;班级展示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制约和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要培养青少年的基本素质,技术教育十分重要,而通用技术课程便是激发潜能、活跃思维的基础课程教育。教师在进行通用技术课堂教学的时候,一定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实施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良好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有效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就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一种过程,学习人员并非简单记忆有关知识,而是通过相关情境将原有知识进行一定的联想,同其他知识进行相关的联系,进而建构一种新知识的过程。

在讲《设计中的创造性思维》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创新性作品,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到底作品有何用途,发明者是如何想到的”,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以小组的形式看看哪个小组的准确率高,这样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并且通过情境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二、用好各种教学素材,让学生充分参与

教师在进行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中,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多利用一些学生身边的实例,最好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更有兴趣,更能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比如《设计中的创造性思维》的第一个知识点——发散思维,我抛出一个现实问题:“学生每逢周末都要经过挂绿广场这个地方,这里经常存在一个比较严峻的交通问题,如果你是一名城市规划师,你将如何对此路段进行改造呢?”这个问题学们生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每次都会经过此地,而陌生是因为对他们来说对这么大的一项工程提出可行性建议是有一定困难的。但是,只要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一样可以得出满意的答案。通过一个小的案例分析,经过小组讨论,最终达到该知识点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充分理解和体验什么是发散思维。所以,小组合作力量无穷,利用好的教学素材,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锻炼动手实践能力

创造是技术的本质,设计则是技术之关键,要不断优化改进。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其创造与实践能力,技术课程是很好的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摒弃过去“重操作训练,轻创新设计”的教学理念,重视设计活动的作用。教师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启迪学生构思,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激情,让学生在操作训练中感受和体验技术的魅力。

在《设计中的创造性思维》这堂课中,我设计了与本节课内容相衔接的实践活动——鸡蛋撞石头,让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生鸡蛋完好无损。一开始设计这个实践活动时,我感觉主题不太好,如今国家提倡“光盘”行动,而我们好像在破坏食物。后来经过备课组老师的讨论,我们正是要同学们想办法保护好鸡蛋不要破损,因此,我就坚定地把这个实践活动应用到这节课中。

我给学生提供实验材料,提出要求,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这个保护装置,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集体智慧。结果,这堂课下来,我惊喜地发现此前的担心是多余的,我们的学生不仅有创造精神,且动手实践能力很强。这让我对教好技术课充满了信心。最终,学生设计出来的保护装置可谓五花八门,但都各尽其能,有的用泡沫包裹着,有的用塑料袋作为一个降落伞充当降落伞,有的用纸巾包裹好外加一个坚固的饮料瓶,还有的用筷子做一个支架腾空架起鸡蛋不与地面接触……

四、策划班级展示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为了发现问题,我们教师要策划一些班级展示活动。作为教师,应该将教学过程视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是双方在特定的时空内针对特定的主题展开交流探讨的双边活动,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随时留意课堂动态,比如学生的问题、学生的神情、学生的答案。唯有此,才能及时发现课堂问题所在,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竭尽所能在课堂上将所有问题给解决掉。与此同时,要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評价,从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提高其学习效率。

科学、合理的课堂评价,能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状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多元评价方式,有利于实施有效教学,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同时教师也能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检测。如此一来,可以融洽师生关系,增进师生感情,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设计中的创造性思维》的最后,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我特别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产品进行过程性评价,发现不足之处,以便及时改正,让作品尽量完美。在设计制作完成之后,我再要求学生对其作品作总结性评价,并亲自试验,让他们拿着各自的作品,从三楼10米高之处自由降落,看能否起到保护作用,试验之后再撰写试验报告并上交。

在上述学习过程中,学生如遇难题,能够针对自己设计的产品,主动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真正从“要我学”转向“我要学”,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本课程的特点,就在于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让学生实现“学中做,做中学”。通过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其创造欲望,开发创造潜能,培养实践能力,使其能运用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基于“本原三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为检验“本原三学”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教学效果,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任教的高一(6)班50名学生进行课后学习满意度调查,如表1:

通过对提交的50份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如图2),可发现,高一(5)班50人全部提交了调查问卷,提交率为100%。其中,对本次“本原三学”课堂模式感兴趣的学生有48人,占96%;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完成了该节课主要内容d的学生中,全部完成和完成大部分的分别有35人、13人,占96%;对自己的“鸡蛋撞石头”装置小组进行了研讨、总结与改进以达到最优化,全部完成和完成大部分的分别有48人、2人,占100%;认为“本原三学”课堂教学模式对有比较大帮助的有48人,占96%。

笔者将本次数据与以往编程教学情况做比较。可发现,“本原三学”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提升学生自主、协作学习能力,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思维,最终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和工程思维。

通用技术这门课程主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中做”与“做中学”,在实施这门课程教学的时候,我们已经逐渐形成“本原三学”教学模式,将继续加强以学生为中心的“本原三学”教学模式的分析与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迎春.通用技术课堂中提高学生参与性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4).

[2]朱永文.通用技术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初探[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4).

[3]王平,赵振玲.高中通用技术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策略[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25).

猜你喜欢
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优化小学低年级词汇教学
创设化学教学情境,实现高效化学课堂
巧设教学情境 增效英语课堂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微课助力,让小学语文教学大放光彩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