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红色文化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

2022-03-09 18:07赵伟伟
关键词:红色法治道德

赵伟伟

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红色文化被纳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作为一种在长期的革命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丰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教学内容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在推动红色文化走进小学课堂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

一、重视红色文化的学习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学校不够重视道德与法治学科在小学教学体系中的作用,不够重视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基于此,红色文化在德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也就无处体现。很多学校把语文、数学、英语作为主要的教学科目,这些学科在课时紧张的情况下,甚至会占用道德与法治的课时。这也就致使这门学科一直在小学教学体系的边缘徘徊。

学校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不够重视,也会忽视了该科教师队伍的建设。笔者了解到,很多学校会定期进行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专业培训,甚至每周都会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还会不定期地组织青年教师进行观摩。然而,道德与法治课却很少有专门的培训活动。课程内容的变化(比如红色文化纳入教学内容中)致使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深感自己专业知识的匮乏,从而导致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不高。

新时代教育要求要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小学生的道德素养与法治素养刚好顺应了这一时代的要求。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小学正是他们思想的启蒙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重视他们的道德与法治教育,重视红色文化教育,是培养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前提。

二、引导主动学习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年代创造的精神文化,它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一些教师却认为,红色文化属于革命年代的精神产物,现在应该学习现代社会的文化知识;还有一些教师即便强调要学习红色文化,也只是遵循传统的教育模式,把教材视为唯一的教学资源;还有部分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法律知识基础薄弱,因而会刻意避开这方面的知识教育。比如,出现破坏烈士墓、辱骂革命烈士、在革命先烈纪念碑上乱写乱画等不良社会行为时,应该引导学生养成什么样的道德品质,树立什么样的法治观念,需要教师去认真学习和思考。

教师的认知水平、思维模式、专业能力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应时代要求,教师更应该改变自己的认知,重视红色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以更开阔的视野进行教学;养成不断学习的能力,加强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将教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如在课堂上,让学生分享读过的红色故事、看过的红色电影、听过的红色歌曲、去过的红色景点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实践教育平台,引领学生走出校园,到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学习,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博物馆等;每年清明节,带领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纪念革命先烈。

通过以上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主动学习红色文化,学习革命先烈的优良品质,认识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把自己培养成新时代的接班人。

三、营造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氛围

社会因素也会影响学生如何对待红色文化。一些家长认为,学习成绩是最主要的,学好语文、数学、英语就可以了,道德与法治没有课后作业,不用参加考试,学习这门课也就没有必要性。如一名三年级的学生放学回到家中,即便他想看红色文化的相关书籍,家长也会让他赶紧完成课后作业,然后去培训机构补课。这样看,红色文化的教育似乎只停留在课堂上,红色文化的学习也就少之更少了。除此之外,社会上的一些实践平台,如少年宫、博物馆、纪念馆等,对学生不是全免费开放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了解红色文化的兴趣。

针对上面存在的问题,首先,家长应该转变认知观念,积极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利用休息日多带学生去红色文化基地参觀、学习,陶冶他们的情操;其次,相关政府机构应该引导社会大众重视红色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建立红色教育基地、革命历史博物馆等陶冶学生的情感,把社会资源如博物馆、展览馆等主动向小学生开放,多为他们提供免费游览参观的机会,营造学习红色文化的良好社会氛围。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文化遗产,不可忽视它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学习红色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有利于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让学生认识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加发奋学习,把自己培养成新时代的接班人。本文从学校、教师、社会三个方向来探讨和分析红色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对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视,尊重并学习这种文化。

(作者单位: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衡山路小学)

猜你喜欢
红色法治道德
红色是什么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红色在哪里?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追忆红色浪漫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