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广电:弘扬传统文化 再造媒体生态

2022-03-11 00:27李波
传媒 2022年4期
关键词:广电中华文化河南

李波

2021年10月,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正式收官。自2021年初河南春晚《当潮不让·你好·牛》开播以来,河南广电用10个月时间办了7台晚会,“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全网总阅读量超过300亿人次,引发海内外广泛关注。

作为“正在发生的历史”,各媒体在融合方面可说是摸着石头过河。“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出现,不仅是河南广电多年来推进媒体融合改革的重要成果,同时,它也像催化剂一样激发了河南广电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活力,加快了改革的进程。河南广电在“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催化下,对重塑媒体融合生态,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有了更深入的探索。

春晚古灵精怪的唐宫小姐姐、元宵娉婷袅娜的芙蓉丽人、清明儒雅闲逸的纸扇书生、端午翩若惊鸿的水下洛神、七夕刚柔并济的龙门金刚、中秋情牵华夏的客家文化、重阳涅槃重生的浴火凤凰……10个月里,一个个“奇妙惊喜”穿古越今,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星辰大海里不断荡起层层波澜,吸引受众持续感悟中华文明、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时代价值,网友热议留言“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愿在种花(中华)家”。

优秀传统文化是自带传播力的。中国传统节日有特殊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最容易激发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河南广电通过“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出圈”,形成了以优质内容打造品牌、以机制体制改革为动力、以移动互联传播扩大影响的传播新模式、产业新生态,为传统广播电视发展闯出一条新路,被国家广电总局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

“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以时代精神激活传统文化,实现“破圈”传播,是河南广电一直以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重要论述的厚积薄发,也是落实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对文化类节目创作部署要求的实践积累,更是河南广电坚持深耕文化节目近30年结出的硕果。事实证明,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这样一个现象级的文化节目品牌的打造,是有密码的。

第一,内容为王,增强中华文化生命力。“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以“依托文化、构思精巧、技术赋能、制作精良”为创作理念,找准风气方向、人心所向、审美取向,在文化遗产、文物考古、文学艺术、典籍著作、人文风俗等方面深耕,生动演绎了武术、戏曲、书法等优秀传统文化符号,赋予其鲜明的时代意义,让每一个节目都有文化的灵魂,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华文化的故事、中国精神的故事。

第二,青春表达,增强中华文化吸引力。当代年轻人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愿意接受并参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创作与传播。“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策划时树立场景思维、垂直思维、极致思维、美学思维,向年轻、时尚群体靠近,吸引年轻人参与并成为中华文化的接受者和传播者。首创“网剧+网综”的晚会节目样态,用故事串联,让文化藏在故事里,透过故事表达情感;加持多元、新鲜、时尚的表现元素,为年轻观众营造熟悉场景,更具沉浸感、代入感和亲切感。

第三,科技赋能,增强中华文化感染力。在5G、AR、VR、MR、XR等技术的加持下,“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将中华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通过跨时空转换、二次元衔接,把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变成看得见、摸得着、可体验的融媒产品,让技术有了思想,让视觉有了灵魂,使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了起来,让传统优秀文化成为年轻一代喜爱的“新国潮”。

第四,精准触达,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酒香也怕巷子深。为使“中国节日”系列节目能够更精准触达年轻受众,河南广电始终围绕移动端的应用场景来策划选题、制作内容,把“小屏”放在传播首位。通过植入交互、开放、共情等互联网传播基因,剪辑出最核心、最精彩的内容,以精短、直观、便捷的视听传播形态迅速传播,持续发酵,打造长尾效应,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河南广电把握互动化这一趋势,主动挺进年轻人聚集的网络平台进行话题设置、互动传播,加大内容发布频率和互动交流力度。特别是高度重视超级传播者的催化作用,借助网络大V、权威媒体及有影响力的社会公众人物增强影响力。

第五,改革破局,增强中华文化创新力。“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实现从“清流”到“顶流”的跨越,根本原因在于河南广电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改革创新管理机制、推动媒体融合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抓住广播电视传播供需主要矛盾,大胆推进供给侧改革,推进宣传思维模式、管理方式、生產方式、讲述方式改革,建立多劳多得的薪酬激励制度、建立人尽其才的项目化择优机制、建立优质资源整合机制,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机制支撑。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对于广电媒体来说,“本”就是内容。有了好的内容,才会有好的传播,带来好的影响,进而产生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破圈”传播,社会效益显著。河南广电“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出圈之后,所带来的社会效益是很明显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成功打造了文化有效传播、文化国际传播的样本,增强了文化自信,实现了文化输出。节目播出后,多次受到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的表扬,中央主流媒体给予高度评价,我国38个驻外文化中心和19个驻外旅游办事处也将系列节目投放其官网,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多次通过推特、脸书转发相关节目视频、图片,向世界宣传推广中国传统文化,获得多国网友好评。从《唐宫夜宴》、《洛神水赋》到《龙门金刚》、《墨舞中秋帖》,节目用视觉影像唤起了人类共享的情感记忆,用影视艺术美学讲好生动的中国故事,展现了大国底蕴,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

二是助力河南文化强省建设,促进河南文旅产业的融合。“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地域特色明显,很多节目都是实景拍摄,据携程数据统计,《端午奇妙游》播出后,郑州首次入围端午热门前十目的地;《中秋奇妙游》播出后,河南成为国庆期间热度提升最快的目的地,在携程平台的预订量较2020年同期提高127%,河南博物院入选国庆期间全国热门博物馆TOP5,河南5家博物馆冲上全国博物馆热搜榜;《龙门金刚》播出后,国庆期间,龙门石窟的客流量增加300%;众多节目拍摄地,如开封清明上河园、洛阳应天门和老君山、焦作云台山等,随着节目播出在网络上也收获了一大波热度。《中秋奇妙游》中周深演唱的《若思念 便思念》非常受欢迎,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其进行改编,推出了“老家河南思念你”、“洛阳龙门石窟思念你”、“白云山思念你”、“开封清明上河园思念你”等短视频,将节目受众向景区引流。

三是对外展现了真实的河南、开放的河南,提升了河南形象,提升了河南人的形象。节目播出后,“我大河南支棱起来了”之类的热评不断,本省人多了一分自豪,外省人多了一分尊重。这些年,河南通过自身的发展,通过文化的传播,让更多人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河南,一个历史厚重、文化灿烂的河南,一个奋进出彩的河南。这个影响可以说是深远的。

节目与品牌相互带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出圈”后,河南广电在品牌价值开发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品牌吸引了更多政务、商业合作。2021年“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对河南广电的广告创收和商业合作影响是巨大的。其中,金典对《中秋奇妙游》的独家冠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标志着“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正式杀入综艺节目制作的一线梯队。借此影响,河南广电正式与阿里大文娱达成战略合作。“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主创团队——河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营销中心在业内知名度得到较大提升,很多政务合作和商业合作接踵而来。该团队承接了2021全国双创周郑州主会场开幕式、2021中国农民丰收节河南主会场开幕式、中国开封第39届菊花文化节开幕式等多场全国性大型落地活动,2021年全年营收同比2020年增加了近1亿元。

“河南卫视”品牌力上升,受到资本市场青睐。根据美兰德数据显示,随“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一起“出圈”的河南卫视网络影响力综合指数在全国所有频道中排名第9位,省级卫视中排名第6位。河南卫视已与优酷、B站、新浪、腾讯等头部网络平台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与阿里集团聚划算品牌联合推出了“聚划算神马奇妙夜”线上音乐会;与1688品牌联合推出文化短片《天工开万物》;与B站联合推出首档舞蹈文化剧情综艺节目《舞千年》,八期节目仅节目经费就创收4500万元。

在文创产品开发方面,2021年3月,借助《唐宫夜宴》等节目的影响,河南广电抢抓机遇,迅速成立河南唐宫文创公司,用7个月的时间,与30多个头部品牌展开合作,开发了110多种文创产品,同步实现收入近5000万元。唐宫口罩走进白宫、瓶装水成为北京河南大厦专供、中秋月饼礼盒一盒难求,茶具、手办等一系列产品融入超级萌的“唐宫小姐姐”Q版IP,深受年轻人喜爱。

借助“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良好开端,接下来河南广电将进一步把文化节目与新媒介、新技术有机融合,探索文旅文创深度融合,推出更多精品佳作。

一是打造国潮品牌项目集群。以全国视野、世界眼光,升级“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同时延伸“中国节日”品牌内涵,挖掘“中国节气”等传统文化精华,多角度、多维度丰富节目表达手段,做好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

二是打造原创文综项目集群。以平台思维、文化定位、国潮风格对河南卫视进行深度改版,借势新国潮,制作推出弘扬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天地诗心》、國风舞蹈节目《舞千年》、文化节目《天工开万物》、文明探索纪实真人秀《闪耀吧!中华文明》等原创文综“集群”,将河南卫视打造成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输出平台。

三是打造文化IP产业项目集群。将“中国节日”品牌发展纳入到河南文旅产业整体转型的历史进程中进行思考、创意、表达,拓展新时代下文旅文创品牌业务边界。将以新场景聚集、新业态营造、新内容打造作为文旅文创产业的重点,推进现有品牌节目IP和传统文化IP的创意研发和产业化。通过对接社会资本,放大中国节日系列品牌价值,丰富文创产品体系;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打造中华文化系列线下演出、沉浸式体验场景等多种衍生品,加大对河南旅游目的地更丰富和多元的生活方式展示和诠释,将游客转化为消费者和文化创意传播者,让中华文化IP引领精神消费新浪潮。

融合改革没有可循路径,新型主流媒体也没有固定模型,作为探索者、改革者,河南广电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保持“向前走,莫回头”的激情,探索“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规律,不竭余力地建设自有平台、增强用户思维、引入融合技术、打造融媒精品、强化人才培养,借着“中国节日”系列节目闯出的突破口,向着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目标一往无前。

作者系河南广播电视台党组成员、副总编辑

【编辑:陈琦】

3474500338207

猜你喜欢
广电中华文化河南
河南金贵演艺集团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同心守“沪”上海广电人在战“疫”一线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Jokes Today
广电5G网络股权结构尘埃落定,“全国一网”整合在即
河南广电设立河南广播电视台
两岸青年在厦门共商中华文化传承与青年担当
广电车盒子全国首发广电车联网项目同期启动
《时代青年》(原《河南青年》)创刊60周年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