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龙船

2022-03-11 23:47
广东第二课堂·小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龙船谢家青龙

《我们的龙船》主角是五年级小学生龙天天,他临时转学,要在一个古老的小镇上度过一段时光。在那里,他结识了一群成长背景跟他迥然不同的同学。班上的同学时常因为相互之间了解不够而起冲突。龙天天暗中努力,说动了校长,最终由他们这群五年级小学生承担起小镇龙船大会啦啦队的重任。啦啦队成立后,发生了一连串让同学们意想不到又不得不深思的事,同学们由陌生、冲突,走向理解、友爱,对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新的体会,对生活、生命也有了新的认识。紧张、热烈、精彩纷呈的龙船大会落幕了,站在古老小镇的桥头,龙天天和同学们对未来,对远方,充满遐想……

作者冯与蓝将少年们的对抗和友谊、人性的善良与温暖融入故事中,在带领读者体察丰富多彩的世界的同时,也让读者从“龙舟竞渡”这一竞技活动中领悟到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作品具有自觉的文化传承意识,在书中人物的成长故事间穿插“龙舟竞渡”“赛龙舟的起源”“龙灯制作”等民俗文化,期冀读者能在故事中领悟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收获自信成长的力量。

按照老一辈流传下来的规矩,龙船的龙头存放在归龙寺里,用厚布包裹,谁也看不见真面目。举行仪式的时候,所有桨手列队,在寺院前的空地上焚香叩拜,毕恭毕敬地将龙头请出。经过清洗、擦拭,龙头焕然一新。然后,一位寺里的高僧,执笔为龙头描画眼睛。这叫“點睛”。经过这个仪式,龙船们就被赋予了新的生命。这几条龙就又能呼风唤雨,护佑一方平安了。

小青龙啦啦队成员们去归龙寺转了几次,都没找到存放龙头的地方,他们便去问寺里的知客僧。

那僧人用很不标准的普通话大声说:“你们急啥?等到出龙那天,你们不就都看见啦?”

龙天天说,那可不一样,身为小青龙的守护者,只有见了龙头,他们才知道该怎么打扮它呀。虽说陆明亮爸爸已经展示过龙船的小小模型,可那实在太小了,他们根本没看清楚。

知客僧挥动大手,大声嚷嚷 :“不可说不可说!你们走吧!”

他们几个只好灰溜溜地出了山门。

谢家康说:“小黄龙啦啦队已经开始做绢花彩带了。偷偷摸摸的,以为我们看不见呢。”

那天,杜冰把做好的绢花塞进书包里,露出红红绿绿的一截,被谢家康看见了。谢家康把绢花一下子抽了出来。眼看秘密已经暴露,杜冰担心谢家康这个大嘴巴胡乱嚷嚷,于是干脆竹筒倒豆子,把小黄龙啦啦队的秘密行动一股脑说了出来。

说完了,杜冰拍拍谢家康的肩膀:“这是我们小黄龙队的创意,你们可不许抄袭哦!”

“谁抄袭谁就是小狗!”谢家康说,“我们肯定能想出比你们好一百倍的办法。”

现在,他们几个就站在寺院门前,想办法。

一阵风吹过,栖光宝塔上的铜铃丁零当啷地响了起来。风儿忽紧忽慢,那铃声被风儿剪得细细碎碎,仿佛有银屑从四面八方撒落。

龙天天拍拍脑袋,一把拉住陆明亮:“这事儿还得问你爸爸。”

陆明亮推推眼镜:“我爸爸也没有龙头啊!”

“你爸爸上次说,他们文化馆有更大的龙船模型,对不对?”

“没错!”

陆明亮立刻打电话给爸爸。果然,文化馆的龙船大模型足有一米长,百分百还原龙船形貌。他们立刻和陆叔叔约定,周末去文化馆看模型。

回到家,龙天天把这消息告诉司辰。

司辰说:“这是你们青龙队的活动,我们就不参加了。”“那里不光有小青龙的模型,所有龙船的模型都有,它们是一个整体。”龙天天说,“如果只有一条船表演,那就不是龙船大会,就没有意义了。”

(选自《我们的龙船》,明天出版社2021年版)

作者介绍:

冯与蓝,青年童书作家。代表作《墨童》《挂龙灯的男孩》《一只猫的工夫》《奇妙小镇》等。作品入围2020年中国好书,“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中宣部2016年“优秀儿童文学出版工程”,曾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优秀作品奖等。

1778501186328

猜你喜欢
龙船谢家青龙
龙船颂
粤北龙船歌研究
喂,不准偷听我许愿
看图画 写一写
少林功夫拳(三)
小青龙说“角”
青龙现身记
龙船饭
青龙
地下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