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的运气,可能源于贪婪

2022-03-11 23:55谭保罗
南风窗 2022年5期
关键词:终端设备量产柔性

谭保罗

在过去这段时间,一些“创新”开始露馅。它们认为自己运气不好,是金融市场的相对紧缩,影响了企业。

比如,一些银行对企业以前动辄授信上亿,现在不行了,分行批不了,要上级行审批。资本市场的上市环境也不再那么宽松,即使是实行了注册制,监管机构的“问询函”也变得更加犀利,毫不留情地直指财务数据的“软肋”。

媒体更直指要害:你的技术既然那么牛,那么请问量产情况咋样?的确,量产永远是个大问题,它指出了企业创新的本质。

企业创新不同于实验室创新,前者需要市场来支撑,需要消费者买单,产品要卖得出去,要量产才能覆盖成本,研发创新必须“脚踏实地”。而后者更多是“仰望星空”,是面向未来去搞研究,鼎鼎大名的贝尔实验室就是如此,它的很多技术研发是没有市场的,即对于现在的人类和消费者来说还没用,但这并不代表以后没用。因此,这样的实验室研发依然有意义,它可以不断拓展人类科技认知的边界。

然而,现在一些企业的研发,既不是有市场的企业创新,也不是什么原创的科技前沿研发,之前大火的柔性屏幕就有点这个意思。柔性屏幕的市场价值到底有多大,一直存在着疑问。

拿小屏幕的手机来说,柔性的屏幕实在缺乏意义。手机已经那么小,小到可以揣裤兜里,还要柔性的曲屏干什么?再说中屏的平板和电脑,把柔性屏幕的设备卷成一卷放在一个筒子里,和我们现在把直屏的平板放电脑包,到底哪个更实用?

一些企业为了提高估值,在各路资本的助推下,硬生生地造出一个普通人都需要柔性屏幕的“超级大市场”,这就不对了。

大屏的电视机和显示设备呢?我曾听到一个柔性屏幕支持者这么说:随着人们娱乐领域的消费升级,很多家庭需要大型电视机,但太大的平板电视,搬运会成为问题,中国住宅楼的电梯和门普遍较小,超大屏的直屏電视很难搬运,那么柔性的设备就能解决这个问题。这个话其实有点好笑,因为,如果要超大屏幕,买个家用投影仪不就好了?你要多大,它就有多大,只要你的房子够大。

显然,柔性屏幕设备暂时还无法进入普通人的消费清单——至少就现阶段的人类屏幕需求而言。首先,人类的房子墙面和家具就是直面的,这也意味着曲屏会不协调,而且直面的房子数千年以来培养了人们习惯于直屏的视觉习惯。其次,要解决电子终端设备体积过大带来的携带和搬运问题,人类已经发明了翻盖手机和投影仪,这个问题已经没那么棘手。再说可穿戴设备,比如手表,它本身就小,甚至都不要曲屏,而且,即便是曲屏,弧形的显示屏也只需要一个固定弧度即可,根本不需要可折叠,可弯曲。

更重要的是,绝大多数电子设备的主板是直板的,放在上面的芯片等核心部件也是按照直屏设计的,如果大规模量产与曲屏配套的设备,这根本不现实。

没有这个市场需求,它们凭什么这么做,柔性屏幕供应者怎么说服电子设备生产商。电子设备的产业链条逻辑是:市场决定终端设备生产商生产什么,而上游供应商(比如屏幕供应商)再来适应和支持终端设备生产商,而不是相反。中国有个成语叫“削足适履”,就是这个意思,没有设备生产者会来适应柔性屏幕供应商。

于是,持续好几年的柔性屏幕热降火了。一些“创新企业”遇到了麻烦,有的欠薪,有的拖欠供应商货款。当然,柔性屏幕也并非一无是处,在一些细分领域,比如医疗,它必然有市场。但市场太细分,那么估值就不高,因此一些企业为了提高估值,在各路资本的助推下,硬生生地造出一个普通人都需要柔性屏幕的“超级大市场”,这就不对了。

不好的运气,可能源于贪婪。

猜你喜欢
终端设备量产柔性
一种柔性抛光打磨头设计
灌注式半柔性路面研究进展(1)——半柔性混合料组成设计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视频监视系统新型终端设备接入方案
3D打印迈向量产之路
超细、原液着色聚酰亚胺纤维实现量产
中国建材成功量产世界最薄光伏玻璃
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在电力配网自动化的应用
捷太格特(JTEKT) 成功开发“电机用新陶瓷球轴承” 并实现量产
车站信号系统终端设备整合及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