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种子:里仁 公冶长

2022-03-11 00:25陆春祥
湖南文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子路老师

陆春祥

管仲家的土台,引发了孔老师的强烈不满:管仲的见识与度量,真是太短太小了!

孔老师的批评,基于以下事实:管仲竟然为自己建有三处公馆,每一处公馆都有大量的工作人员服侍他。国君在宫室的大门内设置屏墙,管仲的公馆内也学样设置屏墙;国君宴请友邦贵宾,在堂上设有放置酒杯的土台,管仲的公馆内也安置了这样的土台。

追赶途中,管仲以为那一箭,齐公子小白一定死了,没想到小白装死,逃回国后立即成了齐桓公。齐国与鲁国都知道,谁得到了管仲,谁就可以称霸天下,鲍叔牙将霸王的愿景与小小的私仇都摆在了小白面前,让他自己选择,小白与管仲一直聊了三天三夜,最后拜管仲为相,并称其为“仲父”,七年后,公子小白——齐桓公终于成了霸主。

不过,对管仲的优缺点,孔老师一是一二是二,他看得深刻。他赞扬管仲是行仁的人,齐大夫伯氏的三百户人家,国君分配给了管仲,虽然伯氏只能吃粗粮,他对管仲却从不抱怨。但子路、子贡均对此有疑义,认为管仲不能算仁,齐桓公不杀管仲,管仲跟随的公子纠却被杀,管仲还去辅助齐桓公,孔老师教育他们说:齐桓公多次主持诸侯会盟,使天下没有战事,百姓承受他的恩惠,这些都是管仲促成的,如果没有管仲,我们可能已经沦为夷狄,披头散发,穿着衣襟开在左边的衣服了,难道为了小的信义而让管仲在山沟中自杀,死了也没人知道吗?但如上,在修身立德方面,孔老师也毫不客气指摘管仲:他这种作为,如果算是懂礼,那么还有谁是不懂礼的呢?

1.人民币汇率预期对货物贸易项下跨境资金流出具有显著影响。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预期对货物贸易跨境资金流出的影响显著,且这种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种具有滞后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人民币汇率刚开始出现贬值预期时,并未对货物贸易项下跨境资金流出产生影响,但一段时间后,市场交易主体意识到人民币汇率贬值将继续加大时,货物贸易项下跨境资金流出开始出现持续减少的趋势,这种趋势随着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的加深而保持一段较长时间。

1)错台宽度小于1 cm的错台,进行打磨处理;2)错台相对高度大于1cm时,应先采使用人工或风镐凿除错台,并预留一定厚度,然后对预留的部位作打磨处理。

实际上,孔老师的不满,依然是他脑子中固有的礼,无论谁功劳多大,你不在这个层面,就不能享受这样的待遇,否则就是越界。

对孔老师这种守礼护礼行为,许多人都高度赞扬。

周游列国途中,某天,孔老师一行到达卫国西北角边境一个叫仪城的地方,守城官员请求拜见大名鼎鼎的孔老师,并说明了他想见的理由:有名望的君子来到我们这里,我都要请求拜见一下的。

随行的学生安排了这一次会见。会见结束,仪城官员对孔老师的学生说:你们这些人为什么担心失去官位呢?天下没有正道已经很久了,但天将以你们的老师作为教化百姓的木铎!

木铎是什么?就是木舌铜铃,古代影视中常见的镜头:官员宣布政教法令,巡行时手里拿着木舌铜铃,一边喊一边摇,零零零,众人一下聚集起来了。那么,木铎就是比喻和象征,伟大的孔子,他是为人民指方向的精神导师啊!

“数学教育中的历史与认识论欧洲暑期大学”(European Summer University on the History and Epistemology in Mathe- matics Education,简称 ESU)是数学史与数学教学的关系(简称HPM)国际研究小组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每4年召开一次.第八届“数学教育中的历史与认识论欧洲暑期大学(简称ESU-8)于2018年7月20—24日在挪威奥斯陆城市大学举行.曾任HPM国际研究小组主席的Constantinos Tzanakis、EvelyIle Barbin 及奥斯陆城市大学的Bjørn Smestad等组织了此次会议.

神情有些沮丧的同学们,一听守城官如此赞赏孔老师,一时精神大振。

(2)标准制定要成套。标准之间存在交叉、矛盾和冗余的主要原因是在制定标准时由不同部门、不同时间分别制定不同的标准,标准间缺乏协调。而成套制定标准的方法,能解决此问题,同时还能有效地推动标准化总体目标的实现。例如,油田企业的生产过程主要涉及油气田勘探、油藏评价、油田产能建设、油田生产、油气初加工、储运销售等,每个生产过程都需要成套标准来支撑。成套标准化的方法为各类生产对象、重大工程、服务项目和基本生产单位规定相互联系的技术参数,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大规模地实现标准化。

其二,什么是死?老子认为一个人不太重视自己的生命,反而能较好地保存自己;庄子认为死是生的另一种存在形式,他妻子去世,他反而鼓盆而歌。而孔子的生死观也博杂得很,但无论哪一种观点,都承认生死只是客观规律,不必惊慌,应该泰然处之。孔子说,志士仁人,可以杀身成仁,后面他也会说到,未知生,焉知死,这里的“朝”与“夕”,并不实指具体的时间,只是指人生的某种获得。

荀子出来解释了,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族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荀子于是强调:上事天,下事地,尊祖先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孔老师的思想,一下子又进入到了尧舜的时空中去了。

事天事地,天地代表神权。尊祖,先祖代表族权。隆君师,君师代表君权。

天地君亲师。

(2) 接口焊缝不能连续焊,必须焊一小段,换个地方再焊一小段,这样可大大减小焊缝的线能量,有效控制焊接变形。

每到腊月二十九夜,老屋堂前,桌子上供着认真备好的祭礼,大门敞开,母亲在门外空地上堆着的金银元宝上小心点起火,火光映照夜空,父母拿着香,对着写有“天地君亲师”字样的中堂顶礼膜拜,口中念念有词,我在旁默默伫立,边看边想,此时,中国的许多家庭,正以不同的方式对“天地君亲师”致礼。我又到门外的空地上看那堆火,火光逐渐暗下去了,母亲叮嘱,别去拨,让它自己熄灭。夜的天空,深沉阔大无边,似乎站着个庞大而强壮的让人敬畏之神。

地球的东部,孔老师固执地在护卫他的礼,并要求学生积极参政议政。

与此同时,地球的西部,公元前五世纪时的雅典,一个繁荣的城邦,有位叫苏格拉底的哲人,也在不遗余力地宣传他的坚持正义及不参政理念。苏格拉底没有著作,其言论都被学生柏拉图记录在《理想国》中,这和孔子的学生记录老师的言行成《论语》极相似。苏格拉底与学生有一系列的对话,他的教学,更多采用质疑法,偏重于思考,他强调并和人争论着诸如“爱的最高形式是什么”“什么是德行”之类的问题。苏格拉底崇尚哲人王统治,哲人王能告诉大家在社会中做什么。

苏格拉底在狱中说:未经检视的生活不值得过。

舒晋瑜的采访可谓是漫谈,那么她和这些作家评论家们的探讨自然是非常广泛的,有文本的探讨,还有各种文化艺术的交流,关于文人文化多种轶事均有涉猎,诸如作协与文联的定位问题、作家的挂职问题、关于作家体验生活等等,这些内容也是非常精彩,在此不需要笔者再行赘述,但必须强调的是,真是做到了别开生面。

孔子则在课堂上朝堂上强调又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二〇二一年九月十六日傍晚,希腊雅典,古市集遗址,二〇二一“中国希腊文化和旅游年”在此开幕。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捐赠的雕塑作品“神遇——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同时揭幕。

这里是古希腊城邦时期公民的重要活动场所,当年城邦中各行各业的人在此互通有无,苏格拉底经常在此演讲、辩论,向世人展示其深刻的哲思。苏格拉底与孔子两尊青铜雕像,分立西东,面向彼此。苏格拉底袒胸露肩,衣着随意;孔子则衣袂随风,交手行礼,春光满面。

曾两次访问中国的希腊文学家卡赞扎基斯说:苏格拉底和孔子,是人类的两张面具,面具之下是同一张人类理性的面孔。

嗯,说得好,理性,哲人的共同特征。

里仁

《诗经·周颂》,第五首是《天作》,只有短短的七行二十七个字,却是最精练的周朝发展史:

自媒体怎么啦?就在几年前,人们尚乐见“人人都有麦克风”带来的表达多样性,如今自媒体却似乎进入了各种问题的集中爆发期。

天作高山,

碳排放强度控制方面。“十二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累计下降20%,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17%);2016年中国碳排放强度下降6.6%,[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7年度报告》,2017年10月,www.ndrc.gov.cn/gzdt/201710/t20171031_866090.html,2018年8月30日。 实现“十三五”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的进展态势向好,有望超额完成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

大王荒之。

彼作矣,

文王康之。

彼自徂矣,

岐有夷之行。

子孙保之!

己亥七月中旬,虽已进入炎夏,但今日气温只有二十一度,在陕西岐山周原广场,我高声吟咏了数遍《天作》。

上天筑就了一座伟大的岐山,但大山荒凉,是太王精心领导治理,荒山变成了粮仓。百姓们在此安心栖居,文王带领大家走向安康。百姓们纷纷来此定居,通往岐山的道路平平坦坦。周人子孙呀,大家要巩固发展先辈所创的基业,永远保持这种生活!

其一,道是什么?孔子课堂中,情景不同,道所指的重点也不完全相同,此地,重点应该是指人生的理想与价值之类。

看《诗经·大雅·绵》的开头四句:

古公亶父,来朝走马;

率西水浒,至于岐下。

伟大的古公亶父,从清晨出发,昼夜策马,沿着渭水向西跑,终于来到美丽的岐下周原,他率领众族人,选择在此定居。

岐山,在长安西边,因山有两岐(两峰),故称岐山,岐地也称西岐。

周朝起初的一百余年里,岐山就是中国的名山,西岐,是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周族由一个地方性部落逐步上升到统治全国的天子地位。

如何选择一个理想的居住地?古人将其作为头等大事来做,安身立命,先要安好身,后才能立命。古公亶父选择西岐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孔老师的课堂上,他将这个问题更加具体化: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居住在民风淳朴的地方是最理想的,一个人不选择民风淳朴的地方作为自己的住处,算不上明智!

西岐经过古公亶父及后代的经年建设,就成了一个理想居住地,它的突出特点就是:仁。人们在此,互帮互助,坦诚相待,真心诚意生活。

仁义礼智信,仁,居中国人崇尚五种道德之首。中国大大小小的地名中,不少带有仁字,铜仁,仁寿,安仁,没有仔细研究过,不过,考证起来,十有八九与仁爱和善有关。仁字延伸开去,还有和睦、关怀、帮助等等,我居住地不远就有一个和睦街道,和睦路,和睦新村,和睦坊,和睦公园,和睦医院,和睦小学,一片和睦,谁都喜欢和睦。睦了才会美,才是最理想的。

居住地不会自己成仁,它的仁,是靠人打造起来的。一个人的仁,虽会影响不少人,但显然势单力薄,它还需要一群人,最好是集体都仁,尽管属理想主义,但仍然要提倡所有仁。这一点,孔老师特别强调,只有行仁者才能做到喜爱好人,厌恶坏人,而且,一个人,只要立志行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全社会的道德水准,有着紧密的联系。孔老师相信自己的判断与能力,他要去说服一个人,朋友柳下季的弟弟盗跖。

这盗跖是什么人呢?一个无恶不作的强盗,他带着九千人,今天打这个,明天杀那个,穿室破户,赶走人家的牛羊,掳夺人家的妇女,不敬父母,贪得无厌,人人痛恨,却拿他没有办法。

孔老师要去劝,柳下季警告他:千万别去,去了说不定他会杀掉你!

档案是企业的信息资源,是企业的宝贵财富,是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轨迹。档案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是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合法权益和维护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性、基础性工作。在以网络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为标志的信息社会,信息管理领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随着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在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的运用,企业档案馆(室)的传统功能也正在发生相应的变革。

孔老师相信人的善,还是去了。颜回驾着车,子贡边上坐着,他们一起陪孔老师去做盗跖的思想政治工作,希望说服盗跖,做一个仁义者。

孔老师见到正在山南休整的盗跖,这个场景,差一点让孔老师将早饭都吐出来,因为盗跖正在切人肝吃。孔老师强忍着套了近乎,说明来意,盗跖已经是满腔怒火,怒发冲冠:孔丘,你如果顺着我就罢了,如果违逆我的意思,我就将你碎尸万段!孔老师依然强忍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道理说了一套一套又一套。不想,盗跖的嘴也是好生了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据理反驳,孔老师居然说不出话来。盗跖最后警告:看在我哥的面子上,我不杀你,赶紧滚回去!孔老师跑回车上,脸色煞白,胸闷难忍,手上的缰绳都三次脱落,回到鲁国的东城门外,正好碰上盗跖的哥哥柳下季,柳下季见孔老师面如死灰:好几天没见您,是不是去见我弟弟了?孔子仰天长叹:我是没病自己针灸呀,差一点老虎口中出不来!

孔子这个故事,显然是庄子的杜撰,不过,他讲孔老师见盗跖的故事,其实是在讽刺儒家,强行让人做好人是行不通的,法律都只能保证让人不越界,但没有办法让人人都成为好人。

好仁没有止境,越好仁,就越会讨厌不仁,这两者都能帮助好仁者,达到越来越完美的地步,不会出现偏邪的行为。因为,仁不是人天生下就有的德行,仁也是人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

显然,好仁是必须大力提倡的。富有与尊贵,每个人都想要,如果不来自正当的途径,那么,好仁的君子,是不会接受的;贫穷与卑微,每个人都讨厌,但真正的君子却不会逃避,安贫乐道。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仁,君子凭什么成就他君子的名声?真君子,不会片刻离开仁,在匆忙急迫时会坚持,在危险困顿时也会坚持!

贫贱与卑微,确实会给人造成伤害,但从另一角度说,富有与尊贵给人造成的伤害,要远远大于前者。富和贵最容易生成的两种毛病就是懒与傲,而这也是人生失败的最重要原因。佛也说,多给孩子一份财富,就是减少孩子一份福报。李煜与赵佶,在各自的艺术领域,都是超一流的,可怜薄命做了君王。

孔老师一直纠缠于仁的好与恶之间。

百谷养百人,百人显百性,每个人的性格,就如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都不会一个样,有人急躁,有人温和,有人爽朗,有人深沉。故从另一角度说,观察一个人的过错,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仁。

某一天,孔老师在课堂上又和学生讨论人生理想,下课铃声响起时,孔老师一声长叹: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晨听懂了人生的理想,就算当晚死去也不妨。

布衣也听到了这一声长叹,思索良久,我从三个方面来理解这句话。

青岛市市北区登州路可以称作“青岛啤酒一条街”,这条街两侧有多家悬挂着各式各样“青啤原浆”霓虹灯箱、“青岛啤酒”广告招牌的饭店酒吧,它们或许都因为毗邻着已有115年历史的青岛啤酒厂而生意兴隆。旺季时,青岛啤酒博物馆的品酒区一天就能接待7000人尝鲜青啤原浆。

太王,就是后稷的子孙古公亶父。他是周文王的爷爷,正是古公亶父的英明决策,率领族人在岐山定居,并选择了姬昌继位,才使周朝有了八百年的基业。

君权,族权,夫权,神权,孔老师都竭力维护。

其三,志向与现实。君子如果有志于道,那么,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也都是快乐的事,他不会以穷困为可耻;君子如果立身处世于天下,那么,他就不会存心敌视什么,也不会倾心羡慕什么,他只以心中的道为做人行事之准则。

孔老师在课堂上敲了重点:寡言,做人重要的一环。君子嘛,就要努力在言语上谨慎迟钝,而在行动上要敏捷有效!古代的人说话不轻易出口,因为他们以来不及实践为可耻。

因君子的志向,这就又引发了另一组相对的概念,为了更有力地说明这个问题,孔老师又将君子与小人作了对比,一对比,什么都清楚了。

君子关心的是德政,小人在乎的是生活;君子关心的是规范,小人在乎的是利益;君子领悟的是礼义,小人领悟的却是利害。

这里的君子是谁?显然是国君与官吏,那小人就是指一般的百姓。

从我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出发考察,统治者关心他们的统治秩序,而老百姓,则关心自己的生活与利益,君子难道就一点不关心生活与利益吗?他们难道不吃不喝?肯定不是,我以为,孔老师如此说,只是用对比来告诫人们,不要为了生活和利益而忽略德行与基本规范,也即后人常说的取之有度。如果这一点可以成立,那么,君子与小人,就不仅仅是指地位上的概念,亦指品德上的了,人生在世,吃穿够用适度就行,不要过分了。

为什么不能过分,孔老师接着强调:如果为人处世全都依照利益来考量,那就会招致许多怨恨。天下之利实在有限,有人得利多了,一定就有人得利少了,这个社会的诸多不公平事,就是这么造成的。而因利招致相争,那就偏离了孔老师所提倡的正道了。

尧帝有皇宫吗?没有的,他的住所,椽子粗糙,不加砍削,柱子简单,柱顶甚至都没有方木。他吃粗粮做的饭,喝野菜烧的汤,穿的是布衣。当时的富裕之家住着华丽的高台层榭,吃着珍奇怪异的食品,穿着绣花衣服,狐白皮衣。尧和他们比较,就是简单如苦行僧般的生活。这样对待自己,对待生活,他还有什么可以留恋的?于是,他把整个天下都传给了舜。

为了给教师营造家的感觉,各校在装修时动了不少脑筋。杭州市建设职业学校设了休闲吧,教师可以去那里看书喝咖啡;丁信小学投建了智能洗衣房和自助健身房;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打造母婴区域,为有身孕的教师解决后顾之忧。

(4)囊性卵巢癌总计6例,肿瘤壁厚度不一,肿瘤内实质性的成分和乳头状结占比较多,T1WI及T2WI均呈现低信号、等信号及等信号、高信号混合的信号。

选择2017年2—12月在我院实施肛裂手术的6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63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35例,年龄为20~56岁,平均年龄(36.41±2.75)岁;病程为8~36天,平均病程(20.01±1.56)天。

孔老师又多方说明什么是仁,真是苦口婆心。

有一天,他这样告诉学生:刚,毅,木,讷,近仁。

刚强,果决,朴实,寡言,这就接近仁了。

刚者无欲,毅者果敢,木者朴行,讷者谨言。四者皆能力行,且又依据各人的性格及所处的环境作适当调整与应用,那就接近或等于仁,这与孔老师前面告诫的巧言令色相反。

君子立恒志,有了人生的大方向,就要一辈子去坚持它,无论发生什么曲折,都不会因此而改变志向,既然方向不会改变,那么,无论生命的时间短长,都只是在践行的人生目标而已。

同学们听了教诲,纷纷点头:嗯,夫子早就告诫,食不言,寝不语。回去好好睡觉,躺平,默默地想问题吧。

著名的曾参再次出场。

孔老师对曾参说:参呀,我的人生观,是一以贯之的。曾参答:嗯哪,老师,的确如此呐。孔老师出去后,别的同学就问曾参了:曾同学,老师的人生观是什么?曾参笑笑答:老师的人生观,其实只有两个字,忠与恕。

后人都以曾参的这两个字来概括孔老师的人生观,前者重点指对君主及国家,后者常指孔子的为人处事态度。恕其实就是仁。在曾参眼里,孔老师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他也是一个能以自己的心推想别人心的人。

王阳明这样向他的学生解释孔子这个“一以贯之”:一,好比树木的根本;贯,就像树木的枝与叶。没有根,哪来树枝与树叶?孔老师以此来教曾参,是发现曾参没有掌握用功的关键,才告诉他要注意把握中心思想的。

孔老师去世时,曾参也只有二十七岁,“参也鲁”,老师眼中,他并不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那么,曾参的理解,也只能是一知半解的,不过,这两个字,却也十分精确,讲到位了。子贡就曾经问过孔子: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让人终身奉行的呢?孔老师说:应该是“恕”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华夏文明中有“灭国不绝祀”的传统,这也是一种恕。

虽然将你的国家灭了,但依然为你保留一些血脉,使你祖宗的香火不绝。为他人,也为自己,哈,一怕灭国的祖宗化成厉鬼来报复,二也怕自己灭国后没人祭祀。杞国是夏禹的直系后裔,商汤灭夏,将夏王室遗民迁到杞地,建立了杞国。曹魏代汉,晋灭魏蜀吴,末代君主还是得到了比较好的待遇。但也有大量的例子证明,新朝建立,为防死灰复燃,将前朝后裔统统斩草除根的,可见,要做到恕字有多难,尤其在切身利益之前。

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德行卓越的人,总是在人群中鹤立鸡群,不是说他长得高大或者特别,是因为他的德行。哪怕是在“里仁”,一个让人安居乐业的好地方,贤者也是人们学习的标杆,人们看见他,就要想怎么努力像他一样,看见不贤者,就要迅速反省自己,是否也犯同样的毛病,而对贤者来说,贤是无止境的,它需要终身积累贤并时刻反省自己的不贤。

我办公室有一幅“见贤思齐”的书法,已经挂了整整十八年了。每天上班,进门就是“见贤思齐”,一种善良的提醒,我将书法看成是一个人,一个老人。某次,我查字典,偶然发现“齐”字还通“斋”,意思是肃敬,但我将它理解成书斋的斋,虽然,我在办公室每天要签不少版面,要听不少广告呀发行呀子公司呀等等的汇报,但“斋”字就是一种告诫,不要忘记阅读,业余时间还是要坚持写作。有时,我甚至将它理解成吃斋念佛的斋,因为体检指标上已经出现好多个上升的箭头,医生告诫:少吃红肉,少吃动物内脏,少吃油腻,多吃素。

贤能者,一定是德行高的,对此,孔老师也强调:德不孤,必有邻。有德行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他必定得到人们的亲近与支持。

寒冷的夜晚,柳下惠宿于郭门,有一青年女子来投宿,柳下惠怕她冻死,就解开外衣让她坐在他怀中,然后裹紧衣服,两人就这么相拥着坐了一夜,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女子得救。一般人只称赞柳下惠的贤,而不去想柳下惠那一夜的煎熬。“坐怀不乱”是个好成语,它是专门用来褒奖柳下惠的,一褒就是数千年。

刘关张结义,大哥刘备靠的是什么?就是德嘛。曹操对关云长那么好,关也要回到刘备阵营中。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死心塌地扶助刘禅,全都因为刘备的德,有人说,刘皇叔是装出来的,装狗熊,装可怜,嗯,他也真会装。话说回来,也不仅仅是刘备,哪个皇帝不装?

接下来,孔老师重点说了子女如何处理与父母关系的四个重要方面。

第一,我们服侍父母时,如果发现父母有什么过错,就要委婉劝阻;如果父母不听从,仍然要尊敬他们,不触犯他们,虽然内心忧愁,却不抱怨。

第二,父母在世时,子女不远走高飞。如果一定要远走,那必须要有一定的方向。

第三,观察一个人,要看他在父亲活着的时候选择什么志向,以及父亲去世以后有什么行为表现。如果他能三年内不改变父亲为人处世的作风,这就可以说是孝了。

第四,父母亲的年龄,做子女的一定要记得。一方面为他们高寿而欢喜,一方面为他们日渐年老而忧惧。

第一和第四条,从两千五百年前到今天,依然完全适用。父母是普通人,必定会犯错,子女是普通人,也一定会犯错,但站在不同的立场与角度,还有年龄及见识,彼与彼的错误,有时往往一看就明白,这就需要提醒。不过,今天的子女,有多少能准确记得父母的年龄及生日?肯定不会百分百。

第二条,“儿行千里母担忧”,母担忧,父也担忧。古人要游学与游仕,但这里的“不远游”,不是绝对不让你出门,而是着重于不要使父母挂念与担忧。

第三条,三年有守孝之三年之意,三年后,你就可以放飞自己了,不要被束缚,将事业做好,将生活过好,父母在天之灵也会欣慰。

人与人之间如何更好地相处?我们通过学生子游知道了孔老师的态度:服侍君主,如果过于烦琐,就会招致侮辱;对待朋友,如果过于烦琐,也会受到疏远。

秦桧家造格天阁,四川军区司令员郑刚中,贿赂秦家造房子的工匠,暗里量好尺寸,并按尺寸定制了地毯。新阁落成,郑的地毯送来,一铺,哎,怎么刚刚好啊!后来,秦桧知道了真相,很不高兴:你他妈个老郑,我家装修你也知道啊?这是我家的私人事,要你这么起劲干什么?我还不知道有多少事让你刺探了呢!某天,秦桧随便找了郑的茬子,将其贬官。

一句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保持适当的距离,适可而止,这是相处的智慧,即便是亲密无间的夫妇,也得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空间。将对方时刻吊在自己裤腰带上的行为,不是疼,不是爱,是自私,极度短视的自私,更是离间亲密关系的重要祸首。

公冶长

除颜回、子贡、子路三大著名弟子外,公冶长与南宫适两个学生,孔老师应该是比较喜欢的。

孔老师的女儿及哥哥的女儿,都已经到嫁人年龄,优秀的学生自然是他的首选。公冶长,一表人才,曾蹲过监狱,但孔老师还是决定将女儿嫁给他:谁还没个过错?何况公冶长进监狱,并不是他的错(公冶长懂鸟语,是鸟害他坐了牢)。南宫适,一表人才加一,他捧着《白圭》诗,一遍又一遍地读:“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白玉有瑕疵,还可以磨掉;说话有瑕疵,就没有办法补救了。)孔老师就决定将侄女嫁给这位学生,他自信看人极准:如果国家政治上轨道,他不会没有官做;如果国家政治不上轨道,他也能够避免灾祸。南宫适谨言慎行,可保我侄女安乐!

据说孔老爹叔梁纥的原配施氏生了九个女儿,后来娶妾,果然生了个儿子,孟皮,字伯尼,却天生残疾,脚不好,走不了路。孔爹晚年再娶颜征在,生下孔子,字仲尼,孔家老二。孔老师十九岁娶宋国姑娘丌官氏,生儿子时,鲁昭公曾派人送来一条鲤鱼祝贺,孔老二十二分开心,给儿子取名鲤,字伯鱼。丌官氏还生了个女儿,除名字叫孔姣外,没有更多记录。

孔老师似乎讲究优生优育,不过,孔鲤实在是个平常人,且死在孔子前。孔子身材高大,智力过人,家教严厉,我们有理由相信,孔姣姑娘,应该如花似玉且又知书达礼,公冶长是幸运的。伯尼的女儿呢?相貌我不敢肯定,但她嫁得一定比孔姣好,她这位叔叔,一辈子讲礼让,先人后己,好青年,先要让给哥哥的女儿,伯尼没有自己优秀,他的子女,应该多关照才是。

孔老师做这个决定,是需要勇气与前瞻的,万一,嫁错了人,那女儿与侄女的幸福怎么办呢?但他相信自己的眼光与判断,他更在乎风气的引导,不要认为蹲过监狱的就低人一等了,看人要全面,看过去,看现在,更要看未来。

让自己的学生成为女婿的,估计也不是孔老师开的头,似成惯例,太子的老师,教着教着,就成了他的岳父大人,但老师是被动的,外人眼里的荣光,在太子傅看来,完全没有凡人那种春天般的温暖,有时甚至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子贡表现越来越好,自我感觉也越来越好,孔老师对他态度也越来越好。

有一天,子贡忍不住问孔老师:老师,我的表现如何呢?孔老师笑笑,这显然是不自信的表现嘛,他存心与子贡开个玩笑:你是一种器具。

子贡一惊,器具?老师不是说过“君子不器”吗?难道我不是君子?但子贡修养还算深厚,他忍着问:我是什么器具呢?

孔老师答:宗庙里面贵重的瑚和琏。

瑚与琏,都是古代祭祀时,盛装黍稷的尊贵玉器,这种玉器,夏朝叫瑚,商朝叫琏,瑚琏其实为同一种玉器,这里是借代,指特别有才能的人,可以担大任。

子贡听了老师的回答,高兴不起来,因为,老师心怀天下,还有更高的要求,真正的君子,不能如器具那样,局限于某一方面,说他像瑚琏,看着像褒奖,实际上还含着委婉的批评,子贡呀,还需要再努力!

天下共有一石才,曹子建独得八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他谢灵运得一斗。小谢明显是在吹牛,不过,才用斗这种器具来装,也真是新鲜。才如芝麻粒,一斗也算恒河沙数,无穷尽;才如花生粒,一斗也够吃上一个月的(我是指当零食吃),生吃油炒皆香;才如大番薯,一斗也只有几个,一天就吃完了,食量大的话,只能一顿饱。

子贡想到这里,看着笑容复杂的孔老师,眼光再往后穿过八百年时光,聚焦到鲜亮活脱的小谢身上,不禁一身冷汗,他不要当番薯!

孔老师见教育起了效果,高兴,于是接着教育子贡,这回,他反着问:赐呀,你与颜回相比,谁更优秀?有了上面的教训,子贡这回老实:赐怎么敢与颜回比呢?他听到一个道理可以推出十个相关的道理,不,其实不止十个,是全部,他一听就懂;而我听到一个道理,只能推出两个相关的道理。孔子笑着说:你很诚实嘛。是呀,你比不上颜回,我也比不上颜回,我与你都比不上颜回!

孔老师有自知之明。谁优秀他心里一清二楚。闻一知二与闻一知十,不仅仅事关智力,也指学习方法,人家的方法就是巧嘛,不服不行。

虽是老师,但老师也非万能,孔老师的意思,唐代的韩愈替他表达了: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此而已。

有人对孔老师这样评价冉雍(字仲弓):冉雍这个人,可以行仁,口才却不够好。孔老师答:何必需要口才呢?口齿伶俐的强辩,常常引起别人的讨厌。我不知道冉仲弓是不是行仁,但所谓的口才好,我认为没什么用处。

道理极简单,口才只是表面,在口才上逞能,这样的人离仁还是很远。所以,仁与口才没有必然的关系,如果两者皆好,自然是好事,但两者相较,一定是仁重要。

仁是可以扩展的,比如各种才能,但要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诸葛亮自以为神算,看人也准,北伐途中,派马谡前去做镇守街亭的前锋,行前还再三交代街亭的重要性:失了街亭,我军必败。诸葛丞相甚至还给出了“靠山近水安营扎寨”的具体要求。不想,自以为熟读兵书的马将军,到了目的地观察以后,以为丞相完全多虑,骄傲轻敌,还不听副将劝阻,将营寨扎于山上,结果被张郃卡住命脉,败得一塌糊涂。自此,马谡就成了夸夸其谈的典型。会说有什么用呢?绝知此事要躬行,写作如此,打仗也如此。

鲁国组织部门的长官,又来孔老师这里拜访,请求老师推荐几个学生,有几个岗位急需人才,他们的人才库已经空了。

孔老师这回推荐漆雕开去做官,漆雕是不常见的复姓,名开,原名启,小孔老师十一岁。照例,要进行一次谈话。不想,漆雕同学拒绝:老师呀,我对做官还没有信心呢,现在还不想出仕!

孔老师听了,反而高兴:哈,好,这说明你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还需要不断积累知识与能力,增进修养道德品质。只要有本事,什么时候做官都可以。我去告诉组织部的长官,这次你就不去了。

布衣闻此也感叹,要是做官的都如漆雕开那样想多好呀,可惜,越到后来,读书人越急着想出仕,学而优则仕,十年寒窗,一朝金榜题名,做梦都想好事。

不过,也有人说,漆雕同学城府很深,他不屑于一般的岗位,不安于小成,是想做大官,他在等待时机,一个最合适的时机。

顺带说漆雕这个姓。

孔子时代,漆雕应该是个小姓,但孔子的学生中,除漆雕开外,还有漆雕哆,漆雕徒父,漆雕后来简化成单姓漆,这三个漆雕就成了漆姓中的三贤,唐、宋、明等朝代均对三贤有封赐。不过,我除了貌似知道这个漆雕开外,一个姓漆的人也不认识。

小姓不等于不著名。另一个著名的小姓人物——大白天睡觉的宰予上场了。宰予,字子我,孔门同学也喊他宰我。

某天,一个阳光正灿烂的时刻,有值勤同学跑过来告诉孔老师:老师呀,我们巡查寝室,竟然发现,宰予同学在呼呼大睡。

大白天睡觉,这显然是个事件,不过,宰予同学各门功课一直都好,思想活跃,好学深思,善于提问,关键是他有一张伶俐的嘴,会说。

即便如此,孔老师还是忍不住跺脚,大声批评:腐朽的木头没有办法用来雕刻,废土砌成的墙壁没有办法涂平滑。这个宰予,我真是没话可说了。

或许,这件事太刺激孔老师了,他又向同学们发表了看法,实际上,有点警告其他同学的意思:宰予改变了我的一个看法,以前,我对待别人,听他的说法就相信他的行为,今后,我听别人的说法,不会再简单相信他了,还要观察他的行为,一切行为!

除非生病或者特别的工种,古人一般白天不会睡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长长的黑夜,足够休息了。因此,大白天睡觉,不是个小问题,说大了,是品德问题,这样的人,怎么可以寄托重任?

在整个《论语》课堂中,宰予数次出场,孔老师有三次教育他的场景。

有次,鲁哀公请教宰予:土地神的神主牌位用什么木头做好呢?宰予这样建议:夏代用松木,商代用柏木,周代用栗木,是说要使百姓紧张战栗。宰予举周代的意思,其实是暗示鲁哀公,可以用武力去改变叔孙季氏三家大夫专权的现状。

孔老师听说了宰予这样的建议后批评说:已成的事不能再解释,过去的事不能再劝阻,从前种种也不能再责怪了。宰予不要自作聪明,“三桓”的势力正盛,一下子无法改变,而贸然行事,必将造成大乱。

某天,宰予问老师什么是仁,他打了这么个比方:对于有仁德的人,别人告诉他井里掉下去一位仁人,他会跟着跳下去吗?

古里古怪的问题,你这不是为难老师吗?孔子一听就生气了:你什么不好比呀,偏要这样比。君子有那么笨的吗?君子可以到井边去救,却不能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骗,却不能被迷惑!孔老师的意思很明确,君子是不能随便牺牲自己生命的,更何况是行仁者。

宰予的口才好得很,他就是想通过辩论来提高自己感知事物的能力,因此,他常常质疑一些既有说法。某天,正好一位同学回家守丧,这一离去,就要分别三年,二十五个月呀,宰予就和老师讨论起“三年之丧”这个重大礼节了。

宰予问:老师呀,三年之丧礼,实在是太长了。我是这样想的,君子三年不参加礼仪活动,礼一定会生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一定会忘记。旧谷吃完,新谷收获,一季一换的打火轮都已经轮了一圈。我认为,守丧,一年就可以了。

孔老师听着宰予的话,肚子也渐渐贮满了愤怒:你的意思是要好好享受生活吧,吃好的,穿好的,你心安吗?

宰予似乎不理会老师的怒意,故意再次惹怒老师:心安的。

孔老师遂将声音提高了十六分:你心安,你就这么做好了。君子守孝,吃饭不香甜,闻乐不快乐,睡觉不踏实,所以才不去做,如今你心安,你就去做好了!

宰予问完,看着老师满脸的怒气,知道又闯祸了,迅速从老师的办公室溜了出来。不过,宰予认为,他探讨真理的初衷没有错,理不辩不明。

宰予出去后,孔老师又一次感叹,感叹中带着某种绝望:这个宰予同学,真是没有仁义呀,他居然想废除三年守丧之礼。儿女生下三年后,才会脱离父母的怀抱,父母养育三年,我们还报三年,这是普遍真理,天下人都这么做,宰予的父母也把他抱在怀中照顾三年呀!

三件事情营造出来的宰予形象,是一个刁钻古怪的“坏”学生,其实,宰予是一个相当优秀的好学生,“孔门十哲”之一,他跟着老师周游列国,常受老师派遣,去齐国和楚国出使。后世追封宰予为齐侯、临淄公、齐国公,从祀孔庙。

宰予的形象也经常出现在其他作品中,比如《孔从子》中就有一则:

宰予从齐国出使回来,向孔老师汇报了这样一件事:梁丘据被毒蛇咬伤,一个月后才好。病愈后,他去朝堂见国君及诸位大夫,还有不少宾客、弟子刚好在现场。大夫及宾客们,一个个都向梁丘据争着呈送治蛇毒的方子。弟子忍不住说道:送药方是为了治病,而梁丘大夫病好了,这药方还有什么用处呢?你们难道是想要梁丘大夫再被蛇咬,然后用你们的药方吗?他们听了都不说话了。老师呀,我说的话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吗?

孔老师照例批评:你这样说不对,三折肱而后成为良医,多次断臂就知道医治的方法了,梁丘大夫病好了,与他有同样疾病的人一定会向他咨询治疗的药方,众人送药方,就是想让别人也知道药方以便应付万一的突发情况。而且,众多药方放在一起,还可以比较出它们的优劣。

宰予同学口才实在太好了,不说忍不住,但常常顾其一不顾其二,或者说,阅历尚有欠缺,导致思考还不够缜密。

布衣做了七年高中老师,烦恼事不少,最担心的还是自己的情绪,情绪低落时,不开心了,甚至身体有小恙,只要不病倒,你还得强打精神面对学生,这时,就会生发出一些感想了,唉,假如不是老师,不想说话就不用说了,但老师不行,不仅要说,还得状态好,卖力说。

这一天,孔老师的情绪也出了点小状况,他这样感叹:唉,我的理想没有机会实现了,干脆坐着木筏到海外去。能跟着我去的,大概只有子路吧。子路听了很开心,孔老师又瞬间对子路实行了打击:子路呀,你对勇敢的爱好超过了我,但就是不知道如何剪裁自己!

孔老师说话,思维常常跳跃。这里至少有两层意思,一说自己想退隐江湖,二顺带敲打一下子路。

这里只说孔老师的退隐想法。

出海不是去海上漂荡,而是去寻找某个合适的地方,此处有山有水有林有田地,人烟稀少,飞鸟往返,呈现出一派自由的景象,这就是隐居的好地方嘛。孔老师后来又产生了想去“九夷”隐居的新想法,“九夷”指东方的九种民族,借指多个民族。有人不解:那种地方太简陋了,怎么能住呢?孔老师满不在乎:君子去住的话,怎么会简陋呢?中国士大夫,现实中的抗击打能力其实不强,一不如意就想跑到江湖躲起来。介子推生重耳的气了,带着老娘去山里躲起来,烧死也不出山;伯夷叔齐都不想做国君,跑到首阳山采薇,饿死也不出山!

隐士也有好玩的糗事。

脑子里跳出一则关于隐士“知音”的笔记:

有隐士精于弹琴,曾得异授,每于断林荒野间,一鼓再弄,凄禽寒鸦,相和悲鸣。某天,隐士游楚地,旅窗独奏洞庭之曲,一邻居老太连连赞叹,弹得太好了,弹得太像了!隐士弹完也感叹:我弹了半辈子琴,不想在此遇到知音。隐士于是开门去拜访那个知音老太,老太说:我老头子活着的时候,是个弹棉花匠,今天听到您弹的曲子,太像他弹棉花的声音了!隐士默然而返。

这就是做隐士的危险了,如果没有特别的才能,闷头研究技艺,极有可能走进死胡同,没人可以交流及请教呀,那种所谓的异授,不过是传说罢了。

接下来再说子路。

孔老师批评子路“无所取材”,没有地方可以找到合适的木材,不知道剪裁自己,这样的批评是委婉的。自孔老师在大街上看到那个头上插着野鸡毛,身披兽皮大衣的愣头青后,心里就有点喜欢子路,该同学缺点不少,但他勇敢、直率,听老师的话,是个直肠子。子路做事干脆,他答应要做的事,从不拖延,孔老师这样表扬:根据一面之词,就可以查出实情、判决案件的,大概只有子路了。这表明,子路的断案能力极强。子路作战勇敢,孔老师曾向孟武伯这样推荐:我这个学生,有能力做一个国家的最高军事长官!

子路死在卫国,死得很惨。

子路在卫国的贵族孔悝那里做官,孔悝是卫灵公之子蒯聩的外甥。太子蒯聩,与卫灵公小夫人南子关系不好,欲刺杀南子,结果被南子发现,卫灵公大怒,蒯聩被迫出逃宋国。卫灵公死,南子扶立蒯聩的儿子继位,就是卫出公。儿子继位都已经十二年了,蒯聩还不死心,自己想当国君。某天,蒯聩从国外潜回卫国,住在孔悝家里,孔悝并不支持舅舅夺权,但孔悝的母亲却大力帮助哥哥一起搞政变。他们将孔悝扣了起来。政变开始后,孔悝的另一个家臣,帮助卫出公逃到了鲁国,子路听说突发事件后,立即赶往孔悝家营救。蒯聩的两员猛将与子路展开激战,子路受重伤,帽缨也断了。子路说:好汉临死前,帽子还是要戴正的,于是停下来将帽缨扶正,这个时候,对方一刀结果了子路,且将子路剁成了肉酱。蒯聩终于成了卫国第三十任国君卫庄公。因为卫国的第十二任国君也叫卫庄公,后人为了区别,就将他们分成卫前后庄公。蒯聩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南子杀掉,不过,荒唐的蒯聩只做了三年国君。

七十一岁的孔老师得到子路的死讯后,悲痛得呼天抢地,边哭边将屋子里的酱用罩子盖起来,看到酱,孔老师就想到成肉酱的子路,难受得心痛。

猜你喜欢
子路老师
孔子“教训”子路
如何征服一枚野生子路
试论《论语》中子路的形象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四八三十一”
追老师
请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