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改进策略

2022-03-12 18:51罗卞霞
文理导航 2022年8期
关键词:实验课程高中化学

罗卞霞

【摘  要】化学实验是承载学生科学探究意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化学创新思维,增强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必要途径。学习化学知识,从化学实验设计上要发挥其“素养为本”的作用,改进和创新化学实验,从源头上优化实验目标,关注学生实验探究和学科素养生成,让化学实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课程;教法创新

根据高中化学课标要求,要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突出学生问题解决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从学科育人目标上,实验课程是化学学科素养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化学实验,指导学生参与化学探究,认识物质和变化,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思维。化学实验旨在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但长期以来,化学实验教学囿于现有条件,存在一些问题。教育家朱正元倡导“瓶瓶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学生通过参与实验体验,在实验中观察实验现象,体认科学知识,从动手探究中增长科学品质。教师要明晰实验课程设计“育人”功能,立足化学学科特点,改进实验教学方案,促进学生科学探究、创新思维的全面发展。

一、梳理化學实验教学中的常见误区

化学实验要突出对化学学科教学的服务功能。但在化学实验设计与教学中,还存在一些误区:①突出生活化,削弱学科特质。在化学设计中,一些教师为了便于学生体认化学概念,以生活化实验来指导学生,反而忽视化学学科严谨、规范的学科特质。②追求微型化,干扰实验现象观察。一些教师在实验设计中,将微型化作为变革的评价指标,导致实验过程简要,实验现象不明显,或者降低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准确辨析。比如,在“二氧化硫”气体制备与性质检验实验中,利用注射器来替代实验主体装置。操作方法如下:先将亚硫酸钠胶囊置于注射器中,放在四槽药片板上,再利用注射器,汲取浓硫酸,连接注射器与导管。整个实验可以形成相对密闭的实验环境,提高了实验的安全性、环保性。但对于实验现象的观察,由于实验过程需要提前做好试剂的放置,不太适合学生操作。单纯由教师进行实验演示,整个制备过程、对二氧化硫性质的检验又集中于注射器有限的空间。实验现象不明显,反而削弱了实验教学功能。③强调一体化实验,弱化实验功能。在实验设计中,一些教师过于追求一体化实验。④倾向实验现象显性化,偏离实验目标。一些教师在改进实验方法时,以放大实验现象为目标,反而破坏实验原型,偏离了实验固有的教学价值。⑤追求数字化实验,忽视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现在很多化学实验都可以通过数字化方式来直观地呈现出来。学生在虚拟环境下可以看到动态的实验过程,但这种模拟实验方式削弱了学生的动手参与和操作技能,虽然提高了实验学习的便捷性,但却剥夺了学生的动手体验。一些学校盲目推崇微课、动画、仿真实验,看似节省了时间,增强了化学实验的趣味性,但却不能很好地兼顾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教师要转变化学实验教学观,抓住化学实验动手探究契机,让学生从实验体验中增强勤于实验的信心,获得严谨、务实、专注的科学态度,发展学生必备的实验技能。

二、学科素养导向下化学实验的创新设计路径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实验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师要立足实验原型,带领学生参与实验过程,从实验方法、实验操作中,发现问题,让学生从实验创新中获得学科思维和创新品质。

(一)基于教材实验目标,强调实验教育功能

教师要从化学实验创新设计中查找和聚焦“问题”。如实验中是否存在缺陷,针对一些化学实验,其现象不明显,或者实验器材、实验装置不够环保,在实验检验环节未能产生理想的实验产物。以此来优化实验,具有可行性。同时,对实验进行创新设计,要指向学生的“科学探究”“科学思维”“创新意识”“必备技能”等素养目标。学生在实验探究中,要有所发现,要参与问题探究,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比如,在探究“氨催化氧化的产物,为何是而非是”时,回顾本节教学重点,主要介绍氮的化合物。从实验现象中分析与之间有何差异?两者的性质有何特点?教师要指导学生,从实验观察、实验情境中,迁移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优秀品质。另外,化学实验设计创新要突出课外特色。结合实验目标,可以围绕实验主题,融入拓展性实验活动。例如,在“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时,我们可以创设“玫瑰花中提取精油”的实验情境,指导学生参与分离、提纯活动,让学生运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就实验中有机化合物的实验步骤进行归纳,增强学生实验动手设计能力。

(二)聚焦化学学科素养,发展问题解决能力

在开展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化学知识点,从实验探究中获得学科素养。一些教师引入生活化理念,通过生活化实验设计,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主动性。这种实验设计方法是好的,但不能忽视学科特质,更要让学生能够在实验过程中正确、规范、科学地操作器材。比如,对于灭火器的设计,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借助碳酸氢钠和硫酸铝之间产生反应,让学生深刻理解“双水解”反应的特点。在实验设计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材料,通过对试剂投加量的调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学习硫酸、硝酸工业制法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去采集污水,设计污水处理和净化实验,让学生从实验中透彻领悟工业生产的原理,掌握污水净化的流程和一般方法,从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但对化学实验的生活化创新设计不能盲目,要加强实验目标、实验流程、实验仪器操作的规范性,培养学生专业、认真、严谨、科学的学科精神。

(三)挖掘化学实验价值,强化实验教学功能

立足化学学科,开展化学实验教学。教师要抓住实验目标,促进学生发展学科素养。化学实验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意义重大。但在实践中,一些教师非常重视化学实验微型化。针对化学实验微型化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微型化作为实验方案的改进思路,要确立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不能干扰实验目标的达成。在微型化创新中,要精心构思,合理设置实验。比如,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有教师采用医疗真空采血管、采血针,来构架实验装置,并通过水浴加热方式,完成酯化反应。由于真空采血管所连接的实验装置具有密闭性,使得乙酸乙酯的溜出温度下降,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产物挥发不足,实验现象不明显。由此可见,微型化改进实验方案并非完全恰当。一些教师讲究微型化实验,旨在倡导绿色实验,或者为了方便学生操作实验。但这样做,对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案,要注重问题的解决。在一些微型化实验中,反而增加了实验材料,对实验器具还要做到科学、规范回收。同时,实验微型化,要真正让学生从实验中验证实验结论。化学实验要发挥其教育功能,帮助学生从实验中加深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因此,教师在实验设计中,对于实验条件、实验环境的搭建,要科学、规范,助力学生从实验材料、实验器具、实验装置的搭建、实验原理的分析与验证中,提高实验教学价值。

(四)注重实验整体性设计,激活学生科学思维

在高中化学实验中,强调实验创新,要坚持实验设计的整体性、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原则。一些教师所采用的“一体化”设计方案,让实验过程安全、简约。例如,加热碳酸氢铵实验,有教师采用密闭系统进行加热反应,利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色硅胶、澄清石灰水对尾气进行检验。整个实验过程将反应装置和产物检验整合在一起,避免了原实验采用敞口反应的缺陷,更有利于学生对实验现象、实验原理的透彻理解。但对于“一体化实验”设计,教师要把握实验要点,注重各个环节、步骤的梳理与整合。“一体化实验”并非都合理,教师要围绕实验目标,注重实验的整体性设计。抓住实验重难点,合理引入“一体化”装置,让实验教学科学、高效、绿色。需要强调的是,在制备物质、检验实验结果、收集实验尾气,以及尾气处理等环节,建议教师利用结构化实验方案,有所侧重地整合实验资源。

(五)弥补实验不足,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化学实验追求显性并不算错,但在实验设计中,不能过于追求显性化,而不顾实验教学的学科价值。一些教师将追求理想实验作为目标,对整个实验流程、方案进行细致优化。在实验教学中,实验现象是学生认识化学的重要条件。不能让化学实验太完美,剥夺了学生对化学知识、化学问题的多样化思考。针对创新实验设计,不能一味强调“显性化”。如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要求红磷在引燃时,在密闭空间,而原实验密闭性较差,燃烧不充分。通过对实验的创新设计,引入带刻度的硬质玻璃管作为反应器,再利用激光笔,隔空引燃白磷,燃烧完全后,将玻璃管竖立于水槽中,待液面稳定后,观察实验现象较为理想。这一设计方案,弥补了过去实验耗时长,氧气体积测量结果不理想等缺陷。同時,在实验方案上,对实验原理的剖析更加直观,增强了实验现象,不损害实验价值。如此的创新设计,既强化了实验现象,又遵循了实验目标,更具实验育人价值。另外,关于数字化实验问题。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化学实验,让实验更直观,但并非对学生完全有益。化学实验更要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参与实验过程,不能为了“能省则省”“能数字化就数字化”的方式,学生仅仅是“看”实验,而不是“做”实验。比如“盐类的水解”实验,有教师利用色度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帮助学生直观地观看水解过程。在溶液配制过程中,利用真实的实验方案,让学生通过分析温度、pH值、反应物浓度等条件,来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整个过程促进了学生对Fe3+水解的认识,对传感器、采集器的灵活运用,让学生体会到现代技术对化学实验的创新价值。教师要给学生更多参与实验设计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搭建、操作、检验等环节,从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结束语

总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要跳出“照方抓药”的刻板思维,注重实验的改进和创新设计。创新化学实验,其目标在于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不能脱离实验初衷而一味地创新,要落脚于对问题的解决上,要结合实验育人功能,最大化地挖掘实验的知识价值和素养内涵。

【参考文献】

[1]张平众.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J].试题与研究,2018(13):117.

[2]张一凡.高中化学实验方法的改进策略分析[J].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究),2017(6):80.

猜你喜欢
实验课程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高中化学解题中守恒法的运用研究
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探讨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网络安全技术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浅析高中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智能信息处理实验课程建设
以会计学为例建设财经类实验课程体系
电视新闻摄像实验课程的基本教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