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河南省特大洪涝灾害救援药品保障目录的研究与实践*

2022-03-14 03:46赵珊珊张藜莉李怡文
灾害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救援队灾害救援

刘 阳,刘 水,李 维,赵珊珊,张藜莉,李怡文

(应急管理部应急总医院 药学部,北京 100028)

2021年7月16日以来,河南省多地遭遇特大暴雨,此次特大洪涝灾害共造成398人遇难,1 478.6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 200.6亿元[1]。

在灾害救援中,应急救援药品供应是保证快速、有序、有效实施应急救援的基石,是保障灾区人民生命健康及灾区防疫的重要手段。2021年“7·20”河南特大洪涝灾害发生后,中国救援队第一时间集结力量,奔赴应急救援前线。应急总医院药学部承担了应急救援药品保障工作,结合中国救援队以往灾害救援经验及已建立应急救援药品模块化管理[2]。本研究旨在药品通用模块基础上,针对洪涝灾害特点及疾病谱,建立洪涝灾害应急救援药品目录,提高药品供应保障效率,提升中国救援队应对国内外洪涝灾害中的救援能力与效率。

1 资料和方法

1.1 数据来源

通过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及万方等数据库,检索近30 a内主题词为“洪涝灾害”、“洪灾”、“洪水”、“水灾”的文献,在结果中检索全文包含“疾病”或“医学救援”字段的文献,及全文包含“药品”或“药物”的文献。筛选检索结果中与疾病及医学相关的部分列入疾病谱的统计对象;与药品及药物相关的部分作为洪涝灾害药品目录的参考及理论依据,结合中国救援队救援任务经验及反馈作为实践依据。

1.2 疾病谱统计及药品目录的选择

将检索结果中列入疾病谱统计的文献中涉及的疾病进行分类,将统计人数、各疾病发生例数进行汇总,统计发生频次。根据洪涝灾害疾病谱,查阅疾病治疗相关指南、专家共识及文献,参照《新编药物学》[3]《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4]中药物种类、药理作用、用法用量,兼顾品种和数量,选用经济、有效、易得、覆盖面广、便于运输储存的药品,制定出洪涝灾害应急救援药品目录。

救援队员保障药品目录则根据洪涝灾害特点及救援人员易感疾病,结合2019年中国救援队赴莫桑比克进行热带气旋引起的洪涝灾害国际救援经验,以及2021年7月赴河南省进行极端强降雨引起的洪涝灾害国内救援经验的制定保障药品目录。

1.3 统计方法

对收集到的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计算及统计分析,计算各类疾病所占百分比。

2 结果

2.1 洪涝灾害疾病谱分析

检索出主题词为“洪涝灾害”“洪灾”“洪水”的文献,在结果中检索全文包含“疾病”或“医学救援”字段的文献共278篇,按照疾病分类对其中患病人数、各类疾病人数纳入疾病谱的统计分析。洪涝灾害疾病谱中,消化系统疾病(37.10%)、呼吸系统疾病(16.63%)及皮肤科疾病(13.90%)患者最多,占到统计总数的三分之二。其他列入统计结果的有,妇科疾病、外科系统疾病、外伤及感染、眼科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5-11]。另有无具体数据统计的疾病列入其他疾病项,如洪涝灾害中常发生的中暑,心脑血管疾病[12]等。结果详见表1。

表1 洪涝灾害疾病谱及发生率

2.2 洪涝灾害应急救援药品目录的建立

在已建立的应急救援药品通用模块基础上[13-14],根据洪涝灾害的致病特点及疾病谱设定出洪涝灾害应急救援药品。目录共涵盖18类共105种药品,其中通用模块中的77种药品用于救治多种灾害中的伤者,且包含急抢救必备用药品以用于生命垂危及伤情严重的患者。增补28种洪涝灾害专科用药,应对洪涝灾害中发生率较高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及皮肤科疾病[15-17]。洪涝灾害对受灾群众的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及免疫功能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诱发身心疾病或加重自身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中风、胃肠功能紊乱等[18],因此,洪涝灾害增补药品目录中也对此部分略有补充。

为便于统计与配置,设定每100名伤员10 d用药量为一个单位,按照药品人均日用量最小单位乘以灾害伤病总人数计算药品总量(最小单位)。此计算方法便于随时根据医院已有药品品种,确定带药数量,即药品总量除以包装量取整即得。具体药品种类及数量详见表2。

表2 洪涝灾害应急救援药品目录及用量表(100名伤员10 d用量)

2.3 救援队员救援保障药品目录的建立

中国救援队(医疗),除肩负着对受灾地区人民的救治工作,也承担着参与救援的消防队员的保障工作。在洪涝灾害救援任务中,救援人员处于恶劣的环境及天气条件下,劳动时间长、强度高。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水下活动频繁,且此时期正值暑季,上呼吸道感染、日光性皮炎、湿疹、浸渍足、真菌感染皮肤病、痱子均为高发疾病[19-20];中国救援队(医疗)为消防战士随队配备藿香正气水、人丹、风油精、派瑞松、炉甘石洗剂等保障药品,防暑药品每日任务前发放。由于救援队员长时间接触疫水,故配备吡喹酮片抗血吸虫病[21]。有统计表明,洪涝灾害救援任务中约20%的救援队员出现腰肌劳损,四肢伤的发病率超过8%[22],故目录中加配双氯芬酸钠乳剂等抗炎制剂,云南白药气雾剂及活血化瘀类外用制剂以应对此类情况发生(表3)。

表3 洪涝灾害中国救援队保障药品目录

2.4 应急救援药品紧急配送平台的构建

灾害救援任务具有紧迫性和灵活性,中国救援队从接到命令到出发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保障药品准备工作,如本次河南洪涝灾害救援任务留给药品出库及打包工作的时间只有短短4 h,药学部虽然建立了洪涝灾害救援药品目录,也拥有智能的救援模块管理系统,但依然不能满足受灾地区所有突发情况,无法预判受灾地区的严重程度。且随灾害的进展,一些药品在任务前期就出现短缺;还有一些应急救援物品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或对保存条件有要求,或重量体积较大,消耗量较大的消毒防疫用品,无法随队大量携带。受灾情况下各部门由于缺乏协调联动机制,应急救援药品组织难、调配难,导致难以实现药品的异地运输[23]。如何在受灾地方物流瘫痪的基础上,打破异地购买及运输的壁垒是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次任务中由应急管理部牵头,应急总医院执行,与国内大型医药商业企业互联建立应急救援药品紧急配送系统,初步打造出一条国内无阻碍配送的通路,如选取十几家药品配送企业,进行国内物流急送,实现应急救援药品全国仓库自由调配,24 h之内全国城市可达,保证救援药品供应(图1)。

图1 应急救援药品紧急配送平台的构建

3 讨论

(1)我国灾害救援的发展。救援医学在我国是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灾害或极端条件下进行医学救援。2001年,中国第一支救援队伍——中国国际救援队成立;2006年国内第一个救援医学本科专业在武警后勤学院开设;因起步晚,发展时间短,我国的救援医学专业力量是相对欠缺的。特别是与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多进步的空间[24]。

我国于2018年设立中国应急管理部,承担国内外重大灾害救援指挥工作,统一组织调度,一改往日灾害救援时缺少统一组织及调度的弊端,减少因政策命令分属不同行政体系而产生的互相推诿,救援效率低下等情况的发生。

应急管理部建立伊始,以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为基础,与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应急总医院相关人员共同组建成中国救援队;应急总医院兼顾医学救援的同时负责队员保障,并通过联合国INSARAG体系测评,达到联合国国际重型救援队标准,被正式授旗颁牌。同年3月赴莫桑比克进行洪涝灾害的国际救援工作,为我国国家级灾害救援增添了新力量。

在灾害救援行动中,“时间就是生命”。建立应急救援药品模块的初衷是为改变我国应急药品保障中存在的轻供应、重储备现象,提高中国救援队救援任务中的药品保障效率。

(2)洪涝灾害疾病谱的研究。在收集的文献资料中,多是对洪涝灾害中发生的某一类型疾病的分析,如高发的皮肤病;对洪涝灾害的疾病谱未有详细的分析,或少有数据统计可供参考。将可用数据统计分析,得出洪涝灾害基本的疾病谱,其中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皮肤科疾病的发病率占据前三甲。消化系统疾病以肠道疾病为主,腹泻及肠胃炎常见;如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后,某地腹泻发生率高达40%[25]。呼吸系统疾病中,上呼吸道感染为最高发病种,与洪涝灾区气候及特点有关,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也多见。皮肤科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为湿疹、皮肤感染、痤疮、皮肤瘙痒症、皮炎[26]。由于接触洪水中的多种致病菌,洪灾地区群众易感结膜炎。中暑也多发生于洪涝灾害高温高湿的环境下。

(3)在通用药品模块基础上建立洪涝灾害救援药品模块。已建立的应急救援药品通用模块,共有16大类,73种药品,可满足各类灾害医学救援的基本需求。通用模块中既涵盖了灾害常用药品及急抢救药品,如心脑循环、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用药,也有特殊药品,如抗疟药双氢青蒿素哌喹片;兼顾内外科用药。在本次中国救援队赴河南特大洪涝灾害的救援行动中,基于洪涝灾害的特点及疾病谱,救治构成比高的疾病用药应增量配备,同时增补28种洪涝灾害专科用药。

洪涝灾害高温高湿的环境易引起中暑,配备藿香正气水、清凉油、人丹等防暑药品;灾区不洁饮食引起各种消化系统疾病高发,配备盐酸小檗碱片、呋喃唑酮片、左氧氟沙星片分别用于肠炎腹泻,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的治疗。洪涝灾区最常见的皮肤病类型为感染性和变应性皮肤病,外用药品中加配治疗细菌性皮肤感染的夫西地酸乳膏、派瑞松乳膏,用于湿疹治疗的糠酸莫米松乳膏,风油精防治蚊虫叮咬;结膜炎也是洪涝灾害风险顺位靠前的疾病[27],配备氯霉素滴眼液及抗病毒的阿昔洛韦滴眼液;洪灾后蛇虫活动增多,增配蛇药片防治蛇虫咬伤。

应急救援药品是开展灾害医学救援的物质基础,洪涝灾害救援药品模块的建立,药品目录及单位带药量的确定,可较大程度上节省药品准备的时间,提高救援的速率及效率,实现对灾害救援的快速响应。同时为国内外洪涝灾害救援药品供应提供参考及借鉴。

(4)国内救援药品紧急配送平台的构建及存在问题。本次任务中由应急管理部牵头,应急总医院执行,招募国内大型医药商业企业互联建立应急救援药品紧急配送系统,初步打造出一条国内无阻碍配送的通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由于灾害造成的物流系统瘫痪、陆运交通障碍带来的问题。以河南省为例,因极端强降雨造成省内郑州、新乡、鹤壁、周口、开封、洛阳内涝严重;各地医疗压力剧增,省内药品调配基本处于瘫痪。在这种情况下,应急救援药品紧急配送系统发挥出全国调配支援的强大作用。由全国各地配送至灾区的应急救援药品在收到订单的24 h内配送到灾区的一线救援中,极大地保证了救治的及时性及救援效率。

但与此同时也有很多后续问题,如统一规格药品在北京的中标价与河南省中标价略有差异;同一通用名药品与应急总医院使用生产厂家不一致;相同成分药品患者所需剂型与救援队提供药品剂型有差异等等,此情况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反馈后呈报应急管理部批示后再进行协调与改进。此外,“大灾之后需防大疫”。在洪涝灾害发生时期,消化道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及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28],相关高发传染病的疫苗(针对肠道感染及钩体病的疫苗、甲肝疫苗、伤寒疫苗、麻疹疫苗、流脑疫苗[29]等),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等生物制品也可由此系统进行统一调配,全程冷链配送。

4 展望

本研究基于中国救援队在灾害救援中药品供应的需求,建立洪涝灾害应急救援药品模块并应用于赴河南省洪涝灾害救援行动中,以实践效果来反馈改进。在灾害应急救援药品模块基础上,建立突发事件救援药品准备数据库,助力应急救援药品筹备工作,实现救灾药品实地快速查找[5]。结合救灾行动中的供应需求,建立国内救援药品紧急配送平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因各地药品中标价不同,与我院现有品种存在规格或生产厂家的不同等,导致无法在药品集采平台操作,后续无法通过紧急配送平台运输。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分析解决。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灾害救援的发展也会进入加速赛道。我国受洪涝灾害影响最为严重,应急救援药品的模块化管理将在灾害救援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有望实现全国救援“一体化”。

猜你喜欢
救援队灾害救援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紧急救援
3D打印大救援
福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 招之即战
地球变暖——最大的气象灾害
灾害肆虐
救援行动
紧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