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2022-03-15 15:17周慧李红英
科技风 2022年7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电子信息工程创新

周慧 李红英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创新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产业化成为我国的强国战略目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作为一个培养电子信息人才的专业具有极强的应用性。随着社会对电子信息行业人才需求的逐步加大,人才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素质成为各大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近年来,由于高校的全面扩招,毕业生每年持续增加,就业压力逐步增大,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因此,高校要加大教学理论与社会实际需求的承接,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对课程模块和内容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构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打造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验平台,以全面提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背景及专业培养目标概述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是培养具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测量控制等电子信息工程学理论知识,并具备电子信息系统及产品研究设计、维护、管理与研发等专业基本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一个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培养从事电子信息工程及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和技术管理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高校人才培养离不开专业建设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诸多项目的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当前我国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实践中,教学体系中的各项教学项目还不够系统化,内容也比较零散,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也有待优化。

因此,需要高校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探索和构建,通过改革专业建设、制订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教学资源配置和“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形成专业优势强大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满足社会信息化对应用型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需求。

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传统实践教学体系概况及问题

在我国高校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是注重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基本上是由基础技能实践、课程实验、企业实习、毕业设计四个方面共同构成的一个实践教学主体。基础技能主要是指电子仪器设备的应用、工艺以及机械制图等基本专业技能实践课程;实验课程是与专业课程相辅相成的,是专业理论知识的实验验证,是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实践操作应用能力的课程;企业实习是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到企业中进行实训,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增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毕业设计是通过设计、论文等形式来检验学生综合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传统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是將学生培养成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然而随着社会信息产化业的发展,传统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已经跟不上新时期、新业态的发展需要,需要重新构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对课程模块和内容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构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打造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验平台,以全面提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当下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传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现有实践教学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衔接不够紧密。在新形势下,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实践、创新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而现有实践教学体系知识不够系统全面,学科交叉融合性相对较差,学科基础与专业结合契合度不够,只注重理论知识、轻视应用实践能力培养,且缺乏创新性教育,不能适应当前新工科环境下的社会产业发展需求。

二是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整,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单一,教学模式不够科学合理。传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往往缺乏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只是简单的对课程理论的验证,缺少工程实际问题项目实践,不能有效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精神培养也不利。

三是校企融合不够紧密,不能通过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平台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日常的教学实践环节,学生只是在实训基地进行观摩,亲自动手实践的机会比较少,导致实训效果不佳,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新的社会发展态势和就业形式为高校提出新的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要改革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注重理论培养的同时,要加强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依据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主要是依据现代社会信息产业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变化,这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核心,也是专业人才培养框架要求。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要强化人才基础理论、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战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课程训练相结合,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进一步通过课程实践来深化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还要整合各类教学资源,按照高校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和专业教学目标,改革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将实践课程与企业应用实际相结合,以电子信息行业技术发展为导向,结合市场发展需求,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模块化和立体化分层,以螺旋渐进式的实践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同时加强校企合作,积极与企业对接,将企业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校企实训平台的构建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全面提升专业实践教学质量。

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合理规划实践教学目标,对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合理化改革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培养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控制专门人才的专业,需要高校在教学中,确立合理的实践教学目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科研素养和应用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应用系统分析研发、管理及维护,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要改革和修订电子信息类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以现有教学资源为基础,构建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框架,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来使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知识架构更为科学合理。建立平台+模块+拓展的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和工程集成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和实验实践能力以及工程设计和集成创新能力,并对各门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大纲进行重新修订,建立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自主学习、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教学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规划将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到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中,使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实现有效融合,并整合学科和工程技术基础知识,使基础知识能够与工程技术领域知识实现交叉与融合。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比重,强化实践项目创新训练,使理论知识能够更好地融入实践项目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以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为依托,构建立体式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分类体系。

(二)合理划分课程实践能力模块,构建立体化渐进式实践教学体系

结合社会行业需求,以企业实际工程项目为目标,结合学科专业教学训练计划,整合各类教学资源,构建螺旋渐进立体化的层次的“模块式”的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围绕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培养目标,结合行业需求和专业特色对实践教学内容和各个环节进行优化,将实践教学划分为基本技能培养、专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实践和创新技能培养四个大模块。采用多层次、多阶段、全方位地教学培养模式使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形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明确教学目标和训练任务,突出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一体化培养。通过项目驱动引导,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将课程实验、设计、实训、毕业设计等前后衔接,使之成为统一规划的有机整体,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通过计算机、信息基本原理等课程,搭建基础技能训练平台,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然后加入程序设计、电子技术等专业课程,通过专项技能训练来培养学生的电子信息应用专项技能,再综合基础技能和专项技能,让学生接受综合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使之能够完成较复杂的工作任务。最后还要结合岗位需求,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三)加强校企合作,构建校内外實践有机结合的分层递进实践教学环境

根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项目内容,优化重组校内实践教学资源,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设计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构建内和校外两大实践平台,通过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知识的基本能力、综合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对于校内实践教学平台的打造,要根据课程模块合理规划教学内容和方式,通过建立实验示范中心、综合实验中心、实习基地等来为学生提供基础技能和专项技能的实验实训课程,使学生能够加强对相关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学习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校外实践作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践教学关键部分。

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依托企业先进设备和技术,打造校外实践基地平台,形成产教结合、校企共进的良好局面,使企业与学校形成相互依托全面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让学生通过在企业实习,感受职业环境,掌握最新的实际应用技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为学生实习、实践、毕业设计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四)构建分阶段递进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完善实践环节多层次全面考核体系

基于“项目驱动”思想,构建模块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分阶段递进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创新能力基础教育阶段要让学生通过理论、课程实验、专业课程设计、创新能力培养等多种教育方式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学会在实践中分析和解决问题,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进入创新能力养成阶段,让学生通过综合性的课程设计和项目训练、工程基础、电子技术、控制技术等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基电子电路安装、设计与调试及工程应用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电子科技竞赛活动,通过高层次、综合性的科技竞赛,不断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够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理念知识和技能结构,让学生具备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以及良好的,系统的工程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实践教学系统内容的创新,加强基础和综合型、设计性的实验比例,同时创新设计方案,拓展设计内容,构建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库,如特色实践教材——实训及课程设计资料库、设计项目库等,全面注重实验教学的创新。

加强校内实验实训平台建设,建立若干专业设计训练室,对学生进行渐进式的全面综合训练。着力构建科技创新活动体系,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的特点,建立科技论坛、文化节等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体系,培养学生的本专业实践创新创业能力。要在实施实践环节多层次全面考核体系,突出重点对实践教学进行全面考核和多元化的评价。主要体现在平时表现、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过程考核等几个方面,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基本能力和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对知识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进行全面、系统、多元化的考核。

结语

作为一个现代高科技综合应用的前沿科学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要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培养目标,构建和完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对课程模块和内容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来全面提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各项应用创新能力水平,培养出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体系电子信息工程创新
“互联网+”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生物工程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市场营销专业小学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
电子信息工程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电子信息工程点滴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