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口分布的时空演变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022-03-15 00:41吴华安秦雪华朱明东
人口与社会 2022年1期
关键词:集中度区县总量

吴华安,秦雪华,朱明东

(1.重庆工商大学 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重庆400067;2.重庆财经学院,重庆401320)

一、研究背景

区域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辩证关系,经济发达地区往往不断吸引人口集聚,人口集聚又进一步促进消费和投资。同时,经济发展也会导致人口过度集聚,产生“大城市病”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核心的“两山理论”,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实现经济和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1]。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兼顾生态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互相影响[2],人口与经济的空间演变是区域差异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差异的两个表征[3]。以往关于人口与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人口与经济格局的时空演进[4-6]、人口与经济的时空关联[7-8]和人口与经济集聚的空间效应[9]等。众多学者从国家、省域和城市等多个层面运用ArcGIS、Geoda等软件,结合重心和地理集中指数等指标探讨人口与经济两者的空间耦合关系[10-14],为深入研究两者的时空演变奠定了基础。

已有研究较多关注全国或省级层面,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发达城市、省份或城市群,探究中西部地区人口空间分布及其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重庆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差异化区域政策的实施,直辖以来重庆市人口分布已经呈现出自身的特征。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15],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重庆成为其中重要“一核”。本文对重庆市人口分布时空演变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分析,探索促进人口与经济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推动重庆市更高质量发展、加快国家战略实施,也期望为其他区域发展提供借鉴。

二、重庆市人口时空分布演化的新特征

(一)重庆市人口时空分布演化的全域特征

1.全域人口规模呈现“总量升、占比降”的趋势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重庆市2020年人口比1982年增加了499.52万人,年均增加12.15万人,年平均增长率0.45%,依据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基本符合城市总体发展目标[16]。其中,2000—2010年,由于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移民(超百万人),重庆市人口总量出现下降。重庆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但近十年来,随着重庆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就业岗位不断增多,吸引了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回重庆安居乐业(见表1)。

表1 1982—2020年重庆市人口总量变化情况

2.全域人口年均增速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相较于1982—1990年,1990—2000年重庆市人口年均增速呈下降趋势,且低于全国总人口年均增速(1.07%)。但2010—2020年,重庆市人口年均增速则远高于全国总人口年均增速(0.53%)(见表2)。

表2 1982—2020年重庆市人口增长情况

3.全域人口空间分布呈现“趋于集中、不均衡加剧”的趋势

人口密度是衡量人口集聚程度的指标之一。1982—2020年,重庆市全域人口密度从每平方公里328人增加到389人。但受三峡工程移民影响,2000—2010年间重庆市全域人口密度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见表3)。

同时,用于刻画某一区域人口分布的集中或分散程度的人口分布指数,包括集中指数和不均衡指数[17],通常用如下公式测量:

(1)

(2)

式中:C表示集中指数;U表示不均衡指数;n表示重庆市区县个数;xi-yi表示i地区人口占比与土地面积占比之差。不均衡指数和集中指数的值越小,人口分布与土地的关系越平衡;反之则越不平衡[14]。

从时间来看,重庆市人口分布不均衡指数和集中指数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表明重庆市人口趋于集中的趋势不断增强,但人口不均衡指数的年均增速明显高于人口集中指数的年均增速。2010—2020年十年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重庆市人口分布集聚态势不断增强,人口分布与土地不均衡的状态也持续加剧(见表3)。

表3 1982—2020年重庆市人口分布集聚情况

(二)重庆市人口分布演化的区域特征

1.区域人口分布呈现“一区增、两群减”的演变趋势

近38年来,重庆主城都市区的人口总量不断增加,人口密度也相应上升。主城都市区人口总量增加了约580万人,人口密度增加了200人/km2左右。其中,主城区人口总量增速更快。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主城九区人口总量超过1 000万人,大约占主城都市区人口总量的一半。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人口总量和人口密度呈下降趋势,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人口总量和人口密度基本保持不变。与1982年相比,2020年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人口总量减少了约100万人。其中,1982—2000年,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人口总量不断增加,后逐步减少,人口密度也呈一致的变化趋势;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人口总量和人口密度都不断增加,2000年人口总量超过300万人,人口密度达152人/km2(见表4、表5)。

表4 1982—2020年重庆市各区域人口总量 万人

表5 1982—2020年重庆市各区域人口变化情况

2.县域人口分布呈现“一区多数增、两群多数减”的不均衡格局

38年来重庆主城都市区中13个区人口总量呈上升趋势,8个区人口总量呈减少趋势。其中,主城九区人口总量均增加,南岸、渝北人口年平均增长率超过3%。长寿、合川等区县人口出现负增长情况;渝东两个城镇群,仅4个区县人口总量增加,13个区县人口总量减少。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仅万州人口正增长,但年平均增长率较低,丰都、忠县和梁平人口年均减速0.5%以上;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黔江、秀山和彭水人口小幅增长,黔江人口年平均增长率0.62%;酉阳、武隆和石柱人口呈负增长(见表6、图1)。

表6 1982—2020年重庆市各区县人口变化情况 万人

图1 1982—2020年重庆市各区县人口年均增长速度

3.县域城市规模呈现“五十万区县多、百万区县少”的特征

依据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结合重庆市区县人口实际情况,将重庆市各个区县分为四种人口类型区:Ⅱ大城市(>150万),Ⅰ大城市(100~150万),中等城市(50~100万),小城市(<50万)[18]。38年来,重庆市各个区县人口差异明显,多数区县人口总量介于50万至100万之间,百万区县不断增多,有16个区县人口总量保持在中等城市水平,有4个区县人口总量保持在大城市水平(綦江、江津、开州和合川),有6个区县人口总量一直低于50万人(大渡口、黔江、武隆、城口、巫溪和石柱)。与1982年相比,2020年人口总量低于50万人的区县减少2个;人口总量处于中等城市水平的区县有18个;人口总量超过百万人的区县有6个,九龙坡和万州人口总量超150万人,渝北人口总量大约有220万人(见表7)。

表7 1982—2020年重庆市各区县城市规模等级

三、重庆市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关系演化

综合考虑人口、经济、空间等多种因素,采用人口地理集中度和经济地理集中度两个指标来衡量重庆市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及其集聚状况[19];为深入分析重庆市人口与经济空间耦合特征,采用耦合指数来反映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的耦合关系。计算公式为:耦合指数=经济地理集中指数/人口地理集中指数。

(3)

其中,Rpi和Rgi分别表示i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和经济地理集中度,Z表示耦合指数;pi、gi和Si分别表示i地区的人口、地区生产总值和国土面积。Rpi和Rgi越大分别说明该地区人口密度越高和经济发展水平越高。Z小于1,则表示经济集聚滞后于人口集聚;Z大于1,则表示经济集聚超前于人口集聚;Z越趋近于1,表示人口集聚和经济集聚二者协调发展程度越高[11]。

利用公式计算出重庆市各区县的耦合指数,并根据耦合指数区间(0.25,0.75]、(0.75,1]、(1,1.25]、(1.25,1.75]和(1.75,+∞)将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关系划分为经济滞后型、协调发展型I、协调发展型II、经济超前型和经济极化型[7]。

(一)重庆市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关系全域变化

从全域来看,重庆市人口地理集中度先减后增,经济地理集中度整体呈上升趋势,耦合指数不断提高,趋近于1。其中,2005年以后,重庆市人口与经济地理集中度不断增加,两者之间不断趋于协调(见表8)。

表8 2000—2020年重庆市人口、经济地理集中度和耦合指数情况

(二)重庆市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关系区域变化

1.从功能区来看,“一区两群”经济-人口发展类型总体格局基本未变

重庆市人口和经济地理集中度呈现“一区高、两群低”的特点。主城都市区人口地理集中度不断增加,经济地理集中度维持稳定,人口地理集中度低于经济地理集中度,耦合指数趋于下降。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的人口地理集中度呈下降趋势,经济地理集中度基本保持稳定,人口地理集中度显著高于经济地理集中度,耦合指数整体上升(见表9、表10)。

表9 2000—2020年重庆市各区域人口、经济地理集中度情况

表10 2000—2020年重庆市各区域经济/人口耦合指数情况

2.从县域来看,各区县人口和经济地理集中度差异明显

主城都市区中,渝中人口和经济地理集中度最高,南川的人口与经济地理集中度最低。2000—2020年,主城九区中仅渝中人口地理集中度是下降的,渝北、江北和巴南的经济地理集中度呈上升趋势,荣昌、永川和璧山的人口与经济地理集中度呈上升趋势。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中万州和垫江人口地理集中度较高(>1),万州经济地理集中度较高,其次是垫江,其他区县人口和经济地理集中度均较低。2000—2020年,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各个区县人口地理集中度均呈下降趋势,仅万州、梁平和垫江的经济地理集中度呈上升趋势。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区县的人口和经济地理集中度均较低,2000—2020年,仅黔江的人口地理集中度是增加的,秀山的经济地理集中度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他区县的经济地理集中度基本保持稳定。

3.从耦合指数来看,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协调的区域范围在不断扩大

2020年,经济滞后型区域比2000年减少了7个区县,占比显著下降,主要分布在“两群”地区的偏远山区,受地形条件影响,经济发展较慢。经济协调型区域增加至21个,占比上升了21.05%(见表11)。垫江、梁平和秀山等区县由经济滞后性区域发展为经济协调型区域,垫江和梁平两个区县的人口集中度在下降,经济集中度在反向增加,两个区县处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东向腹心地带、主城都市区与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联接地带,区位交通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其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和机会。璧山、长寿和荣昌从经济协调发展型转变为经济超前型,璧山人口和经济地理集中度都在不断增加,经济地理集中度增速更快,2014年撤县设区,璧山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方便快捷,城市配套完备,是高新技术和智能制造产业示范基地,不断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庆主城都市区。

表11 2000—2020年重庆市人口与经济耦合类型划分情况

四、主要结论与对策讨论

38年来,从总体上看,重庆市全域人口规模呈现“总量升、比重降”、年均增速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空间分布呈现“趋于集中、不均衡加剧”的演化趋势,形成了“渝西多、渝东少”的稳定格局;从区域看,区域人口分布呈现“一区增、两群减”的演变趋势,县域人口分布呈现“一区多数增、两群多数减”的不均衡格局,县域城市规模呈现“五十万区县多、百万区县少”的特征。伴随人口分布时空演化,2000年以来重庆市区域经济与人口空间分布的协调性不断改善。从地理集中度来看,重庆市人口和经济的地理集中度呈现“一区高、两群低”的特点,耦合指数呈现“一区降、两群升”的趋势,人口、经济集聚存在一定的偏差,两者空间分布不一致。从人口和经济空间耦合分类来看,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县数量不断增多,经济滞后型和经济极化型的区县数量均有所减少,协调发展的区县由“一区”向“两群”扩散,说明重庆市人口和经济发展不断趋于协调。

为科学引导人口空间分布,促进重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升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首先,主城都市区内綦江、铜梁和永川等经济协调型区域,做大产业能级,不断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数字经济,实现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璧山、长寿和荣昌经济超前型区域,不断巩固传统优势产业地位,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形成产业集群。综合来看,形成研发在中心、制造在周边、链式配套、梯度布局的产业分工体系;形成互联互通、功能完备、管理协同、便捷高效的现代基础设施网络;推动主城新区与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构建极核引领、梯度推进、多点支撑的空间格局。

其次,进一步促进黔江和万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两群”的核心作用,建设“两群”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提升交通互联互通水平,形成特色产业发展集聚区、绿色工业和生态农业基地,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区域性人口集聚能力,形成区域人口集聚中心。武隆、秀山和丰都等经济协调发展型区域,进一步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与城乡结构、产业布局和生态结构相适应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并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大力构建生态和产业融合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壮大生态文旅业和大健康产业,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实现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

最后,进一步支持“两群”中巫溪、城口和酉阳等长期经济滞后型区域相对剩余人口向“两群”的区域中心城市就近转移,减缓三峡库区、武陵山区环境承载压力,保护生态环境;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交通为重点,持续优化完善公路交通网络体系。持续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实现生态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区域人口、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程度。

猜你喜欢
集中度区县总量
泸州市
“十三五”期间山西省与10省签约粮食总量2230万吨
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比上年减少517万人
山西运城:上半年一产增加值总量全省排名第一
中国高碳行业上市公司碳排放总量榜
泉州市各区县关工委亮点工作分布图
新广告商:广告业周期性在弱化,而集中度在提升 精读
融媒体时代区县台主持人转型升级与能力提升
我国物流产业集中度与市场绩效关系分析
清徐醋产业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