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前多模态教学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03-15 14:43
当代教研论丛 2022年9期
关键词:范文日记模态

颜 婷

(黄冈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将语言技能进一步划分为“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技能”,“写作”属于表达性技能。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八年级学生学业水平要达到三级,其“语言技能”“写”的目标为:“以书面的形式简单转述语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用简单的书面语篇描写他人的经历或熟悉的事物等;在教师指导下起草和修改作文;在书面表达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用词准确,表达通顺,格式较为规范。”[1]通过分析以上学业水平可以得知:八年级写作开始注重谋篇布局,要求初中生用简单的语言写出结构完整和连贯的文章。写前准备是写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和重要手段。教师应不断通过写前准备活动激发学生思维,引导他们认知“主题内容”,挖掘“主体内容”,写出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连贯通顺的文章。[2]但是目前初中英语教师在写前阶段主要利用的是阅读范文。这种单模态教学导致的主要问题包括初中生写作动机不足、内容准备不充分、语言表达匮乏,进而造成了初中生英语写作结构松散和逻辑不清。基于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本文拟在写前阶段采用多模态教学来提升初中英语写作水平。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在写前阶段利用多模态教学来激发写作动机、搭建内容框架、提供语言支持,从而帮助初中生写出结构完整和连贯的文章,以此来提升初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一、多模态教学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1.多模态和多模态教学的内涵

李战子认为多模态指的是“除了文本之外,还带有图像,图表等的符号话语,或者说任何由一种以上的符号编码实现意义的文本”。[3]顾曰国提出多模态的定义是“人类通过感官跟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方式,用单个感官进行互动的叫单模态,用两个的叫双模态,三个或以上的叫多模态。他认为多模态教学模式是教师使用图片、声音、视频、动画和其他模态资源来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等感官的一种教学模式。”[4]Stein强调多模态教学法,认为多模态教学法突出了身体和大脑通过多模态、多感官协同参与交际的不可分割性。[5]

2.理论基础

(1)输入假说理论。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输入假说理论,他认为,单纯增加语言输入量是不够的,二语学习者需要的是可理解性输入的语言材料,只有这样学习者对语言材料的内在加工和接受机制才能真正运转。因此,他认为学习第二语言最基本的方法是增加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它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6]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写作的输出是以足够信息的输入为前提的。由于知识输入形态的多模态化,学生可以对不同模态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初中英语写作多模态教学利用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介,帮助初中生形成可理解性输入,促进他们的写作输出。

(2)认知发展理论。心理学家Piaget提出认知发展理论,他把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认知发展理论已论证了儿童认知发展是由具象思维最终发展到抽象思维的过程。[7]根据认知发展理论,初中生处于具象思维阶段,该阶段的心理操作着眼于抽象概念,但思维活动需要具体内容的支持。因此,教学的内容与难度应符合初中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初中生英语写作水平和能力有限,为了提升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模态教学将抽象的文字素材图像化,从而通过图片、思维导图等工具把抽象思维转化为具象思维。

二、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过程写作教学法”的普及,大多数老师在写作教学中已学会采用过程写作教学法,在写作课上也会组织写前、写中写后三个不同阶段的教学活动,但学生的写作成果还是不太理想。究其原因,大多数老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写前阶段,教师主要以引导学生分析阅读文本为主。这种单模态教学导致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写作动机不足

部分英语教师在写前阶段只为初中生提供阅读文本,学生对写作课程完全提不起兴趣,只是应付学习,不仅怕写作文,更懒得动笔去写。[8]因为初中生以具象思维为主,他们不能很好地从阅读文本中提取出利于写作的有效信息,也不能将写作话题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因此初中生的写作动机不足,对于写作产生焦虑。

2.内容准备不充分

初中生的具象思维占主导优势,他们只通过写前阅读英语范文,他们可能无法准确地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写作结构。由于单模态教学不能很好地在写前帮助学生对写作主题展开充分的思考、将主题和生活联系起来,因此对初中生来说,写作并不是件轻松的事。写作内容准备不充分会导致初中生感觉写作时无话可说,写作过程变得艰难。

3.语言表达匮乏

在初中英语写前教学中,教师主要以引导学生分析阅读文本为主,不再提供其他模态的关于写作话题的语言支持,但由于初中生自身英语词汇积累量不足、词句不理解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所写出的文章,常常与词不达意、语序不通的状态。[9]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增加其他模态的语言支持。写作范文里有对应话题的语言支持,但只靠初中生自己去提取写作的功能句比较困难,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学生仅通过阅读范文不能很好地进行模仿写作的原因。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对范文进行“解剖”,从而更好地为初中生提供语言支持,解决语言表达匮乏的问题。

三、多模态教学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写前阶段的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者的写作水平。多模态教学结合了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将一些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为看得见、听得见的教学内容。具体来说,多模态教学能够帮助初中生写前在情感、主题内容、语言表达上做好充足的准备,从而顺利完成写作。

1.有利于激发初中生的写作动机

多模态教学使初中生在写前不仅只受到一种感官刺激,将听觉和触觉等模态也应用到其中,充分利用不同的学习资源,如图像和声音,从而来为初中生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写作情境,降低写作焦虑感,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写作动机。而单模态写作教学仅为初中生提供英语阅读范文,不能很好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体验,因此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如果学生阅读能力较薄弱,那么他们较难理解英语范文的行文思路和语言特色,进而也难以写出结构清晰、内容丰富的英语文章。因此多模态教学从多种模态为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提供可理解性的输入,从而有效激发初中生的写作动机,缓解写作焦虑。

2.有利于搭建与主题相关的内容框架

多模态教学在写前帮助初中生以多模态的方式获取信息和储存信息。初中英语写作多模态教学结合了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单模态教学在写前为初中生提供了阅读范文,阅读范文只是多模态教学的一种方式,除此之外,基于写作主题观看视频和头脑风暴都能帮助初中生分析写作主题,激活写作灵感。可视化的图表可以为基础较弱的学生提供思维支架,使他们在建构写作思路、搭建框架时有阶梯可循。[10]教师也可以尝试利用简笔画等方法来展示写作内容框架,从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提升教学效果。

3.有利于提供与写作相关的语言支持

多模态教学可以利用信息转换手段将阅读范文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由于文字抽象不好理解,图表的使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清晰地分析文章内容。[11]初中生可以从阅读范文中提取写作的语言表达,借助表格来记忆,可以事半功倍,从而增强语言运用和表达的流利性和能动性[12],有利于在写作中输出。教师利用多模态教学从篇章结构、功能句、衔接词三方面层层梳理和归纳写作素材与写作的要点,为初中生的写作搭建支架。[13]教师可以自制海报等视觉资料挂在教室里,从而提醒学生准确运用写作语言。

四、多模态教学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相比单模态写作教学,初中英语多模态写作教学文字信息相对较少,视听内容丰富,符合初中生具象思维的认知特点。下面结合人教版Go for it!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Section B 3a-3b进行初中英语多模态写前教学实践探究。3a和3b属于写前教学活动。3a要求初中生选择三幅景点中的一个完成日记的填空,景点图片包括天安门广场,故宫博物院,北京胡同,词汇短语包括hot and sunny,tired等。对日记进行挖空处理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搭建写作的脚手架。3b提供了一些关于旅游日记的问题,比如Where did you go? Did you go with anyone?等,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打开写作的思路。

1.利用图片、视频激发学生的英语写作动机

首先教师向初中生布置明确的任务来为写作创设情境,比如Suppose you visited a famous place on a vacation, you wrote a diary about the day. Now I’ll show you some pictures and videos about famous places. After that we can discuss which place you choose and why. 之后教师向初中生呈现旅游景点的多种素材,比如北京天安门广场、杭州西湖和西安兵马俑等景点的图片和视频。然后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选择的景点以及原因。如果有学生去过这些景点,教师还可以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旅游经历,以便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该话题的兴趣和熟悉度。讨论结束后教师让学生完成3a,为后面提取写作要点和功能句做铺垫。

2.利用头脑风暴建构学生的英语写作框架

教师组织头脑风暴让初中生在小组内讨论旅游日记的内容,比如日期、城市、景点、天气、心情和食物等,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旅游日记的写作要点。教师组织学生完成3b的问题,帮助初中生整理并补充旅游日记记录的要点。学生先独立思考并完成3b的问题,之后教师给每组发放一张大卡片,每组选择一个景点,组内成员一起合作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旅游日记的内容记录在卡片上。之后教师将每组的思维导图拍照上传,并利用PPT将所有思维导图展示给全班同学,让他们互相启迪思维,碰撞观点。

3.利用图表为学生提供语言支持

思维导图上只呈现了旅游日记的要点,并未形成一个完整的语篇。初中生写作需要用完整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初中生依托3a的文本以及之前阅读过的旅游日记找出有关旅游日记的功能句,从而为后面写作打下基础。教师借助于学生画的思维导图在表格上呈现旅游日记的要点,让他们在3a的文本和之前阅读过的旅游日记中找出对应的功能句,比如weather: it was…so we decided to…; food: for lunch, we had…同时也要鼓励初中生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并不只局限于已提供的素材。

五、结语

多模态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初中英语写前教学质量,解决当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通过应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写前的多模态教学帮助初中生在情感、主题内容、语言表达三方面上做好充足的准备,从而顺利完成写作。初中英语写作由单模态教学转变为多模态教学的过程,也代表着教师由主体向主导的转变,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由于多模态教学在初中英语写前阶段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动机、搭建了内容框架以及提供了语言支持,因此将多模态教学应用在写前教学中能够提高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范文日记模态
基于BERT-VGG16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
多模态超声监测DBD移植肾的临床应用
范文引路 习得方法
春色几许(简谱)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车辆CAE分析中自由模态和约束模态的应用与对比
成长日记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书面表达题参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