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项目香云纱的地理研学实践探究

2022-03-15 19:17刘晓平
关键词:染整研学技艺

刘晓平,魏 雷

(广州大学 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和教育的核心之一,这一范畴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发布于2016 年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并指出要依托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资源等加强研学旅行基地建设。[1]地理研学旅行成为培育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留着传统文化的原生状态,延续着民族的历史记忆,蕴含着丰富的人地协调的知识理论,有着独特的育人价值。将非遗和地理研学相结合,有利于推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提升青少年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中小学生在真实社会情境中进行深度学习,践行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2]基于此,本文以香云纱染整技艺为例,运用田野调查、文本分析等方法调查香云纱地理研学旅行的实施现状,以提升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

一、珠三角区域的香云纱染整技艺

珠三角地处南亚热带,当地人基于独特的气候、河泥条件和植桑养蚕产业,逐渐发展出香云纱的染整技艺。香云纱染整技艺是利用植物染料薯莨和河泥中的矿物质为丝绸染色的传统手工艺,起源于清末,并于20 世纪20 年代达到鼎盛,2008 年顺德“香云纱染整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激发了当地企业保护与传承香云纱的意识。2011 年,顺德香云纱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香云纱的质量与声誉得到进一步的认可,环境友好型消费理念的发展也推动香云纱重返国际时装舞台。目前,从事这一工艺的企业主要集中在佛山南海、佛山顺德以及广州南沙等地,这些晒莨厂对来源于苏州、杭州的丝胚进行来料加工,为国内成衣品牌提供原料,也有少量产品出口到东亚、东南亚和欧美国家。[3]香云纱染整技艺具有浓厚的地方性特征[4],同时也伴随着生产要素在全球不同区域间的流动而呈现出跨地方性的特点,体现出非遗的传承、生产、贸易与消费中地方与地方之间的密切联系[5]。香云纱染整技艺依赖于珠三角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资源禀赋,整个工艺过程与地理环境、人类活动息息相关,且不产生任何污染环境的废料,蕴藏着中华民族传统生态文明的知识与观念,将其与地理研学相融合,能够实现中学地理总体教学目标——“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6]。

二、非遗项目香云纱的地理研学价值

(一)香云纱染整技艺中的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是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进行正确认识、理解和判断的一种价值观,是地理学科最核心的价值观。[7]香云纱染整技艺已有几百年历史,这种独特的传统手工艺在当代仍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体现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特征。[8]

香云纱是珠三角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匠人们以当地的薯莨和河泥为染料,经过复杂的染晒过程,将丝绸面料加工成香云纱。薯莨本身是一种可食用的中药,具有清凉、祛湿等功效,因此用其汁液浸染的产品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9]珠三角的河泥富含铁离子,使河泥透氧性差、肥力差,这一不利于农业生产的要素,恰好成为香云纱染整的必要条件,河泥中的铁离子与薯莨中的单宁发生反应,使香云纱形成独具美感的黑亮胶质层,同时,对河泥的开采利用既改善了河道生态环境,又拉动了河流沿岸的经济发展。[8]香云纱的染色为纯手工操作,整个过程需要多人集体配合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此外,香云纱服装具有易洗涤、舒适凉爽、轻薄快干、防紫外线等特性,在穿着使用时,可以让人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湿热气候。民间流传香云纱产业是“靠天吃饭”,所有制作工艺步骤都根据时节来设立,不能逆天而为,反映了工艺实践者对于自然环境的适应与利用。但随着岭南地区的工业发展,香云纱染整技艺所需的土地、河泥、薯莨等资源出现短缺,迫使晒莨环节不得不逐渐迁移到广东肇庆、广西南宁等其它区域。这一工艺在地理空间上的变迁,也可以促使人们认识到人类生产活动要尊重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过程需要协调好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香云纱染整所依赖的自然地理要素

香云纱的制作依赖地理环境和气候,香云纱是阳光、泥土、植被、河水等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香云纱染整工序繁复,有着“三蒸九煮十八晒”之说,其主要工序包括制莨水、晒莨和过泥。制莨水即制备染液,将薯莨块茎进行粉碎后用水浸渍,所得的棕红色液体即为“莨水”[10]。薯莨中的单宁在氧化或日晒后会变成红褐色,从而对面料起到染色作用。晒莨是整个染整工艺过程中最为繁重且关键的工序,它需要对面料进行反复浸染和摊晒。晒莨需要适宜的光照和湿度,若阳光过猛会使丝绸变脆,失去张力,影响香云纱的质量和穿着效果;若阳光强度不足,则色泽偏暗,也会影响到后续的操作,所以一般选择在4 月至11月阳光灿烂的晴天从事晒莨。此外,晒莨所需草地的高度也有讲究,过高则没有足够的支撑力,过低则不能提供具有一定湿度且通风的环境,且会使坯绸接触地面而受到污染[11],因此人们会选择特定的草种,并定期修剪草地,以满足晒莨要求。过泥是指将河泥搅拌成糊状均匀涂在反复染晒过的面料正面。涂泥需要在比较暗的光线下进行,否则会影响染色效果,以前匠人们常赶在日出前就上好河泥,现在可人为地用黑幕布制造遮光环境[11]。河泥涂匀后放置在沙石地面静置,让河泥中的铁离子与面料上附着的单宁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黑色胶质凝结在织物表面。涂泥环节选用的河泥须取自珠三角流域不近海的河道,这也是香云纱能呈现亮黑色的关键。不同地理要素共同成就一套独特的香云纱生产系统,使香云纱成为纺织界的“软黄金”。

(三)香云纱染整技艺呈现的地方性和跨地方性

染整是香云纱区别于其他丝绸制品的核心技术,所使用的染料薯莨常见于亚热带地区,尤以广东最为普遍。关于薯莨染色的记载,最早见于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在清代薯莨染色衣服在珠三角已为日常使用,并逐渐发展到用于染高价值的丝绸织物,染色面料的转变得益于广东蚕丝业的兴盛[12]。佛山市顺德区位于珠三角腹地,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河流冲积后所形成的泥沙较为细腻且含有大量的铁离子,与薯莨中的关键物质发生反应并经日晒后会形成独特的黑色涂层,成为染整的关键原料之一“河泥”。同时,河涌周边的地势较为平坦,本地草种“爬地老鼠”形成的草场为“晒莨”提供了良好的场地。冬季天气干燥、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成就了轻薄舒适的香云纱服饰的美名。此外,岭南地区的“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模式的发展也催生了香云纱染整工艺的演变,最终发展为国家级非遗。种种自然和历史人文要素使香云纱具有不可复制的地方特性,成就了珠三角这一特有的染整工艺技术。[13]

跨地方性也是香云纱染整技艺的特性之一。珠三角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本土薯莨、河泥等自然要素的过度消耗,交通运输体系的不断完善,促使香云纱染整打破地域局限,摆脱对本土自然要素的依赖。例如,晒莨环节迁移到广西、肇庆等地租相对便宜的地区;染整使用的坯绸主要来自江浙一带,薯莨来自广西和粤西等地;珠三角流域的河泥也可通过物流转运到广西、肇庆等地。原本局限于特定区域的染整行业,通过人力、资本、原材料等的流动实现了跨地方聚合,香云纱染整技艺得到了传承与进一步发展。

三、香云纱地理研学产品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伴随研学的兴起和国家对非遗工作的重视与推进,非遗保护基地、文化研究中心、博物馆、体验馆等场所和机构应运而生,围绕香云纱染整的体验型项目逐渐进入市场,例如香云纱趣味研学课、香云纱传承活动、香云纱文化生态艺术展、非遗香云纱摄影活动、非遗冬令营等,吸引了不少家长、学校的关注和学生的参与,上述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促进非遗传承的作用,但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当前的香云纱地理研学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地理研学产品粗糙,类型较单一

目前香云纱地理研学产品主要有非遗研学和文化实践类、大众科普与消费类,产品类型较单一,多以现场观看为主。其中非遗研学和文化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香云纱生产地,实地了解香云纱的由来、染整过程以及本土对香云纱的保护历程,欣赏区域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通过现场观看了解人地协调观的内涵,从而产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博物馆、文化研究中心等举办各种讲座活动为学生科普理论知识,通过分析区域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了解到香云纱依赖的珠三角自然生态系统,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虽然上述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作用,但教育过程较为粗放,学生仅通过观摩不能直接参与到非遗的实践过程中,难以获得深层次的体验与共情,研学旅行的价值并未得到充分体现。

(二)研学基地的基础设施较为落后

开展香云纱研学活动需要一定的场所及配套设施。香云纱染整,是一套手工操作的流程,一匹坯绸需要经过“三蒸九煮十八晒”等十几道工序才能成为具有独特光泽感的香云纱,其中晒莨是关键环节,需要较大的晾晒场地,所以很多晒莨厂的选址都较为偏僻,交通不便,工作环境简陋,且多为临时简易铁皮棚。利用这种晒莨厂开设的香云纱研学基地大都不具备停车场、公共厕所、休息区、餐厅等接待设施,简陋而艰苦的生产条件也会影响学生的体验感,空间场所和基础设施因素制约着香云纱染整研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与研学基地的发展壮大。

(三)本土居民对非遗价值认识不足,研学师资短缺

香云纱染整技艺在珠三角地区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然而部分本土居民对香云纱并不了解,甚至没有听说过。香云纱研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导师对香云纱染整的认知多停留在理论层面,不了解染整的精髓和关键技术,无法向学生传递染整工艺的文化价值。而掌握了染整核心技术的操作者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文化水平较低,对香云纱的文化价值不够了解,虽然在研学活动中可指导学生进行具体操作,但他们缺少对香云纱染整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对他们而言,染整只是劳动,是他们获取经济收入的手段,对香云纱的关注也只停留在经济层面。可见,非遗最重要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香云纱染整技艺在本土的文化认同未能充分实现。

四、非遗项目香云纱地理研学的发展对策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中提出的非遗保护与传承八大纲领之一是“推广教育在知识传播体系上的文化多元,加强本土文化基因认知的自觉,尽快解决现行教育知识体系中,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认知严重欠缺的现状”,这为香云纱地理研学项目的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地理研学的顺利实施可从加强研学产品开发,提升香云纱在本土的知名度等方面入手。

(一)加强研学产品开发,传递香云纱染整实践中的人地协调观

研学的核心价值就是转变传统教学中直接给与知识的模式,使学生通过研学,参与体验、探索、实践,将自身嵌入到环境当中,身体力行地获得真正的学习体验。因此,在香云纱研学课程的开发方面,要让学生能更深层地了解生产过程,探索染整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反应机理,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具体说来,第一,在情感认知方面,通过参与和观察劳动者的染、晒等过程,让学生体会非遗实践的艰辛、复杂与精妙,同时领悟非遗实践主体的情感,感知家乡美,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14]。第二,在实践方面,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晒莨过程中多元自然要素的参与,了解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对晒莨产生的影响,通过收集文献资料和对晒莨技术人员开展访谈,调查在不同历史阶段人们如何利用自然和地理条件带来的优势,并适应其局限,以传承香云纱染整工艺。通过认知和实践层面的学习与体验,学生能够深刻领会到香云纱染整实践当中所体现的人地协调观。在此基础上,研学导师还可以结合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对香云纱染整中涉及的区域地理、经济地理和社会文化地理问题进行调查,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深化政府与企业协作,完善香云纱研学基地的基础设施

研学基础设施的完善是开展研学活动的先决条件,虽然当前相关政府部门以及个别香云纱企业已经初步建设了研学设施,但仍缺乏系统化地针对市场需求打造的研学产品,导致市场需求得不到满足。普遍的情况是,晒莨企业无法长期持续投入研学基础设施建设,也没有条件培养专业的香云纱研学导师,即便企业有强烈对接研学旅行市场的意愿,也会因为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和文化及人力资本的限制,难以较好地开展集体性研学活动。因此,地方政府首先应当设法解决香云纱产业的用地需求,让香云纱企业拥有改善生产环境、完善基础设施的先决条件,在此基础上,鼓励香云纱企业延伸产业链,与研学机构对接开发研学产品,建设研学基地。其次,政府应当将加强研学产品开发视为提升产业发展效益与水平的一条必要路径,深化政企合作,给予政策支持及经费配套[15],以充分发挥香云纱地理研学产品的教育功能。

(三)加强政校企合作,提升非遗在本土的知名度

香云纱虽然是极具地方性的非遗工艺,但本土知名度不高,本地人对这一文化缺少认知和认同。学校是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重地。目前,我国教育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是非遗的传承、保护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良好时机[16]。从学校的角度来说,一方面,学校应大力推进非遗进校园活动,邀请香云纱非遗传承人和香云纱企业负责人到学校进行宣传与讲解,延伸和拓展非遗研学开展的时间与空间[17],让更多的本地人从小就了解这一本土文化传统,增强本地人对这种工艺的认知与认同。另一方面,学校应建立研学教研室与学科教研室合作机制,利用学校地理课程、思政课程、乡土教育、第二课堂等方式开展非遗教育,打破单一文本式、学院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学校,走进晒莨厂,通过情景式教学激发青少年对非遗的兴趣,加强对本土文化基因的认知,推进素质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从政府的角度来说,首先,政府应当落实政策支持,给予香云纱企业更广泛的发展空间,让香云纱企业能够扎根本土,而不是被迫迁移。其次,政府应当加强与学校、企业、民间组织的对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推广,提升非遗在本土的知名度,创造条件让本土居民都能了解、使用本地特色物产,并以多元的方式重新参与到和香云纱相关的实践当中来。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的瑰宝,有着珍贵的历史、科学、文化和艺术价值,蕴含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诞生于岭南自然生态系统的香云纱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和人地协调的价值观,将香云纱染整技艺和地理研学相结合,可为地理研学活动提供鲜活而丰富的课程内容,促进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但目前该非遗项目的地理研学产品存在参与性不足、教育过程粗放等一系列问题。未来要推进以香云纱染整为基础的研学实践,实现中学地理教育的目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强产品开发,在研学实践过程中向学生传递香云纱染整技艺中的人地协调观;加强研学旅行基地建设等。非遗地理研学的进一步发展,可以实现对非遗保护与传承和中学地理素质教育的双促进。

猜你喜欢
染整研学技艺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纺织染整助剂产品中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的测定》等2项纺织染整助剂行业标准发布
《纺织染整助剂产品中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的测定》等2项纺织染整助剂行业标准发布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染整节能减排新技术”课程的教学与实践研究
《纺织染整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发布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