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民族民间音乐课堂实践探索

2022-03-16 10:15胡雅男
读写算(上) 2022年3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民间民族

胡雅男

(宿迁市经开区青海湖路小学,江苏 宿迁 223800)

在当下全球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的时代,文化进程同样如此,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以及民族自信心不断提升,社会中的一些专家和学者开始关注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当下时代机遇中,民族音乐也借机不断提升和发展,社会整体对民族音乐的自信度也不断提升。民族音乐在课堂中的占比不断加大,逐渐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本文主要从对小学生民族音乐精神的培养、提升小学生的民族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等方面进行细致化地阐述论讲。

一、让民族民间音乐进入小学课堂的意义

让民族音乐不断地融入到小学课堂当中,对于引导小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审美是极其重要的,能使其充分地领略民族音乐的魅力所在,改善当下音乐课堂中的教学基本结构,不断培养民族自信心,培养民族自豪感,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这对于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是十分重要的。

引领学生不断学习民族音乐,领略民族音乐的真正魅力,是各地区小学教育的重要要求。民族音乐主要是指在某一特定地区的民族特色音乐的汇总,它包含了民歌、地方舞蹈、相关曲艺以及民间传唱的歌谣和作品。例如,五峰土家自治县,便是一处有着丰富民族音乐的独特民族区域,在这里可以挖掘整理供学生学习的民族音乐是众多的,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民族音乐不仅仅是地区的特色,同时,也可以通过音乐追求其本质,反映此地区民族的发展和生存状况。它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和亲和力,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发展,这是其他音乐无法替代的,其光芒是闪耀的。民族地区的音乐教师有义务、有责任将民族音乐的形式和表现传递给孩子。只有将孩子生活地区的民族音乐充分地展现出来,使孩子充分地了解和熟悉他们生活地区的音乐精髓所在,才能帮助其形成一套清晰完整的音乐概念。

引导学生积极地学习宏博的民族音乐,是改善当下音乐课堂形式的必然要求。中小学音乐使用的现行教材存在着两个明显的缺陷:首先,歌曲选用过于陈旧,大多以经典老歌等为主,缺少了与时俱进的意味;其次,我国有着众多的民族,是由各个民族组合起来的大家庭,不同民族之间,其民族音乐也有不同的特点,而统编教材却未能充分地发挥因地制宜,未能充分地将人文关怀体现出来。此种情况导致了小学音乐课堂教育缺乏地域特色性,未能很好地关注孩子对音乐的学习。因此,要将民族音乐渐渐地引入课堂,改变当下课堂的教育现状,丰富课堂的内容和形式,从而增强音乐课堂的趣味性。

将民族音乐有机地融入课堂,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热爱音乐是学习民族音乐的前提和基础。引导学生主动地品味和学习民族音乐,以引导学生了解自身家园,使其在精神层次上充分地与本民族的精神相契合。

二、影响小学生音乐能力的因素分析

(一)影响学生的因素分析

目前阶段大多数学生热爱的音乐类型主要为流行音乐,对于古典音乐、民族音乐兴趣不强。为了增强学生音乐欣赏能力,进行相关分析得出以下几点:

首先,一定数量的学生片面侧重音乐在娱乐方面的功能,对于音乐以放松、娱乐的态度进行筛选,故而在音乐选择上仅仅选择那些歌词方面浅显易懂的歌曲,热衷于给自己带来大幅度感官体验的流行类型歌曲,对于含蓄内敛有着一定思想内涵的音乐,采取一种排斥、抵抗的心态。

其次,音乐课程在高考上没有要求,造成众多学生对于音乐课程本身重视程度不足,故而音乐基础相对较不足,音乐方面的整体素养较差,甚至部分学生对于基础的音乐常识都不了解,无法区分音乐家与歌手。虽然在部分地区,音乐已经进入高考范畴,但是在小学中占据的比例较小,无法得到重视。另一方面,在主观层面认为音乐课程教材陈旧、过时,与现实情况存在距离,同时由于日常生活中对于相关内容接触不多,在对于民族、古代类型音乐的学习态度上保持一种消极态度。

再者,大众媒体作为绝大多数学生在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媒介,在相关音乐的选择上缺失正确的导引效果。在目前阶段,流行音乐占据越来越高的关注。在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和场景中都充斥着流行音乐,对音乐欣赏造成了极大程度的影响。

最后,由于家庭环境氛围相关音乐熏陶的薄弱,对于学生的音乐欣赏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相较于其他类型学科,音乐方面受家庭影响更明显。家庭作为人的第一课堂,孩子在这个世界上首先接触到的环境便是家庭,家长的教养方式及家庭氛围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极大的影响。父母作为孩子最初阶段的偶像,在许多时候孩子的行为形成是一种对父母行为的模仿。

(二)目前音乐教育误区分析

目前阶段针对音乐课程的相关教育往往在方法上与语问、数学、外语等相关课程教育方法相混合,采取音乐作品作者介绍、创作背景介绍、作品内容分析以及分段音乐内容讲述的形式进行讲解,将以往的教学经验应用在音乐课程的教学中,没有考虑音乐教育的特殊性,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丧失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致。这样的教学形式脱离了对于音乐本身的感知以及欣赏。

教师团队往往将自身的审美方向硬性地灌输给学生,没有根据学生的爱好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同时硬性灌输往往在课程内容上过于单一,容易诱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厌烦心理。

在教学过程中,因为教师在音乐知识以及相关技能方面的认知有着一定程度的误解,仅仅将乐理、识谱方面的知识作为音乐教育的主体。片面地强调理性程度以及技能效果,直接导致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强烈的排斥。例如,乐曲式样等方面内容过于专业化的讲解,旋律等方面内容片面追求识谱,音乐知识的教学中庞杂繁复,导致整个教学过程对于音乐本身的聆听所剩无几,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学生对于音乐本身的体验。

长期以来的教学中,往往将教师作为整个音乐教育的主体,按照教师的意志安排音乐教育的走向与重点分布。长期的灌输性教育极大地退化了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创新的能力。音乐教育的主体与对象是学生,音乐教育中学生的参与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的自身体验是最重要的教学目标。

三、推进民族民间音乐融入学校音乐课堂的方法与策略

(一)强化教师思想认识,提高民族民间音乐教师重要程度

要将民间音乐融入课程教学,就必须要首先强化教师的思想认识,让教师能够全方位感受到民间音乐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民族音乐在新时代中的地位和意义,不断加大对民族音乐的重视程度。民族音乐作为我国千百年来的重要财富,是时代音乐创作的基础,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力源泉。基层学校作为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地履行自身的职责,提升民族音乐教育的认知,加大对民族音乐的关注程度,不断革新民族音乐在课堂中的教育模式,从而使得民族音乐能更好地融入课堂,不断开拓学生的视野和内心,为其提供无限的创造力。具体可以加大对民族音乐的资金投入,聘请专业的民族音乐教育学者和教师进驻学校。

例如,学校内部可以定期组织展开民间音乐教学培训,大部分音乐教师毕业于西方音乐体系中的音乐专业,所以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认识并不全面。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引导音乐教师增强音乐认知和技能水平,让音乐教师从专业角度全面提升教学素养,强化对民间音乐作品的美感认识。同时在音乐培训中讲解民间音乐艺术发展的具体过程,通过民间历史了解音乐的发展进程,从而让教师可以首先意识到民间音乐与音乐发展的内在联系,教师就会更加关注民间音乐的形成过程,重新构建音乐教学思路和教学规范。并且民间音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学中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民间音乐展开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生活情感认识,从而降低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理解难度。

(二)利用音乐教学加强民族自豪感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每一种民族音乐都拥有其非常丰富的特点和音乐价值,如民族音乐有其独有的个性,浓厚的底蕴。但在当前以西方文化意识为主体的现代社会中传统的演奏模式,却逐渐地随着时代的发展,淡出学生的视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接收外来音乐文化,并不了解自身音乐文化特点,长期如此将导致学生会忽略我国传统文化,造成传统文化流失的现象发生。因此需要利用音乐教学加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进一步保障传统文化可以得到有效的传承与保护。

例如,不断革新大胆改进使民族音乐有机地融入音乐课堂当中,让学生掌握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民族音乐引进课堂的过程也是文化本土化的过程,更是洗涤心灵的过程。如《凤阳花鼓》这首歌曲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介绍凤阳花鼓的表演形式,以及历史特征和旋律节奏特征。让学生可以意识到整首歌曲并不只是单纯地完成艺术创作而是表达出当时淮河两岸人民受到旧时的压迫遭受的劳苦,因此才会出现背着花鼓走四方的流浪生活。随后再让学生将歌曲中的背景与当代现实生活进行对比,学生就会发现现在生活正在逐步上升,人民已经基本结束了受剥削和压迫的年代,大好生活正在等着人们不断开拓。通过对于歌曲的学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将会获得不断提升,认识到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懂得民歌与小众群体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情节,也就会认识到民歌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的不同作用。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意义,从而提升对于民间传统音乐的学习兴趣和对传统文化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三)建立丰富有趣的民间音乐实践活动

民间音乐是一种多元化的音乐形式,只依靠课堂教学的几十分钟,想要提升学生对于民间音乐的理解和认识是不切实际的,所以教师还需要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学校除了在课堂中教授民族音乐,还可以革新当下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使其同实践教育相结合。利用课外或是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民族音乐汇演节目,这样学生就能够以更加真实的亲身经历了解民间文化和民间音乐形式,从而不断加强对于艺术形式的认知与理解。

例如,选取当地有名的歌曲和艺术选段,举办民族音乐会等,通过此种创新模式,不断提升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但是由于民间音乐曲目类型复杂,选用的语句语言和曲调都与现代音乐有着极大的差异,所以学生在刚刚接触民间音乐时,往往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情感。为了打消学生这一学习负面情绪,教师则应当对课外实践活动加以铺垫,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风格特征和历史背景。

如在《智取威虎山》的京剧欣赏教学活动中,为了增强学生的认知与理解,教师可以改变教学顺序,首先让学生观看电影版《智取威虎山》,让学生可以基本了解京剧的故事情节。随后再在现实生活中听该京剧选段,学习思维将会变得异常灵敏,学生甚至会跟随戏曲的演唱,而情不自禁地进行学习,跟唱一遍,品味戏曲中的独特韵味,还能够逐步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戏曲的浓厚兴趣。最后教师再带领学生真实感受京剧表演,真正让学生感受到京剧的独特魅力。

(四)将民族民间乐器融入至小学音乐教学中

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和传统音乐曲目需要我国大量传统音乐器具加以扶持,这些乐器长期以来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为了进一步培养小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和热爱情感,教师可以将民族音乐乐器带入至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可以感受到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和音乐乐器的演奏特点。

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利用传统乐器演奏的现代歌曲,让学生可以聆听民族乐器带来的不同风格,从而感受不同因素对于音乐作品带来的丰富改变,通过音乐作品中包含的独特音色启发学生对于传统音乐文化和乐器的学习热情,并且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陶冶学生音乐情操。再例如教师可以将一些传统乐器带到课堂中,让学生进行学习演示操作。这样可以让学生利用传统来对个人的歌曲演唱打节奏拍子,让学生可以体验传统乐器带来的独特音乐感受,还能够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受不同风格的艺术形式,增强学生对于音乐知识历史文化背景的理解,这样学生在未来的音乐学习中,将会以更高的眼界和层次看待音乐作品,从而获取更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在当下教育的大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在创新和发展,音乐教育也如火如荼地改革和创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社会中的众多专家学者逐渐地将自身的研究方向和关注度转移到民族音乐当中。对此,相关部门应注重民族音乐在课堂教育中的实践。民族音乐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能力,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音乐素养,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使其以更加饱满的精神面对学习和生活。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民间民族
我们的民族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