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差异化教学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22-03-16 11:57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2年17期
关键词:学习成绩物理教学策略

张 燕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大荆镇西荆九年制学校 726001)

初中物理知识较为抽象,很多学生理解起来存在困难,学生之间由于思维、经验以及物理实践等的不同,在学习方式、思考问题的层次等方面都是不同的,如果教师采用一样的教学方法来进行物理授课,学生的接受度肯定很低,课堂教学效率也提升不起来.基于新课改视域下,差异化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主要指的是根据班级群体以及个体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来开展教学,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学习地位.差异化教学策略在初中物理课程中的应用可以很好的避免以往传统“灌输式”或“填鸭式”等单一化教学模式的缺失,能够有效的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率,满足他们对于知识的探究,对于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文针对差异化教学策略在初中物理课程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意义以及应用原则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提出了几点差异化教学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学课程中的应用措施,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1 差异化教学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在初中物理课程教学活动中应用差异化教学策略的意义主要分为三方面:首先,有效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差异化教学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学课程中的应用使得教师能够根据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进行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开展,既能够充分发挥出学习成绩较为优秀学生的优势与特长,同时又能够帮助学习成绩较为低下的学生夯实基础,从而分别做到提升班级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学习成绩.其次,有助于高效初中物理教学课堂的构建.在初中物理课程教学活动中,差异化教学策略的实施与应用能够有效激发与调动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而学习兴趣的激发则能够在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同时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长此以往则能够实现高效教学课堂的构建.最后,有助于影响范围的扩大.差异性教学在物理学科上的灵活和高效运用,将会促进课堂教育教学的变革,让教师教学的方向性更加明确,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差异化教学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2.1 主体性原则

基于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初中物理课程教学已经很好的突破了传统“满堂灌”教学模式的束缚,让物理课堂教学迎来了新的模式,教师在差异性教学中要始终以学生为本,这种教学理念的运用,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可以更好的对知识进行探究,他们会从自己的对知识点的认知进行主动学习,改变了传统的被动式学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广大教师想要充分发挥出差异化教学策略优势,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那么就要研究学生的物理基础以及个性,适当的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以及重难点内容等方面进行创新,所有的教学都要以学生为本,鼓励他们进行合作,在差异性的教学中让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问、多思考,或者向老师和其他同学请教,或者向其他班级同学请教,进而做到共同提高进步;当然,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还需要注重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不断的对自己的教学课件进行设计和优化,可以融入多媒体教学、智慧课堂教学等,让学生处在一种真实的物理情境中,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2.2 因材施教原则

无论是初中阶段还是高中阶段的学生之间都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而初中物理课程又是一门极具抽象性与复杂性的学科,如果教师采用同样的教学策略实施课堂教学,将无法挖掘学生身上的潜能,也可能会影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利于他们的能力提升.虽然差异化教学策略在初中物理课程中的应用能够让每一名得到学习水平的上的提升.但如果教师想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之内完成所有的知识点教学,那么就必须要基于根据每一名学生的实际学习基础来进行合理化的教学方案设计,这样才能够在提升学生学习水平的同时完成相关知识点的教学,并保证学生能够充分的掌握与运用,因此在差异性教学中教师要落实因材施教的原则,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要求.

3 差异化教学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3.1 详细分析学生之间的差异

在上面笔者已经提到过了初中阶段的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无论是在自身约束力、学习策略以及兴趣爱好上都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的存在则导致每一名学生自身所具备的学习水平以及知识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有所不同.基于现代化教学背景下,如果初中物理教师还是一如既往的在应用着以往传统单一化教学方式,那么不仅无法有效提升课程教学有效性,反而还会导致学生丧失那仅存的物理学习兴趣.而将差异性教学应用在课堂上,学生会了解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足,主动向优秀的学生学习,向他们请教,还能够贯彻落实因材施教教学原则,将每一位学生自身的特长与优势发挥出来,从而激发与培养其学习积极性,使其树立学习自信心.但如果初中物理教师想要充分发挥差异化教学策略教学有效性,那么在开展实际教学之前,必须要对班级学生进行一个全面的掌握,了解其个体差异、知识基础、日常课堂表现以及实际动手能力等等;并在全面掌握的基础上对班级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除此之外,物理老师还应立足于差异化基础上,贯彻执行同步发展教学原则,从而才能够在缩小学生个体差异的同时发挥学生特长,实现课堂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分析学生个体差异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从物理核心素养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比如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学生的物理思维等,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包括他们对物理方面的认识,哪些内容是他们感兴趣的,哪些是不感兴趣的,从而做好教学设计.

3.2 合理定制教学目标

在初中物理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的制定应充分结合课程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来进行,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很多老师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教学目标往往千篇一律,以知识目标为主,忽视学生学习中的态度和积极性,使得学生虽然能大体掌握本堂课所学内容,但是物理情感没有形成,不会主动的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因此教师要合理的制定物理教学目标,将学生的各种情况都考虑进去.比如在教学初中物理《物体的运动》“速度”相关内容时,教师要研究该知识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改革要求,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方法,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只有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出发,才能做好差异性教学.比如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中,可以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很好的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单位,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以及理解速度的定义、速度的单位、公式及其意义;能够灵活的运用速度公式来进行简单的计算并会使用平均速度.在制定完教学目标后,教师要采取一定的策略将目标来实现,各个目标之间要形成互通性,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实现中要融入学生学习中体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在学习过程与方法中,教师则要将所讲的内容以一种浅显的方式交给学生,让他们深入探讨,实现各种学习目标.

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充分发挥出学习成绩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可以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与学习成绩较为低下的学生结为小组,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交流,以此来帮助“学困生”或者是理解能力较慢的学生进行更好知识理解与掌握.在小组合作中,教师也可以学生自己搭配学习小组,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创造条件,让他们在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对某个知识点进行深入探讨,实现良好的课堂学习.例如在教学初中物理“密度”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也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学习程度教学目标的设计,例如针对一些学习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所设计的教学目标为“同种物质之间,密度和质量体积间存在怎样关系?”以及“种类不同的物质,其密度是否相同?”等问题;而针对一些学习成绩较为低下的学生所设计的教学目标为“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然后在不同程度的学习基础上再让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以及探讨,从而使其能够在进一步认识并掌握物理知识的基础上学会举一反三.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教师可以适当的融入情境教学以及翻转课堂教学等,让学生在轻轻松松的环境下学习,让差异性教学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来,打造高效初中物理课堂.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注重教学氛围的营造,这样一来才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完成知识的学习.

总而言之,在初中物理课程中应用差异化教学策略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还能够进一步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学生学习水平与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忽视学生的差异性,不管是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以及作业都存在同质的情况,导致学生在学习中不能形成很强的物理思维,动手实践能力也比较弱.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各教师应注重差异化教学策略的应用,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多方面的教学设计,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他们在学习中具有更多独立以及合作探究学习的机会.但在应用之前需要对差异化教学策略在初中物理课程中的应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样才能将差异性教学良好的应用在课堂中.

猜你喜欢
学习成绩物理教学策略
只因是物理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处处留心皆物理
名落孙山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