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2-03-16 11:57王宗俊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2年17期
关键词:学法数学知识探究

王宗俊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国昌实验学校 256600)

在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数学深度思维能力得到了教师们的高度重视,而要使学生进入深度探究状态,离不开问题的引导与促进.因为问题具有很强的引导与启发作用,所以成为教师常用的数学教学方式,并成为新课改背景下的重要教学方式.问题导学法,需要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自主思考与探究,教师相机给予点拨,其是体现了生本理念与新课标精神的教学方式,是与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一味讲解灌输教学不同的模式,更具灵活性与启发性的教学形式.

1 问题导学法的作用

1.1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就会自主分析题目当中的逻辑关系,从而发现知识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由形象化思维与抽象化思维过渡.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教师抽象灌输数学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还不适应,他们更需要教师直观性教学,由直观事物向抽象化的理论层面过渡,理解数学知识.但是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解灌输的教学方式,单调而枯燥,学生接受教师的理论性灌输,机械地完成教师布置的数学训练任务,主观能动性很难得到发挥.而运用问题导学法,可以发挥问题的驱动作用,引导学生主动解决问题,提高思维能力.

1.2 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输入式教学,把学生置入课堂学习的被动地位,教师只是按部步就班地教,学生只是机械被动地学,课堂教学缺乏活力,学生的思维活性也很难得到激发.问题导学法可以对学生实现引导与驱动作用,引领学生的探究方向,可以由教师提出问题,促进学生思考,也可以由学生提出疑问,由教师引导与点拨,通过及时反馈,促进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学生间也可以提出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因此,问题导学法营造了互动探究氛围,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可以实现有效的互动,数学教学过程以问题贯穿,探究活动充盈于整个数学课堂,有效突出了学生主体学习地位,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3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从某种意义来说,数学就是知识探究与建构的过程.这就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数学课堂教学以问题统领,可以促进学生解决问题动力的产生.在不断的探究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会更深入的理解数学逻辑规律,理解蕴含于数学知识当中的思想方法.久而久之,基于问题导学的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并且根据自身产生的疑惑,而不断探索,谋求问题的解决,在解决中实现数学知识的积累与丰富,促进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2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问题设计不科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学法的重要目标就是促进学生不断思考,为学生的的探究提供正确的导向,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运用问题导学法,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进行科学的问题设计.然而目前教师在问题的设计方面还存在问题,有的教师忽视了问题的设计,在课堂上存在随意提问的现象,即所设计的问题常常脱离教学目标,偏离教学重点,影响了问题的导向作用,学生在教师不合理问题的导向下,常常会劳而无功,甚至偏离了所学知识点及教学重难点,致使提问的效率偏低,学生在学习中抓不住要点,不得要领.此外,还存在着问题设计难度不适中的现象.问题的设计要体现层次性.这个层次性,是指问题的提问顺序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但是部分教师违背了提问的顺序,一开始就提问比较难的问题,致使学生回答不出,而挫伤了积极性,也对后续知识的学习带来难度.

2.2 忽视了生活化问题的设计

初中数学是一门抽象性的科学,而初中学生却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知识的抽象化与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正好形成矛盾冲突.这就要求数学教学顺应学生的思维特点与认知规律,如果违背学生的认知特点,而运用抽象的理论来阐述数学知识,企图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定理、规律及数学思想方法,则是欲速则不达,甚至会使学生感觉数学难学,失去学习信心与兴趣.所以,直观化教学才更加适应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而学生对于身边的生活比较熟悉,教师可以在提问时,将生活情境融入其中,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在生活元素融入下显得更直观形象,从而促进学生的理解与内化.如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直角坐标系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笛卡尔在生活中发现直角坐标系的经历,让学生了解直角坐标系的产生.可以让学生了解著名数学家笛卡尔在生病期间,发现房间的蜘蛛与墙体之间有着某种关系,可以用有序数字表示出蜘蛛所在的位置,于是直角坐标系就产生了.教师也可以创设到影院看电影找座位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只要确立了“行”与“列”的关系,就可以找到所在的座位,这样学生就会通过生活化问题,真正理解坐标系的含义,从而为以后有关直角坐标系的学习打好基础.因而,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可以引入生活情境,让学生根据生活情境来加深对问题的认知.如直角坐标系是如何产生的?有什么用途与性质?到影院看电影的人是怎样找到座位的?你所在的教室的座位怎样用数字来表示等,通过这些问题为切入点,再融入生活情境,促使学生进入知识探究的更深层次.然而现实课堂中的有些提问,教师脱离了学生认知特点,提出问题后,不能引入有效的生活情境,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所偏颇,致使问题导学法很难在数学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2.3 缺乏必要的引导

问题导学法是以问题引领学生思维不断拓展与提高的.然而目前,教师的提问存在着无效的现象.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接下来的环节应该是教师的“理答”环节,即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反馈与矫正,对于回答正确的同学给予充分肯定,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帮助其找出错误的原因,并且进一步剖析,引导学生弥补知识缺陷,这不仅有利于教师有效了解学情,还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对教学策略进行相应的改变与修正.然而,目前教师提出问题后,或者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新知识的传授,或者是再提出新的问题,而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需要进行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还要组织语言对教师的问题进行回答.而教师忽略学生的思考时间,有的教师提出问题后,看学生没有举手回答的情形,就会对问题进行自行回答,数学课堂成了教师自问自答的场所,这无异于传统教学的“满堂灌”与“注入式”.

3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 设计合理化的问题

实施问题导学法,首先涉及到问题的设计,这是问题导学法实施并取得成效的基础和关键,进而以问题为导向,促进学生进入数学知识与逻辑规律探究的更深层次.教师要避免随意性设计问题,在备课环节,就要注重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整合,以数学内容为依据设计问题,要通过分析学情,了解学生知识理解与内化的重点与难点,基于教材与学情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问题的探究,能够掌握本课知识,有效达成学习目标.首先,问题的设计不能超出学生认知水平,不能难度过大,或难度过低.问题的难度过大,就会使学生丧失探究信心,从而放弃对数学问题的探究,在难度的把握上,要让学生“挑起来能摘到桃子”,使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不能超出学生能力范围.假若难度过低,也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欲望,学生不需要思考就可以得出结论与答案,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问题要导向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任何游离于教材与教学目标之外的问题设计,都因为缺乏探究的针对性,势必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最后,问题要有启发性,学生在进行问题思考与解决中,教师可以发挥点拨引导作用,以促进学生理清逻辑思维,提高探究的有效性.

3.2 设计生活化问题

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与抽象性,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的初中学生面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往往会产生畏难发愁的心理情绪.为了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教师需要对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规律进行分析与把握.教师可以强化直观教学的力度,而生活情景是学生相对熟悉的环境,教师在问题设计中可以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使数学抽象的知识更形象直观,使知识逻辑关系相对复杂的脉络更为清晰简洁.如在数学教学中涉及到两个数的和与两个数的差的乘法运算内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生活性强的例题帮助学生理解与内化.如学校内有一块长方形的草坪,它的长减少2米,宽增加4米,变成了一个正方形,求这个草坪的面积.对于这种生活性的问题,教师也可以按照生活实际来设计问题,如草坪经过长的减少与宽的增加后,面积是多少?即要求出增加后的宽度,及减少后的长度,就可以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样就自然过渡到两个数的和与两个数的差的乘法计算,然后教师可以结合具体计算结果,与实际问题进行对比,学生就会理解与掌握这种计算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结合生活情境提出问题,可以把生活中的问题用数学方法来解决.

总之,问题导学法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性思维,帮助学生理解数学逻辑关系,使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生活化问题更直观形象,促进学生的理解的深化.问题导学法有效地驱动学生思维的发展,并且生活化的问题可以使学生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因此,教师要以问题探究为课堂主旋律,以问题探究的形式促使学生积极进行知识建构,提高数学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学法数学知识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摭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三角恒等变换学法直通车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