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22-03-16 11:57黄财发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2年17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物理素养

黄财发

(福建省华安县笫一中学 363800)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学生不仅要系统地掌握教材知识,教师还要致力于提高学生不同课程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上,教师要把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实验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留出足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及时帮助学生解疑答惑.合理把控课堂教学节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动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取得更明显的效果.

1 正确选择实验仪器,强化物理观念认知

实验仪器的选择作为实验学习的第一步,其重要意义是不容置疑的.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实验需要正确选择仪器,挖掘身边可以使用的实验器材,提高实验学习的效率,为学生的实验学习提供坚实基础.

比如,在学习到初中物理课程《测量物质的密度》时,在教学活动中,为了确保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调动学生主动完成实验学习的欲望,教师要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完成课前预习,了解实验操作的整个过程.首先,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要为学生做好准确的示范,由于物理实验器材有限,教师在实验中称量物质的质量时只能在现有的教学资源基础上选择传统的天平秤称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要带领学生分析由于称量不准确带来的实验误差,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实验操作中的各种不可控因素.在完成基础的示范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根据教材的提示完成相应的实验操作,引导学生借助生活中的电子秤来称量物体的质量,进而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不同面值的硬币来探究物体的质量,通过改变硬币的个数来计算物体体积与硬币个数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推断出不同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学生通过思考,就能正确选择实验仪器,更好地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强化对相关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吸收,在正确的实验仪器支撑下确保实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 重视观察实验现象,强化实验探究能力

在初中阶段物理课程的学习中,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到这门学科,这也就使得打基础变得尤为重要.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的好习惯,带领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为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做好准备.

比如,在学习到初中物理课程《摩擦力》时,为了让学生对摩擦力的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只是依靠教师的口头讲解是不够的,还需要结合物理实验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在课堂上,教师要留出充足的时间为学生创设相关的物理实验情境,借助身边最常见的实验材料开展有序的实验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做好实验记录,并根据实验现象提出自己的疑惑.在这一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对“摩擦力的方向与其运动方向完全相反”这一概念比较容易理解,但针对“摩擦力的方向和其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同样相反”这一抽象的概念就很难理解.这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完成一个简单的小实验:在倾斜的书本上摆放一个橡皮擦,并保证其在固定位置不会下滑.根据实验现象,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橡皮擦在什么力的作用下才不会下滑,这个力的方向是朝哪边的?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思考,就可以顺其自然地想到橡皮擦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只有在反方向摩擦力的影响下才不会下滑.通过实验直观地展示,就能帮助学生对抽象的物理概念产生更清晰的认识,帮助学生认识到物理课程学习的本质.进一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在实验探究中形成相关的物理概念,有效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自信心,降低物理课堂的难度.

3 自主探究实验本质,培养严谨的态度

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科学态度和责任意识的培养也是核心素养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教师要通过激发学生实验学习的好奇心提高其课堂参与度,帮助学生感受物理实验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比如,在讲解到初中物理《声音的特性》这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到影响音调的因素有哪些,教师就要灵活地借助实验完成理论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在课堂上高度集中注意力听讲,找到学习的突破口.首先,在这个实验探究活动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借助一些音乐器材完成对声音的研究.为了帮助学生更加迅速地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师可以把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要求其共同制定实验计划,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果,让课堂学习氛围变得更加浓厚.在所有小组都得出自己的总结之后,教师可以用“大家得出的结论都是正确的,那么,这种结论又是怎么得出的呢?”这样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反思,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评估.对于一些方法正确、实验操作敏捷的小组,教师可以给予相应的鼓励,调动其他学生的好胜心,在课堂上营造良性竞争氛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充分借助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吉他的琴弦来研究音调与琴弦长度、材料、粗细程度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会有学生另辟蹊径,借助在水瓶中灌满水,借助朝瓶子中吹气或者敲击瓶子的方式来探究音调的奥秘.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每个学生都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主动完成相关的实验操作,也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就感,无形中完成对学生科学态度和责任意识的培养,这也是推动学生核心素养不断完善的重要形式之一.

4 布置课外实验任务,锻炼科学思维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对其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才是教学活动的终极目标.为此,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借助课余时间完成课外探究实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

比如,在学习完初中物理课程《熔化和凝固》之后,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更要根据教学目标为学生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中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布置这节课程的课后作业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制定相关的实验方案,从日常生活出发寻找合理的实验设备.针对这节课程的学习,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完成对巧克力融化和凝固的探究,在这其中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学生就会先让巧克力在太阳下暴晒或者用电器加热让其熔化,接下来,学生就要想办法让熔化的巧克力凝固成原来的形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就会引用物体熔化需要达到的熔点和凝固点的知识完成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也会另辟蹊径,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的优势完成学习任务,更好地挖掘学生的科学思维,让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学习产生全新的认知,并真正爱上物理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帮助学生在实验学习中找到快乐,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认真观察物理现象的好习惯,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物理现象,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物理的实用性,推动初中阶段的教学朝着更长远的方向发展.

5 创设物理实验情境,培养学生物理思维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中,会存在着许多学生所不能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但是相关的物理实验知识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有存在着这一定的难度以及抽象性,那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出实验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作用,对学生物理思维培养和发展的作用,教师就能够利用为学生创设实验情境的方式向学生进行实验的展示,让学生能够对这一部分的实验有一个更加清晰、直观的观察和学习,使得学生能够有效的激活在参与物理情景实验中的主观意识,更好的将学生的物理思维意识展现出现并获得良好的提升.因此,在结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一些特殊的实验,教师就能够巧妙地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方式,将实验以一种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演示出来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学习,促进学生物理思维的培养和提升,同时也是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和提升的一个重要教学途径.

6 运用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实践素养

在初中物理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分组实验的教学是比较常见的,并且又与初中新课程标准相契合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能够在分组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引导学生去进行自主性的学习以及相互的小组合作性的实验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实践素养,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更充分的提升.在分组的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能够积极地利用分组来进行物理实验设计与实践的方式,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去设计相关的物理实验并能够获得良好的实验效果,利用这种方式来培养小组内每一位学生的实践素养能力.在分组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对学生的小组相互交流、实验的设计来进行有效的、及时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在小组的合作中顺利的去完成一个实验的设计以及实践,从而来更好的发挥出初中物理实验对学生实践素养等核心素养的培养作用.

总而言之,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对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成为了教学的重点课题.为此,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放在突出位置,在实验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探究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锻炼学生各方面的思维能力,推动教学过程的不断优化,确保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出一批更具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物理素养
只因是物理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处处留心皆物理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