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技能竞赛的高职银行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22-03-16 13:06缪仁亮
科教导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银行

缪仁亮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

职业技能竞赛是深化高职教育内涵建设,提升高职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就业竞争力,展现教育成果的重要途径之一。但职业技能竞赛应基于全体师生,让大众学生受益,避免步入“精英教育”误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在银行人才培养与职业技能竞赛的融合方面做了一些初步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基于高职职业技能竞赛的银行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建设?银行技能竞赛如何引领金融专业群建设及课程改革?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1 “银行业务综合技能”竞赛的内涵

多层次的银行职业技能竞赛,尤其教育部主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银行业务综合技能”竞赛,适应我国金融行业的蓬勃发展以及数字化改革,对接金融行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有助于增强参赛学生的新金融认知,巩固和深化业务操作能力。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银行业务综合技能”竞赛采用团体赛形式,每队4 名选手,设有“业务素养”“业务技能”“银行核心业务岗位操作”以及“数字金融业务操作”四个赛项。“业务素养”和“业务技能”赛项均由每支参赛队4 名选手独立完成,考核选手对银行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其中“业务素养”赛项主要内容为金融基础理论知识,考核选手对经济金融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业务技能”赛项主要内容为传票数字录入、字符录入、手工点钞、货币防伪与鉴别四个单项技能。“银行核心业务岗位操作”赛项由每支参赛队4 名选手分别担任综合柜员、大堂经理、理财经理、客户经理岗位角色,各自进行岗位业务处理,考核选手对岗位的业务处理能力。“数字金融业务操作”赛项,下设“大数据金融”“量化金融”和“区块链金融”三个竞赛项目,考核选手的金融科技技能,其中“大数据金融”与“量化金融”竞赛内容均由每支参赛队4 名选手独立完成,“区块链金融应用”竞赛内容由参赛团队协作方式完成。整体而言,“银行业务综合技能”竞赛内容丰富,紧扣数字化时代职业院校的教学要求,强化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方位考核了选手的银行业务技能。

2 银行技能竞赛人才培养应注意的要点

银行技能竞赛是高职院校银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通过技能竞赛的过程性培养能够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强化学生的技能水平,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银行技能竞赛人才培养模式要以就业为导向,高强度的技能训练为基础,有针对性地运用教学方式方法,合理安排实践锻炼,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目标。

2.1 以技能竞赛引领职业技能教育

高职院校在强调技能竞赛重要性的同时,不能单就比赛成绩论成败。技能竞赛的本质是促进高职院校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提高学生的业务能力。一是将银行技能竞赛的内容贯彻融入日常的教学中,注重过程性培养,集训出勤率、技能水平测验成绩、考证通过情况、竞赛获奖等可以设定为量化考核指标,与学生的期末测评相结合。二是课程安排上要始终渗透着竞赛的理念,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针对性地教学指导,通过模拟技能竞赛,强化与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点,起到督促平日学习的作用,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技能锻炼的平台,有助于适应行业就业环境。三是技能竞赛不仅要注重赛前教学规划实施,还应重视赛后总结反思,不断提升技能竞赛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作用。

2.2 以技能竞赛促进校企联合培养

受制于条件与环境的限制,学生在校内难以进行专业化的银行业务实际操作,因而对银行技能竞赛的内容无法做到理解透彻,比如“银行业务综合技能”竞赛的“银行核心业务岗位操作”赛项,需要团队4 位选手分别处理综合柜员、大堂经理、理财经理、客户经理岗位业务,每项岗位业务都涵盖丰富的实际操作知识,需要学生到银行实践感受真实的操作环境,才能学深悟透操作要点。学校可以以技能竞赛为契机,加强校企合作,学生到银行实践学习,银行也能通过实践了解学生,匹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在银行技能竞赛中,邀请银行参与赛项设计、提供条件支持和保障,推进工学结合发展与创新。

2.3 以技能竞赛推动师生合作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对技能竞赛越发重视,积极投入大量的资源参与或开展技能竞赛来提高教学质量,这使得要在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并非易事。目前的银行技能竞赛,考查的不单是学生的能力,更是指导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下的价值最大化,只有进一步夯实师生合作,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共同探究竞赛内容、难点、技巧、策略,充分发挥指导老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潜力,才有可能取得佳绩。

2.4 以技能竞赛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培养银行技能竞赛人才应坚持全面发展的理念,高职院校既要紧抓学生的职业技能、专业知识等内容学习,又要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合作共赢的团队观念,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简而言之,银行技能竞赛人才培养要重点锻炼提升学生的以下能力:应对高强度训练的体质、团队协作、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对新知识的理解、技巧运用、创新能力、心理和思想素质。

3 银行技能竞赛人才培养的举措

基于技能竞赛的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面向大众学生的技能竞赛人才培养实践经验较少,实验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和积累经验,而不同专业技能竞赛的培养模式有着较大区别,需要因赛而定。以下结合实践经验对银行技能竞赛人才培养提供一些思路。

3.1 组建课外技能班

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以职业技能竞赛为驱动,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通过创新教学、因材施教、从严管理、勤学苦练、大众培养,组建高标准、高要求的课外银行技能班,尽可能挖掘学生潜力,充分发展学生才华,培养学生具有广阔的银行业务知识储备、高超的银行技能水平、极强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深厚的职业发展潜质,打造适应现代商业银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以银行技能班为主导,切实提高学生的银行业务综合技能水平,优秀学生可作为银行技能竞赛的重点后备力量加以培养。

3.2 选拔有意愿的学生入班培养

银行技能班要坚持大众化培养的定位,面向广大学生公开选拔,学生需根据个人意愿提出申请。选拔的基本条件不宜太严苛,可以设置为:有较为强烈的银行就业意向;有坚定的决心完成高强度的技能班培养计划;在校期间通过全部课程考核(含补考通过);热爱技能,能够长时间投入到技能训练等。如果学生不能保障技能班的学习时间或受过纪律处分,应慎重考虑入班申请。选拔考核采用初试和复试相结合的方式,初试为技能测试,复试为面试。技能测试为银行技能竞赛常规项目,包括传票数字录入、字符录入、手工点钞、货币防伪与鉴别四个单项,以摸底学生基础业务技能的掌握情况。面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加入银行技能班的意愿,以及是否能够长期坚持学习训练。

3.3 建立与竞赛相配套的师资队伍

银行技能班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质,需要选聘校内外高水平师资授课与指导。一是校内专任教师是教学和竞赛指导的主要力量,只有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极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又有着丰富的银行技能人才培养经验,才能带出优秀的技能竞赛人才。二是兼职教师自身需是银行技能拔尖人才,并有多次在高级别银行技能竞赛中获奖,或是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业务能手、骨干。三是行业专家队伍的建设。根据不同的课程,邀请行业专家到学校开办讲座,聘为教学顾问。行业专家其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专业水准,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的知识面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帮助教师解决实践性教学问题,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四是聘任有行业工作经验的校内教师为班主任,更能贴合行业实际,引导和督促学生学习提升。

3.4 将职业技能竞赛内容融入课程体系

通过优化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加强行业岗位用人需求与教学考核内容的衔接,教导学生学习并考取银行从业相关证书,使学生具备扎实的金融银行业基础技能、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系统界面操作能力。可以结合银行技能竞赛设计目的、规则、标准以及行业的用人要求,构建“银行技能高强度学习与训练+银行从业考证+银行技能竞赛项目操作”的全新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方案。通过银行技能全面学习与高强度训练,大幅提升学生银行技能水平;通过指导学生学习并考取银行从业相关证书,使学生具备扎实的金融银行业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通过银行技能竞赛操作项目学习,锻炼业务操作能力、学习能力以及提升银行从业素养。竞赛相关课程设置包括:点钞技术,五笔输入技术,传票输入技术,反假货币技术,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银行业专业实务(个人理财、个人贷款、公司信贷、风险管理、银行管理),“银行业务综合技能”竞赛系统操作(柜员系统操作、大数据金融、量化金融、区块链金融)等。各课程之间要注重知识的衔接,学生所学的知识点能连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以拓宽学生的综合知识面和业务能力。

3.5 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是坚持知识讲授与实训相结合。在进行综合职业技能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教授学生理论知识,也要让学生熟练操作,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和深刻理解实训内容。二是采用一对一教学指导。银行技能班要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的特征和掌握的银行技能水平情况,定制个人专属教学方案,一对一指导,教学重点在掌握银行技能技巧以及流程优化。三是考核优先级。考核方法不同,会导致学习方法不同。技能班的考核内容要紧密对接银行的要求,符合大多数银行的考核方法,若与校内同类项目的考核方法有出入时,以技能班考核方法为准。例如,技能班与开课班级所学的技能方法不一致,应以技能班的为准。四是开展高频次竞赛。以赛促教,每月不低于参加一场技能比赛,拉练技能水平。参加的竞赛包括(不限于):校技能比赛、职业院校“银行业务综合技能”竞赛、与行业单位的银行技能邀请赛(或挑战赛)等。

3.6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任何知识都源于实践,归于实践,所以要付诸实践来检验所学。银行技能竞赛采用“手工与信息化处理”“个人与团体”相结合的竞赛方式,竞赛内容紧扣岗位业务实操、工作要求。因此,可以将银行技能竞赛与实践教学相对应,构建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开设高水平的实践(实习)教学,选派学生到银行进行短期实习,亲身感受银行岗位工作,也可以将行业专家请到课堂上,言传身教,帮助学生了解银行基层工作内容、岗位技能要求。

3.7 构建教学评价体系

在教学中参考银行技能竞赛标准,优化教学评价体系,一方面要考核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要将职业综合素质融入考核标准。采用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执行每周测验、每月月考、期末考核。创新考核办法,引入竞赛积分制考核,设立两大赛道,分别为“银行技能”赛道和“综合业务素养”赛道。“银行技能”赛道,对参加指定的技能比赛并获得名次进行积分;“综合业务素养”赛道,对考取的金融类从业证书进行积分,每考取一门从业证书可获得相应积分。两个赛道分别计分,每一个学期为一周期,一个周期结束清算积分,积分将作为学员评奖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积分前三的学员将登上“名人榜”,积分前八的学员颁发奖杯、证书、奖品。

3.8 合理制定激励和淘汰机制

银行技能竞赛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进行专项学习训练,也意味着学生要放弃其他的学习机会,这就需要配套激励性措施来吸引学生加入培养计划,具体的激励性措施可以为:设置一定的奖学金名额、期末综合测评加分、无偿提供技能学习训练工具、相关银行技能竞赛选拔优先、给予一定的班级专项经费、培养合格的学生授予荣誉称号等。同时,为确保银行技能班人才培养质量,坚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定位和充分挖掘学生潜力,营造浓厚的竞争氛围,需要对技能班学生进行定期考评,对考评不合格者退出技能班。考评周期可以为每月一次,对连续3 个月均没有通过考评的,或不服从班级管理,集训出勤率低于80%的学员,启动退出程序。另外,增补技能进步大的意向学生进入技能班。

4 结语

银行技能竞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高,既注重金融基础知识,又考核实操能力,在教师的专业指导下学习,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提升专业能力。基于职业技能竞赛的高职银行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技能竞赛面向大众化学生教育的新模式,将推进金融专业群“教、学、考、做、赛”五位一体的教学改革,不断增强学生学业获得感与成就感,持续提高金融职业教育的质量。目前该模式的尝试经验较少,还需要不断进行探索实践,进一步完善。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竞赛银行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我看竞赛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创新思维竞赛(3)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把时间存入银行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