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质提问教学法促进教、学、评一体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2022-03-16 13:06
科教导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优质环节师生

李 玲

(福建教育学院外语研修部 福建·福州 350001)

1 优质提问教学法

优质提问教学法是由美国教育专家Jackie Acree Walsh博士和Beth Dankert Sattes 提出的“通过提问和理解促进学习和思考”[1]的教学方法。

1.1 优质提问

优质提问是一个源于对优质问题的呈现,聚焦注意、促进思考和促成学习的过程。优质提问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反思、反馈和互动,还能促进教师与学生深度了解教学内容,进而展示其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参与六个核心实践计划和提升这个过程。[2]

这六个核心实践包括:“准备问题”“提出问题”“促进思考”“处理回应”“打磨实践”“师生协同”。其中,“准备问题”“提出问题”“促进思考”“处理回应”“打磨实践”这五个核心循序渐进形成一个圆环,“师生协同”在这个圆环中分别与五个核心连接,形成“优质提问循环圈”。[4]

从优质提问循环圈中可以看出,优质提问的过程包括“准备问题”“提出问题”“促进思考”“处理回应”“打磨实践”等五个环节。这五个环节不以链条状形式分布,而是以闭环状态呈现,这就意味着,看似第一步的“准备问题”,并非是一个无端的开始,这一开端从何而来?

如果把一个优质提问循环圈看作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在一次完整的教学过程结束时,“打磨实践”产生的对问题的反思势必对下一个完整教学过程的“准备问题”环节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

问题的准备是在“打磨实践”后形成的,是鉴于上一次课所呈现的未解决的问题,结合当次课需要解决的问题形成的。通过这种思考准备的问题更有针对性,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在“打磨实践”环节,“打磨”什么、如何“打磨”,这要基于“处理回应”环节。可以将“回应”理解为学生对于教师提问的反馈与回答,根据这些反馈与回答,教师可以评估教学的进展情况。

学生会做出哪些“回应”、教师应该如何处理这些“回应”,这就针对“提出问题”后的“促进思考”环节。教师应留出足够的供学生能真正进行思考的时间,而不是象征性地给出一点时间。学生利用充足的时间思考,才能促进思维发展,做出真实的“回应”。

除了要考虑思考时间,所提的问题本身更为关键。在“提出问题”环节,要提出怎样的问题、提出多少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实现课程目标能否起效,这又源于“准备问题”环节对于问题的准备。

如此循环。

此外,在优质提问过程中,师生协同是其他五个核心实践的中心。为使这一循环圈环环相扣,“师生协同”是必不可少的粘合剂,它有效整合了其他五个核心,使之成为一个整体。这五个环节和一个粘合剂构成了优质提问教学法的六个核心实践。每一个核心实践都会影响其他五个核心实践,也会受到其他五个核心实践的影响,它们构成了优质提问的过程。

1.2 相关研究

在国外,优质提问教学法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而国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研究主题聚焦于优质提问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龚玲(2013)认为要在课堂上实施优质提问法,探索其有效性,作为实施者,需要从辨明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根据学习目标确定有效的提问行为以及引导学生提问等方面加以改进。[3]成钰飞(2015)指出优质提问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准备问题阶段教师要研究教材,了解学生,问到学生的兴趣点和困惑处;二是教师对课堂提问产生的反馈信息要及时给予评价。[4]张丽琴(2015)则认为学生提问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它使知识的讲解不再拘泥于教材,真正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高,使师生共同体会到教学相长的魅力。[5]

由此可见,国内对优质提问教学法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研究者们还在尝试将该方法用于实践。这些研究都肯定了优质提问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的积极作用,但也提出了在实施过程中应考虑的方方面面。比如,教学目标的设定与提问设置的关系;课堂反馈与评价的关系;学生提问与学习力提升的关系等。

2 以优质提问教学法促进教、学、评一体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通常,教师的“教”包括课前的备课、课中的实施以及课后的反思等阶段;学生的“学”包括课前的预习、课中的学习以及课后的复习等阶段;教与学效果的“评价”包括课前的诊断性评价、课中的形成性评价以及课后的总结性评价等阶段。

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就像并行着的一明一暗的两条线,一条串联起“备课”“授课”和“反思”,另一条串联起“预习”“学习”和“复习”,而“评价”则像粘合剂一般将这两条线连接起来,最终形成教、学、评一体化。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真正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呢?“教”这条主线不能一味地站在教师的角度去控制教学目标设定、去控制教学过程的实施以及去控制教学成果的生成,而应该关注来自学生的“学”这条暗线的需求。之所以把教师的“教”称为明线,是因为教师对课程的实施是所有学生都能看见的,“备课”的广度与“反思”的深度也都会体现在课程实施中。而学生的“学”在很大程度上是思维的过程,每个人的认知发展水平又不尽相同,全班学生的“学”很难完全被教师监测到,所以称之为暗线。这两者间,“评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课前通过诊断性评价,根据学情对“备课”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以明确教学目标的设置;课中通过过程性评价,适时调整教学内容,遇到问题及时解决,以适应教学目标的达成;课后通过总结性评价,明确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学生则可以通过教师评价、同伴互评及自评了解自身的学习成效。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当更关注来自学生的反馈,以学生的反馈来引导教学的方向,这就要求教师能够随时捕捉学生的反馈,同时,学生也应随着教学的开展,随时对已学内容作出反馈。如何做到这一点?如何有效地将教、学、评三者结合,促进教学评一体化的实现?优质提问教学法便是一个可以借鉴的模式,本研究试以以问促“教”、以问促“学”及以问促“评”等几方面阐述。

2.1 以问促“教”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中的语篇类型多种多样,《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建议教师在教学时要认真研读和分析语篇,在引导学生挖掘主题意义的活动中,要整合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意识形成和学习策略运用,落实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对于英语教学而言,要达成以上目标,问题的设置非常关键。

本研究以“优质提问循环圈”[4]为基础,将教师的“教”的各阶段与之结合,阐述优质提问教学法如何促进“教”。

“准备问题”环节处于“备课”阶段,“授课”阶段涵盖了“提出问题”“促进思考”“处理回应”等三个环节,而“反思”阶段则与“打磨实践”对应。

教师应在“备课”阶段根据主题语境、语篇类型等准备相应的问题。问题的准备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在于能否得到学生的有效理解、能否使教学顺利开展。随着“授课”的进行,教师抛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在这一过程中,根据Jackie Acree Walsh 和Beth Dankert Sattes 的观点,教师应该留出思考时间、引导学生回答、激励被难倒的学生继续思考以及将学生的回应看作做好下一步教学决策的反馈。这里要特别强调“思考时间”的使用。提问后要有暂停的行为,即“思考时间”,这个时间留给学生思考提问的内容,也是让他们反思对问题知道多少。这个时间要留足,而不是象征性地给予短暂停顿。这个时间是让学生真正对问题进行思考,而不仅是教学流程的一个简单的步骤。“反思”阶段应思考“准备问题”的成效与不足,考虑问题的难易度和学生的接受度,积累的经验为下一次课的“准备问题”环节做充足准备。

2.2 以问促“学”

在英语教学中,相较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也与“问”密切相关。

本研究以“优质提问循环圈”为基础,将学生的“学”的各环节与之结合,阐述优质提问教学法如何促进“学”。

“准备问题”环节处于“预习”阶段,“学习”阶段涵盖了“提出问题”“促进思考”“处理回应”等三个环节,而“复习”阶段则与“打磨实践”对应。

在“预习”阶段,要求学生查阅与语篇相关的背景知识,在预习过程中会对词汇、语句、篇章等产生疑问,学生应将这些疑问转换成恰当的问句带到课堂上向老师或同学提问。在课堂上,学生带去的问题,与教师准备的问题,构成双向问答形式。教师通过提出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处理学生回应,对教学反思起到正向指导的作用。学生提出问题,通过教师的引导,促进学生自身对语篇的理解和语言的掌握,同时给予了教师进行反思的足够的“回应”。学生应在“复习”阶段复盘前两阶段的提问与回应,加深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和对语篇的理解,为学习下一堂课做充足准备。

2.3 以问促“评”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指出在评价活动中,师生应同为实施评价的主体,评价除了可采用自评和互评外,教师的提问和反馈也是重要的评价手段。

本研究以“优质提问循环圈”为基础,将“师生协同”替换为“评价”,阐述优质提问教学法如何促进“评”。“评价”连接了“准备问题”“提出问题”“促进思考”“处理回应”和“打磨实践”等五个环节,这五个环节按时间顺序覆盖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以及总结性评价等阶段。

如前所述,师生构成双向问答形式,师生间一次的提问与回应,就是一次的评价与被评价。这种双向评价模式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与“师生协同”的粘合剂功能不谋而合。

至此,教、学、评三方面的各阶段与“优质提问循环圈”的六个核心实践对应起来,由优质提问贯穿始终,促进了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

3 结语

优质提问教学法是在长期教学研究与实践中形成的教学模式,它不仅关注教师提问的能力,更注重“提问、思考、理解这三个过程以动态的形式相互作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成就”。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评三方面也可视为相互影响与制约的动态过程。“优质提问循环圈”的核心是优质提问,以优质提问促进实施的教、学、评一体化,也应该以优质提问为核心。对于教师所提问题的设置,包括数量、类型、难度等;学生反馈时所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如何处理应对,如何将之转化为促进教学的有力补充,这些都将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优质提问教学法能较好地整合教、学、评三个方面形成完整的教学活动,对促进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起到一定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优质环节师生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麻辣师生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