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省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管理工作的思考

2022-03-16 07:34
甘肃林业 2022年5期
关键词: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公园生态旅游

段 军

森林公园是以森林资源为依托,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森林风景资源以及适宜的环境条件,按照法定程序批准设立,可供人们游览、休闲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教育等活动的地域。森林公园根据森林景观、人文景观质量和观赏、科学、文化价值等划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和市县级森林公园。近年来,我省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在全力保护好生态资源的前提下,精心打造了一批独具特色的民俗旅游产品,为社会各界提供了优质的生态旅游服务。本文就我省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的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等方面作以探讨。

一、我省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管理现状

我省目前共有森林公园91 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29 个,省级森林公园62 个。在开展整合优化工作后,我省上报国家林草局的整合优化预案中,拟保留森林公园63 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15 个,省级森林公园48 个。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关于森林公园建设管理的系列部署要求,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提升建设管理水平,全面推进森林公园管理建设与森林旅游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是加强行业管理,促进森林公园规范化建设管理。在森林公园管理工作中,严格贯彻执行《森林法》《森林公园管理办法》《甘肃省实施〈森林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着力强化森林公园行业管理,依法开展森林公园设立、撤销、合并、总体规划批复等行政许可,严格程序,规范管理。认真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勘界立标工作,全省91 个森林公园全部按期完成了勘界工作,及时上报了整合优化预案。严格落实国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要求,进一步强化耕地保护意识,筑牢耕地保护底线思维。根据国家和省上环保督查、绿盾专项行动反馈的整改意见和工作要求,对森林公园内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全面整改,对违建别墅进行了全面清理。

二是坚持规划统领,不断加强森林风景资源保护力度。森林公园的主体功能是保护国家重要森林风景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传播森林生态文化、开展森林生态旅游。从把握森林公园功能定位来看,森林公园严格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划实施强制性保护,严格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和文化自然遗产原真性、完整性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森林公园的建设管理和经营行为必须坚持开发服从保护的原则,妥善处理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以森林总体规划统领森林公园建设,不符合总体规划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办理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手续和林木采伐手续,始终把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和生态环境良好的刚性要求放到森林公园建设管理的第一位。

三是发挥独特优势,积极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我省森林资源具有丰富多元的独特优势,根据不同地域不同禀赋的特色特质,集中优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已初步打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五大生态旅游品牌,主要是:以松鸣岩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黄河山水、休闲消夏生态旅游品牌;以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高山峡谷、雪域藏乡生态旅游品牌;以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秀山丽水、陇上江南生态旅游品牌;以子午岭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黄土绿岛、养生陇东生态旅游品牌;以天祝三峡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祁连林海、丝路风情生态旅游品牌。

四是强化安全管理,确保森林旅游市场和谐有序。在做好森林公园建设管理的同时,我省以森林旅游地安全工作为重点,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各项规定,切实抓好森林公园安全工作。在旅游旺季特别是清明、五一、国庆等节假日时段,督促森林公园做好治安防控工作,组织专人疏导车辆、疏散游人,防止道路堵塞、游人拥挤,确保节假日旅游安全。督促各森林公园全力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加强日常巡护检查和监督检查,认真落实无盗猎野生动物、无乱砍乱伐、无偷挖林土、无非法种植等各项责任,确保森林公园各项森林资源的安全。加大旅游安全隐患整治力度,督促各景区开展旅游安全检查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保障游客安全。

二、存在的问题

(一)规范管理存在不足。森林公园批准设立后,应当依据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落实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整合优化工作开展后,国家林草局尚未批复我省整合优化预案,全省仍有少数森林公园存在无机构、无人员、工作力量严重不足等问题,致使森林公园管理不规范,各类问题多发。

(二)建设资金严重缺乏。国家和省上对森林旅游的资金投入十分有限,很多森林公园的规划建设难以落到实处,一些新的旅游项目不能及时开发建设,陈旧老化设施得不到及时维护更新,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森林旅游快速发展。

(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我省森林公园大部分在国有林场的基础上建立,普遍存在公路等级低、通行能力弱、服务设施落后以及电、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差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财政、交通、水利等多个部门的长期努力。

(四)服务管理水平偏低。我省旅游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全省森林公园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原有的管理模式和服务理念已经明显落后,现有的干部职工素质、管理服务水平已不能完全适应森林公园的发展需求,亟待增强和提升。

(五)宣传推介力度不够。我省森林生态旅游主要依靠省级林草部门在国家层面组织的森林旅游节、博览会等平台进行推广宣传。各地在宣传推广方面还存在意识不够强、力度不够大、方式方法单一等问题,我省森林旅游在全国的知名度相对较低。

三、今后发展方向

(一)贯彻严要求严管理。坚持对森林资源和森林公园建设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严格按照批复的总体规划开展建设活动,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加强对森林、草原、湿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全面细化森林公园管理工作,结合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勘界立标工作,进一步明确森林公园范围界线,为发展旅游产业奠定基础。督促各地对森林公园内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全面整改。通过开展线上辅导、线下培训学习等方式,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不断提升全省森林公园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对全省森林旅游进行合理布局,研究制定符合甘肃省情、林情和生态保护实际的森林旅游规划,提升管理水平。积极协调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在资金和项目上重点扶持森林旅游产业,力争将分散的景区景点和旅游资源整合为一体,打造精品项目、精品线路。主动营造宽松的市场经营和投资环境,坚持商旅融合、以商促旅、以旅强商,为各类资本与企业投资森林旅游提供更多的便利。

(三)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抢抓国家和省上提供的各项政策机遇,加强各级森林公园相关设施建设,聚焦全域布局,以彰显地域特色为主题,与传统中医、休闲康养、生态文化、运动锻炼等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开发特色鲜明的森林康养、森林运动、森林探险、森林研学等特色旅游产品,引导森林旅游新业态健康发展,为游客们提供更美好、更便捷的旅游体验。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政府、部门、企业合力联动的森林旅游宣传推广协调机制,融合各方面力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森林旅游推广体系,加快打造甘肃森林旅游特色品牌。

(四)落实新政策新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关于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各项政策措施,把规范森林公园建设与发展生态旅游有机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利用、开发与管理的关系。严格贯彻执行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勘界立标的系列规定,发展生态旅游必须以强化森林资源保护为前提,逐步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通过发展生态旅游,让人们接近自然、深入自然、体验自然,不断激发人们了解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争取资金和新项目。抢抓国家和省上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的良好机遇,加强联系衔接,积极沟通汇报,努力争取“十四五”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力争将我省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小陇山麦积国家森林公园等发展潜力大、景致资源好、国内知名度高的森林公园纳入国家投资范围。积极争取国家正在规划的森林游步道、森林体验、森林养生、自然教育等生态旅游新业态项目,力争在发展壮大我省生态旅游新业态产业的基础上获得国家层面的更多支持。

猜你喜欢
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公园生态旅游
东台黄海国家森林公园:以绿之名,拓荒出“养心”景致
森林公园游记
基于文本挖掘的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宁都积极创建钩刀咀生态旅游型清洁小流域
龙架山森林公园
矿区旧址森林公园化改造规划设计
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定位及其市场开发策略
生态旅游对野生鸟类行为的影响探讨
出实招发展老区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产品设计与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