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特殊家庭儿童教育方法策略探讨

2022-03-16 23:16马子莲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城关小学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18期
关键词:鲁滨逊心理健康家庭

马子莲(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城关小学)

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美好夙愿,教育工作者在见证这一宏伟工程的同时还要看到自身身边的特殊家庭儿童,只有特殊家庭儿童真正快乐幸福了,和谐社会才会“百分百”实现。因此,教育工作者要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伸出援手帮助特殊家庭儿童改善现有认知环境与成长环境,向他们送去教育资源与人间真爱,有效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务实发展。

一、特殊家庭儿童的概念界定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社会革新直接冲击着农村环境与农民生活,“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迅速形成,随即催生了幸福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不幸的“农村留守儿童”这两个特殊群体。而且,由于父母离异或意外死亡而在农村又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单亲儿童”。因此,特殊家庭儿童主要指在农村区域内的留守儿童与单亲儿童这些幼小、无助与不幸的特殊群体,这是一个缺少关爱、温暖与教育的特殊群体,也是教育工作者传递爱心、输送关怀、教育辅助的工作范畴。

二、研究特殊家庭儿童教育方法的意义

首先,教师能够帮助特殊家庭儿童逐渐形成良好的语文认知习惯,初步拥有自主学习能力与独立思考习惯,提升特殊家庭儿童自立自强能力与自我发展能力,使教师“短暂”的教育帮扶更有长期效果,借助教育力量改变特殊家庭儿童的命运。

其次,教师能够为特殊家庭儿童输送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及时“驱散”特殊家庭儿童心理上的阴霾,帮助特殊家庭儿童恢复健康、积极、快乐、开朗的童年生活,并用生涯规划教育让特殊家庭儿童看到人生希望。

最后,教师能够为特殊家庭儿童建立信息库,让“互联网+”走进特殊家庭儿童的生活范畴与教育区域,为特殊家庭儿童输送有计划、有设计、有内容、有过程、有效果的教育资源,直接促进特殊家庭儿童认知环境、生活环境与心理环境的大幅度优化。

三、开展小学特殊家庭儿童教育的有效方法

(一)帮助特殊家庭儿童养成良好认知习惯

语文教师要引导特殊家庭儿童逐渐形成爱朗读、善思考、会交流、勤积累的行为意识,并逐渐固化形成受益终身的良好认知习惯。

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鲁滨逊漂流记》为例:

在朗读方面,特殊家庭儿童要仔细识读、大声朗读,痛痛快快地接受这个篇幅较长、内容较多、情节曲折的荒岛求生故事,借助故事中的趣味性、新奇性与真实性有效激发特殊家庭儿童的认知兴趣、朗读热情与思考动机。大声朗读是特殊家庭儿童进行课文内容信息感知的第一步。

在思考方面,特殊家庭儿童要从“鲁滨逊”身处绝境却乐观生活中得到启发和教育。“鲁滨逊”在没有任何人的帮助下独立生活了很多年,特殊家庭儿童也像“鲁滨逊”一样需要面对很多困难与挑战,但身边拥有很多好心人来救助,自然要比“鲁滨逊”幸福得多。这样,特殊家庭儿童就会在积极思考中获得很多人生启示与动力支援。

在交流方面,特殊家庭儿童要与教师、同学或家长去探究以下问题,如,第一,如何在荒岛上生存?第二,如何获得淡水资源?第三,如何获得日常食物?第四,如何天天吃到熟食?第五,如何与外界社会进行联系?第六,如何保持积极健康的良好心态?等等。特殊家庭儿童能够在信息交流中获得对课文内容、生活技能、求生知识的充实与提高,也能够逐渐形成开朗、外向、乐观的良好性格。

在积累方面,特殊家庭儿童要积累“鲁滨逊”在荒岛求生中使用的生存技能、生活技巧与乐观心态,还要积累本文的写作技巧、叙事风格和事件安排,同时,还要积累本文中的字词、语段与中心思想,完成语文知识内容。

(二)帮助特殊家庭儿童进行心理健康辅导

教师还要对特殊家庭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特殊家庭儿童进行心理救助和思想教育,更要借助生涯规划,让特殊家庭儿童看到未来生活的希望,增强信心。

教师要特殊家庭儿童看到爸爸妈妈的外出都是生活所迫,没有经济收入就没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因而爸爸妈妈的“舍家弃子”都是无奈,以此帮助特殊家庭儿童更好地理解爸爸妈妈,有效增强特殊家庭儿童与爸爸妈妈的情感牵系,促进特殊家庭儿童的家庭和谐与情感融合。另外,教师还要帮助特殊家庭儿童看到自己并不比别人差,没有必要在别人面前低声低语、自卑自贱,因为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要挺起腰板堂堂正正地做人,要一个有志气、有能力的优秀学生。

在生涯教育方面,教师要以自己的成长经历为案例教育内容,让特殊家庭儿童看到“学习是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出路”,帮助特殊家庭儿童下定决心,利用自己的具体行动去改变自己的命运,用自己的学习成绩去塑造自己在同学面前的个人形象与主体能力发展,不但用良好的学习成绩去建立自己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还要用良好的学习成绩去为自己构建一个美好的成长路径与发展方向,以此有效引导特殊家庭儿童一点点接近自己的成长目标与人生理想。

(三)帮助特殊家庭儿童接受网络教育资源

教师具有固定的工作地点与教学时间,无法长期陪伴特殊家庭儿童进行语文学习、排忧解难与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可以借助互联网与智能手机与特殊家庭儿童建立微信联系方式,为特殊家庭儿童提供最便捷、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帮助,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让特殊家庭儿童切身体验到有一个人在不远处关注、关爱着他。

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强大力量为特殊家庭儿童提供一些网络信息服务,借助 “空中课堂”“学习强国”与“慕课”等平台,积极为农村特殊家庭儿童打造出先进化、科技化与实效化的教育主阵地。教师要以关爱之心,正确看待农村特殊家庭儿童,立足核心素养与科学育人观,全面设定特殊家庭儿童的个体发展路径。

教师要积极进行纵深研究,培养特殊家庭儿童的语文认知习惯、积极开朗乐观的性格、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全方位地激发特殊家庭儿童的生命内在潜能与主体发展能力,引导促进特殊家庭儿童快乐认知、合作探究、健康成长,早日成才。

猜你喜欢
鲁滨逊心理健康家庭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鲁滨逊真的有问题
家庭“煮”夫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恋练有词
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