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诵读交流”促学习策略探究

2022-03-16 23:16顾宗宏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大柳镇中心小学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18期
关键词:首诗古诗古诗词

顾宗宏(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大柳镇中心小学)

历经千年,依然熠熠生辉。通过学习古代诗词,不仅可以更好地让学生了解、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还可以陶冶情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但是,古诗词的形式与内容离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相对困难。如何指导小学生学好古诗词, 本文从几个方面分享教学策略。

一、“读”中体会和品味

朗读的过程既是让学生品味诗词意境的过程,也是理解诗人思想感情的过程。只有教师首先将古诗词读准确,真正理解古诗词的诗意,才能将诗词得意境正确地教授给学生。备课时教师要将每一个词读得非常准确,才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多样的朗读。上课时教师首先要进行示范朗读,然后让学生跟着教师,最后再让学生自己进行朗读。课堂上还可以分组朗读,然后对每组的朗读情况进行评价,评分较高的小组可以获得古诗词书籍奖励,得分较低的学生可以单独为其“补课”。

此外,教师还可以按照不同的风格对古诗词进行分类朗读。可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分为一类,表达思乡情怀的分为一类。也可以按照不同的年代分类,让学生能够在读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和诗词含义。

朗读古诗词是语言和语言的碰撞。阅读古诗词可以增加学生的阅历,体会古典文化的魅力,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让诗人的高尚情操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人格修养。

不同类型的古诗词对于学生的情感会产生不同影响,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帮助学生挖掘不同诗词类型中蕴含的人文内涵。如:在山水诗阅读中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以《望庐山瀑布》为例,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诗中夸张的艺术手法进行了赏析。通过赏析,使学生发现作者对瀑布的描写十分传神,把飞流直下的瀑布景象描写得气象万千、雄伟奇丽。前两句描绘瀑布的奇伟景象时,既有雄壮美,也有朦胧美。而后两句则通过夸张的比喻以及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出了瀑布的气势。

通过这一赏析过程,有利于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山河的瑰丽以及大自然的壮美,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以及宽广的胸怀。由此可见,在阅读中引导学生赏析诗词内容对于学生的人格提升会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

二、合作学习攻克诗词难点

在古典诗词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围绕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个别字词的含义和重要词句的意义等,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或者小组讨论。在小组合作之前,教师要深透了解学情,准备好预案,以便适时地加以引导。在学生小组合作时,教师要用足够的耐心来指导学生学习。教师可以将自己置身于小组之中,和学生一起学习,为小组学习进行及时的补充。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帮助学生去自主攻克古诗词中教学中的难点。

以《示儿》为例:这首诗主要表达的是作者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屈辱求和的愤慨。由于学生对这段历史的了解比较少,如果直接开展讲解必然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理解障碍。因此,课前我为学生准备了五分钟的背景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相关知识。同时,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仍然薄弱,为了引导学生顺利理解诗意,优化合作学习,我结合这首诗的内容设计了以下问题:

(1)作者想要告诉儿子什么?什么时候告诉儿子的?为什么要告诉儿子呢?

(2)有人说这首诗是一份遗嘱,你同意吗?

(3)诗中提到了一个“悲”字,作者的“悲”因何而来呢?

(4)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之后,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积累、性格特点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我将学生划分成了几个小组,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分组进行讨论交流,以便于学生在不断的表达与倾听中逐渐加深对本首诗的理解。

三、吟唱古诗丰富学生感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学生提高对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充满趣味性,要让学生时刻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感受到学习中的快乐,以此增加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众所周知,古诗词最早的展现形式就是吟诵。古诗词是古人通过民谣、民歌传唱的内容,后来逐渐演变成诗词的形式。因此,在古诗词教学时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出古典的情境和氛围,用以帮助学生学习。比如,我在开展古诗词教学时,在课堂初期或者在课堂预习的阶段,多是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方式播放关于本课将要学习的古诗词的配乐,让优美悠长的古风歌曲,很快把学生带入到学习情境之中。用吟唱的方式活跃了课堂的氛围,增加了课堂的乐趣,促进了学生学习。

小学生记忆力强,机械地背诵几首古诗并不难,但要真正理解古诗词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却并非易事。需要教师巧妙选择适合小学生的课堂形式,帮助他们深入学习理解古诗词。如小学生普遍喜欢聆听故事。我们就可以通过编创和讲诵故事的方式,创设出古诗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进入故事当中,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在《题西林壁》教学时,学生很难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想象作者在登山时看到的景象,因此也就很难理解这首诗的所表达的情感。为此,我以讲故事的方式为学生描述作者登山时所看到的景象,用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讲述作者在不同方位所看到的截然不同的山峰景色,帮助学生随着故事的情节发展展开丰富想象,深化了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感知,增进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诗情画意是大多数古诗词的共性特点,小学课本中选编的古诗词更是如此。同时,受年龄和认知特点的影响,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发育状态良好,相比较文字信息,大多数小学生更喜欢在视听体验下实现自主学习。

为此,教师可通过组织“诗画”活动,即鼓励小学生以古诗作画,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通过绘画活动将自己的理解、思路展现出来。同时,通过画画解读还能帮助学生熟记古诗词的内容,深化阅读理解,提高古诗词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村居》教学时,我组织学生根据古诗内容作画,让学生描绘古诗所反映的乡村生活。学生兴趣高涨,在他们的画笔下,“小草渐渐发芽,黄莺飞来飞去,岸边的柳枝随风舞动,孩子们把风筝放上蓝天”的画面跃然纸上。让学生们用自己的画笔,既展现出了自己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又加深了他们对诗词内容的记忆和理解,提升了对所学诗词的理解与鉴赏能力。

猜你喜欢
首诗古诗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上课没人抢》
我想写首诗给你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从“读首诗再睡觉”看听觉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