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探究例谈

2022-03-16 23:16李志虹福建省永春县介福中心小学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18期
关键词:倍数前置长方体

李志虹(福建省永春县介福中心小学)

“自主、探究、合作”是新课改背景下所追求的教育教学三维能力目标,它也是当前国内教育的主旋律。针对小学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它希望培养学生良好的独立思考、实践能力,希望学生能够自主完成整个知识学习过程,特别是改善某些主动学习能力偏差学生的学习体验现状,为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一、合理运用数学前置作业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介绍并实践运用自主学习模式,展开典型教学应用。比如说要指导学生合理运用数学前置作业展开教学过程。首先通过前置作业来合理展开预习教学过程中,确保数学前置作业能够体现预习课教学价值。要根据学生自身知识水平与生活经验展开常识性教学过程,结合前置性学习内容建立小学生研究机制。

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倍数与因数》一课为例,教师要主导整个课堂教学过程,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自主学习活动中,做到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引导学生学习进程和节奏,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学习水平。在课堂上,教师就合理运用了数学前置作业,循序渐进引入新课,配合启发式、讨论交流式教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养成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培养他们自主归纳数学规律的能力。

首先,教师会为学生引出知识点、播放视频、激发求知欲;其次,教师会设置前置作业、分组学习、强调学习重点内容教师会提问学生“大家知道‘倍’和‘倍数’之间的区别关系吗?”结合这一提问引出“倍”和“倍数”二者之间概念,其中“倍”的概念远比“倍数”更广,它可以适用于小数、分数、整数中,且倍数相比于因数只适用于自然数。

然后,教师就给出例子,5×0.8=4.0,因此4.0是5和0.8的倍数。结合这一提问与概念讲解,教师为学生引入前置作业内容,同时播放了国庆70周年的阅兵视频,让学生在为祖国母亲庆生的同时也感受祖国的日渐强大。在视频中,镜头就转向两个大阅兵方阵,此时教师专门为学生定格画面并让学生算一算两个阅兵方阵中各有多少人?结合乘法算法,横列与纵列相乘就得出两大方阵人数分别为9×4=36(人)、5×9=45(人)。

最后,在计算过后,教师顺势提问了学生算式中各个数字之间的关系,再引出《倍数与因数》一课新知识内容。在视频导入+提问前置作业中,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自身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求知欲都被有效激发,更好融入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重点结合前置作业所学习知识点内容,教师希望学生明确因数与倍数之间关系,比如说45是5和9的倍数,5和9是45的因数。教师为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点内涵,即倍数和因数都不是相对独立存在的,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依存关系。在单独分析倍数关系过程中,了解倍数、因数关系内容。

二、基于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数学导学案模式展开教学,保证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选择合理的学习方法,同时也能帮助教师合理调整教学进度,为学生把握学习节奏。这里举例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位置》一课,在该课教学中教师就为学生设计了如下学案:

首先教师要为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结合《位置》一课中关键知识内容指导学生创设情景。教师需要确定位置关系内容,围绕《位置》教学知识引导学生创设情境,确保探索确定位置,有效明确某一物体位置。在该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设计导学案,确保学生在方格纸上绘制“数对”,结合知识点指定教学位置。

然后,要结合情境创设展开教学,指导学生探索确定某些位置的具体方法,深度培养学生良好的知识点理解能力与应用能力,同时深度培养学生理解与应用能力。

之后,要展开小组教学活动,为学生分组,展开小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独立思考,丰富合作学习意识创造条件,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乐趣。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学会数对的正确表示方法,并尝试在方格上利用数对确定教师所指定的某些位置。

最后是要进行自学辅导,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布置作业内容分析扩大教学范围,确保探索自家与学校位置关系,围绕“数对”知识融入生活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与思考能力,帮助他们巩固知识体系。

三、基于学以致用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长方体》一课教学中,教师为学生专门设计了“自主学习任务单”,即要在任务单中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并学会正确绘画长方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正确动手操作、绘画、测量长方体。比如说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揭示课题,聊一聊学生在生活中所见过的长方体,通过观看长方体模型了解它的长、宽、高以及棱、顶点的特征。

教师指导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并自学完成指定学习任务,思考生活中有哪些时刻、哪些地方能够看到长方体,并列举2~3例。从一个方向最多能看到长方体的几个面,并做到学以致用。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在生活中寻找长方体盒子,研究其形象特征,了解它与生活中的关联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采用鼓励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过程。

例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分数的再认识》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进入到自己喜欢的学习情境中学习分数知识。教师指导学生复习《分数的认识》相关知识内容,然后,引入《分数的再认识》相关知识内容,进而为学生安排“说一说”“画一画”等多种情境活动,丰富学生对于分数的再认识,进一步理解分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历分数的形成过程,在划分、讨论、绘制分数过程中有所体验、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最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自主思考,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分数知识点内容,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有效性。在问题延展过程中让学生明白了什么是存在于“生活中的分数”。情境教学向生活教学发展融合的过程中,教师就培养了学生在情境中、在生活中自主探究数学的能力。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也需要强化学生的学习情感体验,教师必须及时教学指导帮助学生克服自主学习在知识与心理层面的双重认知障碍,由此不断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最终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当然,教师也要结合更多生活领域内容来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愿,深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实现对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能力的有效培养。

猜你喜欢
倍数前置长方体
同样是倍数,为啥还不同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前置性学习单:让学习真实发生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倍数魔法
抓不变量巧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