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C-STEAM课程的开发与应用

2022-03-16 23:44武子涵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6期
关键词:朱仙镇木版年画

武子涵,钟 媚,贾 芳

(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广东 佛山 528200;2.郑州艺术幼儿师范学校,河南 郑州 450000)

1 基于核心素养的C-STEAM教学

当前,C-STEAM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如詹泽慧,李克东等[1]就设计了传承粤剧文化的小学C-STEAM课程案例,李元元[2]设计了中医药文化的C-STEAM课程案例。融入核心素养的 C-STEAM 教学就是以文化传承为出发点,在C-STEAM教学情境中得到文化传承导向的跨学科综合能力的提升。

C-STEAM教育是基于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设计出的教育模式,为了更好地开展C-STEAM教育,詹泽慧、李克东等[1]设计了基于C-STEAM教育的6C模型,包括6个环节,分别是文化情境感知(Contextual Experience,C1)、文化内涵理解(Connotation Comprehension,C2)、文化特征探究(Characteristic Inquiry,C3)、文化制品创作(Create Artifact,C4)、联系社会推广(Connect Society,C5)、总结评价反思(Conclusive Reflection,C6)。

2 融入核心素养的C-STEAM教学活动设计模式

2.1 教学目标分析

本次 C-STEAM 课程旨在让学生理解和吸纳朱仙镇木版年画文化的基础上,运用已有的美术技能和设计能力,把传统工具和现代工具相结合,进行木版画的雕刻和制作,起到传承和推广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作用。依据C-STEAM的六个方面分为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基本特征(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构图风格,色彩习惯,传统绘画内容);(2)了解木版画制作原理(对比不同地区木版画制作工艺的不同);(3)利用计算机数码软件设计朱仙镇风格的年画;(4)结合自主设计的年画和本专业,制作年画不同应用场所的效果图;(5)学会依照设计的年画进行刻板创作;(6)学会对版画的印刷和装裱;(7)组织版画成果的宣传和展览。

2.2 教学活动设计

2.2.1 文化情景感知

C1教学单元主要展现核心素养中的艺术感知。第一,创设情境,开始需要足够的图片、音视频等直观性资料,将学生代入到主题情境中,使学生对于朱仙镇木版年产生基本的认知;传递出朱仙镇木版年画作为本地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其日渐失传的现象愈发明显,引发学生因为担心朱仙镇木版年画文化日渐流失的遗憾感,发自内心地产生出传承和发扬朱仙镇木板年画传统技艺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二,提出问题,在学生具备了基本的认知并产生一定的兴趣后,向学生提出可操作的探究性问题,如:你认为,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什么方面最具吸引力等问题。第三,形成小组,按照项目式学习的主题,按照固定人数自由组合成立小组。第四,明确任务,以创作完整的朱仙镇木版年画为最终目的,动用所学美术知识经验明确分工,撰写小组进度计划。

2.2.2 文化内涵理解

C2部分主要提升核心素养中的审美判断能力,第一,基础阅读,提供相关朱仙镇木版年画艺术的历史文献、民间记载,在C1教学单元理解的基础上,增进朱仙镇木版年画内涵的理解,将新知整合纳入自己的知识系统,建构起自己对朱仙镇木版年画文化的理解。第二,文化观摩,展览朱仙镇木版年画门神系列等经典系列画作,认真观察艺术品的细节处理,引导学生以小见大,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处处博大精深的认同感。第三,技艺训练,把刻板刀分发给学生,从磨刀开始让学生对木版画的初步学习,锻炼学生的心性和耐心。

2.2.3 文化特征探究

C3教学单元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参观年画主题美术馆,探访朱仙镇当地收集相关资料,思考地域和文化特征的关系,设身处地来到年画创作的情景之中。首先,让学生依据对朱仙镇木版年画基本特征的了解,列出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实地参观开封木版年画博物馆,研究朱仙镇木版年画角色的色彩和画法运用,发现其中的手法规律。随后,邀请开封(朱仙镇)木版画传承人(如任鹤林等)讲述自己的创作历程,对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相关问题与学生进行互动。最后,归纳整理在本次外出参观的所见所想,完成对木版年画主要处理手法、文化特征、注意事项的书面报告。

2.2.4 文化制品创作

C4教学单元安排学生进行木版年画设计与创作,将之前教学单元的所学所想落地实践。在作品的设计方面,学会把刻刀打磨好是能否开始进行刻板的关键,经过一开始的磨刀训练,学生应该都能基本完成磨刀的工序。在作品创作方面,首先让学生选择朱仙镇木版年画中的经典门神形象完成练习作品。在此基础上,经过教师审核和修改,形成线稿,将其反贴到梨木板上打入面胶固定,然后开始刻板,刻板时要求学生静下心来,仔细刻板,遇到难以下刀的线条,要及时求助教师完成刻板,最后就是印刷,让学生可以欣赏自己的学习与实践的成果。

2.2.5 联系社会推广

C5教学单元组织学生举办校园活动展览,展览内容包括朱仙镇木版年画资料介绍、校外活动照片、学生年画作品。第一,教师负责提供年画的文字资料准备和校外活动照片,提供给学生,安排学生规划本次校园展览的场地布置。第二,学生展示年画作品和线板的展览,搭配文字创作思路和设计说明。第三,完成场地布置任务,邀请本校领导、教师、其他专业学生及校外专家莅临参观,记录观众的问题和建议。第四,开展网络线上对外展览,学生可以聆听社会多方面不同的声音后,启迪学生不断重塑对于已形成的朱仙镇木版年画文化概念的理解,以此进行迭代循环。

2.2.6 总结评价反思

C6教学单元主要使用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同时参考个人学习总结和小组互评。在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主题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所展开的真实问题的探究都是基于教学情境中发生的,教学评价当然也脱离不了位于教学情境的评价。除了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也要注意,在本次主题学习结束后,要从不同的维度综合评价(年画设计样式、作品创新点、朱仙镇木版年画特征表现、刻板工艺水平、作品表达)学生的作品成果,通过互评的方式,让学生反思在学习中的表现,提高自我认识。

2.3 学习支持设计

课程导学文档。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要准备好朱仙镇木版年画相关的自编教材、木版年画实地参观指引、木版画工具使用说明书及数码软件操作指南等教学材料。

学生学习记录表。教师在课前分发给学生本课时的学习设计纸质表格,按照不同的核心素养部分在表格中设计相应问题,例如艺术感知部分,通过观看纪录片填写对于朱仙镇木版年画历史的认识和感悟;审美判断部分,对比不同地方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及特征;创意表达部分,学生回答自己打算制作的主题内容、想法来源及实施计划;文化理解部分,学生对于自己作品的表达内涵,回顾作品创作过程当中的制作细节。

课程评价表:表格分为自评表和互评表,互评表记录教师和同学对于自己作品的评价,自评表填写课程过程中学生评价自己的表现和分析自己的不足。

2.4 实施效果

2.4.1 提升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显著体现

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推动着课程改革,“C-STEAM朱仙镇木版年画课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C4、C5和C6环节过程中学生们不知不觉产生了“主人翁”意识,学生开始主动去了解传统文化,自发地搜集相关作品和资料,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和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在“文化制品创作”“联系社会推广”和“总结评价反思”三个教学环节过程中,磨炼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木版年画这项技艺之所以能够传承下来,也是因为它在不同时代所具有的包容性,学生借由木版年画这项传统技艺表达新时代的观点和态度,无形中也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了活力。

2.4.2 促进教师职业生涯的新发展,助力突破教学瓶颈

职业教育教师不仅要精于专业知识技能,也要广泛地联系社会,关注该专业最新的技术成果与应用,才能帮助学生完成从校园到社会的平稳过渡。“C-STEAM 朱仙镇木版年画课程”教学实践模式促使专业教师改变了过去固定场所的授课方式,他们主动交流实施效果、改进措施的经验,在课堂中与学生平等交流。同时,包括该教师在内的多位教师也成通过研究学习专业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了非遗传承人。

2021年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的第三年,职业教育类课程如果想要寻求突破,需要引入先进的教育模式来带动课程改革。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培养职业道德为先,通过学习技术技能发展核心素养,以此形成良性循环的教学过程,把先进的教育理论落实到课堂中,真正惠及全体学生。

猜你喜欢
朱仙镇木版年画
滩头木版年画
跟着总书记看桃花坞木版年画
牛年画牛
在朱仙镇,与诸仙相遇(组章选二)
年画
缸鱼年画之旅
关于朱仙镇木版年画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视觉艺术符号分析与解读
论中国木版年画数据库的建立与开发——兼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