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公交一体化模式研究

2022-03-17 00:04王翠芹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6期
关键词:一体化模式新型城镇化

王翠芹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型城镇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城乡公交也随之发生改变,日趋一体化。文章对新型城镇背景下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模式进行研究,探究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公交一体化间的关系,以群众需求作为基础,确定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具体实施方案,并针对城乡公交一体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进而促进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发展,更好地满足群众的需求。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公交;一体化模式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聯系往来日益密切,常常会出现农村的劳动力涌入城市工作的现象,城乡间往来越来越频繁,城市的区域划分也越来越模糊,没有规范的界定和划分,并且也存在越来越多的劳动力选择在城市生活和居住,这些都导致了城乡居民在出行需求方面出现结构性的变化。与此同时,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越来越持久,城市公交客运与乡镇公路客运形成了相互独立、分开管制的方式,两者之间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在站点设置、线路布局和运营制度上存在着衔接不畅的问题,这阻碍了城乡公交一体化的顺利实施,也不利于公共资源配置的公平合理。在新型城镇的背景下,对城乡公交一体化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方案和观点,如何将城乡公交一体化有序的开展也成了现阶段交通客运方面普遍关注的焦点。

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城乡公交一体化提出的新要求

新型城镇化不同于传统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是以传统城镇化为基础,对新型城镇关系进行有效构建。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新型城镇化越来越成为实现城市与农村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手段,新型城乡关系建立的发展目标是将城乡进行有效地融合,新型城镇化提出的新要求是坚决站在居民的立场,并始终维护居民的利益,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切实实现城乡的统筹发展,首要前提就是打破公共产品在城乡供给上的不均衡情况。其中,在城乡交通运输方面,新型城镇化激发乡镇地区潜在的出行需求,只是增强了公交作为公共交通工具的供求问题,但是最根本导致城乡公共产品不均衡的原因还是因为城乡长期存在二元体制。长期以来,不管是在公共产品供给的动力上,还是在公共产品供给的能力上,普遍存在侧重城市的现象,这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限制了公共资源的整合和使用,使得城乡公交服务不得不建立在城市与乡镇两种不同的体制上。城乡一体化的提出,就是为了解决居民出行问题,缓解乡镇居民的经济压力和多元化的出行需求问题,打破传统的阻碍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制度性障碍,只有均等化城乡公共服务,才能有效保障居民利益。基于此,城乡一体化的落实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必经之路,也是必然要求。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公交一体化面临的问题

(一)运行线路规划不合理

在规划线路的问题上,由于没有统一管理和统筹规划,造成线路规划不合实际,运营线路不均匀,郊区的一部分线路与市内线路重合。举个例子,在随州市,郊区与市区线路重合的问题就较为严重,重合率甚至高达线路总里程的三分之二,这样就会无形中加大了线路的竞争现象,有的甚至对城市的交通造成通行压力,尤其是一些线路规划薄弱的老城区,降低了城市交通运行的整体效率。在一些乡镇公交线路上,由于线路过长,且乘客量较少,就会存在等客的现象发生,这就会大大增加乘客等车的时间。

(二)站点建设缓慢

在规划站点的时候,对乘客换乘车站的整体布局欠缺考虑,对于换乘的枢纽以及公共运输舒畅的协调不够完善,乡镇的公交线路与市内的公交线路衔接不够顺畅,致使群众出行及换乘公交不便利。站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缓慢,有很多的城乡公交班车在县城内没有固定的等候站点,基本就是随停随走,或者依靠城区内固定公交站点作为调度来换乘乘客。可是城区内的固定站点容车量是有限的,对乘客换乘车辆极为不便利,更不利于居民的出行。

(三)城市的引领作用不足

在建设城乡公交一体化时,城市需要起到引领的作用,且城市与乡镇需提前进行统筹规划路线,提前清除建设障碍,保证建设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但是,由于城区规划滞后限制着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的进程,而且在审批有关规划和土地使用等手续时,审批流程周期较长,严重影响工作的开展,导致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进程滞后。

(四)管理制度不统一

城市与乡镇在管理公交运营制度上存在着差异,没有统一的管理机制,在建设城乡公交一体化时,极易造成公交运营制度混乱,比如定价不同,或者服务水平不一等。城区在公交运营上,采取的承包方式是承包商承担运营的全额风险,依照市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经营。这样做既避免了垄断市场的现象发生,也减轻了政府对于公交运营补贴的经济压力,但是乡镇公交供给是公平经营的,在市场中起到作用的时候,局限性也随之出现。由于缺乏政府的管制,利益主体就会出现冲突,缺少对于竞争行为的规定,极易造成供给短缺和客运市场秩序混乱等现象发生。

城市的空间在不断地扩展,乡镇的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城乡公交成为了城市公共交通的延伸以及城市与乡镇之间的纽带,但实际上并没有对外客运的职能。所以,目前首要任务是要对乡镇的公交客运与城市的常规客运进行运行线路、站点设定以及运营方式的全面整合,加大公共运输的效用。要实现城市与乡镇公交的一体化,就要对两者的公交线路做好衔接,改善政策协调机制,做好市场配置,建立统一的公共运输客运系统,在公共交通覆盖范围内为城市与乡镇居民建立方便、快捷的客运服务。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公交一体化模式

(一)理论模式

首先,以现阶段的城乡一体化线网结构的实际建设情况为基础,因为各个城市所管辖的行政区域存在占地面大小不同情况,与其周边乡镇的往来程度也不相同,所以导致城乡公交的线网结构存在差异,但是大多数的城乡公交线网结构都是五级线网模式,换言之,就是指城区、城区内部到各个乡镇、村镇的公交。现阶段,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规划的城乡公交线网结构打破了常规的线网结构,大多以星状、树状和轮轴等线网结构为主。这些线网结构在城市内交通流畅的程度与周边乡镇不同,但是都采用单中心的模式,伴随城市空间结构有单重心向多中心组团的趋势进行拓展,同时也丰富了公交线网的布局和层次。另外,线网的分布应该以层级划分为前提,结合中心城区及城市外围组团的实际情况,与周边乡镇之间的联系。公交一体化布局是综合以上左右线网结构的基础上,以新型城镇化为导向的,将新城区、老城区、新社区的空间的实际情况结合的理论上提出的。

其次,在城乡公交一体化模式中,要充分结合城市公交与对外客运枢纽间的有效衔接,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开展。与此同时,还可以选择市区范围内具有区域次增长极作用的中心乡镇科学设立乡镇的首末站点,有效畅通城乡公交的运行线路。

再者,城市外部凭借快速公交环线进行相互联系,并借助城市线路,分别于中心城区相联系,能有效避免横穿市区内部交通,造成拥堵的现象,避免造成城市内部的交通压力。乡镇的劳务人员通过城乡线路到达乡镇的首末站点,在通过一级城乡公交线路到达外围,在客运枢纽处换乘室内的公交线路。城乡公交只经过指定路线,避免出现在市区内部,造成公交线路的重复,这样有利于提高城乡公交一体化中公交线路的运行效率。最后,通过线路整合能有效提高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发展进程,进而发挥城乡公交路线的优势和纽带作用,加强城市与乡镇间的密切联系,有利于构建完善的、科学的城市与乡镇间的结构。另外,借助站点的合理配置,实现城镇公交换乘的效率,也有效解决了居民的出行问题。

(二)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战略应用

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要有效开展城乡公交一体化,要遵循五条发展战略:第一,要构建以城镇体系发展为基础的城乡公交交通系统;第二,构建以其他客运方式相互补充和完善城乡公共交通体系,优化客运站等与外围乡镇使之寻得公交联系,协调客运站的换乘中心、城际客运线等衔接工作;第三,构建适合当地城市和乡镇发展的城乡公共交通体系;第四,构建侧重城乡公交市场整合的城乡公共交通体制;第五,构建智能化的城乡公共交通体制。

(三)城乡公交枢纽一体化应用

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居民对于公共交通的需求及公共交通未来的发展,城市整体规划、城市土地利用等情况为前提,以居民为核心,以改善居民公共交通出行环境为最终目的,研讨并制定与公交网络一体化为公共枢纽的整体化布局,全面提高城镇范围内城乡公交站点的实施水准,在对城区枢纽站点进行保障的前提下,一步一步地实现公交站点细致化,提高城乡居民的出行质量和便利性,推动城乡公交枢纽一体化发展。

综上所述,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发展城乡公交一体化是必然趋势,相关部门要严格城乡交通的站点、路线等整体布局,只有实现了城乡公交一体化,才能切实解决居民的出行问题,满足居民的交通需求,进而促进城乡经济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阚馨童,陈晨,赵新越,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公交一体化模式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1):23.

[2]尹洪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南昌都市区公交一体化规划对策研究[J].江西公路科技,2019(04):89-94.

[3]朱桂萍,王斯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特征分析[J].赤子,2018(32):223.

[4]耿继静.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路径探究[J].商业时代,2019(03):9-11.

[5]刘莉芬.“多规合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措施[J].建设科技,2018(05):51-52.

[6]李杰锋,李浩.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环境保护探析[J].华东科技(综合),2019(06):485.

[7]方芳.新型城镇化导向的城乡公交一体化研究——以枞阳县城乡公交一体化规划为例[J].安徽建筑,2018,24(06):221-222+315.

[8]张志学.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小城镇城乡公交发展模式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9):14.

[9]张静.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省域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思路探究[J].商业时代,2019(01):163-165.

[10]郭飞.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思考[J].智能城市,2019,05(07):73-74.

[11]赵青.有关新型城鎮化背景下中原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创新研究[J].商情,2018(17):264.

[12]赵济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城一体化发展问题探析[J].城镇建设,2019(10):12.

(作者单位:鄄城县交通运输局)

猜你喜欢
一体化模式新型城镇化
供电企业调控运行岗位培训研究
中高职人才培养一体化模式的实践与反思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就业路径探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继电保护测试发展方向的思考研究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
机械类专业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工作一体化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