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养大口黑鲈池塘套养“中科3号”异育银鲫试验

2022-03-17 13:26曾建刚线婷彭建沈小明
河北渔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中科苗种大口

曾建刚 线婷 彭建 沈小明

摘 要:为探索新的养殖模式,开展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套养“中科3号”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var. CAS Ⅲ)模式试验,“中科3号”异育银鲫为底层杂食性鱼类,可以以大口黑鲈(中上层鱼类)的残饵和粪便为食物,两者互利共生,改善池塘水质,又降低饲料系数和增加养殖效益。本试验中,饲料系数降低了0.22,单位养殖效益增加61 734.55元/hm2,效益增加率35.8%。

關键词: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套养;异育银鲫“中科3号”(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var. CAS Ⅲ)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俗称加州鲈,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太阳鱼科(Centrarchidae),黑鲈属(Micropterus),原产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为典型的肉食性淡水鱼类[1],具有生长快、适温范围广、肉多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优点。大口黑鲈成为我国主要淡水鱼养殖品种之一[2-3],养殖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4],是2021年浙江省水产养殖主推品种,浙北湖州地区大口黑鲈养殖面积达4 666.7 hm2,占全市水产养殖面积1/9。

异育银鲫“中科3号”(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var. CAS Ⅲ)具有生长速度快[5]、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人们喜爱,且目前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鲫鱼养殖中最主要的养殖品种,约占主产区70%左右[6]。本试验养殖模式中,大口黑鲈是中上层鱼类,异育银鲫是底层杂食性鱼类,大口黑鲈的残饵和粪便都能提供给异育银鲫作为食物的来源,通过合理搭配养殖比例,可节省饲料投入,达到互利共生、提高产量、增加效益的目的。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本试验的研究时间为2021年2—11月,试验地点在浙江省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省级水产良种场、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核心示范点—德清昊源水产种业有限公司的养殖基地。

1.2 试验池塘

基地内选择2个面积大致相等的养殖池塘进行试验,分别标号为B1和B2。每个池塘面积约为0.367 hm2,平均水深2 m左右。2个池塘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进排水方便。每个池塘配备1.5 kW增氧机3台,且在每个池塘的投食处安装1.5 kW水泵一台,用于流水投喂。

1.3 池塘准备

2月底对2个试验塘进行干塘晒塘。3月初用生石灰1 500 kg/hm2化浆后在池塘内均匀泼洒,杀灭病原体,改善池塘底质。3月中旬进水,用氨基酸肥水素等生物制剂肥水,水质保持“肥、活、爽、嫩”,透明度在30 cm左右。水培育7~10 d后,准备放养苗种。

1.4 苗种放养

3月27日放养苗种,在B1塘放养大口黑鲈和“中科3号”异育银鲫苗种,在B2塘只放养大口黑鲈苗种,苗种放养规格、放养密度等放养情况如表1。

1.5 饲料投喂

待苗种入塘后,开启池塘边水泵,以冲水集鱼,随即缓慢地投喂饵料,使大口黑鲈形成集中摄食的习惯。此部分工作完成后,即可按照固定的时间投喂,日投喂两次,分别为上午8点、下午17点。全程投喂“明辉牌”鲈鱼浮性膨化颗粒饲料,投饲量约在鱼体重的2%~4%,以水面上未发现鱼抢食为宜。具体投喂量根据水温、天气、鱼的生长和吃食情况,酌情掌握,同时,每月根据鱼规格大小,调整饲料规格。

1.6 水质管理

每间隔10~15 d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消毒,用过硫酸氢钾进行改底,通过加注新水进行水质调控,发现水中有大量浮游生物时,适当杀藻解毒,并适时用微生物制剂调控水质,以达到藻相、菌相平衡。

1.7 日常管理

每日上、下午各巡塘一次,用快速水质检测盒测量水体氨氮、亚硝酸盐、pH值等指标并做好记录。

2 试验结果

2.1 养殖产量

11月8日—13日分别对两塘进行拉网和干塘销售。B1塘产大口黑鲈8 326 kg、“中科3号”异育银鲫1 549 kg,总产量9 875 kg;B2塘产大口黑鲈8 502 kg,大口黑鲈套养“中科3号”异育银鲫模式单位产量比单养大口黑鲈高出3 744.55 kg /hm2,且饲料系数低0.22,养殖产量情况见表2。

2.2 养殖效益

2个试验塘的大口黑鲈、异育银鲫分别以单价24元/kg、20元/kg销售,B1塘总销售收入230 804元,B2塘总销售收入204 048元,B1塘总收入比B2塘总收入多26 756元,总收入增加13.1%,单位效益高61 728.93元/hm2,效益增加35.8%,效益分析见表3。

3 讨论

养殖大口黑鲈过程持续使用高蛋白质饲料,残饵和粪便中未被吸收的蛋白质分解容易增加水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含量,恶化水质。套养“中科3号”异育银鲫,将充分利用银鲫底层鱼的作用,收集养殖剩饵,搅动池塘底部淤泥,改善池塘底部污染及缺氧环境。同时,有效提高了饲料利用率,大口黑鲈套养“中科3号”异育银鲫模式饲料系数提高了0.22。

大口黑鲈养殖前期,发现生石灰消毒比漂白粉效果好,水体水质稳定性较好,鱼应激反应小,吃食正常,不容易出现吃食突然减少。杀虫、解毒、肥水、保肝生物制剂拌料等养殖措施是预防和控制病害的有效手段。

浙北湖州地区大口黑鲈养殖面积达4 666.7 hm2,若推广套养“中科3号”异育银鲫,产值将增加3.4亿元,农民增加效益2.8亿元。

参考文献:

[1] 江振强.加州鲈鱼网箱生态养殖技术[J].中国水产,2012(12):78-79.

[2] 张韵桐,何幼发.大口黑鲈养殖研究[J]. 湛江水产学院学报,1994(1) : 23-28.

[3] 周聃,崔雁娜,周冬仁,等.不同养殖模式下加州鲈鱼肉质比较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21,49(6):146 -149.

[4] 孙璐君.大口黑鲈池塘养殖技术要点[J].科学养鱼,2020(10):39-40.

[5] 桂建芳,龚珞军,程咸立,等.新品种异育银鲫“中科3号”简介[J].渔业致富指南,2008(11):51.

[6] 刘艳辉,高春山,刘铁钢,等.北方地区异育银鲫“中科3号”规模化早繁技术[J].河北渔业,2021(5):27 -29.

(收稿日期:2021-12-09)

基金项目: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CARS-46)—杭州综合试验站项目。

作者简介:曾建刚(1983-),男,研究生,工程师,主要从事渔业绿色发展与水产技术推广。E-mail: 408791632@qq.com。

3795501908220

猜你喜欢
中科苗种大口
大口樽
江苏:全面推行水产苗种产地检疫“电子出证”
简析稻田养殖小龙虾的苗种选购与放养技术
爱在路上
点评中科曙光中报
中科招商之退场
河北省农业厅督导检查沿海三市水产苗种生产管理工作
宁夏银川市成为西北最大水产苗种集散中心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