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史学科融合教学:价值审视与行动路径

2022-03-17 14:51江舟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核心素养

【摘 要】政史学科融合教学是核心素养时代学科融合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发挥课程育德的独特价值,促进全息视野的有效生成,推动深度学习的真正发生。在核心素养时代,政史学科融合教学应当依循大单元教学的实践路径,以素养化的目标体系为靶向,以结构化的内容体系为支撑,以项目化的活动体系为载体,以跨学科的评价体系为依托,创造高质量的学习体验。

【关键词】核心素养;政史学科融合;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11-0007-03

【作者简介】江舟,南京师范大学(南京,210023)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在读。

一、学科融合:核心素养时代的必然趋势

构建学科融合的整体协调的育人机制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一方面,从核心素养时代的人才需求来看,在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于复杂情境中解决突发的、难以预料的真实性问题,对学习者所具备的综合知识、关键能力和品格提出了更高要求。学习者单纯依靠某一学科或某一专业知识,难以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迁移运用自己所获得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挑战性的任务。另一方面,从核心素养的内在特性来看,核心素养具有鲜明的整合特性,在知识形态、学习机制和发展路径上呈现出交互整合的关系,要求学校和教师凭借学科融合所发挥的聚合优势和联动效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整体发展和个性发展。

作为切实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务实性举措,学科融合教学模式强调“求同”和“求异”相协调,实现各学科关系和资源的相互协调和整合,对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场域、评价方式提出了整合性要求。在育人目标上,学科融合教学模式要求突破原有课堂教学目标边界,丰富或扩展目标内涵,形成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全面整合。在教学内容上,该模式要求突破单一的学科边界,实现学科知识关联贯通、学科思维互融互渗。在教学场域上,该模式要求突破原有的时空要素界限和外延空间,把不同的时间段关联起来,完成跨时空的整合。在评价方式上,该模式要求打破课堂评价原有的边界,形成综合性的评价体系。

二、核心素养时代政史学科融合教学的价值审视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高中思政课要“与高中其他学科教学和相关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任务”。政史学科融合教学是核心素养时代学科融合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培育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发挥课程“育德”独特价值。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将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政史融合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史学科融合教学必须坚持“育德”为本,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坚定理想信念,锤炼高尚品格,全面提高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四方面要素和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方面要素内嵌着丰富的道德意蕴。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统领学校德育课程的能量源。培养学生的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进而坚定政治信仰,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总之,政史学科融合教学坚持育德指向,有利于承载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铸牢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思想基础。

2.促进全息视野有效生成。

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明确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要”要求。实际上,“六要”不仅是思政课教师的努力方向,亦是培育人才的应然指向。所谓的“视野要广”,强调教师要具备宽广的知识视野、宏阔的国际视野和深邃的历史视野。这“三重视野”正是政史学科融合教学所创生的重要优势。毕竟,当前社会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青少年在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同时,还需要广泛涉猎其他方面的知识,在回顾过去、立足当下、放眼全球、展望未来的过程中生成全息视野,能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解答时代之问、引领时代思潮。

3.推动深度学习真正发生。

深度学习强调在真实复杂的情境中,学生运用所学的本学科知识和跨学科知识,运用常规思维和非常规思维,于真实复杂的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以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和交往技能。思政学科的哲学原理是具有上位性的并对各学科知识具有统领性的“大概念”,能够为具体知识的学习提供認知模式和解释框架。从思维进阶的维度看,推进政史学科融合教学可以使学习者在获得本学科知识和跨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厚植唯物史观,发展科学精神,发展高阶思维,推动深度学习的真正发生。

三、核心素养时代政史学科融合教学的行动路径

大单元教学注重活动性、协同性、反思性,旨在构建以“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单元设计—学习评价”为基本链环,以“主题—探究—表达”为主要方式的“完整”学习事件。

1.以素养化的目标体系为靶向。

素养化的目标体系对学科融合教学发挥着重要的靶向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核心素养”的界定不是片段要素的罗列和相加,而是作为一体化的“整体模型”来处置的。鉴于此,政史学科融合教学需要基于思政学科核心素养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辩证逻辑,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进行整合,建构起以思政学科核心素养为统领、政史学科核心素养各要素互补互促的目标体系,从而实现基于历史演进逻辑培育思政学科核心素养,依托德育课程资源发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双丰收”。

2.以结构化的内容体系为支撑。

“大概念”是指处于更高层次、居于中心地位和藏于更深层次,兼具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三重意义,更能广泛迁移的活性观念。开展政史学科融合教学,需要凭借“大概念”这一“聚合器”,对学科知识进行纵向整合、横向关联和多元联结,使学生建构起具有结构性和逻辑性的跨学科内容体系。例如,对高中生进行民法典教学时,教师要基于“民法典”这一大概念,既从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西方民法基本原则等维度,将分散于高中思政、历史统编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引导学生理解我国民法典的厚重底蕴;又根据高中思政选择性必修教材《法律与生活》的单元主题,将法律条文和生活实际相结合。

3.以项目化的活动体系为载体。

以活动推动课堂转型是当下课程改革的着力点。项目化学习以项目活动为载体,所谓项目,是指从问题提出到设计制作、最终展示成果的完整活动。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基于特定的活动任务,在提炼出跨学科大概念的基础上,跨越学科的界限,展开跨部门跨领域合作。政史学科融合教学要聚焦大概念,基于现实性的复杂情境,进行序列化的项目活动规划,引导学生依据兴趣和能力组建团队,进行文献检索、观点论证、产品制作等活动,从校园“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这样一来,学生既能调动相关学科知识,又能在完成项目活动的过程中理解概念,活化程序性知识,形成专家思维,从而获得具有迁移性的核心素养。

4.以跨学科的评价体系为依托。

核心素养时代的学习评价更侧重对学习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打破以往对学生的特定学科知识掌握程度、思维发展程度以及行为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的单线模式,转向了对跨学科、共通性的核心素养的综合性评价。为此,政史学科融合教学需要依据各学科的共性和差异,制定指向清晰、指标科学、指导性强的评价量表,完善跨学科的学习评价体系,在测评学生所掌握的学科必备知识的同时,充分评价学生对政史学科融合方法的掌握情况,凭借评价的标尺,驱动学生不断淬炼跨学科思维,持续提升创造性地解决挑战性任务的跨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许桂兰,黄进淑.从应然到必然——高中思想政治与历史学科融合教学的思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41):32-34.

[2]张青民.学科融合教学背景下的资源破界与整合[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32):51-54.

[3]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4]高德胜.追求更有道德意蕴的核心素养[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8(1):95-107.

[5]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核心素养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