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提质增效栽培管理技术

2022-03-17 07:26王海容
农家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种肥病虫草害夜蛾

巨野县地处鲁西南大平原腹地,夏玉米常年种植面积70 万亩左右,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对玉米高产稳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年来,笔者一直致力于玉米栽培管理技术研究与推广,并总结出了优良品种选择、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科学肥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草害、适时收获等一系列高产稳产栽培管理技术。

1.品种选择。品种选择是玉米高产稳产的基础和先决条件。生产中主要根据生产水平、地力条件和生长期等,选择已通过审定、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进行田间种植。夏玉米套种主要选用登海605、隆平206、农大372、先玉1466、伟科702 等中晚熟品种;夏玉米直播主要选用登海618、登海511、迪卡517、先玉047、鑫瑞25 等中早熟品种。此外购买种子时请选择信誉良好的大公司品牌种子。种子质量标准应满足以下要求纯度≥96%,净度≥96%,发芽率≥85%,水分≤13%。

2.适期播种。适期播种是确保有效积温,保证玉米正常生长发育,实现高产稳产的关键。

①用种量。一般生产上每亩用种1 袋(1.5 ~2 千克)即可,地力差墒情不好或浇水条件不好的地块要适量增加用种量,一般不超过3 千克/亩。

②播种方式。有玉米套种和夏直播2 种方式。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现代化程度提高,夏直播方式更受群众欢迎。一般在小麦收获后,随收随种,在6 月15 日前结束播种,播种方式主要采用麦后免耕覆盖机播技术,应用防缠绕免耕施肥精量播种机,一次性实现对种植苗带秸秆的侧切、分离、开沟、碎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起垄等多道工序,种肥一次下地,不破坏土壤结构。

③播种方法。通常采用等行距播种,根据播种机械规格不同,行距60 ~70 厘米,株距根据种植密度调节机械,掌握在20 ~25厘米。

④播种深度。一般以3 ~5厘米为宜。疏松的沙质土壤上可适当深播,以4 ~6 厘米为宜。

⑤足墒播种。在适播期间内,要趁墒或趁雨后立即播抢,若土壤墒情不足,直播后,应及时浇蒙头水,确保苗全苗壮。

⑥合理密植。合理密植应根据品种特性和地力条件而定,一般中早熟耐密型品种每亩定苗4500 株左右,大穗型中晚熟品种每亩定苗3500 株左右,高肥水地块可适当增加密度。

3.科学肥水管理。

①施好种肥。种肥一般占总施肥量的1/10,一般选择氮、磷、钾肥养分含量大于40%的玉米缓控释肥40 ~50 千克,根据土壤肥力配施适量的锌、硼微肥,一般亩用硫酸锌1.5 千克、硼砂0.5千克,增加微量元素施用量。播种时使用种肥同播机随种子施入。

②合理追肥。在苗期、大喇叭期、穗期和花粒期追肥氮肥。夏玉米追肥本着“中间重、两头轻”的原则,即重施穗肥、适当施用拔节肥、轻施粒肥。拔节期亩施尿素10 ~15 千克,保证玉米植株健壮生长,促进玉米雌雄顺利分化。穗期追肥在玉米大喇叭期,亩追施尿素16 ~25 千克,称为攻穗肥,对保证玉米高产极为重要。花粒期在雌穗3%~5%吐丝时追施,称为攻粒肥,对防止叶片早衰、增加粒重有重要作用。施肥时采用开沟或穴施,结合浇水或趁降雨前追施,以提高肥效。

③及时浇水。根据玉米的生长发育特点,一般在拔节期、大喇叭口、吐丝、灌浆期遇旱时,要及时进行浇水,保证玉米正常生长和高产对水分的需求。尤其是玉米大喇叭口、吐丝期,对干旱反应敏感,是玉米需水的“临界期”,这一时期如遇干旱,影响玉米抽穗、吐丝、授粉,严重影响玉米产量。

④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这是将灌溉技术与配方施肥技术融为一体的农业技术,通常以滴灌系统为载体,根据玉米需水需肥规律、土壤概况、气候条件,将玉米所需的各种养分和灌溉水按比例混合后输送到玉米根部土壤供给其吸收,适时适量满足玉米对水肥的需求,从而达到精确控制灌水量、施肥量的效果,具有节水节肥、节省劳力、减轻病虫草害、提高品质和产量等作用。

4.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①病虫草害防治。玉米害虫主要有蚜虫、玉米螟、黏虫、棉铃虫等。防治蚜虫,可用10%吡虫啉每亩10 ~15 克对水45 千克喷雾。防治玉米螟,用3%辛硫磷颗粒0.5 千克掺细沙7.5 千克,混匀后撒入心叶。黏虫可用灭幼脲或4.5%高效氯氰菊酯1500 ~2000 倍液等喷雾防治。棉铃虫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1500 ~2000 倍液进行防治。对于玉米大小斑病,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800 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进行喷药防治。对于杂草多的玉米田,雨后或浇水后一定要及时进行中耕培土锄草,目的是疏松土壤、保墒防旱、消灭杂草,防止草与苗争水争肥,促进根系发育,防止倒伏。中耕和培土作业可结合起来进行,壤土的高度以7 ~8 厘米为宜。也可使用百草枯每亩125 ~150 克对水50 千克定向喷雾,不要伤及玉米苗。

②防治二点委夜蛾。苗期二点委夜蛾主要以幼虫躲在玉米幼苗周围的碎麦秸下或在2 ~5 厘米的表土层为害玉米苗,3 ~5 叶期,咬食玉米茎基部;8 ~10 叶期,咬断玉米根部,造成缺苗断垄。所以要做到早防早控,当发现田间有个别植株发生倾斜时立即防治。主要防治措施:清除玉米植株周围麦秸、杂草等覆盖物,铲除隐藏环境。亩用4 ~5 千克炒香的麦麸或粉碎后炒香的棉籽饼,加少量水,加入48%毒死脾乳油150 ~200 毫升拌成毒饵,于傍晚顺垄撒在玉米苗边。或亩用200 克/升氯虫苯酰胺悬浮剂7 ~10 毫升或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可溶粒剂10 ~15 克,对水喷玉米茎基部。苗后使用除草剂的地块避免使用有机磷农药,以防产生药害。

③重视防治草地贪夜蛾。重点抓好玉米苗期到抽雄期的幼虫防治,喷药应选在清晨或者傍晚,重点喷施玉米心叶、雄穗和雌穗等部位。由于草地贪夜蛾对很多农药具有抗性,药剂可选用农业农村部推荐的草地贪夜蛾的应急防治用药,如乙基多杀菌素、氯虫苯甲氨酰、高效氯氰菊酯、茚虫威、虱螨脲、虫螨腈等,或使用复方制剂,及时开展科学防治,注意轮换用药和安全用药。

5.适当延时收获,推广秸秆还田。玉米苞叶发白、松散,籽粒乳线消失、内含物完全硬化后,在不影响后茬作物播种的情况下,延期7~10天即玉米完熟期收获,可以提高玉米产量5%~10%;每推迟1 天收获,千粒重平均每天提高3 克左右。玉米收获主要有两个指标:一是籽粒基部黑色层形成;二是籽粒乳线消失,果穗苞叶变白而松散。高产田一般在10 月上旬收获,收获后要及时晾晒翻晒。因此,大力提倡和推广秋季秸秆还田,收获后及时机械化粉碎秸秆、浅旋耕覆盖或耕翻还田,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猜你喜欢
种肥病虫草害夜蛾
两种草地贪夜蛾卵寄生蜂的田间寄生作用调查
种肥施用关键技术与原则
作物病虫草害的农业防治措施
中国南方竹区4种竹笋夜蛾的形态比较研究
2017年浙江省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药剂推荐名单
水稻标准化生产中病虫草害防治问题与对策研究
大田玉米高产施肥技术
花生种植慎施肥
可做种肥和忌做种肥的化肥等
夜蛾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