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课堂在实验动物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2-03-17 07:14叶正旭罗卓荆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外科学弹幕动物

孙 振 刘 冰 叶正旭 罗卓荆

1.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陕西西安 710032;2.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诊断科,陕西西安 710032

实验动物外科学是高等医学教育中外科学的重要学科组成[1]。作为引导医学生进入外科实践操作的重要学科,实验动物外科学发挥了基础理论与临床外科的桥梁作用。因此,实验动物外科学也被认为是外科临床实习的基础,其相关理论与操作知识可初步培养学生的外科学理念、手术原则及操作技能,并在学生的临床外科手术认知培养中发挥重要的引导和启发作用[2-3]。此外,实验动物外科学可通过模拟相关的外科场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因此,实验动物外科学在医学生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雨课堂作为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教学模式,已在多种学科教学中显示重要作用[4-6]。雨课堂以高等教育领域为方向,互联网为基础,在多个方面展现了优势:雨课堂可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式、问答式教学,使教学形成及时有效的反馈[7-8]。同时,雨课堂可实现“线上+线下”的多时间段教学,延伸了课堂的长度和广度[9]。此外,雨课堂的互动性和探索性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些特点有利于教师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及时掌握教学情况,进而根据学生反馈及时调整相应的教学策略。鉴于实验动物外科学的多种教学难点,本研究拟通过建立以雨课堂为基础的创新教学模式,探讨雨课堂教学在实验动物外科学教学中的可行性和优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空军军医大学2016 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90 名)为研究对象,在其2020 年3 月至6 月的实验动物外科学授课中进行本研究。在教学前与学生沟通,取得知情同意。将学生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实验组45 名,其中男26 名,女19 名;平均(22.4±0.8)岁。对照组45 名,其中男25 名,女20 名;平均(22.9±1.2)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教学方法

对两组进行教学的教师均为教龄5 年以上的主治医师和/或讲师,均已通过空军军医大学师资培训。两组使用相同教材、教学场所和教学器械。

1.2.1 实验组 在授课前,教师提前3 d 通过微信公众号创建雨课堂班级,将教学相关视频、课件发布在雨课堂教学平台,内容主要为课堂的知识点和即将进行的实践操作教学视频。学生通过扫描进入雨课堂平台,录入个人信息并进入班级。在视频发布后,学生可通过雨课堂平台观看发布的教学视频和课件,提前熟悉外科操作的知识点、分组和流程,进而实现课堂预习。学生通过“弹幕”“投票”“不懂”等形式提出疑点和问题。教师在课前进入雨课堂平台,查看学生预习情况,梳理并汇总学生提出的疑点和问题,充分备课。在课中,教师在授课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演示,并在学生操作实践中予以重点指导。在理论知识讲解时,学生可通过雨课堂即时发布“弹幕”,进而与教师产生有效沟通。在授课后,教师对教学进行归纳总结,根据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的掌握程度通过雨课堂发布知识点小结,并布置课后作业。学生通过雨课堂复习课堂知识点,完成作业并提出教学建议,教师予以批改和总结。

1.2.2 对照组 依据教学大纲要求,按照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授课。

1.3 教学效果评价指标

1.3.1 考试成绩 在教学结束后1 周进行考试。考试由理论知识考试和实践操作考试构成,采取集中考试的方法,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成绩满分各为100 分。实践操作包括外科洗手(20 分)、手术衣穿脱(20 分)、缝合(20 分)、打结(20 分)、包扎与固定(20 分)。总成绩=(理论知识×20%)+(实践操作成绩×80%)。

1.3.2 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 对两组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调查问卷主要包括4 条教学模式满意度,3 条教学内容满意度,1 条雨课堂授课建议开放性问题。除开放性问题外,其他项目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设计,完全满意(5 分)、比较满意(4 分)、一般(3 分)、不满意(2 分)、完全不满意(1 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考核成绩比较

两组理论知识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实践操作成绩、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考核成绩比较(分,)

表1 两组考核成绩比较(分,)

2.2 两组教学满意度比较

在教学结束时,两组各发放调查问卷45 份,回收90 份,回收率为100%,均为有效问卷,有效率为100%。实验组“利于理论教学”“利于实践教学”“利于自主学习”“利于重点难点掌握”“操作讲授”“课后测试”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课堂讨论”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教学满意度比较(分,)

表2 两组教学满意度比较(分,)

3 讨论

雨课堂教学已成为近年来教学创新探索的重要方向之一。雨课堂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之上,可以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教学方式[10-12]。与传统教学比较,雨课堂具有多方面优势:①教师+学生双中心。雨课堂破除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动授课、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形成了教师授课、学生消化+反馈的新模式。教师可通过“弹幕”或“投票”有效了解学生对重点难点的掌握情况,同时这种互动有可激励学生发散思维,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13]。学生通过雨课堂平台可提出自己的问题,使教学效果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14-16]。②课前+课中+课后全覆盖。在课前,学生提前在雨课堂预习多媒体资料,并通过雨课堂平台发布“弹幕”,教师可通过“弹幕”提前调整教学内容。在课中,教师通过整理雨课堂反馈,调整授课重点,着重将学生的疑难点加以解释和说明,学生与教师可通过雨课堂移动端交流。在课后,通过雨课堂远程互动,教师发布知识要点与作业并予以点评,学生完成作业并提出课堂问题[17-18]。③良好的数据记录能力。雨课堂数据记录了课前至课后的整个教学过程,包括学生的出勤、反馈、答题及意见等,教师可通过相关数据的量化统计分析,进行授课经验与课堂效果总结,进而对后期教学发挥指导作用[19]。

本研究提示,雨课堂在实验动物外科学教学中可明显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成绩和总成绩。同时,在教学满意度比较中,雨课堂在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教学,以上发现与近期多项雨课堂研究结果相同[20-21]。在教学成绩上,高杰等[22]在医学组织学教学中发现,雨课堂教学可明显提高学生的考核成绩。同时,在教学满意度中,唐康等[23]研究显示雨课堂可提升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与积极性。实验动物外科本身具有一定特点,其以实践操作为要点,依赖于教师现场的示范和指导[24]。同时,在动物手术中,学生在课堂上的无菌操作对雨课堂本身的现场互动有限制作用。因此,本研究重点将操作视频提前发布于雨课堂,学生通过提前观看,产生互动,教师通过提前整理,将学生的疑问于课堂重点解惑。在课后如何进一步巩固知识点,实现操作原则和步骤牢记也是授课难点。教师通过雨课堂平台对课堂情况进行再总结,并在雨课堂发布课后知识点小结和测试,巩固学生对操作流程的记忆,并根据学生的反映和答题进一步梳理知识难点。本研究发现,实验组理论知识成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这可能与理论知识考核所占的比例低有关。另外,在教学满意度调查中,两组“课堂讨论”的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这可能与实验动物外科学注重课堂实践和现场交流有关。学生的实践操作限制了雨课堂功能的发挥,同时,现场直接有效的交流也可能替代了雨课堂的“弹幕”功能。实验组“利于理论教学”“利于实践教学”“利于自主学习”“利于重点难点掌握”“操作讲授”“课后测试”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这些数据体现学生在教学满意度调查中对雨课堂的认可。尽管雨课堂在实验动物外科学教学中展现了可行性和优势,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在课前,教师通过雨课堂发布预习多媒体资料,使学生产生互动性的反馈;在课后,雨课堂也可对课堂效果进行评估。这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无形中延长了课堂时间,侵占了学生的个人时间。同时,课中学生通过弹幕的方式提问可能分散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影响课程的整体进度。这些不足之处在雨课堂的其他学科教学中也比较常见[25-27]。因此,如何在合理使用雨课堂平台、发挥其优势的同时尽量弱化甚至避免以上不足是雨课堂在实验动物外科学教学中的难点,值得在将来的教学工作中进一步探索。

实验动物外科学是医学生走向临床外科实践的重要课程。雨课堂作为新型教学模式,已在多种学科教学展现优势。本研究将雨课堂应用于实验动物外科学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有效增加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增进了师生交流,提高了学生对外科学的热爱。因此,应用雨课堂于实验动物外科学展现了良好的应用潜能,值得在将来的教学工作中推广。

猜你喜欢
外科学弹幕动物
HOLLOW COMFORT
“弹幕”防御大师
一大拨弹幕正在向你袭来……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医外科学教学与评价
“三维一体”创新型中医外科学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PBL教学法在中医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浅谈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