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实性肺结节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及良恶性预测模型建立

2022-03-17 07:14刘参军赵家莹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分叶征空泡毛刺

刘参军 赵家莹 王 剑

1.江苏大学医学院,江苏镇江 212000;2.江苏省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江苏镇江 212002

肺癌占所有癌症死亡的27%,且非吸烟女性患者中肺腺癌的诊断比例逐年升高[1-2],且临床诊断多为晚期,生存率低[3]。肺结节是肺癌重要的早期影像学表现,分为实性结节和非实性结节[4],胸部低剂量CT 在肺癌筛查中可以降低高危人群的肺癌死亡率[5]。临床筛查肺结节良恶性常用mayo 模型[6]、VA 模型[7]、北大模型[8]等,但非实性结节的预测模型较少[9]。本研究拟筛选出影响非实性肺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合理的良恶性预测模型,以提高该部分结节诊断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2020 年于江苏省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非实性肺结节患者共309 例,其诊断参考2010 年Fleishner 学会制订的肺结节处理指南[10]。其中病理检查结果为良性者纳入对照组(61 例),包括慢性炎症17 例、不典型增生25 例、真菌3 例、结核7 例及炎性假瘤9 例。恶性者纳入观察组(248 例),包括非典型腺瘤样增生79 例、原位癌62 例、微浸润性腺癌68 例及浸润性腺癌39 例。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结节直径>5 mm;②胸部CT 提示结节体积变大;③直径>1 cm 未经治疗,经病理活检诊断明确的非实性肺结节。

排除标准:①影像学和/或临床资料缺失;②既往有肺部肿瘤史。

1.3 观察指标

提取两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癌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收集两组胸部CT 资料,包括结节部位(左侧、右侧)、结节直径、实性部分长径、平均CT(mean CT,m-CT)值、钙化、血管征、空泡征、分叶征、毛刺征、胸膜牵拉征、纵膈/肺门淋巴结肿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及建立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析该模型的诊断价值。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观察组年龄、CEA 水平、结节直径、实性部分长径、m-CT 值及钙化、血管征、空泡征、分叶征、毛刺征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比较

2.2 非实性肺结节恶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的作为自变量,其中分类变量赋值为“有=1,无=0”,将非实性肺结节良恶性情况作为因变量(恶性=1,良性=0),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CEA 水平、实性部分长径较长、高m-CT 值及具有血管征、空泡征、分叶征、毛刺征均为非实性肺结节恶性的独立危险因素(OR >1,P <0.05)。见表2。

2.3 非实性肺结节恶性预测模型的建立

预测模型为P=ex/(1+ex),x=-6.078+(2.002×毛刺征)+(3.438×空泡征)+(3.877×血管征)+(0.622×CEA)+(0.149×实性部分长径)+(0.003×|m-CT|)+(5.494×分叶征)。其中毛刺征、空泡征、血管征、分叶征存在代入“1”,不存在代入“0”。

2.4 预测模型的诊断价值分析

该模型AUC(95%CI)为0.882(0.834~0.929)(P <0.05),截断值为0.842,阳性预测值为0.903,灵敏度为89.9%,特异性为71.2%。见图1。

3 讨论

肺结节直径是病灶恶性程度的重要因素[11]。研究发现,病灶整体的大小并不能影响其恶性的概率[12],且非实性结节的侵袭程度并不是由其整体大小决定的[13],说明以非实性肺结节为主的肺癌具备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目前非吸烟女性肺腺癌发病率增加[2,14-15]。m-CT 值在评估磨玻璃结节的恶性程度方面具有很高的准确性[16-17],m-CT 值越高结节恶性可能性越大[18-19]。但是m-CT 值会受到肺部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测量偏差,测量时需更加谨慎。

部分实性结节也称为混合性结节,其实性部分有侵袭作用,对肺结节的良恶性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出现实性转化是恶性肿瘤的指标[20]。非实性结节的侵袭成分为固体成分,部分实体直径的长度对结节的良恶性有预测作用[13],与本研究基本一致。

血管重塑或新生血管是肿瘤发展早期变化。低剂量CT 可反映孤立性肺结节与血管的关系,如一条或多条血管在病变方向集中并穿过病变,或在病变边缘被截断,受累血管可能出现扭曲、僵硬或不规则扩张,并与肺动脉或肺静脉相连。当磨玻璃密度结节内见到扭曲、扩张或更为复杂的血管,其极可能是恶性浸润性腺癌[21-22]。

空泡征是预测腺癌的标记[23]。结节的分叶多见于肺癌边缘,非分叶状的边缘则在良性病变中更为常见[24]。与平滑、圆形或多边形比较,毛刺状突起及分叶状突起增加了肺癌的可能性[9,25]。本研究结果也提示分叶征、毛刺征和空泡征是非实性肺结节恶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CEA 在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中有明显的差别,但其在腺癌中水平较高[26]。有研究表明,CEA 水平可预测部分实性肺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绝大多数接受手术治疗的部分实性肺腺癌患者的预后较好,如果在术前评估中发现CEA 水平升高,手术方案可能会改变[12]。在恶性肿瘤早期,CT 检查结果不明时,肿瘤标志物的升高对癌症有着一定的潜在警示作用。相关文献表明,如微RNA、循环肿瘤细胞等生物标志物联合CEA 能够更好地提高早期肺癌的检出率[27-28]。但是,考虑到本研究仅用于肺结节的初筛,结合经济适用的原则,故未纳入其他指标。

本研究对象为临床良恶性不明的非实性肺结节,筛选出m-CT 值、血管征、CEA、实性部分长径、毛刺征、空泡征、分叶征这些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了合理的预测模型,从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该部分结节诊断的准确性,且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检查。但本研究纳入样本量较少,仍需开展大样本前瞻性队列研究进一步验证。

猜你喜欢
分叶征空泡毛刺
水下航行体双空泡相互作用数值模拟研究
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MSCT征象与Ki67、PKM2、SPINK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一种铸铁钻孔新型去毛刺刀具的应用
一种筒类零件孔口去毛刺工具
肺内孤立结节的高分辨CT征象诊断价值
可抑制毛刺的钻头结构
新型铜合金化学去毛刺剂的研制
基于LPV的超空泡航行体H∞抗饱和控制
基于CFD的对转桨无空泡噪声的仿真预报
高分辨CT征象对肺内孤立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