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预后的影响因素及血清UA、cTnT、NT-proBNP 水平预测其预后的价值研究

2022-03-17 07:14贾振宇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呼吸衰竭机体心肌

曹 轶 贾振宇

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全科医学科,江苏张家港 2156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在全部呼吸疾病中病死率居第4 位[1-2],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多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等并发症。虽然可根据肺部影像学检查、病情评分系统等帮助预测患者预后,但是这些方法不能进一步反映其病情严重程度,且评分带有主观性质。尿酸(uric acid,UA)是机体重要抗氧化剂,在COPD 患者中存在高血清UA 现象[3-4]。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是心肌损伤的重要标志物[5-6],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是心肌细胞遭受刺激后形成的脑利钠肽前体裂解产物,在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存在NT-proBNP 水平过高现象[7]。目前尚缺乏关于血清UA、cTnT、NT-proBNP 水平与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故本研究开展了对上述问题的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 年2 月至2020 年6 月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收治的100 例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76 例)和预后不良组(24 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①符合COPD、Ⅱ型呼吸衰竭诊断标准[8-9];②有完整临床资料;③患者及家属同意对其临床资料、检查资料调阅和分析。

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疾病、恶性肿瘤、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等疾病;②伴有急性肺栓塞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③近3 个月内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治疗;④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⑤伴有免疫缺陷、传染性疾病;⑥伴有精神性疾病。

1.2 研究方法

1.2.1 收集资料 收集所有患者基本资料及治疗前生化指标,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合并症、吸烟史、饮酒史、病程、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Ⅱ)[10]、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心率、血压、动脉氧分压及血清UA、cTnT、NT-proBNP 水平。收集预后不良组的具体预后情况。

1.2.2 基础治疗方法 对所有患者给予补液、呼吸支持、利尿、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抗感染、纠正酸碱平衡等常规综合治疗。

1.2.3 UA、cTnT、NT-proBNP 检测方法 患者治疗前抽取静脉血液5 ml,收取血清,采用尿酸酶-过氧化物酶法(试剂盒均购自Beckman Coulter 公司,批号:AUZ4973)测定血清中UA 含量,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中cTnT、NT-proBNP 含量(试剂盒购均购自罗氏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批号:tnt05092728190、bbp04842464190)。

1.2.4 预后判断方法 患者入院治疗后至出院前发生心源性猝死、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多脏器功能障碍、死亡等不良事件记为预后不良,否则记为预后良好。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析诊断价值。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预后不良情况

预后不良组中15 例发生心肌梗死,3 例发生心力衰竭,2 例发生多脏器功能障碍,2 例发生心绞痛,2 例死亡。

2.2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预后不良组APACHEⅡ评分、UA、cTnT、NT-proBNP、D-二聚体、C 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2.3 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情况为因变量(预后良好=0,预后不良=1),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的指标为自变量,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APACHEⅡ评分及高血清UA、cTnT、NTproBNP 水平是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 >1,P <0.05)。见表2。

表2 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2.4 UA、cTnT、NT-proBNP 对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

血清UA、cTnT、NT-proBNP 及三者联合均对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AUC >0.5,P <0.05)。见表3、图1。

表3 UA、cTnT、NT-proBNP 对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

3 讨论

COPD 的发生与严重感染、休克、中毒等多种因素有关[11-13]。COPD 患者呼吸负荷及耗氧量大于呼吸肌的自身代偿能力时,会造成机体肺动脉痉挛、血管重塑等,促进心肌细胞凋亡,导致Ⅱ型呼吸衰竭[14-16]。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是临床关注的焦点,目前临床缺乏判断其预后的客观高效指标,探究一种客观方法评估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意义重大,以便临床早期采取医疗措施,改善预后。

本研究提示血清UA、cTnT、NT-proBNP 水平与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关系密切。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多伴有氧摄取量降低、无氧代谢增加现象,可抑制三磷酸腺苷生成并加快其消耗,最终分解为黄嘌呤、UA。UA 溶解度低,多余UA 可附着于机体血管壁上,造成血管内膜功能损伤,产生或加剧动脉硬化,影响心肌收缩功能,引发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不良事件[17-19]。cTnT 明显升高是心肌损伤的重要信号,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多伴有低氧血症,再加之机体炎症感染、心功能不全等因素,导致患者出现心肌损伤,cTnT 水平越高,心肌损伤越严重,患者预后不良风险越大。相关研究表明,COPD 急性加重期血清cTnT 水平过度升高,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cTnT 水平明显高于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20-22]。NT-proBNP 与脑钠肽生理功能基本相同,脑钠肽主要由机体心室肌合成、分泌,心肌纤维牵拉、心室负荷、室壁张力改变等均可造成心肌细胞损伤,刺激机体分泌脑钠肽,导致机体脑钠肽水平升高,故脑钠肽是诊断心功能的重要指标。相关研究表明,高水平NT-proBNP、cTnT 是COPD 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23-25]。

综上,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清UA、cTnT、NT-proBNP 与预后相关,三者单独或联合对患者预后均有一定的诊断。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机体心肌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某柴油机机体的设计开发及验证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
干细胞心肌修复的研究进展
复合心肌补片对小鼠梗死心肌的修复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