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PDCA 循环在医疗设备精细化全程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2022-03-17 07:14李青云孙晓明孙建波周颖帅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全程合格率精细化

李青云 孙晓明 徐 英 孙建波 周颖帅

1.河北省唐山中心医院运营部,河北唐山 063000;2.河北省唐山市中医院工程部,河北唐山 063000;3.河北省唐山市二医院工程部,河北唐山 063000

随着医院规模的发展壮大,医院所需的医疗设备数量显著增加[1-4],新引入设备的质量以及技术含量也不断提高,医疗设备已然成为医疗领域中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5-7]。对医疗设备进行科学而有效的管理,已经成为医院重要的常规工作[8-9]。但目前医疗设备管理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医疗设备安装验收不规范、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水平低、医疗设备报废管理不规范、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混乱等问题。PDCA原则的提出最早来自于现代质量管理的奠基者:Walter A.Shewhtar,随后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于1950 年再度挖掘,将此概念应用于宣传和产品质量改善,因此该循环也被称为戴明循环。随着这一概念的广泛应用,PDCA 循环也促进了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和方法的蓬勃发展[10-15]。PDCA 的原则包括四点,分别是计划、执行、检查、处理,该名称也是由4 个英语单词Plan(策划)、Do(实施)、Check(检查)和Act(处置)的首字母缩写组成[16-18]。河北省唐山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通过引入PDCA 循环管理思想,针对目前医疗设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医疗设备精细化全程管理的有效方法,该方法经实践已经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数据,对医疗设备使用过程序核和设备状态进行实时跟踪,对医院进行PDCA循环管理前(2017 年6 月至12 月)及管理后(2018 年6 月至12 月)医疗设备使用情况数据进行分析。

1.2 研究方法

我院于2018 年引入医信云服APP,对全院所有医疗设备都进行了条码管理。全院2017 年底万元以上的医疗设备共3582 台,通过医疗设备验收合格率、设备使用完好率、设备报废合格率、设备档案完整率等指标来评价PDCA 循环引入后医疗设备精细化全程管理的应用效果。

验收合格率是该医疗设备可以投入使用前的一个整体评价参数,把医疗设备使用前需要进行的各项工作的评定都融入其中,各占一定百分比。医疗设备使用前的所有工作按照要求完成,验收合格率为达到100%。

使用完好率评定需要量化到使用过程中的每个细节,包括是否执行使用人员的每天保养、执行医院工程师的每月保养、执行厂家工程师的每半年保养,以及是否保证小型设备3 d 内修复、大型设备5 d 内修复,是否全部设备都参与计量且达到计量合格标准,是否全部设备都参与质控且质控达到合格等[15]。

报废合格率是指设备使用后是否提出报废申请、是否通过报废鉴定、是否达到使用年限、是否能利用报废设备的配件等。

档案完整率是反映是否对所有万元以上的医疗设备建立档案,包括安装验收档案、使用过程中的档案、报废后的档案是否齐全,查阅档案是否方便,是否有专人管理等。

1.3 计划阶段

1.3.1 现状调查 根据PDCA 循环管理方案,对目前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情况进行实际分析,确定目前医疗设备管理的主要问题包括:①医疗设备安装验收不规范;②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水平低;③医疗设备报废管理不规范;④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混乱等问题。

1.3.2 原因分析 采用鱼骨图对相关问题进行原因分析[19],探寻目前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不合理问题的原因。见图1。

1.4 执行阶段

1.4.1 制订精细化全程管理计划 制订完善的医疗设备精细化全程管理工作流程,并结合我院医信云服APP 严格实施,使所有参与工作人员皆有章可循。医疗设备的精细化全程管理主要包括使用前管理、使用中管理、使用后管理和全程档案管理四方面的内容。详细流程见图2。

1.4.2 完善监管机制 执行过程中需要医院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通过这些必要的监管机制来保证工作流程的公正性和准确性。设备使用科室负责人应监管设备使用人员、医院工程师、厂家工程师的保养,还需对医疗设备培训、维修及时性、报废申请等进行全面监管,在设备使用的全过程使用医信云服APP,可全程追溯。医疗设备管理科室指定几名专责负责人监管医疗设备的全程精细化管理。

1.4.3 加强人员培养,建立人才培养制度 医院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制度,引进专业医学工程技术人才建立本院自身的维修团队负责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等维护工作。对入职的技术人才要求参加科室轮转培训,全面接触院内医疗设备,重点接触使用较多、复杂、昂贵的设备,做到对全员设备基本了如指掌。定期进行技能分级别培训、分岗位培训。与厂家进行良好合作,参与厂家提供的针对设备的培训。通过多样化的培训制度培养专业人才。在培训后,由科室领头进行技术考核,并实行一定的奖惩制度。以培训+考核+奖惩并行来不断激励工程师提高业务能力。

1.5 检查阶段(Check)

在整个管理流程的操作中,还需建立完善的检查机制,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检查工作进行的程度及完成效率。在检查每项参数指标的完成率时,还应同时建立不规范流程的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并上报各项参数指标未完成的原因。例如,通过医信云服App 后台工作站可以查看每一项工作是否满足工作流程,还可以通过对每台设备的使用科室进行问卷调查,获得及时有效的真实反馈。通过内外部双重的检查机制,可最大程度上及时发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规范的流程,并对问题部分及时解决,及时处理。

1.6 行动阶段(Action)

此阶段主要是对以上各阶段进行总结处理,通过反馈的信息,反馈的问题,及时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并且提出对改进或者巩固各阶段工作的有益建议和意见。管理流程建立后,定期开展讨论会,跟进流程运作状态,总结按期完成的模块和参数,对未达到指标的参数,查找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案。

1.7 观察指标

比较引入PDCA 循环管理前后设备验收合格率、设备使用完好率、设备报废合格率、设备档案完整率。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DCA 循环管理前后设备验收合格率比较

PDCA 循环管理后,医疗设备验收合格率高于PDCA循环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PDCA 循环管理前后设备验收合格率比较

2.2 PDCA 循环管理前后设备使用完好率比较

PDCA 循环管理后,医疗设备使用完好率高于PDCA 循环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PDCA 循环管理前后设备使用完好率比较

2.3 PDCA 循环管理前后设备报废合格率比较

PDCA 循环管理后,医疗设备报废合格率高于PDCA 循环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PDCA 循环管理前后设备报废合格率比较

2.4 PDCA 循环管理前后设备档案完整率比较

PDCA 循环管理后,医疗设备档案完整率高于PDCA 循环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 PDCA 循环管理前后设备档案完整率比较

3 讨论

医疗设备的管理反映了医院的医疗水平,是关系到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21-24]。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强对医疗器械的管理。从组织、规划和措施等方面加强设备管理,确保医疗设备得能够运行良好,从而减少甚至消除因医疗器械安全问题引起的医疗纠纷[25-26]。但是,医疗器械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医疗结构的方方面面,需要管理者、科室、医学工程部门的通力合作。PDCA 循环为医疗设备的管理改进了良好的管理模式。通过PDCA 循环,不断发现问题、制订计划、实施计划、进行检查和改进,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和工作质量,使工作流程规范化、系统化[27-29]。医院通过引入PDCA 循环模式管理医疗设备,可以使医疗设备全程管理水平获得全面显著的提升。

引入PDCA 循环管理后,本研究对之前现状调查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回顾,并将其细化为验收合格率、使用完好率、报废合格率、档案完整率4 个参数。PDCA 循环管理后,医疗设备的设备验收合格率从2017 年下半年的85.53%提高到2018 年下半年的99.62%,提示医疗设备安装不规范的问题得到了显著改善,在管理过程中严格按照验收计划执行有利于提高设备验收合格,确保设备后续使用;医疗设备的设备使用完好率从2017 年下半年的84.09%提高到2018 年下半年的99.68%,提示在意识到相关问题后,采取的维修人员培养制度以及按流程的管理的方法有很大作用;医疗设备的设备报废合格率从2017 年下半年的73.17%提高到2018 年下半年的100.00%,提示医疗设备报废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医疗设备报废问题在以往不受重视,在PDCA 循环中将其重视起来并得到了很快的解决,体现出了该循环模式对问题清算的优越性,提高该模式能够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医疗设备的设备档案完整率从2017 年下半年的60.27%提高到2018 年下半年的91.36%,档案管理在引入循环之前也是较严重的问题之一,主要是由于设备档案在平时使用时的不重视,造成档案完整率较低,在PDCA 循环后,将该问题同样重视起来,列入全程管理中,并要求每个环节有相应档案记录,这有利于对设备的系统追踪,同样这得益于技术的进步,医信云服APP 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以上数据说明,在现状调查中出现的问题,已经有了基本解决。结果显示联合PDCA 循环对全院设备的管理在一年内达到精细化应用效果,规范了医疗设备管理流程,加强了对医疗设备的管理质量,改进了目前医疗设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原因可能是,计划(Plan)环节对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做了总结性回顾,对积存已久的问题进行了整理,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根因性分析,执行(Do)环节从根本上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这些解决措施一并列入全程精细化管理中,检查(Check)和行动(Action)从实践中检验措施的有效性,并根据一次循环的结果为前提,开展下一次循环,形成良性循环,让医疗设备管理越来越好。

在此轮PDCA 循环中,还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在设备方案完整率方面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设备档案完整率仅91.36%,说明相关档案还有缺失的地方。同时,本次管理仅针对医疗设备的相关理化特性进行研究,医疗设备同时还是由医疗人员及患者共同使用,还涉及相关使用制度,这是本研究未涉及到的部分。因此,可基于目前的结果基础,再次制订下一轮的PDCA 循环,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式进一步完善,以达到更加精细化的管理。

综上所述,本研究展示了医疗设备PDCA 循环管理的具体操作方法及管理效果。通过引入PDCA 循环,我院的医疗设备使用管理基本实现了精细化管理。由此可说明将PDCA 循环应用于医疗设备精细化全程管理,可使设备管理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在保障临床应用、提高设备使用率的同时,极大地节省了医院医疗设备购置和维护成本,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猜你喜欢
全程合格率精细化
提高肉鸡出栏合格率的综合措施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如何打造精细化立法产品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手工制鞋全程LOOK
我国生鲜乳连续7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
去年国抽合格率首次突破90%
全程监控的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