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对中青年乙型肝炎患者疾病认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2022-03-17 07:14蔡冬梅胡婷婷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乙肝患者条目依从性

蔡冬梅 胡婷婷

1.江苏省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门诊,江苏淮安 223001;2.江苏省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苏淮安 223001

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疾病,病程长、病情易反复,目前临床还无特效治疗药物,有效的生活干预辅助药物对症治疗是其治疗基本准则,这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健康教育通过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宣传教育,以增强其对疾病的认知,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随着互联网及即时聊天软件的快速发展,网络健康教育因具有受众广泛、可即时互动等播特点,已成为时下健康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3-4]。本研究通过探讨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对门诊中青年乙肝患者疾病认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旨在为门诊乙肝患者干预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至12 月江苏省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中青年乙肝患者150 例。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 年版)》[5]诊断标准;②年龄18~59 岁;③能正常沟通;④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及微信。排除标准:①合并认知障碍;②伴严重躯体性疾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75 例。对照组男46 例,女29 例;年龄18~57 岁,平均(41.52±3.59)岁;初中及以下20 例,中专/高中34 例,大专及以上21 例。观察组男44 例,女31 例;年龄18~59 岁,平均(41.60±3.71)岁;初中及以下23 例,中专/高中32 例,大专及以上20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均给予相同健康教育内容。参照文献[6-7]编制《乙肝患者健康教育手册》及音视频资料,包括疾病认知(乙肝基础知识)、心理干预(焦虑抑郁情绪疏导)、用药管理(药物知识、遵医用药)、饮食指导等。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包括发放健康教育手册、集中宣教、个体指导、出院指导及随访管理。观察组联合应用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干预。两组教育时间均从入院至出院后6 个月。(1)组建健康教育小组。包括护士长1 名、主治医师1 名、专科护士8 名,护士长任组长。组织学习乙肝健康教育手册、网络教育等相关知识,制定乙肝患者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方案。(2)建立网络互动平台。患者入院时,以科室微信平台为载体,组建护患微信群,护士长任群主。(3)健康教育内容。①每周一、周三,护理人员在微信群内以视频、图片及共享文件等方式上传乙肝相关知识。第1 周:心理疏导、乙肝基础知识、用药知识。第2 周:用药指导(药物作用、剂量、不良反应),高蛋白、高纤维饮食,居家消毒隔离知识(分餐制、碗筷消毒等)。第3 周:乙肝肝硬化治疗新进展、精神及起居调摄、休息及活动指导,活动期注意休息,病情好转后可从事较轻工作,肝功能正常达≥3 个月者可正常工作,勿过劳累、定期复查。第4 周:功能锻炼、遵医嘱坚持抗病毒治疗、按时复诊复查。②所有内容1 个月内全部发送微信群,次月循环发送,以反复强化。(4)在线服务。①每周二、周四,护理人员在线为群友答疑解惑,并汇总相关信息,对于简单问题护理人员在线给予及时解答,若碰到复杂问题,则由小组成员针对问题进行讨论,给出解决方案,对存在心理问题的患者可实施针对性个体干预。②网络干预小组及时汇总患者的相关问题,如“如何保障按时口服抗病毒药?”“家族性肝病能结婚和生育吗?”由专人在固定时间解答并予以可行性指导。(5)活动组织。定期组织主题活动,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增加群友互动。活动结束后,护理人员总结活动意义。(6)复查或随访。护理人员跟踪每例患者病情,及时提醒其定期复查。

1.3 观察指标

①认知水平:教育前、随访6 个月,采用自制《乙肝疾病认知水平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包括发病原因(7 个条目)、运动休息(5 个条目)、用药管理(5 个条目)、自我防护(7 个条目)、饮食管理(5 个条目)等,每个条目评分0~2 分,分值越高认知水平越高。量表Cronbach’s α=0.925。②治疗依从性:教育前、随访6 个月,参照文献[8-9]编制《乙肝患者治疗依从性调查问卷》,包括遵医用药(6 个条目)、定期复查(4 个条目)、自我监测(4 个条目)、健康生活方式(7 个条目),每个条目评分1~4 分,分值越高治疗依从性越好。量表Cronbach’s α=0.865。③护理满意度:随访6 个月,对两组发放健康教育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包括健康教育内容、途径、频率及效果4 个方面,每个方面评分0~25 分,总分100 分。100 分为非常满意,95~<100 分为满意,90~<95 分为基本满意,<90 分为不满意。问卷经检验Cronbach’s α=0.837。护理满意度=(基本满意+满意+非常满意)例数/总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教育前后疾病认知水平评分比较

教育前,两组疾病认知水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6 个月,两组发病原因、运动休息、用药管理、自我防护、饮食管理、疾病认知水平总分高于同组教育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教育前后疾病认知水平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教育前后疾病认知水平评分比较(分,)

注 t1、P1 值表示两组教育前比较;t2、P2 值表示两组随访6 个月比较

2.2 两组教育前后治疗依从性比较

教育前,两组治疗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6 个月,两组治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同组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遵医用药、自我监测、健康生活方式、治疗依从性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教育前后治疗依从性比较(分,)

表2 两组教育前后治疗依从性比较(分,)

注 t1、P1 值表示两组教育前比较;t2、P2 值表示两组随访6 个月比较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抗病毒是乙肝治疗的根本原则[10]。但治疗周期漫长且需要终生进行,对患者治疗依从行为是一个考验[11]。作为传染病患者,由于疾病认知匮乏、担心社会歧视、治疗效果不理想等因素影响,乙肝患者均伴不同程度负性情绪[12-13],导致治疗依从行为低下[14]。

健康教育是一种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的护理模式,常规健康教育能够传播疾病防治知识,但缺乏持续跟进手段[15]。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以互联网为媒介,在通过微信传播疾病知识的同时,护理人员还可在线即时了解患者情况及针对性指导,从而提高教育效果[16]。通过文字、视频、图片等方式在微信群内传播疾病知识,提高了患者的阅读愉悦感[17]。本研究中,观察组发病原因、运动休息、用药管理、自我防护、饮食管理、疾病认知水平总分均高于对照组,与刘佳潞等[18]报道相似。

乙肝患者治疗依从行为低下与患者疾病认知匮乏、心理状态及社会支持均有关[19]。健康教育特有的“遗忘曲线”现象,在慢性疾病患者中尤为明显[20]。网络健康教育最大的特点在于其互动性和可持续性[4]。微信私聊功能能满足教育过程中患者的医学伦理需求,微信碎片化的教育特质更符合时下中青年的阅读习惯[21-22]。区淑华等[23]报道,微信群干预能够提高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杨茜等[24]认为,微信健康管理能够促进中老年乙肝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养成。本研究中,推送教育内容采用阶段化循环方法帮助患者逐步消化;结合患者共同关注话题给予在线专业性指导;开展用药管理、生活方式干预等不同主题活动等,均有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通过比较两组遵医用药、自我监测等指标,所得结论也支持上述文献观点。这也是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能够提高中青年乙肝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促进其治疗依从行为的养成,提高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乙肝患者条目依从性
乙肝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获益
乙肝患者的中西药纠结
六个就诊误区 让乙肝患者“二次受伤”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乙肝患者HBV载量与IgA,IgG,IgM及C3,C4相关性研究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