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随访平台的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03-17 07:14江玲玲刘扣英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出院康复疾病

江玲玲 张 梦 刘扣英

江苏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江苏南京 210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发病率较高、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肺部疾病,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降低其生活质量[1-2]。相关研究[3-5]指出,稳定期COPD 患者出院后仍需要有效的肺康复管理,对延缓疾病进展、改善预后极其重要。然而因医疗资源受限及其他因素的影响,COPD 患者出院后难以获得专业而持续的康复指导,致使患者健康行为依从性低下[6-8]。延续性护理是住院护理服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为有需求的出院患者提供连续性的康复和健康指导,能够有效改善慢性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9-10]。云随访是一种利用移动信息技术实施延续护理的随访模式,护理人员通过互联网平台向患者发送图文并茂的医疗信息,与患者进行双向沟通,具有便捷、智能及个性化的优势,是出院后患者的一种新型随访途径[11-12]。本研究尝试探讨基于云随访平台的延续护理对COPD 患者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20 年1 月至6 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治疗后出院的78 例COPD 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COPD 诊治指南(2013 年修订版)[13]中关于COPD 诊断标准;②认知正常,能正常沟通及交流;③有上网条件并会熟练运用网络。排除标准:①伴恶性肿瘤;②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剔除随访脱落。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 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出院当日给予相同内容的出院健康指导内容,包括药物吸入指导、饮食指导、肺康复锻炼重要性及方法、定期复查等。

对照组:出院后实施常规电话随访,由责任护士每月电话随访1 次,通过电话了解患者药物吸入、肺康复锻炼等健康行为情况,针对患者健康行为依从情况给予强化健康教育和指导。共随访2 次,出院后1 个月内1 次,出院后5 个月1 次。

观察组:出院后实施基于云随访平台的延续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组建云随访小组:成立专项小组,科护士长任组长,择优选拔6 名接受过云随访及COPD 康复相关内容培训的资深护士及1 名呼吸内科高级职称医师为成员。(2)云随访的具体实施:①指导患者使用云随访平台。小组成员指导患者及家属通过扫描二维码关注云随访微信公众号,手机号绑定微信号,以实名制完善个人信息,详细讲解云随访的目的、随访形式、随访内容及平台使用方法,小组成员在云随访平台提前设定随访时间,通过手机微信公众号定期向出院的COPD 患者推送药物吸入、肺康复锻炼等随访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及影像视频等形式,患者通过云随访平台接收随访内容。②信息查看:小组成员至少每周定期登录2 次查看平台动态。小组成员可通过云随访系统查看患者所有医疗信息,云随访系统能够显示患者哪些内容已读或未读。如在随访过程中,发现某些内容点击率较低,分析原因在于某些患者不能及时发现随访平台内容更新,遂及时改进,增加了短信平台,要求所有患者微信平台绑定手机号,平台更新随访内容时,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和手机短信发送消息,提醒患者及时登录微信平台查阅随访内容。③随访互动:平台设置留言窗口,患者可以通过文字或语音留言,小组成员及时回复或集中回复。④用药随访:患者通过平台接收药物吸入、肺康复锻炼等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内容,平台可设置智能提醒,督促患者定时用药及肺康复锻炼。⑤复诊提醒:患者出院时,根据患者病情与患者约定复诊时间,并通过平台设置提醒,按时为患者发送复诊提醒及相关健康教育内容。两组患者均随访5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 健康行为 随访前(出院当天)、随访5 个月,采用健康行为量表(health promotion lifestyle profile,HPL)[14]评价两组健康行为,HPL 量表包含健康责任感、躯体活动、人际关系、压力管理、营养、心理健康6 个维度,每个维度评分为1~4 分,分值越高自我护理能力越好。该量表Cornbach’s α 系数为0.847。

1.3.2 生活质量 随访前、随访5 个月,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t.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SGRQ)[15]评价两组生活质量。包括症状部分、活动部分、疾病影响部分3 个维度累计50 个条目,每个维度总分为0~100 分,评分越低表示生活质量越好,该量表Cornbach’s α 系数为0.849。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随访前、随访5 个月HPL 评分比较

随访前,两组HPL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5 个月,观察组HPL 评分明显高于随访前(P <0.05),对照组躯体活动、营养、心理健康评分明显高于随访前(P <0.05),观察组健康责任感、躯体活动、人际关系、压力管理、心理健康HPL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表2 两组随访前、随访5 个月HPL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随访前、随访5 个月HPL 评分比较(分,)

注 与本组随访前比较,aP <0.05。HPL:健康行为量表

2.2 两组随访前、随访5 个月SGRQ 评分比较

随访前,两组SGRQ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5 个月,两组SGRQ 评分明显低于随访前(P <0.05),观察组症状部分、活动能力部分及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部分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3。

表3 两组随访前、随访5 个月SGRQ 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随访前、随访5 个月SGRQ 评分比较(分,)

注 与本组随访前比较,aP <0.05。SGRQ:圣乔治呼吸问卷

3 讨论

多项研究[16-19]表明,COPD 稳定期患者如能遵医用药、肺康复锻炼、合理饮食等,能够明显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但多数COPD 患者对疾病认知水平低、健康行为依从性较差,导致病情控制极不理想[20-23],特别是出院后的COPD 患者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及督促,康复积极性差,难以做到按时吸入药物、规范进行肺康复训练等,导致患者肺功能不断下降,预后不佳[24]。

健康行为指的是个体为了防治疾病所采取的保持和巩固自身健康所采取的行为,有益于增强个体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健康状况[25]。延续性随访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继而帮助患者主动养成健康行为[26]。本研究基于互联网技术,对出院后的COPD 患者实施云随访,定期通过微信平台向患者推送健康教育知识,文字、语音、视频等多样化的信息形式能够增加健康教育的趣味性,使患者或家属更直观地接受健康指导,满足延续护理的需求。医护人员定时登录云随访平台查阅患者点击率,从而了解患者主动接受健康指导状况,对依从性不高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指导。云随访平台还能方便护患进行在线沟通,确保延续性随访护理的针对性及个体化。此外,云随访平台的提醒功能方便提醒患者按时用药、康复锻炼和复查,有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本研究结果显示,随访5 个月,观察组健康责任感、躯体活动、人际关系、压力管理、心理健康维度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基于云随访平台的延续护理能够促进COPD 患者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

生活质量是评价慢性疾病患者的常用指标,能够全面体现个体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综合健康状态[27]。COPD 因反复发作,肺功能下降,导致患者体力活动及社会活动均受限,患者生活质量普遍偏低[28]。临床研究表明,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移动随访模式能够为患者提供一对一的全程护理,有助于提高慢性疾病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对疾病康复形成更积极的治疗态度和信念[29],为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奠定了基础,而良好的健康行为能够帮助慢性疾病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开展云随访是医院对出院患者健康教育、随访管理模式的新举措,有利于提高随访服务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互动随访、复查提醒等功能可帮助患者提高遵医行为,巩固院外康复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随访5 个月,观察组症状部分、活动能力部分及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部分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基于云随访平台的延续护理能够改善COPD 患者的生活质量。陈小芬等[30]也指出,云随访能够减少COPD患者的发作及住院次数,改善生活质量,与本研究结果类似。

综上所述,基于云随访平台的延续护理能够促进COPD 患者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本文不足之处在于随访时间较短、观察指标相对单一,且云随访平台尚未形成更规范的随访流程,有待于日后进一步展开研究。

猜你喜欢
出院康复疾病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第五回 痊愈出院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