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安徽

2022-03-17 11:54张万金
江淮法治 2022年2期
关键词:安徽个人信息法治

文/本刊记者 张万金

朱晓丽在审议中发言。(王玉友 摄)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社会平安有序、人民安居乐业,是检验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最有效的标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构建全流程、多层次安全保障网,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安徽。“平安建设”同样也是出席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的代表们热议的话题,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心声。

省人大代表、利辛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大队长朱晓丽告诉记者,听了《政府工作报告》,为自己的思想充了电、精神上补了钙、工作上加了油。她认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安徽,需要加强法治宣传普及工作,要紧跟时代步伐,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宪法法律;要坚持依法办事,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起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进每个人的心田。

朱晓丽表示,作为一名来自政法战线的人大代表,今后将进一步深入参与平安安徽建设工作,走进基层大力宣传,当好宣传员;充分发挥联系群众的优势,强化群众的法治意识,当好联络员;积极履行代表职责,当好矛盾纠纷调解员。

谈及《政府工作报告》,省人大代表、宿州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安徽皖光大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朱叶对提升政府法治诚信建设水平的内容十分关注。他认为,报告提出涉及行政诉讼案件,要确保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以政府守法和诚信赢得群众和市场主体的信任,充分彰显了政府依法行政意识。他建议,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安徽过程中,必须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依法治理全过程。

朱叶在平时的工作中积极参与法律援助,扶贫助弱,注重听民声、访民意,将自己的职业优势与履行代表职责紧密结合起来。他告诉记者,在走访调研的基础上,他在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安徽省个人信息保护条例〉立法的议案》。他认为,及时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条例是进一步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的需要,是严惩侵害个人信息者的需要,也是建设法治安徽、平安安徽的需要。他建议,要进一步规范个人信息保护职责部门的行为,完善相关规则、标准。

“基层平安了,社会才能平安。”省人大代表、淮南市潘集区法院政治部副主任刘雨薇认为,平安安徽的根基在基层,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在共建共治共享中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坚持人民至上,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和专项治理相结合,发挥好自治、法治、德治和智治作用;坚持法治思维,尤其是政法干警要坚持“法”字当头,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研究、解决平安建设面临的问题。

作为一名司法工作者,刘雨薇对如何“守护平安”有着更大关切。她建议要加强人民法庭建设,充分发挥审判执行职能作用,加强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的司法保护,更好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抓好信访积案化解,找准结案不息诉不息访的症结,靶向施治,凝聚多方合力,用情用理用法开展化解工作,真正解决群众问题,实现息访罢诉,抓细矛盾纠纷调处;进一步健全完善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及时就地预防化解矛盾,引入第三方专家参与调解工作,推动矛盾解决在萌芽、纠纷化解在诉前。■

朱叶参加分组审议。(本刊记者 张晓东 摄)

刘雨薇参加分组审议。(苏国义 摄)

猜你喜欢
安徽个人信息法治
个人信息保护进入“法时代”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警惕个人信息泄露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