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如何适应教学与科研及平衡两者的关系

2022-03-17 01:13
科教导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青年教师身份

杨 柳

(湖北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2020年10月13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1]。其中介绍了教育教学实际、强化一线学生工作、改进高校科研评价等内容,说明了国家对于教学与科研的关注。这个方案的提出对于高校完善教育评价,推进高校青年教师的合理评价体系给出了规范化指导。同时,也说明了教学和科研对高校青年教师的重要性,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平衡对于高校青年教师和高校的良性发展至关重要[2]。

1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的问题

1.1 高校青年教师的身份转变

高校青年教师,作为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在此前的人生阶段,主要处于一个被动学习的过程,是学习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但是,在走上青年教师这一工作岗位后,不管是教学上还是科研上,都是从学生身份向老师身份转变。这一身份的转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断地学习教学和科研知识,丰富教学和科研经验。

在教学上,高校教师不仅需要具备完善的专业基础知识,还需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以及管理学等专业知识,完成学生的授课、培养等任务[3]。高校青年教师虽然是专业知识的佼佼者,但是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的培训和实践,使其在教学过程中难以进退有度、游刃有余。青年教师在这些方面的能力和长期处于教学一线的老教师存在较大的差异,对教材中的内容没有深刻的理解,进而难以在授课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陷入教学体验的恶行循环。在所授课程中,如果出现和自己的科研方向并非完全切合的课程,那么,青年教师则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备课,或者出现备课不充分的情况,导致教学体验更差,教学质量不高。这些教学经验和知识的学习,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摸索、深度反思,听取同行的意见和建议,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科研上,高校青年教师处于从导师指导科研向独立科研方向转变的过程。其身份的转变导致其在科研上存在较多的问题。青年教师处于从导师指导向独立科研的转变过程,科研方向的选择困难、科研内容与研究生期间内容不一致、科研团队缺乏、科研条件不具备等问题,造成青年教师难以快速完成科研身份的转变,更难以独立完成相应的科学研究。

1.2 青年教师的认识不足

“教学是立足之本,科研是发展之路”,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过程。但是,受到目前高校普遍的“重科研,轻教学”的风气影响,青年教师面临着职称评定、业绩申报、聘期考核等关系着个人发展的内容都与科研有着直接关系,而教学内容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

很多青年教师认为教学仅仅是自己的一项任务,此项任务将占用自身的大量时间,而对于自身发展的作用较小。如果所授课程自己不熟悉,将会占用大量的时间进行备课,此时,青年教师会认为教学是自身发展的重要阻力,教学态度消极,缺少关注和投入,仅仅进行机械性的教学活动。对于教学重要性认识不足,认识不到教学对自身发展和科研的有效促进作用。

在科研上,很多青年教师将科研简单地等同于发表多少论文、申请多少项目,造成对科研的认识不足、不充分。因而,在日常的科研活动中,主要集中在论文的发表、项目的申请上,而不关注国家的科研发展动向和产业需求。

2 教学和科研对于青年教师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教学和科研是高校的两项职责,也是高校青年教师的两项工作。“教学是立足之本,科研是发展之路”,教学和科研是相互统一、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因此,高校青年教师的主要工作分为教学和科研两部分,教学是基础,科研是发展。教学和科研犹如人的两条腿,缺少哪一条,人都不能保证快速向前奔跑,实现自己的快速发展。

盲目忽略教学的重要性,简单地照本宣科,会导致本科教学的缺失,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更难以培养出未来专业方向的青年科研者;忽略掉教学的内容,高校青年教师也难以在教学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夯实自身的科研基础;更难以于基础教学中发现科研问题和科研内涵,促进自身科研的协调发展。相反的,如果高校青年教师仅注重教学,而忽略科研,也难以把握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没有新鲜知识注入的高校教学活动犹如死水一潭,更难以调动学生的能动性,缺乏开阔学生视野的效果,将大大降低教学的丰富性。

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活动可以促进自身对于本专业知识内容的深刻了解,为自己的科研方向奠定基础,为科研活动寻找活力。教学活动也可以促进青年教师于教学活动中寻找对自己科研方向感兴趣的学生,为未来的科研活动寻找合适的继承者。同样,高校青年教师的科学研究可以丰富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知识,使教学活动能够紧跟时代的发展,为学生提供科研的方向;也使教学活动充满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学和科研的协调统一,可以促进高校青年教师的协调快速发展。

3 高校青年教师快速适应并处理教学和科研关系的措施

3.1 改变教学和科研的认识

高校青年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两者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有机结合体,单纯地偏重一项、忽略另一项,对于自身的职业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从2020年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导内容不难发现,新时代赋予高校教师的要求就是要实现教学和科研的有机统一。因此,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应该从根本上提升自己对教学和科研的认识,将教学和科研摆放到相同的高度,认识高校教学和科研对于自身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高校青年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重科研,轻教学”的观念,认识到教学活动既是高校的重要职能,是高校教师的重要任务;也应认识到教学活动对于自己的科研发展,对于自身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自古就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教师,将人类的发展成果对学生进行传授,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活动。在教学活动中,青年教师可以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自己的学识基础;也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发现科研中的问题,提升自身的科研素养;同样,教学活动中,青年教师也可以发现对自身方向感兴趣的学生,为以后的专业方向提供动力的源泉。

高校青年教师也应该摒弃科研即论文、项目的传统误区。科学研究不仅仅能提升自身的科研素养,扩展自己和科学的边界,升华自身的内涵,提升自身的学术地位。同样科学研究也可以为教学提供新的动力,完善教学的内容,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高校青年教师正确认识教学和科研相互统一的关系,就能在教学过程中提升科研能力,将科研内容融入教学,达到一个良性的循环,从而促进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协调、统一。高校青年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教学和科研是高校教师的两项重要职责,两者缺一不可。也应该认识到教学和科研相辅相成的作用可以促进自身和高校的良性发展。

3.2 适应教师身份,平衡教学和科研工作

高校青年教师作为刚走入职场的新人,虽然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但是,一直是传统的知识接受者,教学经验和独立科研的经验严重不足;也没有经过专业的教育学的培训。快速的身份转变带来科研、教学等多个方面的改变,使得青年教师难以快速地融入高校青年教师这一身份,完成高校青年教师的重要职责。而高校青年教师评价机制、考核机制等任务,迫使青年教师必须快速地担负起高校教师这一身份赋予的教学和科研的任务。因此,在这一过程中,青年教师必须快速地完成身份的转变。

高校青年教师应该首先认同自身高校青年教师身份,快速融入教师的角色,了解教学和科研的重要性,对这两方面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总结,进而平衡好自己教师工作的内容,保证高校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快速展开。其次,高校青年教师应该建立起能胜任教师任务和职责的信心,不能对自己失去信心,认为自己能力有限,坚定信念和理想,以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的准则要求自己,努力向好的方向发展。再次,高校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和独立科研经验,更没有和学生相处的经验,因此,高校青年教师应充分了解教师的职责,主动学习教师所需要的课程。最后,了解学生和教师身份的差异,对差异进行分析、掌握,从自身角度出发,进行一日三省吾身,寻找教师身份应该做哪些,需要做哪些,如何做,怎么做好,完成自身的改变,实现自身的教学和科研身份的转变。

高校青年教师应完成从被动学习向教授学生知识的转变。在学习阶段,学生的任务就是努力听讲,完成教师讲授的内容,能够进行分析、解答,考试中获得优秀的成绩或者能够将自身学习内容在生活中灵活地应用。总的来说,学生身份主要以学习为主,是一种被动式的吸收方式。但是,在步入教师身份后,高校青年教师就变为传授的主体,完成的是一个知识输出的过程。这一吸收到输出的改变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一改变使得高校青年教师对既有学习方式的不习惯,以及处理人际关系不习惯。在转变过程中,高校青年教师对自己的所授课程进行深入的了解、学习,通过充分备课来完善自己的教学内容,做到有备无患;将自己的科研内容有机融入自己所授的课程中,来提高课程的前瞻性和趣味性,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增强自己授课的动力,展现自身的科研能力。此外,高校青年教师也可以向老一辈的教师请教教学经验,从他们的身上学习知识,然后和自身情况相互融合、汇总;也可以以座谈、调查问卷等形式向学生咨询授课的情况,形成教学反馈,青年教师根据这些反馈内容不断修改自己的教学内容。开展丰富的教学形式,不仅采用课堂授课的方式,也可以实施参观实验、座谈等方式进行教学内容传授。总的来说,高校青年教师可以采用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快速丰富自己,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实现教师身份的快速转变。

对于高校教师的另一责任科研,高校青年教师应完成从导师指导向独立科研的转变。在学生阶段,主要完成导师安排的科研任务,对于科研中的问题可以和导师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分析;但是在成为教师的时候,科研内容就处于一个指导的地位,需要自己去寻找方向,对科研内容进行规划。而学校各种考核内容的要求,需要高校教师快速开展科研活动,并有一定的产出,这就要求高校青年教师对于科研身份有一个快速的转换。对于此,高校青年教师应该积极向老教师、资深科研工作者和学校同行进行深入的请教和学习,了解自己研究方向的重要内容,确定大体方向。根据自己所在单位的科研条件,选取自己能快速开展的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最终确定研究内容。基于此,快速开展自己的科研内容,完成自己科研身份的转变。

4 结语

教学和科研不仅是高校的基本任务,也是高校青年教师的核心责任。高校青年教师应清醒认识到教学和科研相辅相成的关系,平衡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于教学中寻找科研问题,将科研中的内容补充到教学活动中,形成教学和科研的良好互动,高校青年教师才能快速成长,实现自己的价值。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青年教师身份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跟踪导练(三)(5)
身份案(下)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对提高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效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