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陶瓷绘画艺术创作方法

2022-03-17 23:50林鑫鑫
天工 2022年11期
关键词:艺术创作意境画家

林鑫鑫

技艺和情感是艺术创作的关键,其中技艺是艺术能够实现腾飞的“翅膀”,情感则是艺术的内在生命和根本价值。优秀的艺术创作中,技艺和情感二者缺一不可,彼此交融才能够真正铸就感动人心的艺术佳品。陶瓷是我国代表性的传统工艺,在陶瓷工艺的发展当中越来越多艺术家发现陶瓷作为特殊载体能够与绘画艺术彼此结合,形成一种十分独特的艺术展现形式,所创作出的艺术作品具有极为强烈的艺术表现特征。陶瓷绘画也逐渐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成为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品。

一、陶瓷绘画艺术创作中的技术

陶瓷绘画艺术的内容呈现与一般绘画之间并没有根本性的差别,在绘画创作方面仅仅是载体不同,但是在创作技法上,仍然彼此相通。陶瓷绘画同样强调创作者的构图技法,创作者的构图手段是否精湛,是否能够满足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对意境的追求,成为陶瓷绘画能否成为佳作的关键。

(一)陶瓷绘画创作中构图的作用

陶瓷绘画是指画家在陶瓷外壁上进行绘画创作,对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别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由于创作载体不同,所采用的创作材料和能够呈现出的创作框架事实上整体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因此在陶瓷绘画艺术创作中,除了考验画家的技术水平,同时对于陶瓷烤制也有着非比寻常的要求。材料层面的差别主要体现在釉彩的选用方面,画家在绘画构图中需要优先考虑釉彩的最终表现情况,其中釉上彩、釉中彩和釉下彩不同釉彩设置所展现出的艺术风貌千差万别。而正是这种独特的差异化设计,保证了陶瓷绘画艺术拥有独一无二的生命力。在开展陶瓷绘画中,画家需要在陶瓷外壁上选定“经营位置”,确定整体构图,同时对内部细节进行排列和整理。

对于整体画作艺术的呈现来说,陶瓷绘画当中的构图形式除了整体框架的设定之外,还需要对物象表现的肌理、所运用的色彩以及所使用的线条等多个环节进行设计,只有在构图阶段完成细节内容的设计,才能够在绘画过程中一气呵成,气运畅通,体现出画家的艺术造诣和创作情感。优秀的画家能够通过构图形式将心中的情绪表现出来,并在观众群体之间形成情感共鸣,使艺术价值得以呈现。

(二)陶瓷绘画的构图创作技法

首先,陶瓷绘画在实际构图创作当中,应当以陶瓷本身的外形为基础进行创作。通常情况下陶瓷作品有着千差万别的外形,表面并不平整,因此画家无法完全照搬传统纸面绘画构图技术方式,而需要重新调整框架结构和透视关系来与陶瓷表面进行贴合。在实际创作中,针对陶瓷器皿的外形,画家可以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方式,以此来使景物、人物等重要的元素在陶瓷器皿表面呈现的视觉形象更为自然和可信。散点透视方式在陶瓷绘画的构图创作中优势明显,这种构图方式更加符合人的视觉关注规律,同时能够将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对照关系精准呈现出来,使陶瓷绘画同样能够在构图层面得到基础性的图像保证,实现精准的内容传递。

其次,画家在进行陶瓷绘画时,应当重视整体和局部之间的关系,从二者之间的相互协调出发,进行整体画面的呈现。在整体创作中,画家应当从陶瓷本身的器型出发进行创作,遵循成竹在胸的创作规律,以器型为出发点进行预先的构思,这种构思需要做到面面俱到、彼此兼顾;而在局部创作中,画家则需要注重布局和内容的倾向性,元素彼此之间如何进行搭配,如何进行前后景的映衬,观众从哪个角度来进行画面的观赏等,都应当纳入画家的构图考量当中。陶瓷绘画相比平面绘画有一个显著特征,那就是画面能够在陶瓷器皿瓶身上完成回环,这种圆环状的回环结构使得绘画创作的内容得以丰富,能够让绘画作品增添别样的意趣,画家可以在局部设计当中考虑如何进行前后两个末端的彼此连接,形成具有叙事推进或者时间逻辑的画面循环,增添别样的风韵。如果不选择回环形式,画家还可以采用“之”字形或对角布局走势,不同的画面构图设计方式能够呈现出不同的画面动态,彰显构图在内容元素呈现中的层次特性。

二、陶瓷绘画艺术创作当中的情感融入

情感是艺术创作的核心,也是艺术作品能够打动心灵的关键。在日常生活当中,人们的情感无处不在,人们更多通过外放式的情感表现来完成情感表达,艺术创作也是一样。陶瓷艺术的创作者和画家在陶瓷绘画创作中,能够巧妙地将情感融入技巧和画面视觉表现当中,为陶瓷艺术注入生命。不同的陶瓷创作者则能够将自身独特的情感以与众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也是陶瓷绘画艺术具有独一无二生命特性的关键。

(一)陶瓷绘画当中情感表现的最终呈现

陶瓷本身的材质与画面之间的相互融合,是陶瓷艺术创作者表现自身情感的重要载体,随着技术手段的变化和创作技艺的改善,艺术表现过程中可以采用的情感表现方式也有所不同。

现代陶瓷创作当中,高温颜色釉逐渐成为表现艺术风貌的主要形式。陶瓷所采用的高温颜色釉由于所采用的不同坯体、不同釉料、不同窑温和窑位,最终呈现出的颜色效果有着极大的差别。实际烧制高温颜色釉本身的稳定性相比于传统青花、新彩等更低,因此需要经过反复的试片才能够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现代釉彩的使用意境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外衣”形式,而是能够借助色釉的强烈对比和表现在陶瓷器皿当中呈现出立体感,最终营造出空灵传神的文化意境。同时部分陶瓷在烧制过程中出现的窑变现象,也使颜色釉独具风格。画家在创作当中由于无法对其最终效果进行精准掌控,因此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无法提前预知和准确预测。这种不确定性最终造就了感性层面的情感表达,象征着人们情感价值的差异、参差和独特。

(二)艺术情感的绘画场景造就

陶瓷绘画艺术创作最终的艺术情感表现会回归到绘画本体的艺术创作当中,由于釉彩呈现视觉效果的不确定性,使得绘画创作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创作者也能够完成更为瑰奇的艺术世界的构建。

从传统陶瓷绘画到现代陶瓷绘画,传统中国画仍然是陶瓷绘画的主流。在内容选择方面,山水空灵的自然意境呈现始终是陶瓷绘画艺术的表达主体,画家较少通过直接的人物形象绘制来表现情感,山水绘画元素的运用将自然与“意境”进行结合,呈现出一种朦胧之美。对于情感表现来说,情感本身有着不确定和不可捉摸的特性,无法通过精准的语言或者画面的展现来进行传递,因此需要借助一定的艺术媒介来进行渲染,其中场景化的意境构建便是最为传神的情感媒介。对于观赏者来说,在这类表达自然意境的绘画观赏中,并不能够直接获得创作者的艺术构想和情感表达,而是需要尝试完成情境带入来进行场景化的情感感知。意境当中的场景是具象的,但是在完成观赏者观察视角带入后,这种具象的客观场景才开始与观察视角之间发生联系和互动,伴随着观赏者观察视角的移动,绘画所构建的空间环境场景将完成在观赏者内心深处与真实意象之间的映射和呼应,从而带动相同场景下的情感体验和深度思考。而绘画艺术价值的最终呈现,就是在这样的场景思考当中完成的创作者与观赏者之间的灵魂互动。

在陶瓷绘画艺术创作当中,创作者不能割裂艺术创作的构想,而应当深入中华文化传承环境背景之中,从人文社会和文化背景当中汲取养分和素材,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所坚持的朦胧美和含蓄美的基本特点,同时对绘画艺术本身的审美价值和表现力策略进行反复玩味,继往开来,锻造属于自己的艺术世界,形成独特的艺术审美风格,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陶瓷绘画创作当中。现代陶瓷绘画在表现形式方面更加多元,创作方式也更加不拘一格,但不变的始终是对于审美理想的坚持和对于内心精神与情感的追问。创作者应当坚持理想信念,不断磨炼基本功,巧妙地将情感与技艺彼此融合,创作出别出心裁同时又能够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为陶瓷绘画艺术作品增添色彩,使陶瓷绘画艺术作品能够在艺术层面拥有恒久的艺术生命力,能够更加传神地完成艺术表达。

猜你喜欢
艺术创作意境画家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酷炫小画家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丰富艺术创作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