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无痛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比较

2022-03-17 14:24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22年4期
关键词:定向力苏醒丙泊酚

李 菁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麻醉科,上海 200032

支气管镜检查逐渐称为肺部肿瘤及感染性疾病的常规操作[1],局麻下操作患者耐受性差,常有剧烈的咳嗽、窒息感、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导致患者强烈的恐惧感,尤其高龄基础疾病较多的患者容易并发心血管事件,同时由于患者耐受性差,配合度不佳,给镜下诊断及治疗都带来诸多不良影响[2]。无痛下进行操作,可以消除患者的不适感,同时防止患者因不适产生自发性体动,导致检查失败或引发机械损伤。目前,无痛麻醉常用的镇痛药物包括芬太尼、阿芬太尼、舒芬太尼等。其中阿芬太尼是一种短效、快速消除的阿片类药物,用于短小手术或门诊无痛检查,具有代谢快,消除快,快速清醒的优点[3]。尚少见用于支气管镜检查的报道,因此本文拟观察阿芬太尼或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气管镜检查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3月—2021年7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行无痛气管镜检查的患者8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纳入标准:(1)自愿接受气管镜检查,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2)性别不限,体质指数(BMI)18~28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I~III 级;(3)排除标准:(1)对丙泊酚及阿片类药物存在使用禁忌证者;(2)合并严重心肺疾病、肥胖和高血压患者;(3)2 周内有呼吸道急性炎症且未治愈者(4)合并精神疾病及认知功能障碍者。两组患者ASA 分级、年龄、性别以及BMI 等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通过院伦理审核。

1.2 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前禁食6 h,禁水4 h。入室后监测心电图、血压、心率、SpO2,开放静脉通路。常规面罩吸氧,阿片类镇痛药复合丙泊酚2~2.5 mg/kg 全麻诱导[4]。对照组选取舒芬太尼0.2 μg/kg,观察组使用阿芬太尼20 μg/kg诱导,待意识消失后给予罗库溴铵0.6 mg/kg,睫毛反射消失后气管插管。对照组采用静脉持续泵注丙泊酚80 μg/(kg·min)+舒芬太尼(0.2 μg/kg)维持麻醉。观察组采用静脉持续泵注丙泊酚80 μg/(kg·min)+阿芬太尼0.20 μg/(kg·min)维持麻醉。

如患者平均动脉压<50 mmHg,则给予麻黄碱3~5 mg;如患者心率<50 次/min,则给予阿托品0.5 mg。如患者苏醒后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则给予格拉司琼3 mg。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麻醉诱导前、诱导后3 min、检查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2)记录恢复期呛咳、体动、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例数;(3)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从手术结束到患者可以按照指令睁眼定位为苏醒时间。患者苏醒后,可正确回答研究者问题定义为定向力恢复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平均压比较

诱导前,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诱导后3 min,观察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下降幅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检查结束时,观察组MAP、HR、Sp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时间血流动力学及血氧饱和度比较(-x±s,n)Tab 1 Comparison of hemodynamics and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between two group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x±s, n)

2.2 两组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

诱导前,观察组与对照组苏醒、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检查结束后,观察组的苏醒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都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苏醒、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s,n)Tab. 2 Comparison of wake-up and orientation recovery time (±s,n)

表2 苏醒、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s,n)Tab. 2 Comparison of wake-up and orientation recovery time (±s,n)

?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发生体动9 例,呼吸抑制14 例,呛咳6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2.5%;观察组发生体动6 例,呼吸抑制10 例,呛咳4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近年来,气管镜转化为呼吸诊疗的关键方法,但是放置气管镜的过程中,会导致不适,患者检查前通常存在恐惧心理,使其在检查过程中焦虑不安、不易配合,因此造成血压、心率等出现一定的波动,心率增加、血压升高等应激反应为较多见的问题。这些不良反应会增加操作难度,严重者会导致检查失败。因此,良好的无痛麻醉可以使气管镜检查更加高效、安全。

舒芬太尼是阿片类药物镇痛作用最强的药物,主要作用于μ 阿片受体,既往也常用于支气管镜的麻醉[5]。但是由于其半衰期比较长,而手术时间常为10~30 min 左右,因此导致苏醒延迟,和苏醒质量差,增加了呼吸抑制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6-7]。阿芬太尼也是作用于μ阿片受体,为短效镇痛药,半衰期为短,且可在1~2 min后达镇痛的峰值[8],显著短于舒芬太尼的半衰期,因此理论上更适合短小手术。有研究表明,阿芬太尼10 μg/kg复合丙泊酚,可安全用于宫腔镜检查,且不良反应较舒芬太尼更少,恢复速度更快[9]。本文选用20 μg/kg 的阿芬太尼以及等效剂量的0.2 μg/kg 舒芬太尼分别复合丙泊酚用于气管镜检查,观察血压、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10]。

结果表明,两组患者诱导前平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诱导后3 min 及检查结束时,平均动脉压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能的原因是阿芬太尼镇痛强度比舒芬太尼弱并且作用时间短。王国庆[11]在阿芬太尼与舒芬太尼辅助丙泊酚持续静脉泵注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比较中也得出了和我们类似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显著减少。苏醒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显著偏短,体动等不良反应的出现率也显著偏低,区别都具备统计价值(P<0.05)。由此可见,与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相比,阿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既提高了麻醉质量,稳定了患者血流动力学波动,又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主要原因可能是阿芬太尼起效速度快,作用时间短。

综上所述,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气管镜手术的麻醉,较舒芬太尼可以显著减少血压心率波动,且可以显著降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苏醒延迟等不良发生率。

猜你喜欢
定向力苏醒丙泊酚
植物人也能苏醒
定向力评估解除脑出血术后患者身体约束的应用研究
绿野仙踪
基于系统价值论的智慧城市建设系统分析
动物定向力知多少
会搬家的苏醒树
色彩图形刺激对改善痴呆老人地点定向力的效果观察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