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2022-03-18 21:47王秀丽
黑河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王秀丽

[摘 要]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学习和工作的压力也与日俱增。小学生想要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就要具备优秀的心理素质,在面对责任、挑战、挫折时保持健康的心态。语文蕴含的德育思想与人文内涵十分丰富,是对小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学科。因此,教师要积极探索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纵览义务教育阶段的全部学科,语文阅读教学最适合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语文教师可以利用文本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人文内涵、审美鉴赏等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大多數文学作品都是日常生活的写照,揭示了许多人生哲理与生活经验,语文教师可以把这些素材当作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指导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感悟生活、认识世界、健全品质,鼓励学生以勇往直前、积极向上的心态来面对未来的挑战。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心理教育理念比较陈旧

有些语文教师对心理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教育理念也比较陈旧,多将教学重点放在知识灌输上,没有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有些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阅读教学方式有时会偏于严苛,导致学生被严厉的训导伤及自尊;有些教师采用枯燥的题海战术,致使学生对阅读学习产生厌烦之情……想要改变现状,语文教师就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摆脱陈旧观念的束缚,积极探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与方法。

(二)授课方法过于墨守成规

改进传统的“一刀切”“满堂灌”“填鸭讲”等授课模式,是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许多语文教师深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授课方法太过墨守成规,不仅无法激活学生的学习潜力,也会让学生的心理在不健康的教学环境中以一种压抑的状态成长。因此,想要保证高质量的阅读教学,就要摒弃那些根深蒂固却又刻板落后的教学模式,就如同治疗恶疮顽疾一般,先将腐肉剔除,才能让肢体获得新生。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

(一)选择文本素材

在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的内容适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但根据文章风格的不同,所融入的心理教育方式也应适当调整。语文教师应细致地做好教学设计,针对文本素材选择契合度较高的心理教育目标。譬如,针对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母鸡》《白鹅》这一类描写动物的课文,可以为学生普及“人与动物”和谐共存的生活理念;针对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等文章,可以通过美景鉴赏教学来开阔学生的眼界,用大气磅礴的景观来拓展学生的视野,教导学生在接人待物中要宽容大度。

(二)抓准教育时机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语文教师应抓准教育时机。恰到好处地实现心理辅导目标。首先,教师所渗透的心理教育内容一定要契合阅读的文章。以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一课的教学为例,通过鲁滨逊在孤岛上独自一人挣扎求生的经历,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和坚强的意志,引导学生在面对困境时不要自暴自弃,只要不放弃希望,积极努力,总会有否极泰来之时。其次,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引发学生的共鸣,以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少年中国说(节选)》一课的教学为例,这篇课文具有强烈的激励性,寄托了作者梁启超对中国少年的期望。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感受文章中充沛的感情与磅礴的气势,激励学生以昂扬、奋发的状态来面对学习和生活。

(三)优化阅读评价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评价环节非常重要。由于学生的耐挫能力较弱,若评价的方式太过露骨、尖锐,学生很容易承受不了。因此,教师要以鼓励式评价与期待式评价为主。比如,在阅读一篇文章时,有的学生虽然读得磕磕绊绊,但却明显倾注了感情,此时教师的评价就要尽量把学生的优点展示出来,鼓励学生再接再厉;对于学生阅读卡顿或者读错字的情况,也要委婉地指出,并辅以温和的建议,如“别紧张,把阅读的速度放缓,仔细看清楚再慢慢读,相信你能读得更好”。

(四)充实专业素养

想要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语文教师一定要夯实专业素养,具备良好的心理专业技能,能够将心理教育润物无声地融入到阅读教学中。要细致地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选择好阅读素材,把握好心理健康教育切入的时机和方式。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掌握对话技巧,在提问和互动的过程中,春风化雨般地渗透心理教育,让学生感到心理辅导教育是一件平易近人而又不失严肃的学习体验。想要达成这个教育效果,需要教师经历长期的培训与锻炼,不断积累经验,强化专业能力,进而将阅读教学与心理教育融合得天衣无缝。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熏陶情感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阅读感受,将情感代入到课文之中,引导学生在进入深层阅读的同时,与主人公产生情感共鸣。以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狼牙山五壮士》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这篇课文的同名电影片段,带领学生直观感受革命烈士不惧日寇侵略者,壮烈跳崖赴死的震撼场景,从中体悟八路军战士英勇无畏的抗战意志与崇高的爱国情操,用积极向上的红色精神帮助学生远离不健康的负面情感,洗涤心灵上的阴霾。

(二)团队合作,激发活力

合作学习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由于许多小学生是独生子女,难免在行为上有一些任性、孤僻,而通过集体方式的教育洗礼,有助于纠正学生心理上的“独狼”倾向。同时,小组合作阅读模式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中的内涵,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念。以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将相和》一课的教学为例,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开展互动阅读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廉颇、蔺相如等角色,细心品味文章中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并思考如果我是主角,我会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面临的问题,以此引导学生体会蔺相如的宽容大度、勇敢机智和廉颇的知错就改、爽朗正直。

(三)引入问题,思考内涵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入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思考文章的思想内涵。这种问题教学法十分契合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即通过启发的方式引导学生拨开眼前的迷雾,用正确的视角来看待生活中的事物。以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囊营夜读》《铁杵成针》两文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置思考问题:车胤用绢做成袋子,装满萤火虫,在晚上照亮书本,夜以继日地苦读学习,从故事中可以看出车胤具有什么样的品质?李白在听到老婆婆说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以后,为什么不再贪玩,而是开始认真读书了?由此,逐步引导学生反思己身,与故事中的主人公共情,获得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

(四)群文阅读,深入体会

群文阅读是小学语文常用的阅读教学策略,教师通常以课文内容为基础,引入多篇文章,作为一个阅读整体,让学生结合其它文章的内容,与原文进行横向比较,从而加深阅读体会,达成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以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慈母情深》《父爱之舟》两文的教学为例,在这两篇文章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入《留德十年》《赋得永久的悔》等文章作为群文阅读的篇目,让学生比较这两篇文章的深邃情感。學生在反复对比品读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亲情的美好,从而懂得关爱自己的父母。

(五)拓展素材,开阔视野

仅凭教材中的阅读文章,难以满足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阅读量的要求,因此,结合课文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比较有限。鉴于此,教师应积极拓展课外素材,为学生推荐更多积极向上的阅读文本。例如,推荐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学生了解主人公保尔的成长经历,将其视为学习的榜样,激励自己勇敢面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样既可以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也能借助这些振奋人心的故事在潜移默化中端正学生的思想观念。

总之,语文教师应针对当前阅读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现状,把握好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点,采取创设情境、团队合作、问题思考等教学策略,引导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邵娟,白冬青.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7).

[2]李小芬.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分析[J].才智,2020,(17).

[3]赵松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现代交际,2020,(08).

(责任编辑 赵永玲)

1320500783202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