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高校影视艺术人才培养的动力、目标与路径

2022-03-18 05:42张丽丽
关键词:影视个性化人工智能

张丽丽

(青岛滨海学院 艺术传媒学院,山东 青岛 266500)

作为一门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正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世界各国纷纷制定政策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相关产业的发展应用。2021年,国家电影局印发《“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提出加快电影科技创新,鼓励发展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应用技术体系,重点研究云计算、大数据、5G、VR、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和智能科学技术在电影全产业链信息化建设、云化和智能化升级中的整体解决方案[1]。技术发展成为影视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深刻影响着影视生产、制作、传播等各个阶段。伴随人工智能技术在影视产业的发展应用,行业对人才的跨界融合能力、人机协同能力、共创分享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满足行业需求、输出能够适应智能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高校影视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现实课题。

一、外在驱力:智能技术赋能影视艺术行业新发展

从黑白到彩色,从无声到有声,从二维到3D,技术进步推动了影视艺术的发展,成为影视产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影视作品数量、观众规模、传播速度都快速增长,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优化内容创作,创新制作流程,拓宽传播渠道,提升观众体验,赋能影视艺术行业新发展。

(一)智能技术创新影视制作流程

智能技术给影视艺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智能算法、深度学习、智能预测等在影视制作产业的普遍应用,使得智能制作成为影视作品创作的新生产力,深刻影响着影视作品创作的各个流程。如在影视制作前期,借助大数据分析和算法推荐选取合适的剧本、匹配合适的演员等,可以有效避免因剧本不适合市场需求、演员不匹配角色需求等问题导致的口碑问题;在影视投放过程中,通过人工智能对票房数据、收视率等进行智能预测获取更加准确的市场反应数据,从而制定精准的营销策略。[2]此外,随着智能技术在影视创作中的应用,互动剧的叙事呈现、个性化的视频定制、沉浸式的观众体验等新形态新特点,呈现出智能时代独特的制作趋向。

(二)智能时代视频传播呈现新态势

伴随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算法技术等的日渐成熟,智能时代的传播生态发生变革,呈现互动化、个性化、多屏端一体化等态势。如爱奇艺等网络平台打造的互动技术框架为个性化的影视定制提供了技术支持,打破了以往的影片叙事体系,满足观众的个性化需求,实现了智能时代视频的个性化定制与传播,观众还可以参与到剧情的设定之中,提高了观众的参与度及黏性。智能时代,观众与影视作品的互动性进一步增强,多屏端一体化等技术的发展也进一步提升了观众体验,观众的多元化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此外,VR、AR 等数字技术的发展,不但为影视制作节约了大量成本,实现了跨越时空的虚拟制作,而且更好地满足了观众的想象力,开启新的视听体验时代。

(三)智能技术重塑观众的观影体验

英国艺术史家约翰·伯格在其著作《观看之道》中指出:“每一种影像都体现一种观看方法”[3],智能技术催生了沉浸式观看时代的到来。伴随超高清技术、5G 技术等的发展,影视作品的画面更加细腻、丰富,平滑的动态影像最大限度地契合了人眼的信息处理能力,为观众营造出数字在场的体验,给人以强烈的代入感。智能技术凭借其互动性、体验性、科技性、沉浸性等特点,创造了跨媒介的交互式体验,营造出不同于胶片时代的美学体验。与此同时,观众的观影理念也相应发生改变,呈现出多元化、沉浸式、定制化的审美转向。

二、内在动力:智能时代高校影视艺术人才培养的能力需求

2017 年7 月,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部署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随着我国电影产业的高速发展及5G 技术、人工智能等科技的快速进步,行业对影视艺术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升级。

(一)基于多学科知识体系的跨界融合能力

影视艺术专业涵盖传媒、艺术等多个领域,具有鲜明的跨界融合性,学科交叉性强,知识覆盖面广。伴随影视行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单一学科背景的人才已难以适应产业的发展需求,在国家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各高校积极探索多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智能时代,影视艺术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掌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相关知识,还要了解自然科学领域相关的学科知识,关注学科前沿议题,以消除影视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中艺术与技术之间的鸿沟。

(二)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人机协同能力

人机协同强调人与机器/AI 的和谐共生[4],明确人与技术的关系,使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为人而服务,充分发挥人的主导性作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完成一些传统技术不易实现、不易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影视艺术人才具备大数据分析、计算机图形处理、虚拟制作、智能交互等实践能力。此外,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得人们从规模化的简单生产中解放出来,从而集中精力去做更有创意的事情,如利用智能技术将视频中的字幕进行智能识别,从而减少后期制作中的字幕工作量问题。

(三)基于人工智能思维的共创分享能力

伴随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能城市和智慧交通等前沿应用领域的兴起[5],智能技术日益深入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人工智能不仅是多种前沿科技的融合,更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影视艺术专业人才需要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影视产品生产、传播等环节之中,用人工智能思维与未来影视产业市场接轨。在智能生产领域,人工智能的2D 转3D 技术、智能画面修复技术、视频自动生成技术、智能算法预测等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内容创作效率;在智能传播领域,基于大数据的算法推荐实现了影视作品的精准推送。在智能技术融入影视艺术行业的当下,基于人工智能思维的共创分享能力是影视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向。

三、目标转向:智能时代高校影视艺术人才培养的理念转变

在影视行业,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项目评估、项目生产流程及拍摄制作等环节辅助影视内容生产和管理。如国内视频平台爱奇艺通过剧本评估系统、智能选角系统、在线审片系统等应用实现智能开发、智能生产、智能标注及智能宣发。影视行业的发展与技术的更迭密切相关,技术在推动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对影视艺术人才培养影响深刻。影视艺术教育应密切对接产业需求,以个性化、创造性人才培养为目标。

(一)个性化人才培养

传统影视艺术教育重视影视精英教育与专才教育,在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为个性化人才的培养奠定了技术基础。首先,智能技术在影视艺术行业的应用将满足观众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影视作品的定制化生产,因此影视艺术教育在遵循传统的基础上,需要根据自身的地域特色、文化特色等因地制宜地凸显自身内涵特色,避免办学同质化。其次,人工智能技术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学生在技术自由的状态下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知识[6],这与个性化的影视艺术教育理念相吻合。因此影视艺术教育应根据学生自身特点,运用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在坚持影视艺术教育学科属性和基本能力素养培养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二)创造性人才培养

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影视艺术教育工作者应正视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思考影视艺术教育理念的转变问题。影视艺术教育不仅要培养个性化的多元人才,还需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创造性与个性化培养相辅相成。作为以内容为王的行业,影视作品的内容创新至关重要,未来的影视艺术从业者需要具备足够的创造力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这需要学生不仅具备影视作品创作的创新能力,还需要具备与智能机器协同的主导能力,引导智能技术更好地为人服务。

智能时代高校影视艺术人才培养的理念转变,并非彻底否定传统的影视艺术教育理念,而是在坚守已有价值观教育、学科属性、美学修养的基础上,实现人工智能思维、技术、方法等与影视艺术教育的深度融合。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归根到底还是要靠作品的思想境界、文化品位及美学追求。因此,智能时代背景下影视艺术教育理念的转变不能脱离专业精神,要在坚持专业基础的前提下鼓励多元发展,鼓励技术与艺术融合,使影视艺术教育与产业需求对接,打造个性化、创造性人才培养机制。

四、实践旨趣:智能时代高校影视艺术人才培养的现实路径

伴随人工智能技术在影视行业的深度应用,高校影视艺术教育需要及时调整培养策略以适应产业需求,并为智能时代影视艺术行业的发展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一)培育正确价值观,着力提升美学素养

相较于其他文科,艺术学科最大最核心的要素,是在于将审美作为自己的终极追求,而审美在更高的意义上是与科学相互映衬来实现人们对于精神梦想和情感追求的对象。[8]影视艺术产业市场化程度高,影视作品肩负着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人民精神需求、提高观众艺术素养的社会责任,“要发扬中国文艺追求向上向善的优良传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把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东西表现出来,倡导健康文化风尚,摒弃畸形审美倾向”[10]。

伴随新科技的快速发展,合成电影、未来电影、互动电影等新概念层出不穷[9],技术进步赋予了影视作品新的创作方式、呈现形式和审美价值。无论形式如何变化,影视作品始终要“用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优秀作品滋养人民的审美观价值观,使人民在精神生活上更加充盈起来”[10],因此高校影视艺术教育要着力引导学生成为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用向善向上的价值观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二)改革课程体系,鼓励学科交叉融合

2018 年4 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提出重视人工智能与学科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积极探索“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养模式[7]。人工智能技术在传统影像修复、传统文化创新性传播、影视作品创作宣发等方面的巨大优势,也使其成为高校影视艺术学科发展改革的重要基础。

为应对影视艺术行业技术生态的变革,高校影视艺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亟待调整,构建“人工智能+课程”、学科交叉融合等全新的课程体系将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首先,坚守学科专业基础建设,明确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的改革要适应行业需求,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也要避免盲目技术崇拜导致人的主体性的丧失。其次,鼓励学科交叉融合,既包括与文学、传播学、广告学等文科专业的融合,也包括与计算机科学等理工科专业的融合,从专业层面加强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培养和实践技能培养。最后,课程体系设置引入行业前沿知识,如开设VR、AR、大数据、云计算等相关课程,更新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优化实践实训类课程设置,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

(三)创新教学场景,重视实践教学改革

伴随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课堂为主的传统教学场景已难以满足影视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当下,智慧教室、在线学习社区、虚拟仿真实验等新形式的出现,对接了智能时代教学场景的需求,有利于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师生间的平等交流,进而有助于个性化、创造性影视艺术人才的培养。同时,实践教学改革是创新影视艺术教育体系、有效解决影视艺术教育供给和需求失衡的主要手段。

目前,智能技术已经融入到影视艺术从制作到宣发的多个环节中,通过开设与智能技术运用的相关实训课程,可使影视艺术专业学生紧跟技术前沿,提升学生的智能数字素养和技能素养。高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设“人工智能+”实验课程,完善专业课程实践体系,以项目导向和任务导向为驱动,组建大数据实验室、虚拟现实实验室、创作工作坊、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等,创新影视艺术实践教学改革方案。

(四)深化协同育人,推进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高校应与企业通过整合资源建立合作关系,构建协同育人的专业群课程和资源体系。例如,为夯实“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思路,北京电影学院与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及中影环球(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立“电影智慧放映实验室”,与郭帆导演工作室共同成立“电影工业化实验室”,与北京凤凰飞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影像传输实验室”。高校与企业联合成立实验室,进行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实践的相互融合,能够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同步、教学内容与企业项目要求同步。

教师队伍建设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影视艺术行业发展变革快,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要求高,这也对高校影视艺术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影视艺术专业的一部分教师缺乏一线从业经验,缺乏对新兴技能技术的认知。因此,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应重视“内培外引”:一方面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建立合作平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教师“走出去”,投入行业实践,进行挂职锻炼与交流,及时了解业界最新动态,掌握最新技术;另一方面,吸引业界专家“走进来”,邀请行业优秀人才,通过专业知识培训、高水平讲座等形式,丰富师资培训途径,为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条件。

伴随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技术深刻影响着影视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并对影视艺术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影视艺术人才培养也要适应智能时代发展,支持和推动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为行业发展输出更多适应智能时代需求并具备数字化生存能力的高素质影视艺术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影视个性化人工智能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影视风起
数读人工智能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