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炎和牙周炎的区别是什么

2022-03-18 01:19胡琴
健康之家 2022年23期
关键词:牙龈炎牙周组织牙槽骨

胡琴

牙龈炎

牙龈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由牙齿表面牙菌斑引起的牙龈软组织非特异性炎症。主要位于游离龈和龈乳头,严重时可波及附着龈,但并不累及牙齿周围的其他深部组织。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刷牙或咬硬物时出血;通常牙龈色泽鲜红或暗红色,牙龈表面光亮,龈乳头和龈缘局部肿胀、圆钝肥大、质地松软、不紧贴牙面。

几乎每个人在一生中的某个时间段都可能发生牙龈炎。据统计,牙龈炎在我国儿童和青少年中的患病率为70%~90%,成人患病率达70%以上;在35~44岁人群中,牙龈出血检出率达到87.4%。

由于牙龈炎无深层牙周组织的破坏,通过洁治术(俗称“洗牙”)可彻底清除菌斑、牙石,消除造成菌斑滞留和局部刺激牙龈的因素,炎症消退,一般一周左右即可恢复到健康的牙龈状态。如果牙龈炎较重,可配合局部药物治疗,常用1%~3%过氧化氢液冲洗龈沟,碘制剂进行龈沟内上药;必要时可用抗菌素类漱口剂含漱,如0.12%~0.2%氯己定。对于不伴有全身疾病的牙龈炎患者,一般不建议全身使用抗生素。

除此之外,如果牙龈炎未能得到重视,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出现口臭、龋病、牙周炎或心内膜炎等疾病。

(1)口臭:由于口腔内卫生长期得不到改善,牙龈炎症刺激口腔,可能会引起口臭,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影响正常社交。

(2)龋病:牙龈炎患者通常不注意口腔卫生,若未积极治疗,可能导致牙体硬组织遭到破坏,伴发龋病。若进一步发展,则可能会导致牙齿的损坏甚至缺失。

(3)牙周炎:牙龈炎本身会出现牙龈红肿、出血,但不涉及牙周组织。但不加以重视和干预,则会导致牙周炎,甚至出现牙齿的松动或脱落,影响口腔的正常功能。

(4)心内膜炎:牙龈炎本身属于一种炎症状态,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有可能造成细菌通过血液循环引起心内膜炎,但这种情况在临床上比较少见。

牙周炎

牙周炎是由牙菌斑生物膜引起的牙周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是我国成年人牙齿丧失的首要原因。2017年《第四次中国口腔健康流行病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牙周炎患病率高(约为70%~85%)。

牙周炎患者早起主要表现为牙龈的慢性炎症,患者可有刷牙或进食时出现牙龈出血或口腔异味,但一般无明显不适,故往往不受重视。实际上,此时已有牙周袋的形成。晚期的牙周炎可出现其他伴发病变和症状,如牙齿移位、食物嵌塞、牙齿咀嚼无力、牙齿敏感、龋坏、牙周溢脓,甚至牙齿缺失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医学界开始重视口腔疾病与全身疾病的关系。学者们通过大量观察与研究,发现牙周病和某些全身疾病之间确有一定的关系。

心脑血管疾病

大量研究表明,牙周感染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硬化、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的危险因素。口腔感染引起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牙周病与全身健康有关的最为明显的例子。据报告,心内膜炎约有10%~30%与牙源性感染或牙科治疗有关。牙周炎与急性心肌梗死和慢性冠心病的关系近年来也得到印证。因此,可以肯定的是,牙周炎是冠心病急性发作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且作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大于吸烟。

鉴于牙周炎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密切关系,可以通过积极预防和治疗牙周病,有效减少患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糖尿病

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中的炎症因子在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影响血糖控制,以及改变脂肪代谢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对牙周炎伴糖尿病的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后,糖尿病用药量减少,且血糖控制更好。鉴于牙周病对全身疾病的重要影响,部分国家已把询问和了解糖尿病患者的牙病及治疗情况列入糖尿病的诊疗规范中。

增加孕妇早产概率

在以往的病历中,就有孕妇在怀孕晚期因为牙周细菌和毒素进入血液中,直接或间接引发了分娩,出现早产。相关证明研究发现,患牙周炎的孕妇要比正常孕妇出现早产的危险度增高7.5倍,影响甚至超过吸烟和饮酒。

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牙周炎都是慢性破坏性炎性疾病,具有许多共同的病理表现。近年来的证据提示,牙周疾病的范围和严重程度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密切相关。牙周病患者较无牙周病者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病率高,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较无类风湿性关节炎者的牙周炎患病率高。

牙龈炎与牙周炎的区别

牙龈炎是由牙齿表面的牙菌斑引起的牙龈软组织非特异性炎症,是发生在牙龈组织中的一组炎性病变。而牙周炎是当牙龈炎进一步扩展到牙周组织深层而形成的,其病理变化仍以炎症为主,也可能会出现牙龈和牙槽骨萎缩。牙周炎和牙龈炎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炎症范围不同。牙龈炎只是牙龈组织的炎症,出现红肿、点彩消失的症状;而牙周炎不仅是牙龈的炎症,还是整个牙周组织的炎症。

(2)牙齿的症状不同。牙龈炎不会出现牙齿松动;牙周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牙齿移位、松动的情况,甚至可能会脱落。

(3)形成牙周袋的不同。虽然牙龈炎可能会因牙龈红肿,加深牙龈沟,但不会形成病理性牙周袋;而牙周炎因為牙龈纤维变性和破坏,并伴有上皮向牙根的增生,从而形成病理性牙周袋。

(4)对牙槽骨的作用不同。牙龈炎对牙槽骨没有破坏,因此在X线片上没有骨吸收这一情况;而牙周炎X线片显示牙槽骨高度降低,呈水平或垂直型骨吸收。

(5)治疗情况不同。牙龈炎可通过龈上洁治完全治愈;牙周炎的治疗需要在龈上洁治后,继续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必要时还需牙周手术治疗,以控制炎症,而已吸收的牙槽骨不能完全恢复正常。

(6)预后不同。牙周炎是一种不可逆的疾病,只能进行积极控制,让其不再继续发展;而牙龈炎经积极治疗是可以治愈的。牙龈炎是牙周炎的早期临床表现,但如果没有引起患者的足够重视,就可能会导致不可逆转的牙周改变。

综上所述,牙周炎和牙龈炎的区别主要是炎症范围不同、对牙齿的症状不同、形成牙周袋的不同、对牙槽骨的作用不同以及预后不同等。牙周炎是一种不可逆的涉及整个牙周组织的炎症性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会有牙齿松动的情况;而牙龈炎不会出现牙齿松动,且可以治愈。

猜你喜欢
牙龈炎牙周组织牙槽骨
大学生牙龈炎龈上菌斑的微生物群落
牙周膜干细胞BMP-2-PSH复合膜修复新西兰兔牙槽骨缺损
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慢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
牙周组织再生术与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探讨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患儿慢性牙龈炎的临床效果
磨牙根柱对牙周炎患者牙槽骨吸收的影响
动态载荷与静态载荷三维有限元分析法的比较
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患儿慢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高金合金和镍铬合金冠桥修复体对牙周组织远期影响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