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下线“拍照搜题”作业APP,助学别助懒

2022-03-19 22:59刘志新
意林·作文素材 2022年3期
关键词:搜题捷径助学

刘志新

其他适用话题 学习的本质;享受过程;欲速则不达;教育改革;双刃剑

时事引读

2021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对加强教育APP管理推动与“双减”政策衔接提出明确要求。通知提出,对于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的作业APP,暂时下线。整改到位并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方可恢复备案;未通过审核的,撤銷备案。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众多家长关注。对于该通知,不少网友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网友认为,这些APP对于孩子和家长真的很重要。也有网友认为,这是一刀切的做法。

素材聚焦 专家眼中的“拍照搜题”APP

“良好的教育,是缓慢的成长,允许发呆走神,可以有奇思妙想,而不是在标准化的竞争通道上,不停地刷分。”法学教授罗培新认为,拍照搜题APP省却了学生冥思的痛苦,却也消灭了孩子们真正的快乐。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党委书记陈宏观说,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关键要看如何使用。近年来出现的拍照搜题APP,对于自控力弱的孩子来说,负面作用肯定大于正面效果,容易导致懒惰,养成抄作业的习惯。“从不会做到会做,从会做到会思考,这应该是一个学生在解题中真正学到的东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吴遵民说。

网友热议 助学?助懒?

@赤焰狂魔右护法:高三有一阵地理卷子出得很难,于是每天都用拍照搜题解决。后果是那个月模考看见地理题我就想撂笔,平常地理课小测试也不想写,满脑子都是“现在要是能拿手机搜下题就好了”。虽然后来我及时醒悟了,但这种不用动脑的感觉真的让人沉迷。

@十六倒骑驴:确实,如果我小时候有这东西,以我的自制力,考不上高中。

@c巫婆的葱:原来没有这些APP一样学习啊,自己标记出来,第二天问老师、问同学,或者多看书多想想。真想学习的,任何工具都只是辅助。

@灵犀通理:现在的小孩就是逼着家长搜题要正确答案,不动脑筋,抄完答案做完作业万事大吉。

@雩歌:我想起前些天看过的一个帖子,楼主是个乡村教师,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辅导功课的能力为零,绝大多数学生上课不听讲,放学用搜题软件做家庭作业,考试不及格……

@CUI的自言自语:自己花时间研究出一道难题的答案,比靠这种所谓的“讲解”(其实就是抄答案)有收获。只有实际经过“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功夫,才能提升思考能力。

【考场仿真试题】请就“捷径”这一话题谈谈你的看法,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

【范文片段示例】完成作业有没有捷径?有人说“拍照搜题”作业APP是捷径,答案秒出,极速解答。答案是有了,但思考的深度,知识的运用训练,作业中的新发现,都被这条“捷径”绕开了。作业的目的,是锻炼一种解题的思维,完成作业的过程最能体现学习的价值。直接拍照搜题,得出答案,真是舍本逐末了。这样的捷径不是真的捷径,而是我们学习路上的歧途。

3035501908211

猜你喜欢
搜题捷径助学
警惕搜题App禁锢学生思维活力
上了985才发现,拼命读书是大多数人的捷径
搜题软件暴露出了教育的哪些问题?
关爱·帮扶·助学
抛弃捷径
为助学一诺千金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
扎实帮困助学造福贫困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