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搞笑诺贝尔奖出炉

2022-03-21 13:43
中外文摘 2022年5期
关键词:犀牛口香糖诺贝尔奖

□ 丁 一

前不久,第31 届搞笑诺贝尔奖揭晓。受疫情影响,本次的颁奖典礼并未像往届那样在哈佛大学桑德斯剧场举办,而是改为线上举行。

创建于1991 年的这个奖项是对诺贝尔奖的善意模仿,其名称Ig Nobel Prize 来自Ig Noble(不名誉的)和Nobel Prize(诺贝尔奖)的结合,中文就译作“搞笑诺贝尔奖”了。

顾名思义,获奖的研究项目必须要令人发笑;不过,搞笑诺贝尔奖绝不是完全为了搞笑而出现的,其背后确实蕴藏着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科学发现。事实上。为了保证奖项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搞笑诺贝尔奖的很多评委是货真价实的诺贝尔奖得主。搞笑诺贝尔奖每年颁发10 个奖项,除了对标诺贝尔奖的生物、化学、医学、物理、和平、经济和文学等奖项外,还包括其他随机的细分奖项,年年花样翻新。

今年搞笑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主题是“工程”。奖杯是一个齿轮,组委会提前通过互联网将奖杯的PDF 文件发给获奖者,让他们自行打印、组装。

生物学奖:猫言猫语知多少

几年前,瑞典隆德大学的研究员苏珊娜·肖茨对大猎豹和家猫的咕噜声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这两种动物的“咕噜”叫声频率都在30 赫兹左右。出于好奇,她回家记录了自家猫的咕噜声,由此开始了一个为期数年的研究项目,以更好地理解家猫的不同发声。苏珊娜·肖茨还为此专门撰写了5 篇论文。

猫发出咕噜声的原因有很多:生气、压力大、痛苦、满足和快乐时都会这样。苏珊娜·肖茨发现,杂音和“喵喵”声是最常见的猫叫声。

苏珊娜·肖茨和她的合作者获得了一项研究“人猫交流中的节奏”的资助,他们的最终目标是收集更多数据来支持关键假设,即猫会“半意识”地改变它们发声的语调、强度、长度和特征,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比如当开心与满足时,猫倾向于发出频率上升的叫声,但在情绪低落或感到紧张时,发出的“喵”声的频率下降。这个发现被称为“人猫沟通旋律”。大多数猫都具有这种所谓的“韵律变化”的相似类型,而且这些变化对于有经验的人来说是可以听懂的。

生态奖:嚼过的口香糖有大用

对一些人来说,街上一块被咀嚼过的口香糖简直是令人作呕的垃圾;而对于西班牙巴伦西亚大学的莱拉·萨塔里等人来说,这就是一个科学宝库。

他们使用基因分析技术研究了大街上被丢弃的口香糖上保留和生长的细菌,以及“废弃的口香糖菌群”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这些被丢弃的口香糖分别来自法国、希腊、新加坡、西班牙和土耳其。该项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报告》杂志上。他们也因此获得了搞笑诺贝尔奖的生态奖。

莱拉研究小组通过分析被扔到世界各地人行道上的口香糖发现,几周后,这些被丢弃的口香糖上就会出现多种细菌菌株,并且菌株会持续保留3 个月以上。

研究者认为,这一发现对很多学科都有积极影响,包括法医取证、传染病控制或废弃口香糖残留物的生物修复等。

化学奖:电影不同,味不同

到目前为止,电影评级是高度主观的事情。它能变得客观一些吗?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一个团队找到了一种更为“科学”的依据——观众在观看不同内容的电影时所散发出的气味不同。他们的这一研究获得了搞笑诺贝尔奖的化学奖。

研究团队测量了电影院内观众在看电影时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想看看这些散发出来的物质是否与电影中的脏话、暴力、性、吸毒以及反社会行为有关。

他们选取了11 部电影放映了135 场,用质谱仪检测了1.3 万名德国观众在观影时呼出的空气,特别是检测VOCs 的含量。结果发现,观众的脉搏和呼吸频率一致增加时,特殊的传感器可以检测到二氧化碳和数百种其他VOCs 的相应上升,这种效果在观众观看悬疑电影和喜剧电影中最为强烈,而在观看恐怖电影时,检测到异戊二烯的水平发生了较大变化。

研究人员想证明,VOCs 测量值可以作为电影评级工具。如果能在影片试映期间监测电影院的气味,可以更客观地衡量电影内容对观众的影响。

医学奖:“爱的力量”治鼻塞

不少人都有过鼻塞的情况,这是鼻黏膜充血所致。研究表明,体育锻炼跟激素变化都可以打开鼻腔的气道。

德国教授塞姆·布卢特和他的同事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性高潮是一种有效的鼻腔减充血剂。他们也凭借该项研究获得了本届搞笑诺贝尔奖的医学奖。

布卢特发现,与服用减充血药物相比,性高潮发生后,鼻腔呼吸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而且其清除鼻窦的效果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尽管布卢特承认,他并没有从每个人那里获得确凿的数据,目前也不完全清楚鼻塞被疏通的机制,但布卢特认为,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是“随性高潮而来的兴奋、体育锻炼和激素变化的混合体所导致的”。

研究显示,体育锻炼和激素变化可以打开鼻腔气道,而性交也是一种体育锻炼。

研究人员测量了参与组的鼻腔阻力和流量以建立基线,共评估了5 个时间点的鼻呼吸效果,包括性交前后和减少鼻充血喷剂的药物使用前后的鼻呼吸情况。结果发现,性爱确实可以像鼻腔减充血剂一样有效地改善鼻塞长达60 分钟,但这种改善情况在3个小时内会消失,不会像鼻腔喷雾那样可以持续12 小时。共有18对夫妇参与了该项研究。

果然,任何形式的体育锻炼都可以改善鼻塞。

和平奖:留胡须是为防骨折

古往今来,在许多文化中,拥有浓密胡须被认为是高度男性化的特征,但伊桑·贝塞里斯等人认为,这可能不仅仅是文化偏好。

他们推测,也许人类的胡须可以在战斗中为自己提供保护。毕竟,下颌骨(通常被胡须覆盖)是战斗中最易发生骨折的部位。在缺乏现代外科治疗手段的时代,这种骨折可能是一种严重的伤害。研究人员决定进行一项测试,看看浓密的面部毛发是否可以保护面部免受战斗中重击造成的钝性创伤。

他们使用了家养绵羊的皮肤样本。尽管羊绒与人的头发并不完美匹配,但二者相当接近。实验用的样品中有三分之一带毛,三分之一的毛被剪切,另有三分之一的毛被拔除。研究人员将样品放置在由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成的骨类似物上,然后,用铁砧从高处落下来砸这些样品。

结果表明,与被拔毛的样品相比,带毛的样品所吸收的钝击能量高出近30%。这表明,毛发确实能够显著降低冲击力,就相当于给人们多了一层缓冲。

物理学奖/动力学奖:行人避撞有默契

行人交通是动态集体行为中一个引人入胜的案例研究,许多物理学家对此有着浓厚的兴趣。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当地3 个火车站做了一项为期6 个月的行人跟踪实验。他们每天收集超过10 万条行人轨迹,总计约500 万条。利用这些数据,研究人员制作了被称为“二元碰撞避免”(两个人尽量不要相互碰撞)的模型。这个模型可以模仿行人在走路时是如何调整轨迹,以保持距离、防止相撞。通过对该模型的研究,科学家们相信,他们的方法可以扩展到更复杂和更密集的人群交互中,应用于各种民用设施,以提升这些设施的安全性能。

无独有偶。来自日本的研究者发现,行人之间相互闪避,参照的不是他们现在的位置,而是他们预期中将来的位置。换句话说,行人不但会被动地跟其他行人保持距离,还会主动跟别的行人合作,自动协商出一条彼此之间不会发生碰撞的道路。

他们找了54 名大学生进行测试。受试者被分成两组,一组作为“走神的行人”,被要求边走路边看手机,另一组则专心走路,不看手机。然后让他们从随机选择的起始位置,开始向不同方向行走。研究小组发现,分心的步行者导致了更多行人之间的碰撞,无论他们是否在看手机。

他们的这项研究获得了搞笑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奖/动力学奖。

昆虫学奖:潜艇内部灭“小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如何杀死潜艇里的蟑螂呢?因为潜艇在水下时构成一个封闭的系统,如果使用杀虫剂的话,杀虫剂喷雾就会在空气净化系统里不断循环,导致船员中毒。

美国海军一个研究小组用8 艘潜艇做了一个对照分组实验,其中3 艘潜艇使用丙硫磷(杀虫剂),剩下的潜艇则喷洒敌敌畏。最后,他们采集了通风前后潜艇内的空气样本,并观察灭蟑情况后,得出结论:敌敌畏能杀死97%~100%的蟑螂,而且空气可以在1~4 小时内恢复至安全水平。

不过,该处理方法对蟑螂卵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因此研究者建议喷洒杀虫剂后,过两周再对潜艇进行二次处理,届时任何残留的卵都会孵化出来,并被杀死。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中所使用的敌敌畏已于1998 年被欧盟禁止使用,美国环保局也自1995 年起限制敌敌畏的使用。

运输学奖:空运犀牛的最佳姿势

非洲南部的野生黑犀牛既面临偷猎者的严重威胁,又因生存区域的日益缩减而产生近亲繁殖问题。为此,一些国家的政府部门时常将它们迁往不同地区,安置在有警卫、围栏的区域内——理论上,这样做可以保护它们免受偷猎者的威胁。但运输犀牛并非易事。由于道路崎岖,这些每头重达1.5 吨的黑犀牛无法通过公路运输,而只能被药物麻醉后蒙上眼睛,倒吊着用直升机空运。

问题是,这样四脚朝天地吊在空中长达30 分钟,对犀牛的健康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事实上,捕获和转移包括大象、长颈鹿和犀牛在内的大型哺乳动物可能面临多种危险,因为它们在生理上都异常敏感,整个捕捉和运输过程会导致额外压力的产生。如果给上述动物注射的镇静剂药物剂量过大,使其保持镇静状态的时间过长,有可能致其心脏受到压迫,甚至死亡。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罗宾·雷德克里夫等人研究了这个问题,并获得了本届搞笑诺贝尔奖的运输学奖。他们选取12 头犀牛作为研究对象,让其中6 头首先处于水平(侧卧)位置,然后双脚悬挂;而另外6 头先倒挂,再侧卧。

他们的假设是,处于倒立姿势会导致大型哺乳动物比采用水平(横向)姿势造成更多的不利影响。不过,实验结果并非如此。12 头犀牛都表现出严重的低氧血症(低血氧)和高碳酸血症(血液中二氧化碳过多)的迹象。

猜你喜欢
犀牛口香糖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知多少
口香糖不见了
口香糖
暴脾气的犀牛
犀牛哥哥道歉
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