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身体会说话

2022-03-21 01:54■王
科技视界 2022年6期
关键词:心理疾病心理压力躯体

■王 振

人的一生,总要经历和面对悲欢离合,要体验和经受喜怒哀乐,人们不断地在一次次风雨后成长,不断地在一场场挑战后改变。有些经历让人们变得更加坚强、更加自信,但也有一些经历则让人们承受巨大的压力、甚至逐渐消沉。每段经历带给人们的情绪都不会凭空消失,人们会以不同的形式表达,有的人用语言倾诉,而有的人只能用身体诉说。

1 为什么身体会说话?

伴随各种心理压力而来的不良情绪,这种人尽皆知的体验,如果处理不妥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处理不良情绪的第一步就是识别和表达情绪,但是这个看似简单的事情却并不是那么简单。因为很多情况下人们压抑了自己的情绪,或者认为是小事情而忽略自己的不良情绪。殊不知,这些不起眼的“小情绪”或被压抑的情绪并不会自然消失,日积月累到人们的“心理”无法继续承受的程度必然会爆发出来。情绪的爆发有时可以表现为发脾气,这是一种比较容易理解的直接表达情绪的现象,但还有一种并不少见的“情绪”是身体表现出各种不舒服,如头痛、胃痛、心慌、腹泻、尿频、月经紊乱等,这种现象是人们的身体在“说话”,在用身体表达言语没能表达出来的负性情绪。这种现象被称为“躯体化”。

2 身体说话常见吗?

“躯体化”可见于多种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焦虑障碍、躯体形式障碍等都可以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躯体不适的症状,甚至发病初期的主要表现仅仅是躯体的不舒服,而没有明显的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我国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中国的抑郁症患者中71%伴有头痛症状,72%伴有肌肉酸痛症状,63%曾经有心慌症状、60%有胸闷感、56%伴有阳痿早泄或月经紊乱、39%伴有尿频尿急。因此,“身体说话”是一种在抑郁、焦虑等与情绪相关的心理疾病中常见的临床现象。

这类患者常常因为躯体的症状反复就诊于各大医院,但往往经过多种检查也难以发现身体的明显异常,或者即使有少量的检查存在异常也无法合理的解释患者的各种不舒服。更为重要的是,即使内科医生采取了对症的治疗措施,这些症状往往仍然难以消除,甚至完全无法减轻。有研究显示,在综合医院内科科室就诊的患者中,约三分之一完全没有躯体疾病,而仅仅是精神心理疾病的躯体化症状;另外三分之一同时存在躯体疾病与情绪问题,而且情绪问题与躯体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最后三分之一才是比较单纯的躯体疾病。因此,如果不能有效识别“躯体化”的症状,不仅造成巨大的卫生资源浪费,更会由于“久病不愈”而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精神痛苦。

3 身体会说哪些话?

身体“说话”的内容丰富多变,几乎涉及身体的所有系统,以不同形式的躯体症状诉说着生活、学习、工作、家庭和人际关系中的压力和种种不悦,以及它们所导致的身体的不良情绪。其中比较常见的表现包括消化道症状(恶心、腹胀、腹泻),呼吸循环系统症状(胸闷、呼吸困难、胸痛、心慌),泌尿生殖系统症状(尿频、月经紊乱、性功能障碍)和异常的皮肤感觉(痒、烧灼感、刺痛、酸痛、麻木感)。这些躯体的症状可以很轻微(仅仅是感到隐隐的不舒服),也可以很严重(完全无法学习或工作);有时持续存在(如固定身体部位的不间断的疼痛),有时不断变化(如疼痛部位游走不定,疼痛程度时轻时重);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即使采用各种检查手段也无法找到与这些症状相关的具有临床意义的病理改变。在众多的心理疾病中,这两种病成为身体会说话的典型代表:惊恐障碍和躯体形式障碍。

惊恐障碍表现为反复出现的、不可预测的惊恐发作。人在惊恐发作时,除了伴有强烈的恐惧感之外,主要症状集中于身体的不适,如心悸或心率加快、出汗、颤抖、呼吸急促感、窒息感、胸痛、恶心或腹部不适、眩晕感或头晕感、发冷或潮热、刺痛感或四肢缺乏感觉(即感觉异常),同时伴有强烈的濒死感或失控感。这种发作时的体验与心脏病中的心梗发作极其相似,因此大部分惊恐障碍患者发病初期反复就诊于心脏科急诊。

躯体形式障碍的患者表现为持久地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或认为躯体不适意味着患有某种严重的其他疾病。由于症状本身带来的痛苦及对症状的担心,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常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即使患者同时患有某种躯体疾病,也不足以解释患者所诉症状的性质、程度及其痛苦与优势观念。这类患者除了千变万化的躯体症状之外,还经常伴有一定程度的焦虑或抑郁情绪。尽管躯体症状的发生和维持与不愉快的生活事件或冲突密切相关,但患者常否认心理因素的存在。因此,这类患者通常在内外科反复就诊数年后才到精神科寻求帮助,甚至终身陷于痛苦之中而从未寻求精神心理专家的帮助。

4 只有长期压力才会导致身体说话吗?

前面讲述的内容中多次提到长期的不良情绪无法充分表达后会通过身体表现出来,但并不意味着只有长期的压力才会让人们的身体出现异常,短期的重大心理压力和心理应激同样会导致身体“说话”。虽然“一夜愁白头”并不常见,但因短期过度的压力导致胃溃疡、高血压等现象却时有发生。人体的皮肤也是最容易的记录负性情绪的器官,除了饱经风霜后会留下岁月的痕迹外,它同样可以诉说短期的巨大心理压力。例如,2020年全国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在返回原地后纷纷表示皮肤变黑了。因此,人们的身体既可以诉说长期的压力,也可以表达短期的情绪。

5 如何减少身体说话?

虽然身体会说话,而且它说话是为了向人们发出健康的警告,但人们并不希望它多说话。因为那并不是情绪表达的最佳方式,如果能够有效地疏解心理压力,能够顺畅地表达不良情绪,就不需要通过身体来说话了。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工作压力日渐增加,现代大城市的人们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心理应激;而与此同时,人们之间良性的人际互动却明显不足,导致很多负性情绪无法顺畅表达,甚至即使回到家庭中也难以敞开心扉有效疏解心理压力,从而导致负性情绪的不断累积,继而形成更多的“躯体化”症状。

那么,面对来自外界的各种压力,人们应该如何应对呢?首先,需要改变自己的认知方式,也就是看待问题的方法和角度,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问题可能会得到完全不同的解释,自然会体会到不同的情绪,如果能够更多的用积极的认知方式分析问题自然可以有效的减少负性情绪的产生。其次,无论怎么积极应对,负性情绪的产生无法完全避免,当产生负性情绪后人们需要及时地通过与当事人或信任的人语言沟通的方式来表达和疏泻,不让不良情绪在身体内积压下来,尤其不要觉得“事情小,微不足道”而采取简单的压抑或回避的方式消极处理;更不要觉得去表达这些不良情绪就意味着自己很脆弱或者很“矫情”,只有懂得在情绪上帮助自己的人才能够更好的在将来帮助他人的情绪。最后,一些看起来很简单的活动如果能够长期坚持也能够非常好的帮助人们有效地减轻心理压力对健康造成的影响,例如,适当的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和充足的睡眠、聆听舒缓的音乐等。这些活动均可通过调节植物神经系统达到缓解压力的作用,从而提高身体对情绪的耐受能力。

当然,即使做了以上的所有努力,当压力超过了人们的应对能力,仍然会产生心理困扰以及躯体化的问题。那时,要学会的便是听懂身体说话,及时接受身体发出的警告。一旦出现“躯体化”的现象,切忌仅仅关注身体本身而忽略了背后的心理问题,务必要及时的寻求专业心理人员的帮助。

猜你喜欢
心理疾病心理压力躯体
逍遥散治疗躯体症状障碍1例
莫擅自贴上心理疾病标签
现在干什么?
搬家
警察心理压力现状及应对策略
消防员心理压力状况调查
中西医结合治疗躯体形式障碍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