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胃法耳穴压豆在普通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2022-03-21 06:55赵卫卫
河南中医 2022年3期
关键词:耳部耳穴胃镜

赵卫卫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省中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2

胃镜检查是一种诊治上消化道疾病的侵入性操作,主要应用于食管、胃和十二指肠[1]等消化系统疾患的诊断。随着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增高,胃镜检查是早期疾病诊断最可靠的手段。但疼痛是胃镜检查中的主要不适,由于人体咽部感觉神经丰富,胃镜检查时,易发生呛咳、恶心等不良反应,轻则影响患者整体舒适感觉,重则造成检查中断、诱发或加重心、脑系统原有疾病,甚至死亡[2]。因此,无痛胃镜应运而生,无痛胃镜能够减少术中、术后疼痛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3],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据调查,我国65.1%的医院已经开展无痛胃镜[4]。但由于其医疗花费、药物过敏、药物不良反应以及专职麻醉医生、麻醉护士缺乏等原因,常规胃镜检查仍占一定比重[5-6],因此,加强对常规胃镜的改进和研究是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常规胃镜护理包括术前知识宣教、术中病情观察、术后患者护理和内镜消洗[7-9],护士在常规胃镜检查术中的作用较为局限,尤其是疼痛管理方面,缺乏疼痛评估和疼痛干预[3]。有研究表明,胃镜检查中的插镜和疼痛可达到中等程度[10]。因此,减轻患者胃镜检查中的疼痛不适,提高患者舒适度,是护理工作的重点。中医药在减轻疼痛、改善舒适度方面具有特殊优势,耳穴压豆具有操作简便、绿色无害、疗效确切、经济实惠等特点[11],广泛应用于癌痛、术后疼痛、急性疼痛等[12-14],可有效避免空间、时间的限制。笔者在普通胃镜检查中,观察益胃法耳穴对有胃镜检查适应证患者的影响,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省中医院),首次行常规胃镜检查的有胃镜检查适应证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婚姻、文化程度、有无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等方面疾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例(%)

1.2 样本量的估算根据两样本率比较的样本量估算公式:N=[π1(1-π1)+π2(1-π2)][(μα+μβ)/(π1-π2)]2,π1和π2分别为两组的预期有效率,α为Ⅰ类错误的概率,取0.05,β为Ⅱ类错误的概率,取0.1,μ为他们分别对应的数值,查阅相关文献和经过预实验,治疗组有效率约为90%,对照组有效率约为75%,查表并计算得n≈41例,考虑实际研究中可能出现样本脱失情况,脱失率约10%,故最终须纳入样本取整数为45例,故需纳入90例患者,按11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

1.3 病例纳入标准有胃镜检查适应证:临床怀疑有食管炎症、食管溃疡、食管肿瘤、食管狭窄等食管疾病,胃炎、胃溃疡、胃癌等胃部疾病,十二指肠溃疡、上消化道异物等疾病,可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生命体征平稳,心肺功能良好;初次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年龄18~65岁,性别不限;未同时参加其他类似研究;经知情告知,自愿参加研究者。

1.4 病例排除标准怀疑上消化道穿孔急性期(如胃穿孔);严重心肺系统并发症;认知障碍、精神疾患等;严重咽喉疾病影响插镜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使用其他镇痛、止呕等影响试验结果的药物者;有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有出血倾向者;自愿或被动退出试验者。

1.5 研究方法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在胃镜检查前对患者进行注意事项讲解,协助患者体位摆放;检查时协助医师操作,观察患者有无严重不良反应;检查后协助患者下床,防止坠床及其他意外事件发生,做好患者安全护理,交代患者胃镜检查后注意事项。

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安慰贴治疗。在进行胃镜检查之前,在耳部相应部位贴上固定胶布贴,并进行按压,直至患者检查结束,并在离开前去除胶布贴。

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益胃法耳穴压豆治疗。在患者进入胃镜检查室后进行耳穴压豆,选取耳穴神门、交感、皮质下、食道、胃、贲门,共6个穴位。贴压后按揉所选穴位2~3 min,至患者产生酸、麻、肿、胀感;在入镜前,由贴压护士采取相同手法再次给予耳穴按压,直至胃镜检查结束。患者离开胃镜检查室前去除耳穴压豆。所有胃镜检查均由同一医师应用同一胃镜完成,所服用药物也为同一厂家、同一批号,耳穴压豆操作者由具有丰富经验的护士担任。

1.6 观察指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是临床常用的单维度疼痛评估工具,分为正反两面。正面疼痛VAS是一条长10cm的线段,两端分别为“0”和“10”,“0”代表无痛,“10”代表最剧烈的疼痛。疼痛VAS背面有10个刻度,在患者标出疼痛位置后方便评分。在使用中,将正面面对患者,患者看不到背面。VAS评分操作简单,评估快速准确,信效度满意,在胃镜检查中已有应用[10]。疼痛数值在患者胃镜检查结束后评估收集。

焦虑状态问卷(state anxiety inventory,S-AI)是描述一种短暂性、当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15],包含20个条目,量表总分20~80分,分数越高代表焦虑程度越重[16]。本研究中该问卷用于评估患者胃镜检查中的焦虑程度,在患者胃镜检查结束5~10 min内评估收集。

记录两组患者胃镜检查中及检查后,由于机械刺激以及药物反应导致恶心呕吐的次数。使用腕式血压计在患者胃镜检查前后测量得到患者心率和血压数值,并记录。观察两组患者在胃镜检查过程中有无心慌、胸闷、过敏以及疼痛等不良反应,并如实记录。满意:检查过程无任何不适;较满意:检查过程有轻微不适;基本满意:检查过程中疼痛等不适较轻,尚可忍受;不满意:检查过程中疼痛等不适轻重,无法忍受。临床满意率为满意、较满意和基本满意之和与各组总人数之百分比。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VAS评分比较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VAS评分比较 分)

2.2 两组患者S-AI评分和恶心呕吐次数比较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S-AI评分和恶心呕吐次数比较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率和血压水平比较具体结果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率和血压水平比较

2.4 两组患者临床满意率比较具体结果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临床满意率比较 例

2.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均无心慌、胸闷、过敏以及疼痛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胃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操作,经口进入胃部的过程会导致患者不舒适,主要表现为疼痛、恶心、呕吐等,而患者在胃镜检查前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焦虑程度是胃镜检查不适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促进患者舒适是护理工作的重点内容,研究表明,在侵入性操作中,通过减轻疼痛、缓解焦虑状态能够提高患者在诊疗护理中的舒适度[17]。患者行普通胃镜检查前一般常规应用利多卡因胶浆。利多卡因胶浆有表面麻醉作用,抑制患者咽喉反射,松弛平滑肌,减少腺体分泌;利多卡因胶浆中的去泡剂能够祛除胃内泡沫以确保视野清晰,黏合剂有润滑作用并且保留时间长。但其对疼痛的作用有限,患者即使服用了利多卡因胶浆仍处于清醒状态。在利多卡因胶浆的研究中,疼痛也不是主要观察指标[18]。因此,临床普通胃镜检查护理中,疼痛未得到足够重视和治疗,亟须有效干预措施减轻患者疼痛症状。

耳穴压豆属于耳疗法的一种,最早可追溯至《黄帝内经》中“耳为宗脉之所聚”[19]。1973年马王堆出土的战国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描述了耳与咽喉以及上肢之间的联系[20]。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组织的变化可反映于耳部,通过对耳部的观察和治疗,可以认识疾病,调节机体功能。耳部是人体的缩影,对耳部进行刺激可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其次,耳为宗脉之所聚,故耳与全身脏腑具有密切的联系,人体气血津液均通过经络进行输布扩散,发挥其生理功能,经络学说认为,耳与十二条经络直接或间接连接,耳与全身整体组成了有机体,全身经络均与耳相通,因此,耳部是人体经络循行、交会、联络、沟通的场所,成为了临床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靶点。现代医学认为,耳廓上存在丰富的神经[21],主要为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等神经分支,组成了一个相互重叠的神经网,对耳部的刺激可通过神经网作用于全身各部,或通过调节体液分布,或通过调节神经递质代谢等发挥作用,可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加之,耳穴压豆操作简便,适应证广泛,不侵犯患者隐私,安全无创,具有较高的依从性[22-25]。

本研究选择神门、交感、皮质下、食道、胃、贲门作为治疗点,以上穴位具有养胃、护胃等作用,故称之为益胃法耳穴。其中,神门位于耳部三角窝内,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稍后方,具有安神、止痛、消炎、止咳平喘、降血压、抗过敏等功效,特别是对人体疼痛性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也是针刺麻醉止痛的要穴,多用于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交感位于对耳轮下脚与耳轮内侧交界处,临床多用于戒断综合征、抗过敏、抗应激性刺激和休克等,对于侵入性操作的胃镜刺激具有较好效果,既可减轻操作刺激,又能调整血压波动。皮质下位于对耳屏内侧面,对耳屏边缘下1/3的内侧面中点处,具有安神、缓急止痛、调节大脑皮质功能的作用,主治疼痛疾病、神经衰弱,对于胃镜检查具有减轻疼痛对大脑皮层刺激,稳定血压心率等功效。食道位于耳轮脚下方中1/3处,具有降逆,疏利食道的作用,主治食道诸疾患,如食道痉挛性,食道疼痛,呕吐恶心,胸闷等,能缓解胃镜检查造成的入镜疼痛、恶心、食道痉挛等。胃在耳轮脚消失处,具有健脾和胃,降逆止呕,解痉止痛等作用,主治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对于胃镜检查造成的胃部不适有显著缓解效果。贲门位于耳轮脚下缘,口、胃穴之间中外1/3交界处,具有降逆止呕、解痉止痛的作用,主治消化不良、胃痛、恶心呕吐、胃部不适等,特别适合胃镜检查造成的胃部疼痛、恶心等不良反应。综上所述,益胃法耳穴中的单个穴位均具有止痛、止呕、减轻刺激等作用,能有效缓解胃镜检查的刺激和不良反应,发挥耳部穴位的特殊治疗作用。诸穴合用,形成一个作用相互重叠的经络网,发挥整体效益,是科学、严谨、全面的治疗方案,针对胃镜检查的不适,“量体裁衣,对因治疗”,增加患者满意度。

通过对研究数据的分析,益胃法耳穴干预常规胃镜检查,具有以下功效:①益胃法耳穴可减轻疼痛,治疗后试验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可见,益胃法耳穴具有减轻疼痛效果。相关文献也证实,神门具有镇静、镇痛及消炎作用[26];皮质下常用于疼痛治疗及缓解疼痛相关焦虑情绪等。②益胃法耳穴可缓解焦虑,患者检查后焦虑问卷评分比较,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可见,益胃法耳穴具有明显的减轻焦虑作用,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27]。试验组焦虑程度的降低可能与患者疼痛程度轻密切相关。③益胃法耳穴可降低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试验组选择胃、食道、贲门三个穴位,从局部和整体上均能改善胃镜操作的刺激性,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与相关研究[28]结果相吻合。④益胃法耳穴可稳定患者血压、心率,胃镜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强刺激带来的疼痛和呕吐会引起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最突出的表现是血压和心率的升高,而本研究中,试验组检查前后血压、心率基本稳定,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则差距显著,说明其具有稳定血压、心率的效果,可能与减轻疼痛、呕吐等不良刺激有关。⑤两组患者满意率比较,试验组满意率为93.3%,对照组满意率为77.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优于对照组。⑥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说明耳穴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益胃法耳穴可有效缓解普通胃镜检查疼痛,减轻患者焦虑程度,减少患者恶心呕吐次数,稳定血压、心率,且安全性高,用于普通胃镜检查,丰富了普通胃镜护理内容,为临床提供了一种中医护理的新思路。

猜你喜欢
耳部耳穴胃镜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在高血压伴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耳穴按压对肺部疾病患者的保健作用
做胃镜 普通、无痛如何选
保留表皮瘢痕剥离术治疗耳部瘢痕疙瘩
耳穴压豆功效多
右耳撕脱伤再植修复术围手术期护理
铜绿假单胞菌耳部感染临床研究
耳部瘢痕疙瘩的序列综合治疗
管遵信耳郭视诊诊断特点
我也做了胃镜检查